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写重庆的梯坎的优美句子 正文

描写重庆的梯坎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06 20:48:11

描写重庆的优美散文1

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乃双重喜庆之意。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三国时为益州所属,是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盆地一大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田肥地茂,岁无水旱之忧;国富民丰,时有管弦之乐。所产之物,阜如山积。天下莫可及也”。

重庆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四面环山,江水回绕。城内巴山绵延,渝水纵横,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地形起伏有致,沟多坡陡,立体感强,构成了集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为一体的壮丽自然景色和熔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色彩。

重庆城傍水依山,层叠而上,为有名的江城和山城。山城之水,波光粼粼,山城之夜,星光灿烂,重庆之景,奇丽醉人。民风民俗,引人入胜,地方文艺,令人倾倒。从夏禹王“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涂山旧痕,到国共两党众多名人名事遗址;从大宁河千古悬棺真貌,到“上帝折鞭之处”的合川钓鱼城古迹;从驰名古今的长江三峡,到誉满天下的大足石刻,组成具有重庆特色的“山城都市风光”、“长江三峡旅游黄金线”和“八大特色旅游区”,各种景观旅游文化资源多不胜数。古文化遗址、古人文景观众多,如 巫山龙骨坡遗址、大足石刻、涪陵白鹤梁、奉节白帝城、合川钓鱼 城等等,无不彰显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红岩村、曾家岩50号、桂园、新 华日报社旧址、重庆谈判旧址、歌乐山烈士陵园、白公馆、渣滓洞、 中美合作所旧址、林园、黄山陪都遗址等处以及抗日战争时期韩国 临时政府旧址等等,充分展现了这座充满光荣革命传统的古城魅力。

“天府之国,沃野千里”,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屈原、昭君故里,石窟艺术,作为程朱理学的发祥地的周易园,保存着南京军民抗击蒙哥军队入侵的古战场遗址的钓鱼城等。历代诗人如李白、杜甫、刘禹锡、苏轼、陆游、郭沫若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巴渝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春节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民风民俗,涵盖婚丧嫁娶、文娱游戏、鬼神观念、崇拜禁忌、岁时节令,工商交易等各个范畴。重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剧、曲艺、绘画,手工艺品及群众节令活动等,无不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巴渝风俗民情。“重庆十八怪”更是生动地说明了重庆的特色之处,“房如积木顺山盖,三伏火锅逗人爱;坐车没得走路快,空调蒲扇同时卖;背起棒棒满街站,女士喜欢露膝盖;龟儿老子随口带,不吃小面不自在;光着膀子逛大街,街边打望好愉快;办报如同种白菜,崽儿打赌显豪迈;矮小伙高姑娘爱,摊开麻将把客待;公交车上摆擂台,宝气处处都存在;人名没得地名怪,丧事当作喜事办。”

重庆的另一大特色,自然就是美女了。外地人都有“重庆的山,重庆的水,全国的姑娘要属重庆最美”“到了北京嫌官小,到了广州嫌钱少,到了重庆嫌结婚太早”的说法。当有人欣赏苏杭美女的温婉性情,不得不承认重庆女人的率真、热辣也是一种美。重庆女孩最美之处在于白,重庆水气重,女孩子的皮肤不用保养也都很好。与其他城市的女孩相比,重庆女孩更多了一种"泼辣美”。外地人到重庆之前,你必须先弄清楚四个问题:一是了解“打望”这个词,二是关于重庆美女的经典说法,三是“打望”美女的时间,四是“打望”美女的地点。在解放碑,迎面而来的女孩,三步一个张曼玉,五步一个林青霞。重庆有十张名片,依次是美女、火锅、解放碑、红岩、雄起、三峡、邹容、桥都、钓鱼城、温泉之都。美女排第一,可见重庆美女之美。蒋勤勤、于娜和陈琳等土生土长的重庆妹子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偶像,她们不仅有重庆人的豪迈,也具有重庆女孩子的温柔。你有想去重庆看看美女的冲动吗?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重庆成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大面积的山区生长着数千种野生和人工培植的中药材,在全国产量最大的有黄连、五倍子、金银花、厚朴、黄柏、杜仲、元胡等,主要的贵重药材如,虫草、知(贝)母、人参果、红景天、大黄、黄连、秦芄、雪莲花、党参、一枝篙、颠茄、三棵针等产量均较大,动物性药品主要有鹿茸、麝香、熊胆等。重庆难道不是个令中医人神往的天堂吗?

