《草原》文中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
《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朝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草原》教学案例
片段:
品读优美语句
师: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句写得非常美:“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里的色彩太美了,碧绿的草地,洁白的羊群,再加上蓝天白云,真如仙境一般。
生:作者将草原比作绿毯,可以让我们想象到那草地毛茸茸、蓬松松而又软绵绵;而羊毛也是这样的,所以把羊群比作绿毯上的大花,简直太形象了。
师:同学们再反复读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字作者用得最为巧妙?
生:我发现了,是“绣”!羊群本来是因为吃草而随意地走来走去,可在老舍的笔下它们就是一些能工巧匠,在精心为草原这块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这块巨幅地毯上的图案在不断变换,真是美极了。
师:请同学们看着课件,也向老舍先生学习,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白帆。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
师:是啊,这样的仙境怎不令人惊叹,令人感到舒服呢?
生:我觉得这句写得也很美,“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作为牛马生活在草原,简直就是进了天堂,它们一定在品味这种幸福的生活。
师:你体会得真好。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
生:它们可能在回味这水草丰美的草原,回味青草的甜美,生活得无忧无虑。
生:它们可能在回味这草原明朗的天和清鲜的空气,没有一点污染,真令我们心向往之。
生:它们可能在回味着眼前的美景: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真美啊,而我们就生活在这幅画中!
师:生动的语言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正是作者这些优美的描写,才给了读者这样丰富的联想,让我们和作者一样,深深陶醉于草原的美景,和作者一样惊喜不已,赞叹不已。请同学们反复读一读自己画出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有关描写草原的散文随笔篇一:草原草
草原的夏天,青色一片。
这青色的元素,就是一颗颗草。草原草,音翠,粗犷,张扬,孤傲,合在一起,无边无际,就有了几分令人陶醉的感觉。触目望去,天蔚蓝,云雪白,草青翠,颇有了几分壮观的气势。来到海边,湛蓝的海水连天相接,心胸也为之豁然开朗;来到草原,又何尝不是如此?
梦境里的草原,草长花开,碧水环绕;牛羊游弋,如诗如画。而真正置身于草原,那感觉由想象转化成真实,凸现在眼前广。当汽车停在赛罕度假村前,下n了车,大家就急不可耐地奔向草原,同行的孩童惊咋:“哇,种了这么多的草!”
一个脸孔黝黑、身穿蒙古民族服装、头带高耸礼帽的大汉听了,“哈哈”笑了起来:“天当爷地当娘,这草是自个儿蹄出来的。”
听着孩童和蒙古壮汉的对话,我的心弦被拨动了。
草原草,是自然的恩赐。沐风栉雨,经霜历雪,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摇曳着,快乐着。
踏过密密匝匝的草,一步一步走向草原深处。青草间,不时有紫色的白色的黄色的花儿,在青草间频频含着笑靥,将这片青苍的原野点缀得妩媚多彩。蹲下身子,细细观看青草,一颗,一颗,又一颗。草从泥土里蹿出,粮个呈伞状形生长,叶儿尖,叶径内,叶色青。显得剽悍,刚正,粗犷。我不禁想起很多城市的绿化草了。那些草,翠绿,娇嫩,大都人工种养,移植而来,护养的费用也不菲。夏天要洒水,冬天要防冻。绿化草虽然给人们带来了片片绿意,但它们的生命似乎太娇贵,太脆弱,经不起寒冷,耐不过干热,而且大多绿化草都禁不起践踏,有的草坪区内还温馨提示:“请别吻我。”而草原草,吮吸着天风地雨,自然地欢快地生长,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踏上山岗,视野更加开阔了。远处,冈峦起伏,忽而一簇簇树,忽而一簇簇羊,忽而一座座蒙古包,但天地之间,不变的就是草原绿色与天相接。唯有蒙古包之间升起的一杆旗,红得炽热,红得闹热,红得,形成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境这时,先前见到的蒙古壮汉,牵着一匹马走过来。老远,他就微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我便和他攀谈起来。蒙古壮汉叫宝平,身高一米八几。他是赛罕度假村的马倌,专门护导骑马的游客他欣然地告诉我,每年的夏季,是草原的旅游四季,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兴冲冲来到草原,体验草原上的蒙古风情。因此,这是一年最忙碌的时候,是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最愉快的时候。
蒙古民族号称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远古起,他们就带着蒙古包,骑宥马,放着节,追逐水美草丰,过着游牧生活。一首《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苍穹,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将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热爱家乡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现在,他们早已告别了游牧式的生活而选择了定居。宝平告诉我,他每年有五万余元的收人,彩电、手机这些如同寻常物,也早已飞人蒙古包。牧民们都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我问他:“家在哪?”
