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写苏州盘门优美句子 正文

描写苏州盘门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16 11:34:28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遐迩闻名在于她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景优美,也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我们看看下面的苏州景点盘门导游词吧!

苏州景点盘门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盘门景区位于苏州长古城西南隅,在唐宋年间曾是南北交通要冲,加上瑞光禅院香火旺盛,形成商贸云集的繁华地区,到了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打苏州,清军溃退纵火,使昔日繁华付之一炬,盘门逐步成为冷水盘门,但仍保存众多古迹涵丰富,景观独特。

盘门景区占地24.86公顷,早在1983年苏州市政府就立项改造盘门景区,1986处重建城楼,修复城墙及驳岸各300米; 1988年起部公修复了伍相祠;1990年整修加固了瑞光塔;为了加快盘门景区的建设速度,1997年,市面上政府把这项任务交给了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列入苏州市跨世纪重点实事工工程之一。

盘门景区建设总投资历约3.2亿元人名币(除吴宫大酒店),整个景氏由五个部分组成: 南面为闻名中外的古水陆城门,早在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设计和督造,是现今全国仅存的一座水陆城门,著名学者陈从周先生曾称道:北看长城雄伟,南看盘门秀丽。

北面是由中新合资建造的五星级宾馆,耗资近十亿人民币的吴宫喜来登大酒店,目前是苏州档次最高,经营较好的酒店之一。

东、中、西区,97年市委、市府决定由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改造,通过近二年的建设,搬迁居民七百户,单位近十家,投资近二亿人民币。

目前已建成东部商市区,占地2.1公顷,仿明清古建群1.2万m2。

中部也就是我们所处的位置,中央庭园占地113亩,投资近1.2亿元,自98年10月开工,至99年9月竣工,恢复、修缮景点二十几处。

西部为高档别墅区,依园傍水。

现已投资四仟余万元,用于拆迁和基础设施改造,建成后高档别墅为70套,高档公寓1.2万m。

九九年建成开发的中央庭园,位于景区中部,传承“一池三山”的造园思想,园中挖地成湖堆山,水面与内城河连成一脉,水路贯穿景区各个景点,重建的塔园、丽景楼、四瑞堂、涛隐翠野及钟鼓楼、瑞光胜迹牌坊、白牛助役、白龟听禅、放生池、水上蓬莱、绿坪广场、双亭廊桥、碧波夕照、春水宫影、听枫拜月、千年夹石、蟠龙迎贵等二十多处重要景点,山池亭榭、湖光山影、绿地草坪、古树名花,和历史文物盘门水陆城门、瑞光塔、吴门桥等构成一个极富江南特色的盘门景区。

请大家看那座高大的牌坊,这是进之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牌坊作为一种用以纪念先贤,旌表功德之外,已引申用来表示仪注,引导游客进入游览胜迹的象徵。

牌坊高 8.8米,宽12.8米,8、8、1、2、8皆音是发、发、要、你、发,象征欣欣向荣,不断发展。

牌坊采用吴地之传统风貌重檐四柱三间三楼石木结构,坊顶两精饰开口哺龙脊,合角处、戗脊上分别塑饰12只雄师和12条飞龙,象征中华腾飞。

正间坊前额为谭以文书《瑞光胜迹》,后为郦方书《赤乌遗踪》,告诉人们:盘门景区瑞光胜迹源自三国时期赤乌年间,额书雄浑纹饰,牌坊檐角高挑,群昂飞动与古塔相得益彰。

穿过牌坊,来到庄重肃穆的将军门楼,大门两侧为高低错落的仿古建筑组成的明清商市区,位于塔圆的东、南、北三个方位的'三座将军门楼由1.5米高的仿宋式塔园围墙相连接。

入东将军门即是塔园,闻名中外的瑞光塔是国家级保护文物,由于塔基比外面路基低近一米,因此塔院呈下沉式,有石阶拾级而下。

瑞光塔高53.57米,其中塔刹9.14米,为七级八面楼阁式佛塔,塔作为一种佛教艺术,是名胜古迹的重要标志之一。

苏州建塔的历史悠久,造塔初衷是为了存放佛祖和高僧的舍利子。

佛教界认为:舍利是佛的象征,具有列比圣洁和崇高,供奉舍利就是供奉菩萨,所以要先造庙后建塔,塔必须造在庙的旁边。

塔从印度传入我国后,受我国建筑艺术的影响,塔的形式大都以楼阁式佛塔为主,而塔的层次与平面图形受到了中国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