说起重庆美食,首屈一指的要属重庆火锅了,麻辣鲜香,万里扑鼻,比如鸳鸯火锅、四味火锅、药膳火锅、鱼头火锅、全羊火锅等,若样样吃遍,起码得10天半月的,天气越热吃的人越多,越吃品种越齐全,正是重庆十八怪之一,“大夏天火锅到处卖”。南山泉水鸡、歌乐山辣子鸡、黔江鸡杂、串串、水煮鱼、红烧肥肠、口水鸡、烧腊、老腊肉、豆花饭、磁器口豆花鱼、万州烤鱼、霸王螺、潼南太安鱼、壁山来凤鱼等等,美味可口。小吃多不胜数,酸辣粉、麻辣小面、豌豆杂酱面、铺盖面、担担面、凌汤圆、老麻抄手、麦粑、棒棒鸡、油炸洋芋、凉面、冰粉、凉虾、糍粑、麻花,一听名字便令人垂涎三尺。说到名产名吃,有合川桃片、江津米花糖、怪味胡豆、老白干、永川皮蛋、忠县豆腐乳、涪陵榨菜、潼南黄桃、长寿沙田柚、巴南区五布红橙、北碚锦橙、白市驿板鸭、老四川灯影牛肉……

快来重庆吧!重庆欢迎你们!

描写重庆的优美散文2

朝天门是我到重庆前关于重庆的想像。我看到作家虹影对朝天门的描述,她说:“那时候的朝天门特自然,特山水。我从对岸的家里乘船过去,常常在雾中看到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童话不再了,朝天门突然下起雨,雨滴急速落到水泥地上,迅速顺着水泥台阶往下流。“这里怎么没有青石板?”我的爱好显得可笑。

从朝天门往后看,背后是渝中半岛让人窒息的高楼,一座连着一座,从前边大楼的缝隙里你能看到楼不停地延展生长。在任何一个角落看重庆,他都是一个高楼的世界。下雨时候的味道真像香港,我的同事曾经评价说:“重庆就像没有洗过澡的香港。”有了雨水的冲刷,高楼看起来干净了许多。

看重庆,就得看他彻底的现代崇拜。从江北机场出来,一路上有着众多代表城市心态的广告牌:“上海,上海”、“曼哈顿广场”、“国会山”、“到洋人街去”,以及看着像吉隆坡双塔的楼盘。这些广告代表了重庆的想像,也是现代化的一个标杆。

我知道,大部分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想像一定会顺着上海——香港——纽约——曼哈顿的主线进行下去,重庆也一样。他需要这些高楼大厦的支撑,来说明他的自信、成就,他需要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来追赶上海以及后蘧的城市。

描写重庆的优美散文3

子夜,我终于踏上了重庆这块土地。临窗俯瞰巴渝,万家灯火璀璨,流光溢彩。倚栏远眺山城,舟楫穿梭,繁星闪烁。“一棵树”上看重庆,“小香港”的美誉实至名归。美丽的夜景掳走了我的心,让我沉醉其中,无法入眠。重庆,因宋光宗先封王、后称帝,“双重喜庆”而得名。因其山峦叠嶂,绵延起伏,民居楼宇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故又被称作“山城”。黄澄澄的长江水、蓝盈盈的嘉陵江在“朝天门”牵手相抱,云天与高楼相拥,山峰与日月相吻,立体的重庆跃出了平面的地图。云轻雾重似少女手中舞动的浣纱,楼台亭榭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雾都”闻名遐迩。

重庆的市树叫“黄桷树”,它忍高温、耐潮湿、悬崖峭壁上也能扎根生长,枝繁叶茂,昂首挺立,它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它是重庆城市风格的象征。世代居住在巴渝城乡的重庆人,性格中深深刻下了高山大河、自然地貌与“黄桷树”的印迹。

重庆本土的男人们大多个子矮小,但脾气秉直,刚健火爆,胜过“火炉”上的那轮烈日,不经意间,擦一根火柴就会燃烧。游览途中,等久了红绿灯,司机师傅就很“恼火”。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重庆不够到位,手握方向盘的司机师傅马上急了,直言道,“你说的啥子嘛?要给客人讲好重庆哈!”