他手一指:“哦,不远。有空来玩。”
随着他手指的方向,不远处,几顶蒙古包散落,羊,牛,马群隐约可见。
我赞扬他:“你的普通话很纯啊!”他嬉笑道:“这算啥,老外来了,我还会英语呢。”
我惊叹:“是吗?你真了不起啊。”
他摆摆手:“啥了不起?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棵青草。走了,快去看赛马表演吧。”说完,他回眸一笑,用手指作出oK状。
“我就是草原上岛一颗青草。”
咀嚼着宝平的话语,心里却感动起来:宝平,多好的汉子。高高大大,却自喻为草原上最寻常的一颗青草。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身影,蓦然,我似乎品味出了语中真谛:人,都是一颗小草。汇聚在一起,就形成无边绿色。为这世界,平添了一道令人遐思无根的美丽风景。
有关描写草原的散文随笔篇二:春天的草原
阳春三月了,南方已经是春暖花开了吧,然而我居住的这片草原依旧是荒凉的景象。雪山发着森森寒光阻挡了人们试图探寻其背后的风景的欲望。寒风不停地刮着,那些枯萎的荒草也禁不住在打颤,不过,吹在脸上不再有隆冬时节那般刺痛,我分明感觉到寒意里有一丝丝的暖意,有着绵绵的流动美。寒风在广袤的草原传递着春天的信息,只是,这点春的信息不会带给草原以明媚和温暖。不会让草地和山峦变得春意融融;它仅仅让劲风有了稍微的轻柔罢了。在经历了漫长冬季肆无忌惮的寒冷后,草原那饱经风霜的容颜突然被这一丝轻柔的风儿轻拂,便会毫不迟疑的抖落浑身的疲惫,以一种新的姿态蕴育着生机。
春天是一个全新的季节,它蕴含着美好和希望。当草原上飘落雪花时,人们的脸上已经谱写着对于春天深深地期盼。只是,这一漫长的期盼直到五月底才会让人们因发现破土而出的嫩草芽而惊喜万分,此时,草原上才会呈现出浅浅的绿色,可谓春暖草绿了。
草原向往绿色,向往拥有浪漫,这一美好的向往自春风乍寒之时,便在整个漫长的季节里孕育。它的这份执着的信念,天天都是在寒风中坚持着,直至五月底,这才格外珍惜地迎来短暂的绿色岁月。所以,草原在整个春季悠长的梦境里,孕育着生机,在通向绿色和浪漫的路上,慢慢地,轻轻地铺展一轴深沉的春之画卷。
真实地体验了草原的春天后,让人觉得草原接纳春天时付出了很大的艰辛。才明白为什么牧区的人们经历了漫长的寒冬后,当稍有轻柔的风儿吹过黧黑的脸膛时,憨厚的脸上才会涌动春的信息,深深的皱纹里才会微微露出春天的笑意。
尽管春天的草原是那么的荒凉与寒冷,但是,这丝毫不能阻挡草原人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踏足积了耀眼白雪的草原,迎劲风,闻桑烟,眼望雪山莽莽苍苍,雪封雾障。面迎恒久的这片净土,尽兴体验春风凛凛的力度和冰封大地的沉雄;体验拓展无边的天空明净而高爽。依稀听得悠扬的钟声从寺院里平稳传来,一份安祥的气息轻轻地充盈着这片巨大的空间。风儿乍起,一阵又一阵,虽寒却带着清晰的绵意,一丝春意拥裹下的净土宁静中充满了安详。
