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
有时间,来平凉看看,
看看这里的.,水和山,
看看这,养生的家园,
崆峒山,黄帝问道开篇,
王母宫里,仙女下凡起舞翩翩,
周文王,伐密须灵台祭天,
秦始皇,莲花台祭坛,
龙泉寺的飞龙,亲亲你双眼,
成纪城开辟,人文的新纪元。
这里人杰地灵,这里充满生机,
皇甫谧爱的花朵,盛开在世纪,
牛僧孺传奇小说的源泉,奔流不息,
抗金名将,诞生在这里,
赵时春修撰,《平凉府志》的碑,
慕天颜惠润,寻访遍南北,
界石铺上,红旗招展。
华煤谱写,盛世篇章,
金果捧出,幸福吉祥,
片片梯田,架起金色的桥梁,
盛世的欢歌,在这里唱响,
西部腾飞,在这里崛起,
在这里崛起,魅力平凉,
莽莽陇山,逶迤北来;
汤汤泾水,蜿蜒东去。
此地也,屏障三秦,
控驭朔漠,襟带肃凉,
领袖关陇,处陕甘宁交汇之地,
居西兰银几何中心,是谓丝路第一镇,
陇上旱码头,兵家必争地,
形胜如此,舍平凉而其谁?
【第二首】
夫平凉者,龙蟠西北,
虎视百代,萃秦陇之菁华,
养浩然之正气,铸自强之精神,
滚滚长河,煌煌史册,
百折不回,何其壮哉!
忆昔混沌初开,
伏羲氏降生成纪,
华夏之源畅其流;
洪荒未泯,西王母开山回中,
女仙之宗遗其泽。
《诗经》赫然在目;
崆峒之人武,《尔雅》开宗明义。
凯歌金风,李杜之风神;
高城鵷雏,义山之襟抱。
夫欲据关中,必先陇右,
古今豪杰,多会于此。
文王伐密,仁义之师筑灵台;
秦皇祭天,千古一帝诣关山。
更有汉武北巡,慕先圣之遗绪;
秦王西征,奠大唐之鸿业。
宋夏鏖战正急,边疆保障;
康熙雄才初展,西北定鼎。
旷世长征,会师界石铺,
铁流东进开新天。
清民两代才女,巾帼扬眉。
抗日英烈,气吞万里;
排雷英雄,勇冠三军。
及至庄浪父老,征山三十余载,
何惜汗血成河,中国梯田,
王国感天动地,泾川人民,
播绿七十万亩,终得林果如海,
山川秀美工程泣鬼惊神。
改革开放,一夜春风度陇头;
西部开发,黄土高坡尽朝晖。
百多处风景名胜,星罗棋布;
数千年人文胜迹,步移景换。
自古崆峒,天下名山,
云雾绕寺观,平湖映丹霞,
群峰千仞而竞秀,古木万株以参天,
似鬼斧神工,如人间仙境,
乃道源之圣地,西镇之奇观。
回中宫山,汇泾汭于瑶池,
开阿母之绮窗,心向往之。
古寺云崖,藏之茫茫林海,
凿于巍巍悬壁,沧桑阅尽,
超凡出尘。莲花之台,
苍苍翠微,嶙嶙怪石,
上下两畤犹在,炎黄之灵可祀。
龙泉贯珠,绝岩柏如龙,
晴日雨成韵,天然盆景。
美哉!有北国之雄,
兼南方之秀,岂画图能足?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
描写崆峒山的作文1
大口呼吸着雨后初晴那清爽的空气,我们从平凉市乘车向西行驶了十余公里后,终于来到了素有“西来第一山”之美誉的崆峒山。仰望高山,层层叠叠的树木为大山披上了春天的新装,连绵起伏的山脉如绿色的波涛在翻滚。几座亭台楼阁轻凌于悬崖绝壁之上,绝壁处古树参天,给大山平添了几分古朴精致的人文景观。
一路上山,我们尽情享受大自然完美无缺的杰作。你瞧,小路两边长满了各式各样的树木。有的已成为参天大树;有的还只是抽出几片嫩叶的小树苗;有的树干笔直,树冠直插云霄;有的树杈弯弯曲曲,像弓腰驼背的老翁。小草小花随风摇摆,像在欢迎远客的'到来。我们经过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林阴小道,便来到一条又直又高的石阶下。我抬头望望,好长的一段阶梯啊!就好像通往天空一样,怪不得名为“上天梯”呢!我为自己打打气,向上登去。可刚登到一半,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阶梯上石缝里的青苔好滑,让我的脚都有点不听使唤了。瞧瞧下面,又望望上面,真是进退两难。没办法,登呗!“功夫不负有心人”气喘吁吁的我终于登上了“上天梯”,毕竟“有志者事竟成”嘛!