林家数数看,瑞光塔有几层?对,应该是七层。

为什么是七层,而不是六层或八层呢?因为按照五行阴阳学说:偶数是阴,奇数为阳,阴为地,阳为天。

塔的平面图形在地,应为偶数;塔的层数是往上朝天,则应为奇数。

一般塔的层数以七层为多,所谓“七级浮图”就是塔的同义词。

瑞光塔起源舍利塔,据史志记载:赤乌四年(241 年),西域康居国(地处中亚西亚)高僧性康,千里迢迢来到三国时期东吴郡讲经说法,吴大帝孙权为迎接他,特在盘门内建一座普济院。

六处后即赤乌十年(274年),建十三级舍利塔于寺中,以报母恩,这是瑞光塔前身,也是苏州历史上最早建的塔。

现存的瑞光塔建于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于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竣工,历经二十年余时暗。

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朱缅赀重修,赐额瑞光禅寺。

靖康兵毁,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法林禅师重葺,复塔七级。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昙芳再修,永乐元年(1403年)、十五年(1417年)两修,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乾隆四年(1739年),道光年间三次修建。

咸丰十年(1860年)又遭兵毁,

禅寺全毁,仅剩孤塔。

古塔从此形影相吊,年久失修,塔体发生倾斜。

从1979年开始,苏州市政府组织国内专家、学者对古塔进行了测绘、考试,制订出科学的维修方案。

1987年由市修塔办公室组织施工,1990年竣工。

修复后的瑞光塔,内有楼梯和回廊可直上顶层。

外立面恢复宋塔风貌,每层均有平座,勾栏和伸展深远的飞檐角,檐角下悬铜铃,风吹便会发生清脆的铃声。

瑞光塔作为一座七级八面砖木混合结构的楼阁式佛塔,无论是营造技艺,装饰艺术,还是塔藏的稀世珍品,都是古代匠师专的智慧结晶 1978 年4月在塔的第三层塔心窖穴曾发现一批极为珍贵的五代、北宋文物,其中以真珠舍利宝幢(俗称珍珠塔)最为珍贵,已定为国家级文物。

真珠舍利宝幢仅珍珠就用了四万多颗,技艺之精,用材之贵,造型之美,是国内在古塔中发现的最精美的工艺品,堪称列价之宝,现珍藏在苏州博物馆

篇一:描写盘山景色的作文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妹妹和她的爸爸一起去东台山“奋斗”。因为我和妹妹的抵抗力不是很好。

到了山脚,高大的东台山屹立在眼前。我和妹妹兴高采烈地往前冲。粗壮的大树像一位位威武的战士守护着东台山。

不知不觉,我们一下子到了半山腰,灼人的阳光逗得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滴。我实在不行了,劝妹妹说:“算了吧,我不爬了,打死我也不爬了。”妹妹一听,赶紧反驳:“不行!我还巴望着来一次呢!难得的机会,我要爬上去。”我和妹妹展开了激烈的“战争”,谁也不示弱,叔叔没办法,只好下了个“狠招”,大声说:“有两个选择,1、我们在这儿等,你上去。2、我们都直接回家。”妹妹快要哭出声来了,但听着叔叔呐不容争辩的声音里,她知道是不能再固执下去的。于是只好乖乖和我们回家。

“一群没耐心的小鬼!”一位哥哥朝我们讽刺道。

“什么?”妹妹气得咬牙切齿“那就爬给你看好了!”

我崩溃了,这下好了,妹妹一意孤行,我们只好随了她。

啊,终于到山顶了!哇,我惊讶了。因为从山顶眺望整个湘乡,犹如海滨小城,车辆来来往往地穿梭在路上;行人也一样川流不息……

我从这件事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胜利就在我们眼前,只要我们有着“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品质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就一定能成功!