一向我很欣赏春天的草原,尽管这里看不到一丝绿意,更没有鲜花绽放。但是,我认为澄明万里的长空下这份宁静,远胜过南国开满鲜花的春天充斥着浮躁喧腾。广袤的草原总是在宁静中怡然的拥有了绿色与生机。渐渐变暖的风儿融酥这片冻土,寸寸新绿点染了羞涩的神态,万物安详的步入一个明媚清秀的春天。
我不知道当初草原是以怎样的魅力,打动了我,诱惑了我,使我为之投以最热烈的情感和最真诚的爱。或者是希望这颗轻狂的心在这片旷远的净土上实现某些愿望的原因吧;当初我奔向这片草原时,热情高涨,内心凝聚着一份执着。只是,当这颗轻狂而热烈的心与这片荒芜的草原着实碰撞在一起的时候,才恍惚悟出,吸引我的魅力尽然是这片冻土迎接春天时付出很大的艰辛后,迎来无边无际的碧绿及宁静中蕴含的深沉和深邃蓝天的美丽。
当我在高寒,缺氧,强紫外线中苦度岁月时,当我离开家乡后的寂寞时光浸泡在凄苦无望中时,是草原宽厚的胸怀带着明悟慰藉我内心的悲凉,让浮躁融入宁静,让无望归于平淡。于是,当寒冷的春风吹拂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时,冷清中寻找到迷失的自我,当寒冷的春风冲淡了烦恼和忧郁时;感伤落寞的心情领悟到的是真正的豁达与超然!
春天的草原不会因为没有新绿绽放而失去活力;这片白雪覆盖下的净土其内心深处涌动的热情,会消融掉种种苦恼、失望和哀伤;也会容纳欢乐、收获和赞誉。其宽阔而宁静的胸怀让一切激荡渐渐归于平静,从而让生命真实的拥有了超逸。我很荣幸,来到草原才有机会倾尽青春迎着寒冷的春风,仰望雪山,顶着刺眼的寒光,和这片冻土一道苦度艰难,共同迎来最壮美的时刻。才有机会更深的领会到以坚韧和勇气度过足够的艰难困苦,才能获得看似简单却最具意义的人生。也才能有机会让这颗渺小的心驰骋于草原感受其辽阔与豪迈。
我知道,自己的伤感情调还是很多,自己的人格尚未真正完善,而此刻,迎面凛凛春风,望着经幡在玛尼石上呼呼展列,望着藏族人匍匐拜叩的虔诚身影,眼前似乎浮现出格桑花盛开的季节,这些人们的周身散发着光彩,这是草原人顽强生存的真正意义,也是与日月同辉的一种生命意境。我将有迎接和承受一切苦难的思想准备,寻求苦难的真实内涵。也许终于能够尝尽苦难后,才会在草原的博大中感受其至深的宁静与淡泊,才不愧领受高原赐予我的慷慨馈赠。
现在,我的心,我的情已融入这片草原,尽管春天的草原永远也写不成诗意,可我的生命与之结缘了永恒。在宁静中迎着冷冷的春风,我期待着充满生机的绿色在碧蓝的天空下铺展的无边无际......
