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寻隐者的优美句子 正文

寻隐者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06 12:45:46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唯美古韵萋萋碧草远天涯,落日楼头独看霞。月下飞霜找桂子,湖中载酒醉莲花。吟哦山水凡心淡,游戏风尘壮志些。乍起烽烟传耳畔,踌躇永夜问寒鸦。些:形容词,少的意思。赋于辛卯仲秋——隐者。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唐·刘禹锡《竹枝》

4、君可知她的江南只为君而唱她的红笺染墨溅泪只因心住了君,再也容不下他人了。

5、岁月忘,弹指哪夜胭香;铜镜叹,依稀轩窗梳妆;花怨秋,你会否怨明月光。梦长,醒来拭泪几行;攒眉憾,纸上尘面鬓霜;云掩月,你悬笔欲掩何伤?

6、湖上西风斜日,荷花落尽红英。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年岁岁情。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阕堪听。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迢去未停。

7、独守千年的依恋,为换取你一时的笑靥。装粉黛,玉面颜身,为你倾尽钟情满乾坤。

8、若心动是错,那对是什么?若痴恋无法结果,那种爱干什么?呵呵,忘记言诺,眼泪强忍着,看人成各。冽的风经过,无意触碰了摇曳烛火。栗中,不知熄灭了谁雾中悄然滑落的寂寞。日,说好再见为何自此断尽了联络?原来,相濡以沫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的。罢,一个人,干净利落。

9、奢望,浓墨处,漫画一场花香满径的相约,半弯月,一帘梦,千种相思,万般缱绻。海桑田,无论岁月如何流转,一种情愫,纯粹美好,芬芳绵甜。

10、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徐再思《折桂令》

11、破牛仔裤怎么和晚礼服站在一起,臣妾的吉他怎么可以和君的钢琴合奏。

12、相思成灰,成灰亦相思。曲杨柳枝,万条吹不展,昼夜起相思。寸相思一寸灰,寸灰难解寸相思。

13、傅粉郎君又粉奴。教施粉与施朱。然冰玉照香酥。客能为神女赋,凭君送与雪儿书。魂东去觅桑榆。轼。

14、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阑干影入凉波,一霎好风生翠幕。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殊。

15、把相思裁秀句,凌乱难协律。泪写云笺,仄仄平平,皆是秋思绪。来幽梦忽相聚,牵动愁如许。外雨声声,点点滴滴,婉转随风去。

16、奈何桥下,忘川河内是臣妾为君流下三生的泪。

17、有时候不理君的时候只是想君哄哄臣妾而已。

18、霓虹灯下的城市,臣妾的心掉在了那个角落?

19、臣妾若灭世,谁人阻拦?天若有怨,葬之何妨?

20、臣妾想放下所有的心事重重然后去流浪。

21、臣妾的另一半是个路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臣妾。

22、夜里梦到母亲,臣妾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23、君,对于整个世界,似一颗尘埃;但对于臣妾,却是整个世界。而如今,臣妾失去了整个世界。

24、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25、璀璨的凋落余温的灰烬,重燃同一支烟花,只是满地的`碎片,在怎么拼凑,终是不同的那一支。绚烂的热闹渲染了落地的悲凉,空寂的夜,很黑。徘徊的人,背影很长,落寞伤了谁的眸光,关心伊的眼,不该押回夺眶的泪,隐忍了你侬我侬言!爱过,不爱了,苦太过,麻木了。一声的叹息,痛断了倚楼的肠。

26、唯有闲愁将不去,依旧住,伴人直到黄昏雨。

27、公子为我选发簪,我为公子绾墨发,朝朝暮暮相依偎,梳尽青丝鬓霜白。

28、月影独酌心乱,忆佳人;青灯孤坐悲切,思年轮。

29、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蕙兰销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聚散已悲云不定,恩情须学水长流。有花时节知难遇,未肯厌厌醉玉楼。