重庆男人们的性格天生顽强坚韧。据说,千百年来纤夫们为了延续生命的种子,背脊上套着纤绳,赤裸着身体,跪伏于千里川江边,行走于激流险滩上,用生命去迎送过往的船只,“嘿作!嘿作!”铿锵有力、淳朴粗犷的纤夫号子喊出了他们与艰难险阻抗争的悲声,那声音盖过了长江水,冲破了百丈渊,回荡在大江两岸,是令人震撼的千古绝唱。

“棒棒军”来自于乡村,他们靠着一米长的竹棒,两根青色的尼龙绳,一副厚实的肩膀,奔向朝天门批发市场,涌向客运站。看到公交车进站的那一刻,他们欣喜若狂,眼睛放光,跑向雇主。挑起了一份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成为重庆独有的现代版文化符号。

打着赤脚的脚夫凭借着一双坚定的脚力、肩上的一副滑竿,脚下呼呼生风,穿行于树丛林间,奔走于高山峡谷之中。重庆的男人有刚毅,也有温情。他们在老婆面前大多会“趴耳朵”,把兜里的钱如数上交给老婆管理绝不是啥掉价的事。“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扎上围裙做一桌拿手川菜,几乎是每个重庆男人的必须。是不是“趴耳朵”,会不会做饭菜可是重庆女孩择偶的基本标准哦。

重庆的美女如云,女人们柔情似水。多雾的重庆空气湿润,令长期处于保湿状态中的女人面容姣好,白皙细嫩,若轻轻的在她们脸上掐上一把,或许能滴出水来。两江三岸的梯坎行走,造就出重庆女人窈窕精巧,挺拔向上的身材。难怪有人后悔说,“到了重庆才知道结婚早”。到“解放碑”前走一走,你会发现,这里是“三步一个张曼玉,五步一个林青霞”,外地人对重庆女孩婀娜多姿、楚楚动人的体貌夸张到了极致。

重庆的女人容颜美丽,性格更精彩。麻、辣、烫、鲜,色、香、味俱佳。如同“重庆火锅”中的辣椒,红红的,辣辣的。她们“嘿喜欢耍”,逛逛街,打打牌是她们的业余最爱。端起酒碗,她们也可与男人比胜负。

重庆的女人宽容、能干,造就了男人爱拼、潇洒的品质。有人说,“重庆男人的一切都是重庆女人浸泡出来的”。重庆的女人敢爱敢恨。爱上你她可以毫不掩饰,直诉衷肠。恨上你她可以动手动脚,宣泄怒气。“女汉子”“辣妹子”远比滚烫“火锅”里的辣椒还要辣。

“月儿弯弯照华堂,女儿开颜叫爹娘,养儿空指望,如似南柯梦一场……”重庆的土家族新娘,在结婚头一天晚上边哭边唱,哭诉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恩情。这是将要被人们遗忘的独特“哭嫁”婚俗。

重庆人爱搓麻将。上到耄耋老者,下至稚嫩的娃娃,他们技艺娴熟,搓起麻将来乐此不彼,通宵达旦,沉醉于搓麻将所带来的无比快乐中。

豪爽热情、幽默风趣的'重庆人爱喝茶。“以茶会友”,“以茶聚友”,体面方便。大家聚在茶馆里,泡上一碗“下关沱茶”,慢拂盖碗,茶香四溢,细细品茗。“摆龙门阵”,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古今中外,家长里短,无所不谈。历史的回音与现代的文明在茶馆里相汇交融,构成一道风情雅趣独特的巴渝茶文化风景。

在重庆我失去了方向感。这里的楼房屋宇都是依山势而建,不像我们东北盖房子讲究坐北朝南。这里的道路也是依山势而修,你若问路,指路的人也绝不会告诉你东西南北,只能给你指出上下左右。

我惊异的发现,在偌大的重庆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中却几乎见不到自行车、电动车的身影。当地人告诉我,这是由于重庆出门就有坡,如果要骑车出行那是自讨苦吃,“下坡人骑车,上坡车骑人”,当然就难以一见骑车出行的人了。偶尔见到骑自行车的人,那是集体在做户外运动。