有关描写草原的散文随笔篇三:草原
因工作原因来到了锡林浩特,也来到了一直向往已久的美丽的大草原。坐在开往东乌珠穆泌旗的车上,视线不禁被周边的景色所吸引,棉絮般洁白的云层呈不规则的几何图形,随处悬挂在蓝蓝的天空。云层离地面的高度都十分的低,远处望去,仿佛伸手就可以摸到,这也许就是内蒙独有的天空。
车缓缓行驶在蜿蜒的道路,这条道路似从整件绿色毛衣中间剪裁开缝制的中间拉索,而车则是拉索的拉头,随着车向前行驶,拉索也缓缓地拉开了草原迷人景色的帷幕,也使我们能更加深刻的去领略它的风光。可能是季节原因,草原的草并不是想象中风吹草低现牛羊的高度,可以说大片草的高度只能没过脚裸,草的颜色也是泛着金黄中夹杂着些许的绿。我再次震惊于草原的广阔无垠,四处望去没有尽头,除了草和偶尔几座牧民居住的蒙古包以及时段时续的丘陵,看不见任何阻碍视线的物体。微风吹过,把草叶吹起翻转,草叶下的绿色也相应显现出来,黄绿相间,似大片的油菜花随风儿四处摆动。
汽车走了240公里,终于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东乌珠穆泌旗,这240公里全是草原,放眼望去能清晰地看到乌利雅斯太山以及四周的丘陵,成千上百肥壮的羊群在草地上走走停停,仿佛雪白的珍珠点缀在绿色绸缎上,给妩媚婀娜的草原姑娘穿上高贵的旗袍。牛群缓缓地漫步在草地上,牛尾巴不时的甩来甩去驱赶身上的蝇虫,数不清的黑、黄色的蒙古马和三河马带着若干匹小马在一旁尽情打滚、撒欢,和牛群相依在一旁,时而有几只羊穿过它们身旁,它们显得如此的惬意。我不由得开始嫉妒起草原上的牧民和牛羊来,他们生活在这用绿色渲染打底的草原上,呼吸着最纯净的空气,抛开都市的喧嚣和钢筋混凝土的高楼的束缚,无忧无虑的自由自在的畅游在这绿色的海洋。
草原上的气候说变就变叫人捉摸不定,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这会儿已是狂风满天,风里带着的砂粒打在脸上隐隐作痛。此情此景不由得让我想起一句歌词:“你是风儿,我是砂……”是呀或许我们这些外来的勿勿的草原过客,就象是这风里的砂子一样,随处飘荡居无定所,最终将离开草原。来到就近的蒙古包,见到了善良好客的主人卓力格图和他妻子哈斯其格,摆上醇香的奶茶和我们并吃不惯的奶豆腐,大家一起盘腿坐下,我们亲切的询问起草原上他们的生活起居,得知他们的牛羊马基本上都是放养,他们把分给他们的几百亩地用栅栏圈起来,除了晚上把这些内蒙独有的短尾细毛羊集中圈起来,牛羊都是不管的,让它们随处走、随处逛。
宽阔的草原时动时静,时刻以它的温存与博大见证了生命的生生不息。或许,每个人都该有一片天空,一片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地。生活,让我们夜以继日的忙碌甚至到无法喘息,也可以让我们麻木的听不见那纯净的天籁之音,但生活还将继续。期待明天更好,希望好人平安,自己选择的路迎着阳光走下去……
1、骑马的时候,风在耳边呼呼的吹。马跑起来的时候,一颠一颠的,我的屁股都要成菱形了!
2、停下来之后,蒙古族汉子教给我们骑马的常识,例如两腿要夹紧,屁股不要紧贴在马鞍上;想停下来就勒紧缰绳;想拐弯,向左就拉紧左边的缰绳,向右就拉紧右边的缰绳。
3、马,还有许多好的精神鼓励着人们,现代成语中,有许多是关于马的:龙马精神,马到成功,快马加鞭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马的重要性吗?