30、爱恨离殇数十年,谁是谁非两迷茫。

31、春风化雨吻梅梢,韶华结识神意交。我我哝哝谁肯睡,星星点点沐通宵。

32、嘉禾采得春时雨,弱柳翛挥秋日寒。祝福常掬谐爱爱,怀仁来世美般般。

33、渔火钓烟流萤荡,赤灯拥河鹭鸶鸣。牵手如飞游梦里,真情扰动月惊明。

34、青涩孤单影,看落红飞尽,听残雪孤零,见云淡风轻,你怎会享静,说谁会念你,爱楼台听雨,我不愿在,楼亭榭,孤影独曳。

35、在繁华的红尘,你注定是一个过客,前世修来的缘,换回了,一次擦肩而过。醉酒与诗话,你的言语,没有人懂。你的容貌,笑傲今古。而我,思绪成墨,为君写浓淡。

36、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37、蓄起恒古的情丝,揉碎殷红的相思。

38、默不作声,恐惊那城中池边月下人。

39、凝眸思远,月瘦星稀,寒风过,单衣不奈五更寒。

40、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41、这世界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事实上,总有一些人相比另外一些人,不管存在方式还是经历上,都更特别一些。对这些特别的人而言,一个真正理解他们,接近他们的人是那么重要,那么不可替代。

42、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43、千年轮回,花开无叶,叶生无花,花叶永不相见。

44、生命在凋谢,一如白蛾扑火般惨烈。命运又轮回,化作破茧成蝶的喜悦。

45、所有人情湮灭悲欢离合,日月星辰会记得。

46、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47、对苍天,无语相视,唯愿把酒换一醉。

48、锦年您是我抓不住的光,素时您是我挥没有走的影。

49、某一年,你我暮年,静坐庭前,赏花落,笑谈浮生流年。今夕隔世百年一眼,相对一笑,姹紫嫣红早已看遍。

50、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51、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

52、人间微笑,冷梦江山,一阵懂,一阵风,十里桃花,花开无暇,懂一人,浅三生,曲断人终,一杯冷月,三更微笑,十里桃花,懂世人,人间冷梦,雪花冷却,一杯温柔,三世情仇,分分分,散散散,懂一世,冷梦无暇,若问来世几人,便可散尽家财,一杯心禅,二更良苦,温柔一刀,斩尽人间浮华,算算算,人间冷漠。

53、异乡异梦思独伴,年历薄,却不知。桂香悄去,故念还无味。唯叹秋来最愁心,缘已尽,又何望。夜半幽梦忽见君,别无恙,佳人笑。执手同行,暗暗身影背。欲述旧情言不出,自别来,陌路人。

54、还惊海上然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

55、寻遍世间,只为这一无人之处。愿以此为家,筑一栋挡风小屋,垦一亩维生良田,与你朝夕相处。

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赏析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全诗只有二十字,作为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几问几答,并且寓问于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来到“松下”问“童子”, 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而“隐者”外出。“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隐者” 外出而问其“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而写出“童子”的答语:“师采药去。”从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我” 专程来“寻隐者”,“隐者”“采药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来。因而又问童子:“采药在何处?”这一问诗人也没有明写,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诗人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与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诗人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原文】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2、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学生。

3、言:回答,说。

4、云深:指山上的云雾。处:行踪,所在。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鉴赏】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赵(玄荒)院士楷书刻石拓片《寻隐者不遇》全诗只有二十字,作为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寓问于答,几问几答。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来到“松下”问“童子”,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而“隐者”外出。“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隐者”外出而问其“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而写出“童子”的答语:“师采药去。”从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我”专程来“寻隐者”,“隐者”“采药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来。因而又问童子:“采药在何处?”这一问诗人也没有明写,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诗人巧妙地以答见问,收到了言外见意的艺术效果。“我”的问话固然见于言外,“我”与“童子”往复问答的动作、情态及其内心活动也见于言外。四句诗,通过问答的形式写出了“我”、“童子”、“隐者”三个人物及其相互关系,又通过环境烘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这首诗除了语音简练,形象鲜明,还很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