重庆的小吃驰名天下。红油抄手、糍粑、黔江鸡杂,磁器口的“陈麻花”,“好吃街”的酸辣粉,还有合川的桃片,江津的米花糖都是相当的诱人。尤其是牛肉面、肥肠面、杂酱面、绍子面、豌杂面等风味各异的“重庆小面”更是令人垂涎欲滴。清晨,“刷刷”吃上一碗“重庆小面”后,你才会有如梦方醒的感觉。

“万家灯火气如虹,水势西回复折东。重镇天开巴子国,大城山压禹王宫。楼台市气笙歌外,朝暮江声鼓角中。自古全川财富地,津亭红烛醉春风。”

走近山美、水美、人更美的重庆,撩人耳目,动人心扉,令我流连忘返。

描写重庆的优美散文4

重庆已经脱胎换骨。但世上有些城市,是活在想像里的,一次也不必去,总之是活着,像重庆。

重庆非常有历史感。在战火硝烟的岁月,重庆除了遥远,尚有一丝神秘感!电报收发机、小s枪、美丽的女间谍和她拿一支香烟的暗号,重庆很神秘。“重庆方面,有何消息?”这种在油灯下低声的探询,紧张悬疑之外,令人放心。在那个时候,重庆和伦敦的唐宁街、华盛顿的白宫,是同一阵线的。

后来不一样了。著名小说《红岩》,一开头就是重庆烟雨里的抗战纪念碑。然后是大学校园,职业学生黎纪纲,在暗中打探一份共产党地下机关刊物《挺进报》的消息。

《红岩》里的重庆有浓浓的气氛。譬如,特工围捕许云峰,在国泰戏院对面的一家酒家。许云峰身份暴露了,甫志高领着特务上楼,许云峰掩护与他接头的同志李敬原撤退,自己从容被捕。这一场戏写得感人,友谊、理想、斗争,而且像中国式的希区柯克。

特务在等着人犯回家时,爱吃磁器口的花生。同志送别,在朝天门的码头。嘉陵江的春雾,汽笛一声呜咽,开走了向长江下游飘去的轮船。重庆在李可染的水墨暮色里,千檐万瓦,雾锁楼台,是那么令人迷茫而神往。

但如果这座山城建成像香港一样,IFC、中银大厦,玻璃幕墙一堵堵地屏天蔽日,有什么意思?世界上有太多难忘的事物不必亲自去看,只需想像而拥有,像长江边这座风尘恋恋的梦城。

江流天际,千尺梯外,坐在台阶看着明月出巴峡,举目望去,山城层次参差的灯火,立体伸展的楼层,江面倒影的霓虹,洒落繁华似近还远,令跌宕的思绪渐渐清宁。步履间,行路石梯,在黄桷树下听虫鸟低吟浅唱,在城头上看世事风云变幻,在星宿漫天的屋檐下纳凉,在江边的梯坎下濯足,都别具一份靠近山的情怀。

漫漫天地,总在夜色里,方显一些淡淡宁静。

这座城市,梯坎无处不在,刀郎唱的“八楼的二路公共汽车”是最真实的写照,楼在梯坎间矗立,人在梯坎上行走,车在梯坎中盘旋。日常生活内外,一步梯坎,步步梯坎!

沿着梯一步步的向上,三角梅、红叶李、或者挑树,不管遇见谁,那种随性踏梯的步调,在这座城里,早在蹒跚学步时就被烙进了神魂。山路之字行,好似空间在眼前折叠,每一层似低还高,每一步似虚还实,在厚重的台阶里,阳光透过枝叶投影在石上,斑驳光影渲染青色似苔痕的光阴,流淌着时光的包容和底蕴。

行走阶梯好似一种修行,或上或下的每一步,都是历练。世事在得和失之间更替,生命在有和无之间轮回,薄凉和恩情,沟壑和平坦,起点和终点,在上上下下的行走里,有着一丝本质的感悟------梯未变,而你在变。

你的快乐、忧伤、甚至来去,本就是一道不可模仿的风景。

谁的行走,不是一边上坡,一边下坎,在反反复复的跨越里过深深浅浅的沟沟渠渠?

谁的生活,不是一边繁杂,一边简单,在缠缠绵绵的情怀里品浓浓淡淡的离合悲欢?