4、放眼望去,远处的蒙古马拥有高大的身躯,长长的颈项,柔顺的鬃毛和飘逸的尾巴,无不展示出马的雄壮和力大无穷。随着距离的拉近,你会看到它静时,是那么的纹丝不动,安静如祥。人们在它周围转来转去,它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慌张和不安,是那么的与世无争和泰然自若。而马儿动时,在它奔跑的瞬间豪放洒脱,热情洋溢,驰骋于碧绿的草原上,那样的悠然,自由。
5、马以速度见长而成为古代交通工具最佳之选。汗血马,传说中的良马。它产于大宛,汗水从肩部流出,呈血色,一日之内可以跑千里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人生如白驹过隙等句都传神地展现了骏马疾驰的情形。至今,人们仍为它的速度而喝彩叫好:马在各种赛马节、赛马会上的速度使人颠狂,马在奥运会上表现的机敏和优雅令人倾倒。
6、马的脖子上方是一排被修剪的整整齐齐的棕毛,走起路来棕毛一抖一抖的,使它显得更加威武。
7、我如电影上的主角,骑在马背上,昂扬地看着奇美无比的冬日夕阳,那心灵的震撼,那浪漫,令我感动。可我不能哭,不想让眼泪幻变成冰,留住,留住,那最美的一刻和我珍贵的眼泪。
8、这匹灰马很高,马背就到我头高了,我在马倌的帮助下,骑上了这匹灰马。
9、马的两只大眼睛总是向周围巡视着,脖子上还套着一串银铃,走起路来丁丁当当响个不停。
10、途中,我让那位牵马的叔叔让我自己骑马,刚开始,那马有点不听使唤,后来它便适应了。在无边的草原上我骑着马飞快地奔跑,高兴极了!
11、马的形状长的美,但马走路的姿态更优美,你要是从后面看过去,那步姿简直就象T型舞台上时装模特儿在表演。特别是那敲击在水泥地上的脚步声,更让人神魂颠倒,联想翩翩,你听:滴答、滴答、滴滴答答,好美的一首乐曲呀。
12、刚开始我有些担心,但慢慢的我就越来越轻松,让我的马儿带着我一路狂奔,把所有的一切抛在脑后,此时此刻只有我与我的马儿。坐在马上看风景别有一番滋味,心情也随之柔软许多。
13、我十四岁就学骑马。虽然栽了不少的筋斗,但是那种飞行的乐趣,至今犹萦梦寐。
14、马,睡觉的姿态与人不同,人是躺在床上,而马呢?与其说它是在睡觉,还不如说它是在站觉。因为马睡觉的时候也是站着睡的。家马的祖宗也就是野马,以前生活在森林或者草原时,随时会遭到猛兽的袭击,所以它们就站着睡觉,以便听到动静十能够快速地逃跑,虽然现在家养的马没有猛兽来袭击,但是站着睡觉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因此马总是站着睡觉。
15、马儿们高扬着骄傲的头颅,抖动着优美的鬃毛,合着这宏大的旋律,在海一样宽阔的草原上翱翔。
16、这时,马群渐渐地在视野中消失,远望这一群活生生的烈马,它们刚刚那雄健的风姿又在心灵中舞动着,它们那气魄雄浑的嘶鸣似乎又在耳边回响,震撼着我的心。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富有气概的马,它们是自然的,原始的,丝毫不经人工雕琢的,实实在在的马,它们不必听从于人类的驱使,不必去讨人类的欢心,它们大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草原上尽情地挥洒,因为草原才是它们真正的家。
17、姑妈家有好几匹马,一匹匹膘肥体壮,油光水滑。你看那匹老母马四肢白如雪霜,身披黑鬃,颈上有圈皎洁的白毛,就像围着一条白围巾,是那样漂亮。
18、马,一种勤勤恳恳的动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像马这样的人,我们也要做像马一样的默默无闻,忠厚善良的人。
19、说完我上了马走在绿茵茵的草地上,边上还有一群奶牛在吃草呢,我在马上一颠一颠的,把我的屁股都颠痛了。
20、爸爸先把我抱到了马背上,然后自己也上了马,我们骑着马在场院里转来转去,时快时慢。我感觉屁股好疼,就问爸爸疼不疼。爸爸说他不疼。
21、马历来被人们所崇敬、所喜爱。画家画它,文人写它、伟人骑它、训马人训它,雕刻家雕它。与马相关的名作、故事、传说更是不计其数:徐悲鸿画马、九方皋相马、王亥训马,《昭陵六骏》、《八骏图》等。
22、想让马停下来,手里的缰绳也不知道如何摆弄,想起过去下乡劳动的时候,使唤牛马的号子,就吁,吁!地乱喊,谁曾想,那马并不理睬我们,照样颠儿颠儿地往前走。