在一路小鸟歌声的鼓励下,我们登上了崆峒山山项,成功的喜悦充溢着我的心胸。“沙沙……”微风吹拂着山间郁郁葱葱的树丛,这美妙的声响和那露水般清亮的鸟鸣共同奏响一曲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协奏曲。登上崆峒山的第一感觉如此美妙,我的心情自然如那阳光一样明亮。俯视山下,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仿佛群山都在向我微笑。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群山的绿却带给人迥然不同的美感:深沉的深绿,清新的翠绿,活泼的嫩绿纵横交错在一块儿,织成了一张色调柔美的毯子。在群山中央,有一潭烟波浩淼的湖,那湖蓝得纯净,蓝得恬雅,蓝得让人无限陶醉。绿色轻舟的湖岸边,零星的几点琼楼玉宇,显得更加典雅宁静,富有诗情画意。此湖名为弹筝湖,虚无缥缈的,真有一曲悠扬的曲调从亭里飘来,萦绕在我的耳际。这美丽的崆峒山真让我体味到了“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感觉。
描写崆峒山的作文2
崆峒山是一个漂亮的处所,一年四季都很美。
春天,树木都开端发芽了,有的树长了一两片叶子,有的树叶子已经长了良多,有的树仍是干树枝,我学会了羽毛球。有的树下长了很多野花、野草,就像给大树编了一个美丽的花环。
夏天,树木都绿了,树木绿油油的,草也长了满满一山。晚风吹过,放眼望去,整座山变成了绿色的大陆。
秋天,树上的叶子缓缓变黄了,小草跟野花也收起了本人娇艳的衣裙,山路上也匆匆有了落叶,一些小虫依然在暖暖的阳光下欢唱,顺着弯弯的小路,拾级而上,你一定不会感到由于是秋天而扫兴,你必定会为这种俏丽的风景沉醉。
冬天,北方的第一场雪落在这座神秘的山上,从山下远眺望上去,那苍劲大树,那古老的庙宇都悄悄的破在那陡峭的山岩上,是那么肃穆肃穆。
啊,如许美丽的崆峒山!
描写崆峒山的作文3
我的家乡在甘肃平凉,那里山青水秀,绿树成荫,最让人忘不了的是那座很有名的山——崆峒山。
那里,一座座的山峰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在山脚下,有一条终年缓缓流淌的小溪,小溪边栽满了四季常青的松柏。啊好一幅山水环绕的风景画卷!
崆峒山的顶峰有一个僧房,里面住着许多德高望重的僧人,每天清晨,他们都要进行晨练。伴着花香,和着鸟鸣,罩着薄雾,他们是那样专注,是那样闲静,是的那样雅致……在一边观望的我,被眼前的情景怔住了,啊!莫非我身处仙境?
