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2.认读课文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泰国、大象表演节目、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文字、图像
课时安排
1课时
A案
教学过程
一、初识大象,揭示课题
1.播泰国风光,简介泰国。同学们,在我们国家的南面,有一个风光美丽、文化独特的国家──泰国。泰国的国名泰语意思为“自由之国”。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感受它的风土人情。泰国整个版图形如一头威武的大象,有“千佛之国、黄袍佛国、白象之国。”的誉称。(图片定格在大象图上)
2.谈论泰国的象。
3.揭示课题:
泰国素有“万象之国”的美称!今天,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到泰国,“与象共舞”!
板书课题。边写边提醒学生注意“象”的“舞”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导语: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什么叫与象共舞?谁与象共舞?)
2.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通过读书又产生了什么疑问
3.出示词语请同学们认读。
熟视无睹 以一当十 以一抵百 彬彬有礼
松弛 按摩 尴尬 绅士 气氛 芭堤雅
4.交流一下,通过读书,你们读懂了“什么叫与共舞”“谁与象共舞”了吗?
5.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归纳:象和人的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和谐友好?板书:和谐融洽
三、集体研读
1.研读第一自然段。
导读:仅仅因为象是泰国的国宝,就能让人与象的关系这样融洽吗?我们先到泰国的公路边树林里看看大象吧!自由读第一然段,从哪些词语中你体会出人与象的关系和谐友好呢?体会“熟视无睹”“悠闲沉着”“不慌不忙”。
竞赛读,读出大象的悠闲沉着。
2.研读第二自然段:为什么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
引读法,师生同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泰国人对象的亲切之情。
3.研读第三自然段:
导读:我们再走近一点看大象好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从哪些词中可以体会出人与象之间的关系和谐友好呢?
理解“拍”“喷”“平静坦然”“松弛”“晶莹温和”。
利用换词法来体会“拍”与“喷”的用词精当。
竞赛读,读出与大象*得很近,读出紧张的心情松弛下来的感觉。
4.学法小结: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间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大象的可爱温顺,实际上是在赞美人与大象之间的和谐融洽。我们刚才体会人与象的关系和谐友好,用的什么方法来学的?──抓关键词品读。
5.过渡:你们想不想自己去看看大象表演呀?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按照各组所拿到的学习单,选自己感兴趣的一段进行合作学习吧!
四、合作研读:
1.出示第四、五自然段的学习单,学生合作学习。
第四自然段的合作学习单:
(1)小组成员齐读第四自然段一遍。
(2)个人学习:为人按摩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______”画出描写大象为人按摩时的句子,读一读。
(3)小组成员交流:用抓关键词品读的方法学习:从哪些词语可以读出人与大象的关系和谐友好?
第五自然段的合作学习单:
(1)小组成员齐读第五自然段一遍。
(2)个人学习:舞蹈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______”画出描写大象跳舞的句子,读一读。
(3)小组成员交流:用抓关键词品读的方法学习:从哪些词语可以读出人与大象的关系和谐友好?
2.交流互评:
(1)第四自然段的交流
①小组推荐交流:自己从哪些词语当中体会出人与象的和谐友好。
②心理活动的想象:我看到一头象用鼻子把一位女士的皮鞋悠然而去,把那位躺在地上的女士急得哇哇乱叫。此时,这头大象心里在想();当大象用鼻子挥舞完皮鞋,才不慌不忙地回到那位女士的身边,把皮鞋还了她。如果大象会说话,当他面对受到惊吓的女士行屈膝礼时,他会说()
③再读课文,欣赏大象为人按摩表演。
(2)第五自然段的交流:
①小组推荐交流:从哪些词语当中体会出人与象的和谐友好。
②再读课文,欣赏大象跳舞。
③看到这令人难以忘怀的场面,此时,你也正在与大象跳舞的人群中,你会想此什么?会说些什么?
