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边防的车徐徐开动了,我挥着手,心里在说,再见吧故乡,再见吧亲人,等着我的佳音。车愈远去,在拥挤的人群里,我看到了在擦泪的母亲,父亲踮着脚,挥着手,口半张着,两眼直叮着列车的余烟出神。
坐在车上的我,曾记得父亲对儿时的我说的那些话,人生一世,要过得有意义,每一步都应该是坚实的,也应该是豪迈的,应该带着铿锵有力的声音走完人生,中华儿女有英雄,有烈士,但没有怕死鬼。这些话成了我生活的准则,当我累时,我想起父亲,想起他说的话,我默默地念到,为了父亲,我一定要争光,做个铁血男儿,做个真正的军营男子汉。
时间匆匆,岁月无情,转眼。春节已到,我独自一人在宿舍忆起了在家的日子,灯红酒绿,女友陪伴,父母亲的笑颜,不尤暗自落泪。那天,正好收到弟弟的一封来信,我激动不已,用颤抖的双手好半天才打开信,“信中说“家中有难以言状的气氛,母亲哭了,说"父亲非要让你去当兵,现在还不知道怎样了呢?父亲却笑哈哈地劝说到,看你,还像小孩子,说哭就哭,你这一闹,全家人都吃不好饭,说不定你的儿子已经立功了呢!弟还说,“父亲的声音很轻松,你像是真的立功了一样,然后,父亲很自信地扫视了我们全家一眼,接着把桌子放好,摆好碗筷,“哦”我发现多了一幅碗筷,父亲也在思念亲人吗,哥;还有呢,吃过午饭,我见父亲在里屋,我从门
缝里一看,父亲正用粗大的手捧着一支锃亮的玩具手抢,那是你小时候父亲给你买的,你还从不让我们碰呢,你不知道,父亲也会哭,他两眼呆呆地看着抢,眼圈却湿润了,看了好久好久,才用一快布包好,放在衣柜最里一处,哥:我们好想你。看着这些美丽的字句,我还真不知哭好还是笑好,但是我流泪了,哭了好长一段时间。
难熬的春节过去,街色依然太平,随着日子的消逝,思念当然也抹去了一些,一晃三年,虽然我失去了很多,但也得到了不少,三年的奋斗里,由于成绩突出,得到了领导的好评及奖励,同时迎来了我盼望已久的一天。回家探亲。
当我看到父亲的.第一印象,父亲光洁的额头爬满了皱纹,消瘦发黄的脸庞,显得更加憔悴,父亲看到远方归来的儿手,激动地拥起泪花,拉着我的手,算是招呼他的儿子,我一阵心疼,忙扶住父亲,这时我才晃然大悟原来信中那些美丽的字句都是父亲为了要我安心于边防,特别让弟弟写的,所以弟弟只敢略告知一些,但还有好多好多没敢告诉我。才短短的三年啊,无情的病魔尽让父亲老了这么多。回家的当天,吃第一餐饭时,尽管父母竭尽全力想把家中好吃的都做出来让我吃,但我怎样也提不起胃口来。饭后,弟弟才和我说了家中的情况“说我刚入伍不久,父亲就病到了,借了好多钱才把病治注,可医院里的医生说,“父亲还有两颗结石,还有囊肿不合动手术,痛起来用手把地下的泥都抠下很深,再说,父亲再也不想治了。听到这里,我简直要疯了,晚上翻来复去睡不着。
慢长的假期终于度过,归队的那一天,母亲准备了我昔日最爱吃的东西,让我回部队吃,还唠叨着说晴带雨伞,饱带饥粮,此时看着母亲,像是还有许多话要对我说,“但最后只说了一点点,“不要詹念家中,一定要安心于边防。临行时,我打算独自去离家乡最近,只有二十多公里的红土沟车站,但母亲说东西太重,路太远。父亲也一定要送我,于是,我和父亲就走在通往车站的家乡的崎岖的山路上,母亲老远还盯着看,直至背影消失。
路上,我和父亲翻山,过河。在家时我就要自己背东西,而等我和母亲说完话,带病的父亲已不知什么时候把包背在了自己身上,我跟在父亲身后,看着父亲弯着腰,努力地向前迈,我的心不停一刻地痛,此时,我再也忍不住气了,在也不能看着父亲这样的情景,我上前去拉着父亲的手说,“爸”我换你背吧,父亲喘着粗气,微笑着说,快走,爸背得动,你看,你还落在我后面呢!我知道父亲是忍住疼痛,那能不累呢,可又有什么办法,父亲还是像以前一样,他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干,我只能忍住,看着父亲一步步挪向车站。漫长而又短的路快完,父亲又快离开我回家去,心里白感交急,只是叮着父亲身体的每一个部份。