在这里空气是那么清鲜,畅游于崆峒山之间,总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在这种境界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回望,又想坐下来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岁月如流,往事如烟。如今离开家乡已有五年了,记忆中的崆峒山依然那样清晰,使人无法抹去,无法忘却。
家乡的崆峒山啊,我爱你。
描写崆峒山的作文4
崆峒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那里风景优美,如同仙境一般。怎么不信吧,那就看我的介绍。
我先简介一下,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要冲,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精湛,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崆峒山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森林覆盖率90%以上,有各类动植物1300多种。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功;林海浩荡,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山水一色,有漓江神韵。
在山脚下往山头上望,云遮雾涌,神秘莫测,渐渐地雾越变越浓上面似乎是皑皑白雪。在半山腰往下看一眼望不到谷底,往山顶看真是雾锁山头山锁雾,山套山,雾涌雾。由于那里树木茂盛,所以就像走进大森林般的感觉。站在山顶往下望只见浩瀚的林海。
这里最壮观的景色还是通天桥了。通天桥它长约五十米左右。地势险峻,景观奇特。走在桥上我们就像是腾云驾雾的神仙。
这就是崆峒山,如同仙境一般。如果你有时间一定要到崆峒山走走看看。
【落一笔绿色,盈然岁月】
人生犹如一本书,记录着平淡与起伏,破土抽芽,葱绿开花,叶落归根,一季季都是精彩纷呈的演绎,一笔笔都是措辞优美篇章。闲书上,记下一笔绿色,灵动岁月,绕过了青山绿水,锦绣山河,任其随心飘摇,让一抹绿色绕过脚腕,透过指间,于明媚下,铺着月光的文字,洒脱一场场,盈然一季季的岁月,可好!
落一笔绿色,盈然岁月,喜欢这样一掬绿水,一篮绿色,默默长成一树的景致,郁郁葱葱一季季。可以跳跃明朗清新的节拍,走在岁月的山坡,人生的草原,一园绿意绕着每段,翠绿前行,墨绿而过,至始至终,绿茵相伴生活左右。这样的人生,是喜欢的段落,欢喜的人生。
读文,取字,择其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摘得眉间静好,一语的绿草篱笆,有着明花朗月的清芬,有着清荷幽兰的素雅,这般的读着岁月,闲适悠然,玲珑其中。在碧水照影的坦然里,诗意岁月,诗情人生,活在一首诗行中央,期间的那一笔绿,是生长在心底的清净明了,是眉间的花瓣清苑的人生!
翻阅着彩的每页,每一段落,都在一笔笔墨中绿了始终,沾着生命的绿色,卷一朵浅浅的云,淡淡去抒怀,淡看人生沉浮,浅言岁月蹉跎,可以芳香不改,初心如前,那便是最好的一笔绿。看远山眉黛,是风沙过葱荣,是雨季过后的清新;依近旁花草,满心的欢喜情思。左一笔,右一笔,在不争的岁月里翠绿满眼!
那一笔绿,是指间袅袅婷婷的歌声,是笔尖生花的春情,抚绿了江南一叶叶花伞。叶绿了,人美了,窗下的春雪多情了。去踩下晨曦的词句,吹箫黎明的清荷,蘸着西湖美景点点,读下放声的季节,涂下葱荣的生活,翠一程,绿一程,在这一笔明媚的词章上,盈然岁月悠然生活。
还是以往的喜欢,翻阅岁月,梳理光阴,用葱荣的眼眸在每个段落,留下各自的心墙,流露适时风情,相信亦是最好的一抹绿意人生。叶子黄了,念着春天,冬日霜雪,思着白雪下的萌动。看淡风雨阴霾,适时带着葱绿色的心情,对待每次的风霜交替,我们都可做人生的主角!
摘一抹绿,站在初窗前,提一壶初月在心,让投下喜悦的眉眼,静处花开中央,深深浅浅去低语,淡芳了一枚妥当,让那藏着的底蕴,不争色,不争艳,不骄不躁,安静的
读岁月的绿,读绿中的你,绿中的我,读生命的颜色,在一树绿荫中,清水煮光阴,凝神,驻足,栖身。繁华落幕,夕阳西下,年华向晚,踱步老了的页章上,掩卷,聆听,时光远处的绿,那是心里投射出的月光曲,清静明了,门扉里储蓄了绿水青山,待到那山花烂漫,缓缓读词抚琴,盈然岁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葱绿的地方,驻足休憩,凝神思念的一角落,小坐停泊,坐到绿意满衣,静待到明亮,回旋着真,回响着善,回暖着美。一隅宽容,芳香了住进的岁月,生机了迢迢绿水青山,一重重不老,一程程迤逦,在生命的一笔绿色里,嫣然你我,怡然生活,盈然岁月!