台阶外,蔷薇和三角梅次第盛开,溢满草色花喧,几点疏影横斜,枝香蔓红,如兰如馨,天天见,天天惊艳。道路两旁,时光就这么在花的开开合合里不经意间流逝,来不及相遇,来不及再见,来不及过往,就隔着可见的一小段距离,在花将开未开之际,你或急或缓走过,等一转身,昨日的种种亦变得遥不可及。

沉心内视,梯坎似山的脉络有条不紊,自如走在深邃的时光里,有繁花,有碧叶,有兀石,心览千阶,各自朴华。

台阶旁艾草飘来淡淡的清香,山色水光,草姿轻盈,清风流畅中,就这样不经意的乱人鼻端,熏透心头,染一丝牵挂。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后,这一缕香飘然何处?艾叶自在的轻扬,在石阶深处一回旋,一摇一摆,风情万种,诱惑演绎,超凡脱俗,是春风媚眼如丝,是绿叶雨过弄晴!

一石、一坎,连接山和水,斜在山坡,靠着吊脚楼,记录着来去的变迁,从草鞋到布鞋,从布鞋到皮鞋,文字只能冷冰冰的躺在书里,而斑驳的梯坎却天天仰视着每一步脚底------踩稳了?踩滑了?跌倒了?一步一梯,见证着行走、见证着不懈、见证着悲喜!

山那么高,梯坎那么短。将登太行雪满山,在梯坎尽头,山依然还在前面蜿蜒,偶尔,你是否也有一种似曾相识、前路未明的感觉?

面朝大江,端坐于阶梯上,很多的事情,不必顾虑重重,或许等什么都准备好后,可能你已经没有时间了。

这一身在崎岖的路上行走,沾染太多的尘埃和情绪,路过无数的繁华和荒芜,许有梦中黄粱,许有眼前厨烟,梯坎千仞,心距半尺,很多的很多,舍不得,可终究还是要放弃。只为,季节的变幻不外就是随风而落,比如落花、落叶、拟或落雪!

芳草萋萋,台阶漫漫,高一步、低一步,长路亦茫茫,隐约里有离别的歌谣,曲调悠扬婉转。柔光镀石,落花香泉,浸泡些丢失的故事,或许解尘烦,尽拂梯外柳丝乱舞。

梯坎深处,此心了然,时光繁华,情却不欠!

迈步间,太多的'美好视而不见,太多的相遇因故擦肩,或许琐事太多,屏蔽了眼,或似梯坎纵横,交错一生纠葛!

山是一架琴,梯坎是弦,磅礴大气,往返一步步的踏动,声音鸣响心坎,萦绕素怀。浅浅醒悟,顺着梯坎的旋律来山下走一遭,比在深山枯守一辈子要有趣得多,入世------原来亦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修行!在变幻莫测的风雨里,走在台阶上,脚下接触如此的实在,清风起,飘渺间,凡尘炼心,亦似一觞飞仙。

梯坎在有形无形间,连接江和山,连接平地和崎岖,连接楼底和楼上,走到了坡顶,所谓渝州上半城;走到山脚,所谓渝州下半城。因为梯坎,山上山下才成为一个整体!明悟处,乘风峰顶,在梯坎的尽头,自有一片洁净的黄桷树林,清幽自在。有梯相连,天地单薄似隔咫尺!

坐看烟波,即使繁华不在,即使俗事飘落、风轻云淡,也自梯在高头,水在低处,浮空雨新!

偶然间看到了幼时在梯坎拐角处的涂鸦,那些镂刻在石上的划痕,原来一直都在,时间好似从没流逝,一如既往的棱角分明!台阶不会思考,悠闲走过,不经意印上浅淡足迹,深远而静怡,往事或凝聚、或沉淀,渲染着触手可及的温暖。

曾经在峭壁上见到一种台阶,弯弯曲曲,从整块石里凿出来,几十上百阶都在一块石上,浑然天成,不分彼此,蔓蔓而上,光突突,不用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的修饰,风侵雨染,却传递一种时光的悠然。巨石凿出台阶,就有了脉络;山有了阶梯,就有了路。于是有了转身,有了擦肩,有了回眸!能在这阶梯间行走或者相遇,是怎样的一种巧夺天工的缘?在梯上或坐或躺,背靠一份磅礴,一份浑厚,竟有别样的踏实和自在。

醉卧梯坎君莫笑,一杯淡酒掩风流。一坡山紫,半壁残垣,岁月走深,有灯火阑珊处的眷恋,有旧径稀人迹的惆怅,那爬不完的梯坎一直在那里。上半城下半城,百千步履踏过的城门,霞光里印迹重叠,似未留痕,似亦留影。