篇二:描写盘山景色的作文

盘山位于天津西北部。“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乾隆皇帝的表白恰当的说明了盘山不仅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更是当仁不让。

据校长介绍,盘山是国家5A级景区,文人墨客竞由于此,清乾隆皇帝,先后巡幸盘山32次,留下歌咏盘山的作品共1366首。一想到马上就可以游览盘山,我就十分激动。

汽车开到盘山脚下停下来了,我兴奋的跳下车,环顾四周,盘山可真美呀!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绿色,一棵棵古树直插云天。一进盘山的大门,我就看见了一节节的楼梯,数都数不完。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到正门前。站在这里俯视,满目葱郁,古树参天。不是听见林中传来婉转的鸟啼,此起彼伏,想美妙的'交响曲。转过山弯,有一块儿巨石像元宝一样耸立在哪儿,故名“元宝石”,上面刻着“此地有崇山峻岭怪石奇松”这几个字。但我们并没有看见生么奇松。后来才知道,跨过“仙人桥”才能见到迎客松。

我们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漱峡,漱峡真是“瀑布飞泉峰下注,状若缕缕素锦飘”呀!我们继续往前走,一路上还有很多的瀑布,这是让人赞不绝口。越往上爬我们就越累,还背着书包,背上已经全是汗了,我们一个个也气喘吁吁,实在没有力气了。有的同学想放弃了,但我还想往上爬,经我一鼓动,达家居继续往上爬。我们一路上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天成寺。在天成寺中,我看见了一座高耸的红塔,塔前的松树上挂满了红绳,听说只要抱一下松树就会交好运,所以有许多游客都去抱这棵松树。在塔前,长着两棵参天的银杏树。我和同学们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银杏树,一个个都目瞪口呆。

再往上,还是有一个个石阶组成,一路上怪石嶙峋,山抛险峻,让人望而生畏。在石阶下,有很多的罗汉,像一位位勇敢的士兵,保护着这座寺院。上面,都是三个罗换三个罗汉在一起,我细细看了其中的一组,三位罗汉坐在巨石之间,他们好似在为我们指路。一位罗汉骑着一只老虎,注视着远方。另一个则张着嘴,把手放在膝盖上,一个一只手背再脑后,盘腿而坐。他们三个人看着不同的方向,好像若有所思。

再往上走,便来到了万松寺,听说万松四是盘山最大的庙宇。寺前有一座玲珑宝塔。塔前有棵松树,那翠绿的颜色,仿佛要滴下来,真是翠色x流!

不过,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爬到山顶,未免有些可惜。但是我们付出了努力,看到了这么美丽的景色。希望有机会再来盘山观光,那是我一定要一鼓作气爬到山顶。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坚持就是胜利,只要我们有着“从哪里帅到就从哪里爬起来”的品质,就一定会成功。因为人生的旅途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也会遇到困难,只要我们有勇气、毅力没有什么困难能挡住我们。

篇三:描写盘山的作文

随着“呜呜”的开车声,我和母亲、亲戚一起踏上了去盘山的旅途。

路上,一排排树木有的刚发出嫩芽;有的已长出枝杈;有的已是满头碧绿,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树木的脚下是一片片绿油油的小草,个个伸展草叶,翩翩起舞呢!

近三个小时的路程再不知不觉中逝去,我们将车停在山脚的停车场后便拉开了我们登盘山的帷幕。

进入盘山后,我的目光首先被门口几个红色的大字吸引,只见上面写着:盘山旅游风景区,乾隆皇帝32次游历过的地方。

继续前进后,一块块一米来长的石块儿铺成的台阶出现在我们的脚下,望着这一望无际的台阶,我不禁发出感慨:“呀,好高、好陡哇!”

我和哥哥一马当先,飞快的向上跑去,大约十分钟后,我回过头向后望了望,妈妈们早已不见了踪影,为了不让妈妈们掉队,我和哥哥便走走停停。约一个小时后,从后面赶上来的大伯说:“咱们先走吧,后面那十几个人已经分成了两群有一群快追上了,另一群则在大后面呢!”