绿绕指间,时光不老,既是白发落座了岁月,总有一种声音,呵护左右;总有一篮子葱葱,是为了明天的成长;总有冉冉旭日,莅临在每个角落,挽起生花的希望。那落下一笔绿色,为了日月的风帆,为了黎明的芬芳,去盈然岁月吧!
【八月未央,剪碎时光的旅行】
将一切琐碎、固执、快乐、彷徨、无奈连同这个城市特有的潮湿和闷热,统统装进我的行囊,然后收紧入口的边缘,任它重重的压在我瘦弱的肩膀上,陪我去下一个地方,继续享受、继续流浪。
旅行包很厚,希望它能包裹住所有的情绪,在前进的路上默默地给我慰藉。在厌倦了灯红酒绿,和厚厚面具下伪装的笑脸时,我却依然无奈地穿梭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从这一站,走到下一站,从这一程,赶往下一程。
选了一趟最缓慢的列车,中途会停靠无数个小站。我愿意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去欣赏一些陌生的风景,去体会风景中蕴藏着的情绪。每当我独自靠在窗边,总会觉得自己是一只没有方向的鸟儿,在枝头跳来跳去,却找不到遮雨的地方栖息。
有时也会觉得很奇怪,大到人生,小到现在,总是不停地在奔波、不停地被放逐。从城市到乡村、从繁华到静谧、从东到西、从春到夏,直至生命的尽头。
在沉默太久的时候,会有强大的疲倦席卷,足够覆盖车窗外所有的风景和憧憬。伸出手,仿佛看到我单薄的青春年华呼啸而去,而自己苍白的手指却无力抓住。随着列车的前进,哗啦啦地掉落进陌生的土壤,然后被碾碎、被埋葬。
心中有着近乎发霉的记忆,当黑暗照进胸膛,穿透这些过往,所有光怪陆离的想法就会涌出,一股脑地塞进现实的思想里,硬生生地撑满所有沟壑,让那些消极的、甚至绝望的眼泪流进生活。
窗外闪过的站台,空空的,在阳光下我看到了剥落的青砖和破碎的瓦片。斑驳的石牌上,刻着一个陌生的名字。只有远处的白杨挺拔郁葱、翠绿如新。慢慢地,有三三两两地过客走入站台,然后随着我的视线,渐渐地消失在陌生的墙黛中。
这就是我眼中的风景。我在想,当我走入站台的那一刻,会不会有人如我,在车窗内安静地望着有我在其中的风景。
有时也会自嘲地想,下一站,下一站就是我的梦想。却常常在结束了全程之后,仍然如枝头的鸟儿,眼望着无垠地天空,始终找不到自己梦想的天堂。
其实很多时候都在想,梦想是什么?许就是离现实最远的那一处吧,远到无法触及,却又偏偏能望到,所以才有如此这般的焦虑和不满足。总想挣扎着伸出手去触摸,却发现,任凭如何踮起脚尖,它永远在虚无缥缈的前方,只是徒增了几夜烦恼几夜愁。
就如现在的我,一站一站地前行,却永远离梦想有一步之遥,跨不过去,也无法到达。每一站都有无数的牵挂,和无数的向往,却常常是带着无数的遗憾走向下一站。
停停走走中唯一不变的,是喜欢一个人踏上行程,沉默着享受一个人的惬意。喜欢那些安静的小站,有着陌生的名字,和陌生的面孔。喜欢那些破旧的、却朴素无华的小屋,喜欢那些陌生的、却不加掩饰的笑容,喜欢那些粗糙的、却毫不吝啬的温暖。
只是,一切都太短暂。
【青山绿水的八月】
一座小城,一条长长的街,一种牵挂,一个青山绿水的八月。
总感觉,生命原本是不属于自己的。在上苍给予我们生命的那刻起,是在和我们约定,终有一天,他会收回。总是想,生命应该如松柏长青,生长在哪儿却是自己未知数。然而,运里我们也无从选择。一个人该干什么,好像是上苍安排好的。生命是上苍给的,可是运就要我们自己去掌握。而我从来不相信命好或者坏,这样的说法。但是我感觉偏偏不相信的事情会逆道而来。我不由得想起我那年迈的母亲,那样在黄土里生活了一辈子,整天的面对黄土背朝天。我不知道付出多少的努力才能换来母亲一生失去的美丽。无法改变的命运,没有抉择的人生,是现实,是命运。难道她就这样在岁月的催促中渐行渐远吗?八月,我在彭阳。