拂过台阶落叶,融有苔痕的梯台依然洁净,那些雨淋过、日嗮过、雪覆过的纷纷扰扰,或许留下斑驳,或许留下沧桑,都渐行渐淡了。而今无语深沉,杯盏发酵,所有任性的时光或者收藏或者折叠或者沉淀,融不同的思绪于纵横阡陌,霞染芒鞋足暖,梯本洁净,不扫亦自清。

霞晖里,轮渡停了,江上还有索道来回,是谁在山城台阶间,一步一相随,轻轻靠着你的衣袂,紧紧贴着你的脉腕,做你永世的信徒?

一春丝雨,空阶滴到天明,谁怪心坎间的完美相融?生命起,七情六欲生;四季动,冷暖唯心知!梯坎千阶,足染沧桑,来来去去,留一丝遗憾,留一方空白,路始渐宽,心始得闲!

愿下一刻身化万千碎片、无尽尘埃,匍匐在城市梯坎尽头,静待再度遇见。

如果我是一位画者,我将用我手中的画笔临描一幅嘉陵江边的雾景,那轻盈飘渺的雾影,绰约的山迹,隐隐的楼林,和横架于江上的桥梁。何尝不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淡墨山水画。

如果我是一位诗人我将用我的鹅毛笔尽情的书写重庆的青山,江水,梯坎,吊脚楼,还有临架于江畔穿行于楼林中的轻轨。。。。。。

可我手中既没有画者的画笔更没有诗人的鹅毛笔。于是我只能随手拾起一节竹枝在江边宽而平坦的沙地上粗粗的描绘、书写眼中的重庆,我一遍遍的描写又一遍遍的擦拭。无论我怎样想将重庆表现的透彻,但都显的那么轻浅,我是无法将重庆清淅的刻画。这似乎就是重庆吧,即历历在目又扑朔迷离,即描写不出又何必苦苦凝思呢,弄不好还画虎不成反类犬,于是我索性丢掉竹枝,叉起双手。轻松、闲散的做一了个行者、游客。

重庆谓山城,城筑山上,山在城中。又有绵绵青山环城四周。重庆的山是小巧,秀灵的,恰如婷婷玉立的淑女。是不会让人陡起感慨,有必登山顶的豪情。但那青灵的山姿又足以引人漫游于山中。我在缓坡上慢行,四目顾盼下尽是郁郁葱葱,荫荫的林道旁古柏、新草、山花、镂石。杂陈罗列。毫不乏味。就那么一步一景,十步十色。浑然不觉中早已到达山顶。这或许是登山的另一种境界吧,心中没有登顶的欲望,反而更能轻松顺畅到达让人不觉疲累。

重庆谓江城,两江环抱,三面皆水,江如丝带穿城绕山而过,嘉陵江如青绸,清清缓缓。长江如黄纱,浊浊汹涌,在朝天门处交汇。便形成了一派滔滔宽广,水阔连天的景象。那么的气势恢弘,滂沱壮观。于是那三面的水便有了三种不同的情趣,嘉陵江是给人“日落江水绿如蓝”的轻吟。长江是给人“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慨叹,而朝天门又给人“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沉思。水在这里就是如此的风韵万千。

可是我更喜欢重庆那“雾都”的称谓。在重庆,一年中少无雾的'时节。雾是朦胧的,它在水边升起,漫过江堤将城湮没,把山环抱。于是整个山城便有了仙岛楼阁般的神韵。是会让人对山城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遐想的,正是那样,看不透我们才会对更瞳景,更期待。让我们更愿意接触它,认识它。重庆似乎也是懂得这个道理的,于是她便用那曼妙的雾纱将自己的美丽遮掩。等待你亲自用双手将它揭开。山城的雾是动感的,风使它漫舞。流动。人便不觉身在雾中的迷茫,压抑。反更觉清爽,放松有舞的欲望,那你就舞吧。雾将你遮掩,你便不必再羞怕别人的目光而拘泥自己的舞姿,这时只有一个舞者,也只有一个观众。你便是世界的主宰。

这就是我眼中笼统的重庆,可是了了几句又怎么能尽述那个千姿百媚的城市。重庆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如果想了解她就用你的双脚将她丈量,用你的心灵与她碰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