3.小结:我们通过读书,体会出人与象的和谐融洽,相互信任。让我们一起再与象共舞吧!师生合作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拓展:
1.看到这样一个热情奔放的舞蹈场面,你还认为人与大象的关系如此和谐友好仅仅因为象是国宝,仅仅因为象的可爱、温顺、聪明有灵气,还会跳舞吗?这么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是谁创造的?
板书:人象相互信任
2.从课文中,你学习到了那些写作方法?
学生发言后归纳小结:(1)将思想感情融入到对物的描写之中。(2)层层深入地揭示出人与象的友好和谐。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摘抄优美的语句。
(福建省厦门市英才学校 梁书荣)
B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初识泰象
1.谈话:泰国有“大象之邦”称誉,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像征。有泰国人向游人炫耀说,泰国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灵性,既是廉价的劳动力,又是乖巧的旅游宠物。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后,请学生读一读,读通顺说说:读了这一段,你对泰国的大象有什么印象?
3.出示课题:“与象共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泰象
1.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读了课文,说说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比如:
泰国的大象勤劳、善良,有时调皮,有时乖巧,有时活泼。泰国大象已经成为泰国的一分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象。
三、抓住重点,深入了解泰象
1.泰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大象融为一体。何以见得呢?自由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自由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概括成这样几个方面:
(1)象是泰国的国宝。
(2)象与人之间没有距离。
(3)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爱与人开玩笑。
(4)看大象跳舞是一种享受。
3.随机指导。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象是泰国的国宝。课文是怎么具体写的?你了解到泰国的大象还为当地人做哪些事?
①驮着武士冲锋陷阵;为泰国人做工服役;充当旅游大使;表演杂技,带去欢乐……
②你还知道大象能干哪些事?在泰国,没有大象行吗?为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④读后说话训练:
在战场上,泰象与人是()关系;在舞台上,泰象与人一样是();在国际上,泰象充当的是()角色;当遇到困难时,泰象则是();在农场里,泰象就是();在……可见在泰国,大象与人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2)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①哪些地方写出了大象的聪明、灵气?
②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描写。
③如果你就躺在地上,让大象按摩,你敢吗?引导学生抓住“小心翼翼、轻轻地抚弄”等词:什么才叫“抚弄”?这个词写出了什么?
④出示大象逗女士的一段话:找出描写大象动物神态的词,读一读,这些词写出了什么?
⑤这一段是用哪几个句子把几层不同的事例连在一起的?
出示三句话:
◇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
◇有趣的是,它偶然也会跟人开开玩笑。
这三句话可以去掉吗?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总结课文,领会写法:
1.读了课文,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有感情地朗读相应的段落。
2.透过泰国的大象,你看出泰国是怎样的国家?泰国人有怎样的性格?
3.仿照课文总分结构写一道话介绍泰国的大象。可以自己写总起句,也可以选择:
泰国的大象十分热情。
泰国的大象是友谊的使者。
泰国的大象是劳动的能手……
4.课堂交流。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介绍了南沙群岛灭里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南沙群岛的赞美与热爱之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南沙群岛。第二自然段着重介绍了南沙群岛物产丰富。第三自然段以优美的语言生动描述了南沙群岛的美丽迷人。全文主题突出,层次清楚,语言优美,感情抒发真挚自然,为学生语言积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第二、第三自然段,采用了典型的总分构段方式,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
4、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qing导入
1、欣赏课件画面。
2、配乐解说: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指导读题: 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2、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齐读这三个句子。
3、教师小结: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生字
1、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新词及其所在的主要句子。
浩瀚 海域 岛屿 辽阔 繁衍 心旷神怡 星罗棋布 海龟
(2)查字典,说说带点字词的意思。
星罗棋布 心旷神怡 繁衍 碧波浩淼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礁”和“域”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复习
1、上节课我们读了《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些什么?