今年的八月我是在彭阳度过的。不是旅游,不是探亲。
彭阳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边缘,六盘山东麓,西连宁夏固原,东、南、北环临甘肃的镇原、平凉、环县等市县。县城四面环山,中间是一条清澈的河流,水很安静的从县城流过。
我是不经意间才去的,觉得自己经常呆在家也不是办法,所以就和朋友翻山越岭的去了彭阳。
彭阳的四面山上全是绿色的,好像几块巨大的翡翠石,盖在山上,在太阳下显得格外的清凉。各种各样的树一棵打着一棵,一浪连着一浪,浩浩荡荡的压过来。隔十几米的高处,会看见一座亭子,再往上看,又是一座。掩在树的后面,树挡住了前面的柱子,只看见琉璃瓦做的顶。稠密的松柏丛下,是满山坡的花草,好似花花绿绿的地毯,和谐,芬芳,有韵律,很温馨。微风吹过,不是春天,胜似春天。
听隔壁的老爷子说,山上的松柏树是本来就有的'。前几年,退耕还林,又在树下种上了小植物。以前没树的地方,也种上了小松树,山上现在没有半片的耕地。这里的农民们大都以搞副业为生。
在我们那,是看不到这样的风景的。虽然说山上也有树,但是不是很多,大多是山棘之类的小植物,没有这么浩大的气势。偶尔你还会看见在山顶凸现着一座古亭,或是在半山腰,悬挂着一条很陈旧的小路,缠在整个山的身上。隔一个山沟或者几道渠,就是连成片的层叠的梯田。
影像中的八月是一种很干燥的感觉。有
“不会下雨的,咱们这一到八月里就没雨水了”我心不在焉的说。
“你懂个撒,你就是在希望不要下雨”边说边往天上看。顺手扬起一把土,被南风吹走了,“过几天就会下雨的。”
确实是这样,我就在希望暂时不要下雨。一下雨,这边到不了那边,还想着家里忙完了就去我朋友家玩呢,却被母亲给说中了。
八月,我们这里如果碰上好年景,南风刮得多的话,就会有好多雨水。是很细很细的那种雨,温柔的像是冬天的雪花,轻飘飘的。
没过几天,天就真的下雨了,我还真的佩服母亲看云识天气这一经验。这落雨了,别提母亲有多高兴。忙这忙那的,喊我去帮忙收拾场里的东西,用塑料布,盖的盖,遮的遮,该搬的就往回搬。还说我好得吃懒得做,从来不如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孝敬父母,帮家里干些活,只知道闲逛。我便默不吭声。收拾完了场子里的东西,母亲拿了铁锹,我问她都下雨了还去地里。母亲没有说话,只是走了,或许这是她一生的职责,是她的命运吧。扛着铁锹摇摇晃晃的上了山。我想去,可母亲让我留在家里。好久没有落雨了,好不容易落点雨,母亲还得去地里忙一阵子。如果雨水多了,母亲就闲了。
这样的小雨下了一晚上,到第二天了还在下,大清早的朋友来找我,说是在彭阳有一点能干的活,大概十几天就完工了。想了很久,还是去了。收拾完行李,母亲问才我干什么去,我说是去闲逛,其实她已经知道我要去打工了,什么话也没说就帮我烧饭烧水的。唠叨着什么东西别忘带,牙刷呀身份证的。
“妈,不用了,没时间吃了,他们都在等我呢。东西我都带了。”我有气无力的说着便把箱子往外提,母亲也给我帮忙拿行李,还念叨着“下这么大的雨……”
“你不是每天都在盼着下雨吗”我有些惊奇的问母亲。母亲说“下雨也不下个时间,正好你要出远门了,就下这么大的雨……”
我知道,母亲其实是不想让我去的。我这一走,家里就剩她一个人了。母亲也累了,我也想留在家里陪陪她,帮她干点家务活,可是我实在是在没有别的办法啊。刚坐上车,母亲就唠叨个不停,说这说那的,衣服,鞋都湿了。雨水把她全身都灌透了。