别看山不是那么的高,但要登上主峰可不是件容易事,因为你要翻过五座高低不一的山峰,而且途中没有路,只有一块块半人来高的巨石,我们只好相互鼓劲,相互搀扶。累了,歇一会,渴了,喝些水。经过近四个小时的艰难攀登,我们终于爬上山顶,撞响了平安钟。

经过这次盘山只旅我终于懂得了:万事只要不言放弃,最终一定会成功的!

篇四:描写盘山景色的作文

我去过风景秀丽的杭州,去过历史悠久的西安,还去过海天一色的青岛……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天津的蓟县盘山。

在九月份的一个周末,爸爸妈妈和我一起驱车来到了蓟县盘山。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下盘,那碧绿的没有一点杂色的水草,给一潭潭潭水编了个朴素的草环。再看看潭底,沙粒和鹅卵石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金光闪闪的光芒。最后我发现,池边还有一圈不起眼的野花,散发出阵阵清香,我摘掉一朵漂亮的野花插在头上,啊!真美!

我们接着向山顶爬去,在中盘,就见迎面巨石上刻着“入胜”两个赫然耸立的大字,对面西浮青岭的石壁刻有“四正门经”的字样,我满眼望去,满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石头,当我摸到一块表面并不光滑的石头时,我惊呆了……

那是怎样的一块石头啊!上面分明画着一个小孩子!她伤心、悲痛、再加上天上蒙蒙细雨,雨水从她的脸颊上滑过,不知那是雨水还是泪水。我抹去她脸上的泪水,但新的泪水又涌出来了。我掏出一张纸,在她头顶上的一个小洞上放下,脸一扭,走了。我回头望了望,雨下得更大了。

我们接着往上爬,越向上越难走,好几次我不得不停下来,抖一抖裤子上的泥再向上爬。终于,当我爬上山顶时,一切美景让我顿时心旷神怡。那翠绿的颜色,像绿宝石一样晶莹,松柏在那略有一丝寒意的秋天里,风呼呼地刮着,那些松柏像草原的哨兵挺立在路旁,中间,还夹杂着淡淡清心扑鼻的香气。

在下山的过程中,我再用心去

啊!蓟县盘山真是让我流连忘返。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遐迩闻名在于她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盘门景区位于苏州长古城西南隅,在唐宋年间曾是南北交通要冲,加上瑞光禅院香火旺盛,形成商贸云集的繁华地区,到了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打苏州,清军溃退纵火,使昔日繁华付之一炬,盘门逐步成为冷水盘门,但仍保存众多古迹涵丰富,景观独特。

盘门景区占地24.86公顷,早在1983年苏州市政府就立项改造盘门景区,1986处重建城楼,修复城墙及驳岸各300米; 1988年起部公修复了伍相祠;1990年整修加固了瑞光塔;为了加快盘门景区的建设速度,1997年,市面上政府把这项任务交给了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列入苏州市跨世纪重点实事工工程之一。盘门景区建设总投资历约3.2亿元人名币(除吴宫大酒店),整个景氏由五个部分组成: 南面为闻名中外的古水陆城门,早在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设计和督造,是现今全国仅存的一座水陆城门,著名学者陈从周先生曾称道:北看长城雄伟,南看盘门秀丽。