那天,老天也不作美,离家时还晴空万里,而现在突然下起雨来,幸好母亲想得周到,我忙起出雨伞,庶住父亲,可父亲却推开伞,说“看好东西,冒着雨,跑出去拦站了一辆车,然后又跑回来,把东西拿上车,不知和司机说了些什么,又跑向一个商店,此时,雨越下越大,喇叭不停一刻地按,父亲又匆忙而吃力地跑来,丢给我两包威化饼,说;路上吃,我身上只带了这么多钱,实际我心里明白,父亲身上没钱了,家中也没钱钱了,这买饼的钱都是母亲前些天卖包谷的,车临走时,我把伞给父亲,让他路上用,父亲却推开伞说“慢慢走,跳下了车。
坐在颠簸的车上心潮翻滚,看看两袋饼,又想想父亲的病,我不敢往坏处去想,但不知不觉地去想,经过几天的时间,带着疲惫的身心到了部队。半个月后,我收到了父亲的来信,信中说,家中一切尚好,不必挂念,我看着父亲颤抖的字句,心里一片盲然。
我的母亲年前做了手术,惊动了很多人,亲朋好友纷纷前来探望,我们深为感动。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传到我大舅的耳朵里。大舅领着继舅母赶来了,那种亲昵的感觉无不令人动容。大舅临走时,我把表兄妹的手机号码都要了过来。
如今,我们走进了互联网的时代。我分别加了王伟、王艳、王虹的微信,我们终于联系上了,自从舅母过世11年以来,我们从未联系过,这下子可好了,我们利用手机得到了零距离的交流。
昨天中午,我吃完午饭,刚想午睡,母亲领着王伟来了,久别重逢的感觉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等我来到超市旁边的`饭庄里,终于见到了两个表妹王艳和王虹,多年不见,她们都变了模样,我快要认不出来了。10年前,他们举家搬到了普兰店,安居了下来,王伟建起了两个蔬菜大棚,王艳和王虹从事医疗工作,在社会的大舞台中都找到了自己赖以生存的位置,正在发挥着光和热。
王伟开着自驾车是专程来看望母亲的。在饭桌上,我们讲起了旧时的往事,讲到了姥爷和姥姥,居住在北京的大姨及全家,越讲越亲密无间。如今,我们从童年已经步入了中年的行列,每人都建立了一个小家庭,也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坚阶段,各自的脸上都布满了沧桑与巨变……
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这么强烈,在她们硬塞给母亲的红包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无论社会怎么变换,永远改变不了我们这般的亲情。
前些日子闺蜜同学群转来《得体的退出》这篇文章,已经是第二次读。里面描述的是一位母亲对儿子儿媳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晚辈感觉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彼此都相当疲累。好在这位母亲及时觉醒,得体退出,这一华丽转身,让双方都倍觉舒适,两个家庭重启各自精彩人生!
文章读毕,百感交集!一个女人只有做了母亲,才能切身体会天底下这种深沉的母爱。在我看来,作为一位母亲,对儿女的牵挂和付出是注定要一生一世的,只是相处的模式需要考量而已。特别是涉及到婆媳关系这个千古的话题,也许一碗汤的距离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现实生活中,能够像文中那位母亲一样适时退出的并不多,产生矛盾郁郁寡欢又勉强挤在一起的倒不少。佛说,夫妻是缘,儿女是债,无缘不聚,无债不来。进入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包括父母、爱人、儿女、亲人,同学、同事、朋友....都与我们有一段缘,我能够悟到的`是:他们只是陪我们走一程路,教会我们一些什么,然后各奔前程。
然而,尘世间凡是有过交集的人,总是难免遗落一丝牵念,何况是儿女!因此,每个人穷尽一生都在学习放下,都试图放下,到头来总是放不下!不为别的,只因生命里有太多太多的情缘难以割舍,待到真正放下的那一天,人生也就走到了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