“妈,你回去吧,我们一会就到了,到了再给你打电话。”母亲好像没听见的样子站着不动。嘴里还唠叨着什么。雨模糊了我的视线,透过如帘子一样的雨丝,我看到了母亲红晕的眼神和阴沉的脸,就像八月里阴霾的天气,快要落雨的感觉。她好像有什么话给我说,但当走到我面前时,她又好像不说了。早晨八点,我们就出发了。车子开了,母亲就被抛在了身后。只有她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雨地里了。暗暗垂泪的眼神,那不正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爱吗。八月的雨水,细且棉,当我走后,我在担心,母亲的泪水会连同八月里的雨水一起落到地面上,那些珍贵的雨滴,那些爱的泪水,载着一个母亲对离别的儿子的爱,不仅是关心,还有期许,还有无尽的说不出的舍不得。
终于越来越模糊了,母亲最终成了一个点,这一点在慢慢的缩小,缩成了我三个多小时的睡梦。八月的雨水也在慢慢的落,敲着汽车的玻璃窗沙沙作响,给每一个在车上睡觉的人表演自己的催眠术。
刚开始我还和朋友看风景,看着看着我便没了兴致,迷迷糊糊的睡起觉来。有的人坐车爱看风景,而我则喜欢睡觉。这一睡,四肢便瘫了。思想远了,远了,远的很飘渺。我看到了,看到了,母亲的雨影远了,车也使出了几十里路了,距离在一点一点的,一秒一秒的拉长,心在一片一片的切碎,牵挂变得多了,思念变得浓了。而在生活的字典里,母亲也渐行渐远。我时刻都在提醒自己,不要让自己的母亲再为我付出过多的操心。我知道,终于有一天,母亲会拖着她瘦小的身躯远我们而去。有作家说过“思念如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一阵风。”我好久没有这样的感觉到风的强劲了,吹着脸庞愈来愈热。我触摸着这个世界,却觉察不到母亲生于这个世界而存在于这个社会的边缘。
是啊,思念如一阵风,吹来了又吹去了。母亲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站在一个儿子的心窝上。是来路是去路,令我牵挂,令我担忧。八月的雨水让我怀念,让我有了懵懂的乡愁。
车子在泥泞的路上行了三个多小时,我就被叫醒了,模糊的听到说彭阳到了。彭阳的天气还算可以,太阳刺的我本来还没睁开的眼睛闭的更加严实了。我努力的睁开向四周望了望。然后拉着自己的箱子跟随朋友们向我们要去的地方去。
县城不大,只有一条主街,其余的都是很小的那种,不是很长。街道的方向都是南北方向的,两旁的树很高很大,把街道遮的严严实实的。两边修了不太高的楼房,看起来显得有些俊俏。再往下走,就会碰到一个很大的广场,广场里都是些纳凉喝酒之人,三五个围着一桌子吃呀喝呀的,划拳吵闹,满街的声音与酒味。这里戴白布帽子的人比较多,才发现我们已经到省外了,大多数都是回族,汉族不是很多。
有时候坐在饭馆里吃饭,或者在商场买东西的时候,看见别人和自己的母亲在一起说说笑笑的情景,我会有一种莫名的滋味,我就会想起我的母亲。啥时候有钱了也让母亲好好吃一顿。母亲总是那样默默的干自己该干的事。面对自己舍不下的几亩地,黄土把她的面容渲染的那么黄,汗水浇成脸上黄土高原般的千沟万壑,鬓角悄悄生出日夜操劳的白发。那些层层叠叠,叠加成她苍老的年轮。早起晚归,难道这仅仅是为了生活吗?难道她只是为了不能改变的命运吗?时至今日,已是八月季节,眼下已觉寒冷,回家的时候,想给母亲买点东西却想不到买什么。或许我应该买件衣服。