北面是由中新合资建造的五星级宾馆,耗资近十亿人民币的吴宫喜来登大酒店,目前是苏州档次最高,经营较好的酒店之一。

东、中、西区,97年市委、市府决定由苏州市国际经济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改造,通过近二年的建设,搬迁居民七百户,单位近十家,投资近二亿人民币。目前已建成东部商市区,占地2.1公顷,仿明清古建群1.2万m2。中部也就是我们所处的位置,中央庭园占地113亩,投资近1.2亿元,自98年10月开工,至99年9月竣工,恢复、修缮景点二十几处。 西部为高档别墅区,依园傍水。现已投资四仟余万元,用于拆迁和基础设施改造,建成后高档别墅为70套,高档公寓1.2万m。九九年建成开发的中央庭园,位于景区中部,传承“一池三山”的造园思想,园中挖地成湖堆山,水面与内城河连成一脉,水路贯穿景区各个景点,重建的塔园、丽景楼、四瑞堂、涛隐翠野及钟鼓楼、瑞光胜迹牌坊、白牛助役、白龟听禅、放生池、水上蓬莱、绿坪广场、双亭廊桥、碧波夕照、春水宫影、听枫拜月、千年夹石、蟠龙迎贵等二十多处重要景点,山池亭榭、湖光山影、绿地草坪、古树名花,和历史文物盘门水陆城门、瑞光塔、吴门桥等构成一个极富江南特色的盘门景区。 请大家看那座高大的牌坊,这是进之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牌坊作为一种用以纪念先贤,旌表功德之外,已引申用来表示仪注,引导游客进入游览胜迹的象徵。牌坊高 8.8米,宽12.8米,8、8、1、2、8皆音是发、发、要、你、发,象征欣欣向荣,不断发展。牌坊采用吴地之传统风貌重檐四柱三间三楼石木结构,坊顶两精饰开口哺龙脊,合角处、戗脊上分别塑饰12只雄师和12条飞龙,象征中华腾飞。正间坊前额为谭以文书《瑞光胜迹》,后为郦方书《赤乌遗踪》,告诉人们:盘门景区瑞光胜迹源自三国时期赤乌年间,额书雄浑纹饰,牌坊檐角高挑,群昂飞动与古塔相得益彰。

穿过牌坊,来到庄重肃穆的将军门楼,大门两侧为高低错落的.仿古建筑组成的明清商市区,位于塔圆的东、南、北三个方位的三座将军门楼由1.5米高的仿宋式塔园围墙相连接。

入东将军门即是塔园,闻名中外的瑞光塔是国家级保护文物,由于塔基比外面路基低近一米,因此塔院呈下沉式,有石阶拾级而下。瑞光塔高53.57米,其中塔刹9.14米,为七级八面楼阁式佛塔,塔作为一种佛教艺术,是名胜古迹的重要标志之一。

瑞光塔起源舍利塔,据史志记载:赤乌四年(241 年),西域康居国(地处中亚西亚)高僧性康,千里迢迢来到三国时期东吴郡讲经说法,吴大帝孙权为迎接他,特在盘门内建一座普济院。六处后即赤乌十年(274年),建十三级舍利塔于寺中,以报母恩,这是瑞光塔前身,也是苏州历史上最早建的塔。现存的瑞光塔建于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于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竣工,历经二十年余时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朱缅赀重修,赐额瑞光禅寺。靖康兵毁,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法林禅师重葺,复塔七级。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昙芳再修,永乐元年(1403年)、十五年(1417年)两修,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乾隆四年(1739年),道光年间三次修建。咸丰十年(1860年)又遭兵毁,禅寺全毁,仅剩孤塔。古塔从此形影相吊,年久失修,塔体发生倾斜。从1979年开始,苏州市政府组织国内专家、学者对古塔进行了测绘、考试,制订出科学的维修方案。

1987年由市修塔办公室组织施工,1990年竣工。修复后的瑞光塔,内有楼梯和回廊可直上顶层。外立面恢复宋塔风貌,每层均有平座,勾栏和伸展深远的飞檐角,檐角下悬铜铃,风吹便会发生清脆的铃声。

瑞光塔作为一座七级八面砖木混合结构的楼阁式佛塔,无论是营造技艺,装饰艺术,还是塔藏的稀世珍品,都是古代匠师专的智慧结晶 1978 年4月在塔的第三层塔心窖穴曾发现一批极为珍贵的五代、北宋文物,其中以真珠舍利宝幢(俗称珍珠塔)最为珍贵,已定为国家级文物。真珠舍利宝幢仅珍珠就用了四万多颗,技艺之精,用材之贵,造型之美,是国内在古塔中发现的最精美的工艺品,堪称列价之宝,现珍藏在苏州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