2、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
二、精读感悟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
(2)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 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
(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3、默读第1自然段,回答课后第五题。
4、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请你通过朗读告诉我们。
5小结:南沙及其海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
6、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
7、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8、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
9指导朗读本段的两个比喻句。用“……像……”的句式把这两句练习说一说。
10、练习试背第3自然段。
三、仿段练习
1、课文的第2,3自然段都是围绕中心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南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以“公园真是鲜花的海洋”或“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
四、布置作业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摘抄课文中的妙句佳句。
仿用句式的试题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考查的内容大体包括句子内容、句式要求、语言表达和修辞方法四方面。以下是
1、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珍珠鸟》
仿写:尊重,往往架构起沟通的桥梁
2、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安塞腰鼓》
仿写:炸雷一样,是激烈的鼓声;流星一样,是挥舞的鼓槌;大山一样,是强健的躯体;烈火一样,是激昂的情绪;闪电一样,是乱舞的身影。
3、吹吧!吹红了杜鹃,吹绿了柳丝,吹得柳叶儿絮絮细语:仿佛在切切诉说一个奇异的神话,在低吟一支爱与悲的曲子;吹吧,吹醒还在沉睡的人们哪!——《三分春色一分愁》
仿写:吹吧!吹蓝了天空,吹黄了树叶,吹得树叶儿翩翩起舞:仿佛在款款跳起一个神秘的舞蹈,在进行一场生与死的祷告;吹吧,吹熟还在酣睡的果实哪!
4、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山的那一边》
我竟没想到,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却在我的心湖里激起了涟漪。
5、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社戏》
仿写:湖上的荷花和两旁的香樟所散发出来的气息,夹杂在空气中迎面扑来;阳光便跳跃在这水面上。洁白的絮絮的云朵,仿佛是奔腾的骏马的四蹄似的,都在天空上千变万化,但我却还以为天是静止的。
6、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奏成了黄昏。——《听听那冷雨》
仿写:雪天的房屋,闪耀柔和的冰光,白而晶莹,天晴则闪光,阴雨则温柔,对于眼睛,是一种优雅的享受。至于雪落在层层千针的松上,自上而下,薄薄厚厚薄薄,携着一丝丝的雪片沿树干与针叶簌簌落下,各种大雪花与细雪交叠成画,谁的狼毫笔在挥洒山水。"下雪了",美丽的冬姑娘来了,她洁白的舞鞋在大地旋转着无数的探戈啊华尔兹,把清晨一下舞成了黑夜。
7、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张爱玲《秋雨》
仿写:雪,像洁白光滑的纸片,纷飞成一条薄薄的纱,蒙住了整个冬的世界。天也是白白的,像崭新的房间里刚刷上的白墙。那天边若隐若现的银色的月亮,就像白墙上淡淡的印记。
8、你是否羡慕过东坡的人生?是啊,他乐游赤壁,醉饮山林,写下光照千秋的激昂文字。然而,你是否看到他内心的累累伤痕?作为一个人,他肩负着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期许,却接连惨遭贬谪。他的不平,他的郁闷,他的痛苦,他的无奈,你看到了吗?
是啊,你把苏轼生命中的伤痛忽略了,只看到了他的光环,看到了世人对他的敬重与赞扬,于是羡慕他的生命,于是恨自己生命的苍白乏味。你何时才懂得去欣赏自己,去嗅一下窗棂旁栀子花的芬芳?
仿写:你是否羡慕过陶渊明的人生?是啊,他归隐田园,品乡间淡酒,观风中寒菊,活得多么潇洒自在!然而,你是否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奈?他也有济事的抱负,却无从施展,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容不下这一铮铮的魏晋风骨,于是他在无尽的无奈中选择出世。他的无奈,他的焦灼,他的伤痛,你懂吗?