23、银鬃马模样英俊,两眼闪亮,雄姿勃勃地在平坦的草原上奔跑。它高高地扬着脖子,伸长身腰,快得像阵风。
24、还有那匹枣红马,腰背滚圆,四肢粗壮,跑起来四蹄腾空,真是雄姿勃勃。
25、终于,在马的主人索玛的挟持下,我战战兢兢地爬上马背。我紧紧的抓住缰绳,全身伏在马背上,心里发怵,身上直冒汗,生怕从马上摔下来看看我狼狈的样子,爸爸在笑声扬鞭跃马而去,只留下一串洪亮的声音在回响:骑马喽
26、刹那间,千里雪平稳地腾到空中,简直像滑翔一般地飞过了深沟,轻轻地落在对岸,继续前奔。
27、马通人性,在主人伤心时用脸去抚摸一下主人的脸;在主人开心时,与主人一起分享欢乐、一起上战场、一起游览山河。战马听惯了沙场撕吼、兵器击撞的声音,战死沙场,它觉得光荣;牺牲自己被猎食者吃掉,它觉得英雄。马有自己的想法,正因为这样,它有时在主人面前耍大牌、赖皮、倔、不听命令,大多数的雌马都是这样的。正因为这样,马在马群里才能各抒己见,发挥特长。
28、马在古代也是建功立业的功臣,马到成功就是由此而来。秦始皇统一六国,马之功居其半,兵马俑可为一证。唐太宗连年征战,六骏战功显赫。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两大洲时,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任何动物像马这样深入地影响着人类的历史。
29、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雪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而这一切,得在飞速移动中展现,几分钟后,马群消失,暴雨停歇,你再看不见了。
30、这匹高头大马,浑身的每个部分都搭配得那么得当,每块肌肉都显示出力量,让人一看就觉得那么柔和,那么健美。
31、就这样一路上撒下了我银铃般的欢歌笑语,还有我那匹奔腾的骏马,它四蹄翻腾,长鬃飞扬,壮美的英姿令人感叹。
32、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33、我喜欢凝视马的眼神,因为只有在最平静祥和的眼中才能读懂它的心灵,读懂它的思想。马的眼神像一潭深泉,透彻而又深不可测。我一直觉得马可能是一种会说话的动物,就像《西游记》中的白龙马一样,它是通人性的,懂感情的动物。
34、骑马还不是件轻松的事。我上去就紧张,一路上就怕马有什么动静。它摇摇头吃吃草什么的我都会紧张得不得了。一个大的下坡!天啊,我怎么的就觉得自己要掉下去了。双眼一闭过了一关。
35、无论在游牧时期还是农耕文明中,马都是先民不可缺少的帮手,马就是生产力的标志。一直到近代社会农业尚未机械化之前,马几乎包办农村的一切繁重工作。时至今日,在我国的一些落后地区,马仍然是主要的生产力,被农民视为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36、一匹火红的骏马奔驰在广阔的草原上,四蹄翻腾,长鬃飞扬,壮美的姿势宛若历尽艰辛穿洋过海的信鸽,宛如暴风雨中勃然奋飞的海燕。
37、随着对马儿更多的了解,我知道了马的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马除了有有温顺的一面,也有叛逆的时刻,一但它对事物反感,它便会,甚至愤怒地后踢。还有马的身体器官中最灵敏的就是它的听觉和嗅觉,而这又是对它视觉不良的一种补偿。
38、别看马的蹄子细,可是很有力的哟,若是人不小心被它踢着的话,那可是伤不起的呢!
39、在回去的路上,一个蒙古族小伙子骑马奔驰,马飞如箭,他在马上挺起身子,一手甩鞭,一手挽缰,那架势风流倜傥,那气势从容洒脱,曹植在他的《白马篇》中描写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大概也是这种情景吧?
40、一骑到马上,就感觉不太平衡,还没适应过来,那蒙古族汉子就呦,呦!发出了出发的指令。马一走动,就颠簸起来,身子左右摇晃,随时有掉下来的危险。
41、马不是最完美的动物,但世界上也没有比它更完美的动物(我个人认为),马的精神一直影响着人类直至今日。团结友善、关心爱护、意志坚定、铁面无私、忠心耿耿、爱憎分明、纤细善良等等。良好的精神让人类的文明更上一层楼。它难道不是美好的动物吗?
