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2、彭泽官初去,河阳赋始传。田园归旧国,诗酒间长筵。列室窥丹洞,分楼瞰紫烟。索回亘津渡,出没控郊邵。风琴调上客,龙辔俨群仙。松石偏宜古。藤萝不记年。重檐交密树,复磴拥危泉。抗石曦南岭,乘沙眇北川。傅岩来筑处,蹊溪人钧前。日斜真趣远,幽思梦凉蝉。
3、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4、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重门临巨壑,连栋想崇隈。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5、九月九历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8、侵星违旅馆,乘月戒征俦。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猿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故人渺何际,乡关云雾浮。
9、奈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岱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终希脱尘网,连翼下芝田。
10、明月沉珠浦,凤飘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飘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唯有泪,远望独潸然。
11、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
12、久客逢馀闰,他乡别故人。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桂轺虽不驻,兰筵幸未开。林塘风月赏,还待敌人来。霸华净天未,雾色笼江际。客子常畏人,何为久留滞。
13、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律。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14、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15、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16、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西陵松檟冷,谁见绮罗情。
17、泛泛东流水,飞飞北上尘。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
18、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19、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20、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21、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22、莲座神容严,松崖圣趾馀。年长金迹浅,地久石文疏。颓华临曲磴。倾影覆前除。共嗟陵谷远,俄视化城虚。
23、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24、鹤岑有奇径,麟洲富仙家。紫泉漱珠液,玄岩列丹葩。常希披尘网,眇然登云车。鸾情极霄汉。凤想疲烟霞。道存蓬瀛近,意惬朝市赊。无为坐惆怅,虚此江上华。
25、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寻戌道,远近听泉声。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2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渔舟唱晚,响穷澎澧之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7、香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叶齐山径密,花积野坛深。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28、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29、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30、天波易谢,寸暑难留。
31、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3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3、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34、金坛疏俗宇,玉洞侣仙群。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斜照移山影,()回沙拥籀文。琴尊方待兴,竹树已迎曛。
35、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洞晚秋泉冷,岩朝古树新。峰斜连鸟翅,磴叠上鱼鳞。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石图分帝宇,银牒洞灵宫。回丹萦岫室,复翠上岩栊。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野花常捧露,山叶自吟风。林泉朋月在,诗酒故人同。余逢石髓。从尔命飞鸿。俘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36、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37、奈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
38、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云间迷树影,雾里失蜂形。复此惊飙至,空山飞夜萤。
39、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40、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41、野客思茅字,山人爱竹林。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小径偏宜草,空庭不厌花。平生诗与酒,自得会仙家。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
42、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3、振翮棱霜吹,正月仁天浔。回镰凌翠壑,飞轸控青岑。岩深灵灶没,涧毁石渠沉。宫阙云间近,江山物外临。玉坛栖暮夜,珠洞结秋阴。萧萧寓俗影,扰扰望乡心。谁意山游好,屡伤人事侵。
4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5、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槿丰朝砌静,条密夜窗寒。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46、复阁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47、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狭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玉架残书隐,金坛旧迹迷。牵花寻紫涧,步叶下清溪。琼浆犹类乳,石髓尚如泥。自能成羽冀,何必仰云梯。
48、仆本江上客,牵迹在方内。寤寐霄汉间,居然有灵对。翕尔登霞首,依然蹑云背。电策驱龙光,烟途俨鸾态。乘月披金帔,连星解琼佩。浮识俄易归,真游邈难再。寥廓沉遐想,周遑奉遗海。流俗非我乡,何当释尘昧。
49、上已年光促,中川兴绪遥。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50、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寻道观其观即昌利观,张天师居也。芝应光分野,蓬阙盛规模。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玉芨三山记,金箱五岳图。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以外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渔舟唱晚,响穷澎澧之滨。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名言
· 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寻道观 其观即昌利观,张天师居也。 芝应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芨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想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 香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 叶齐山径密,花积野坛深。 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 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律。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 明月沉珠浦,凤飘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飘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远望独潸然。 —— 王勃名句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人生百年,犹如一瞬。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青。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 王勃名句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 王勃语录
· 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
·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 芝应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 王勃语录
·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 香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
· 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
·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律。 —— 王勃名言
·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 明月沉珠浦,凤飘濯锦川。
·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 王勃名言
· 飘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 穷途唯有泪,远望独潸然。
·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 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 王勃名句
·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知识扩展:王勃个人成就
诗歌方面
王勃的诗歌直接继承了贞观时期崇儒重儒的精神风尚,又注入新的时代气息,既壮阔明朗又不失慷慨激越。具体来讲,送别诗或气势磅礴、雄浑壮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或优美静谧、隐约迷蒙,如《江亭夜月送别》其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江边月夜图,画面优美迷蒙,让人心醉;或重在抒发自我身世的悲切之感,如《别薛华》,整首诗并不着意抒写惜别之情,而是时时处处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悲切之感,哀伤之痛。
“烟雾”意象在王勃送别诗中出现频率极高,是王勃对前途命运迷惘和困惑的外在表现,如《秋日别王长史》中“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田野笼罩在浓浓的秋雾中,凄寒而朦胧,远处的山峰在沉沉暮霭中聚敛而凝重,山光野色在寒雾暮烟中显得隐约迷蒙,似梦似幻。相思诗则抒发了千里之外羁客的情感:思念家乡,怀念亲友,伤春感怀,如《羁春》,则通过写景抒发深沉的思乡之情。
园林山水诗既写景生动、锤炼精工,又诗境美好,充满生机,如《郊兴》。同时,在描写手法、诗境开拓等方面,又进行了新的尝试,并取得显著的'艺术效果。远游山水诗不仅充分展现了奇险壮丽的入蜀途中风光,而且因倾注了郁积之气而尤显深沉悲凉,底蕴深厚。
思想方面
王勃的思想人格交融儒、释、道多种文化因子。他直接继承了祖父王通的儒家思想,主张仁政,渴望功名,希望济世,虽然在宦海中几沉几浮,但最终难以割舍的依然还是何时济世和如何济世。从人格精神来看,王勃首先是儒家之狂者,他志向高远,勇于进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但同时也处事疏阔,缺少谋略。其次他还是傲者,身秉傲骨,且鄙世傲物,蔑视尘俗。王勃崇信佛教,认为佛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身可辱,而志不可夺。
2、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3、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
4、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5、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九月九历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8、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9、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10、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1、穷途唯有泪,远望独潸然。
12、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13、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14、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15、紫雾香烟渺难托,清风明月遥相思。
16、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17、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18、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19、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20、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21、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22、奈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
23、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24、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25、人生百年,犹如一瞬。
26、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27、复阁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28、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29、哀乐不同而不远,吉凶相反而相袭。
30、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31、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32、无猖狂以自彰,当阴沉以自深。
33、渔舟唱晚,响穷澎澧之滨。
34、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35、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
36、鸳鸯池上两两飞,凤凰搂下双双度。
37、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38、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39、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40、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41、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42、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43、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
44、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45、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4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7、天波易谢,寸暑难留。
48、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49、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50、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岱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
51、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
5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53、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5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5、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56、狭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57、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58、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
59、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60、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