是啊,你未曾看到,你只顾嗅五柳先生舍前寒菊的芬芳,你只顾陶醉于南山的山水,于是你羡慕他们的生命,同时埋怨自己生命的焦灼与劳累。你何时才懂得正视自己生命的欢乐,嗅一下窗棂边栀子花的芬芳?
9、原句: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奏成了黄昏。——《听听那冷雨》
仿写:雪天的房屋,闪耀柔和的冰光,白而晶莹,天晴则闪光,阴雨则温柔,对于眼睛,是一种优雅的享受。至于雪落在层层千针的松上,自上而下,薄薄厚厚薄薄,携着一丝丝的雪片沿树干与针叶簌簌落下,各种大雪花与细雪交叠成画,谁的狼毫笔在挥洒山水。"下雪了",美丽的冬姑娘来了,她洁白的舞鞋在大地旋转着无数的探戈啊华尔兹,把清晨一下舞成了黑夜。
10、看不厌,看不厌那些跑沙跑水在旷野与草原上奔驰的马群;看不厌,看不厌那些战风战浪在蓝天中搏击云海的飞鸢和波风浪谷中飞翔的白帆;看不厌,看不厌那些穿山穿岭在大地上呼啸着前进的列车……
看不厌它们那奔驰的英姿,疾翔着的风貌,呼啸着的不倦的生命力的旋风。
仿写:看不厌,看不厌那些披星披月穿行在沙海与荒漠中的骆驼;看不厌,看不厌那些斗风斗雪在山腰上傲然挺立的苍松和在天寒地冻中绽放的梅花;看不厌,看不厌那些抗旱抗瘠在大地上潇洒着生长的野草。
看不厌它们那隐忍的姿态,不屈的脊梁,()潇洒着的坚强的毅力的礼赞。
1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白洋淀》
仿写:清晨,我从图书馆的落地窗里,凝望着这似真似幻的小花园,花园里的鸢尾花也像浮在天空上,而且是振翅欲飞的样子。到这样清晨,花园里才有露珠滚动和摇曳的身影,白天它们是悄悄散在天空里无影无踪了。竹子还是那么直直地生长着,脊梁好像天生不会弯曲。
12、这样的一个开满了白花的下午,总觉得似曾相识,总觉得是一场可以放进任何一种时空里的聚合。可以放进诗经,可以放进楚辞,可以放进古典主义也同时可以放进后期印象派的笔端——在人类任何一段美丽的记载里,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一个下午,这样的一季初夏。
仿写:这样的一个飞满了柳絮的清晨,总觉得曾记相逢,总觉得是一个能够放进任何一种时空里的场景。可以放进唐诗,可以放进宋词,可以放进浪漫主义也同时可以放进后期乡村音乐的音符——在人类任何一段瑰丽的文化里,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一个清晨,这样的一季初春。
仿写技巧
句子仿写,就是根据所给例句,再写出一个句式相同、结构相仿的句子,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依葫芦画瓢”。那么,有了“葫芦”,如何更好地来画“瓢”呢?下面我们结合《安塞腰鼓》这篇文章中的排比句来谈谈。
一、观修辞
所谓“观修辞”,也就是在仿写句子之前,首先弄清楚原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或对偶或排比等,必须严格遵守。
例1: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很显然,句中画线的部分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那么在仿写时,所写出的短语也必须构成排比。
二、看结构
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还要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或转折或递进,或因果或假设。或总分或并列等等,都必须符合要求。
例2: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很显然,句中画线部分由5个分句组成,而这5个分句之间则是并列关系,那么,仿写的5个句子也必须是并列关系;此外,通过观察原句结构,我们也不难总结出被仿写句子的结构形式:“……一样,是……的……”
三、查整体
最后,还要从整体上查看、对比所仿写出来的句子。两个原则:一是字数必须均等,二是语意必须顺畅。
例3: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激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句中的“发狠”“忘情”“没命”三个词语,程度上一个比一个重,因此,仿写句中三个词语也一定得表现出程度上的轻重,否则,整体上便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