42、老马奔跑起来了。它四蹄腾空,如风,如电。好像一头鲸鱼在发光的海浪里游泳,被征服的海洋从中间划开,恭恭敬敬地从两端向后退去。好像一枚火箭在发光的天空运行,群星在列队欢呼,舞蹈。
43、马的意志坚定,不会因为一个小意外而放弃自己的目标,《小马王》肯定很少有人看,虽然只是一部动画片,但描述的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马王被人类抓走后,一直坚持自己可以回家。到最终,小马王果真回到了大草原的怀抱、回到了家乡,还带回了一匹美丽、温柔的小母马。虽然在这期间小马王历经千辛万苦有一次甚至面对死亡都毫不畏缩,并解救了数百匹马。但意志太过坚定反而对马的自身有害,有的马要那儿吃草;有的马要去小溪喝水。这样一来,一个原本团结强大的马群一下子变成了一盘散沙,难攻难守。
44、马是大型哺乳动物,四肢强健,力大善跑,加上它的感觉器官发达,眼大位高,视野开阔,记忆力、判断力都很强,方向感也极准确,居六畜之首。给人的印象是憨厚、诚实、纯朴,又和人有方方面面的亲密关系,于是就有了许多佳名美誉:乌骓、赤兔、八骏、九逸、天马、宝马、汗血马、白龙马、千里马等,这些佳称,无不流露出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45、马似流星人似箭,你只觉得身轻如叶,飘飘欲仙,并不像一匹马载着你在走路,只像一只神鹰载着你在凌空。
46、马身高25厘米,身长15厘米,身子又黑又亮。马昂首扬尾,高抬后蹄。它正奔跑在云彩上,我敢肯定,这马一定是千里马!
47、在得儿得儿的马蹄声中,我逐渐掌握了驾驭马的要领,心儿开始欢呼起了驾、驾、驾我越骑越快,越骑越感觉得得心应手,让我对飞奔一词感受更加深刻。
48、我紧紧抓住缰绳,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救命稻草的威力。一路看风景,一路听团友们开玩笑,渐渐地,感觉自己的四肢开始回归躯体,绷挺的背也开始柔软了下来。
49、在中国最干净的高原湖泊泸沽湖骑马,是第三次,骑着马缓缓上坡,参观摩梭人的村落,看湖面的波光粼粼。这次在美丽的坝上草原,我可是真正的骑手,当然,激情之后剩下的就是疲惫和酸疼,但是,值!
50、马儿似乎很理解我的心情,走得不快不慢,在清脆的踢踏声中我的紧张干慢慢消失,而且有了好奇:如果快一些又会是什么感觉呢?
51、我让前面牵马的阿姨,让马小跑步,可当马跑起来时,我又有点重心不稳,阿姨说:抓紧了,没事的。听了这话我的心慢慢平静了下来。不知不觉中我们又回到了出发的的地方,当我下马时,已经出了一身冷汗,但实在太刺激了。
52、我喜欢马,那是因为马儿拥有坚定顽强的品质,有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甘当坐骑的奉献精神,有敢爱敢恨的性格。它忠实于主人,忠实于朋友,更有敢于撂蹶子,勇于进取的精神。
53、这些马像脚下的黄土地一样朴实,拉车、拉磨、拉犁,它们已经是主人家的一分子。他们总是默默无语,只听到那奋力蹬踢的蹄声,只听得那清脆的脖铃声,只听得那吃饱时或卖力时那欢快而高亢的嘶鸣声。
54、马是大型哺乳动物,四肢强健,力大善跑,加上它的感觉器官发达,眼大位高,视野开阔,记忆力、判断力都很强,方向感也极准确,居六畜之首。
55、这匹枣红马,长长的鬃毛披散着,跑起来,四只蹄子像不沾地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