小时候,母亲仿佛是我背包里的书,怎么读也读不懂;长大后,读懂了母亲却读不懂了人生;在以后,我想母亲是一股浓浓的思绪;或是一支歌,唱着我的一生,也唱着母亲的一生。
对面的山便成了我们闲时的游地,那条河也成了我们观光的风景线。
以前听说六盘山是分水岭,这边下雨那边晴,这次我算见了。来的那天,这边是晴的。彭阳的天气晴的快,阴的快。处于六盘山下不远,有干旱的大陆型季风气候,偶尔的会下几场雨,八月的天气变化多端。大多数时间我们是闲的。没过几天,天就阴沉沉的下雨了。闲的时候,我便和朋友登上对面的栖凤山,绿茵重重,植满了庞大的松树柏树。山上都修了台阶,扫的很干净。沿着台阶一只往上走,你就能看见一座亭子,再往上走,又是一座。每个亭子里都有石凳子,人很多,看风景的;拍照的;喝酒的;一片喧闹。山脚下就是秦时的古长城,看着那些青砖砌成的墙,是否那些古人也是为了改变命运的不幸,在这古城墙上拼命地与敌人抗争,那些痕迹,越过千年,历史就这样写在了彭阳。
站在绿荫重下,风吹过绿色的山岗。伫立远望或低头沉思,闲了真好,忙了也好。闲了心里有趣,忙了心里踏实。任凭风卷着白色的衣角飘扬在彭阳的青山绿水间,让思念的心期盼走过今年的八月。闲的时候就盼望着忙起来,干活干累了就美美的睡一觉;忙的时候,看见别人都闲着,也就没了兴致干活了,尤其到黄昏的时候,彭阳人吃了饭都出了门在广场上兴高采烈的玩。别提有多羡慕。母亲这个时候也应该停下手中的活了吧。哦!还没停下来。一群鸡,一头猪,猫,狗,都要向她要饭。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两只手,两只脚永没有停过,好像是在不停的向终点走。但母亲也有闲的时候,是心闲。天阴下雨,雨水逸多,出不了门,地里不能干活,母亲的心就闲了下来,炕上一蹲,给我们做起鞋和衣服来,那时候我还小,我便坐在母亲身旁,陪母亲说话。母亲有一个专门装鞋的小柜子,里面装满了新鞋,每当过节的时候,母亲总会拿出一双新做的鞋穿,记得父亲给她买的新鞋她从来不穿,她说布鞋穿上舒服。她把那些买来的新鞋,还有自己做的布鞋只是留着,留着……我不知道母亲要将它们留到什么时候。我看穿了母亲,闲与忙都无所谓。闲了也罢,忙了也好,在母亲心里总是很镇定,很坦然。现在长大了,母亲还是为我们要做些新鞋,明知道我们是不会穿的,可她还是做,成了一种责任,一种惯性。
八月,我在彭阳。我高高的站在彭阳,踏着这块翠绿的土地,望着来时的路,树是招手的送客者,好像我是来彭阳做客的。来时的路,那条行了三个多小时的路,回去的时候也应该是三个多小时,或者,比这更长些。等待,一切都在等待,三十多天时间酝酿着焦急的心。高高的青山,长流的绿水,心在彭阳停留,可是我无法阻挡我内心的思念,是该回去了。
这个彭阳的八月,多了一份牵挂,增加了些许忧愁。牵挂是一道清澈的溪水,慢慢淌过我焦急的心田。那道清澈的溪水,是我这一生收到的最好的恩惠,养育着我的一生。牵挂使我多了份担忧,少了份孤独。多了理性,少了幼稚的无知。
清澈的爱与关心,清澈的温柔细微,是母亲的唠唠叨叨,是一个电话,是一句深切的问候。
八月,菊花装饰了回家的愿望,慢慢开放出美丽的花朵。惊艳,温馨,回家……
是的,我终将回去,在这个八月。在那块经历过好多往事的土地上,种上漫山遍野的松柏树,在那些梯田的土埂上铺上地毯一样的野菊花。
生命应该如松柏长青,如菊花怒放。可你偏偏不是。
我不忍心你就这样渐行渐远,像种小麦一样,把自己也种进黄土里。
是的,生命是上苍给的,要珍惜,更要努力的去报答。在走到生存的边缘的时候,要归还给上苍的,就只有一颗温热的,有着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