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漓江的话
1) 漓江春水绿悠悠,细雨昊天结伴游。两岸奇峰看不尽,碧莲峰下泊行舟。
2)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漓江春水绿悠悠,细雨昊天结伴游,两岸奇峰看不尽,碧莲峰下泊行舟。
3) 漓江的湖水真绿呀!好似一颗碧绿的翡翠。
4) 冬天,送你海南的阳光;夏天,送你冰城的清凉;春天,与你一起泛舟漓江;秋天,和你同看庐山变黄!愿将美好送你心房,让你四季幸福无双!
5) 家乡的小溪,虽没有漓江那么秀,也没有西湖那么美,但她有自己独特的丰姿,独特的韵味!
6) 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漓江水平的有如镜面,应出山峰的优美倒影,有的朦胧,有的清晰!船行江面,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驶过,就像从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中穿行一般!怪不得有古人云:“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呢!
7) 漓江的山如一个个美妙的动画;又犹如在画家手里的美妙的画,它的美景数不胜数让人们赞叹不已。
8) 漓江两岸的山是奇特的,与众不同的!它是由白色,浅灰色色块铺洒,深灰色和黑色勾勒,再由浓浓的,厚的绿泼染成,仿佛非人间产物!这里的山真奇呀,奇得让你比拟不尽;像仙女,像田螺,像海豚,像鲤鱼……这里的山真险呀,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载倒下来!
9)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光潋滟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有船桨激起一道道水纹,扩散出一圈圈涟漪的时候,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10) 眼前的漓江,像黑色的缎带,发出幽暗的亮光!
11) 看,漓江的水是绿色的,在象山的衬托下,漓江绿的像是一晶莹碧透的翡翠;看,漓江是那样静,只能看到船桨激起的微波和那雄伟,千姿百态,奇妙无比的山,没有山,舟,似乎就感觉不到漓江的存在!
12) 山水有相逢,终会到漓江!
13)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光潋滟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有船桨激起一道道水纹,扩散出一圈圈涟漪的时候,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描写漓江的句子
14) 漓江的水如如画一般幽静;如古诗中美景细细体现出来;又犹如是在漫天飞舞!
15) 水,绿的如翡翠,让人流连忘返;山,壮得如一个美不胜收的画!“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确不错,没有任何美景有桂林一般优美!美景必由桂林之冠!
一些赞美漓江的话
1) 林丰木秀、空气清新、旅游胜地、山峰倒影、如诗如画
2) 秀丽而澄清的漓江像蜿蜒的玉带,环绕在苍翠的群山之中。乘舟泛游漓江,两岸屏立的峭壁,群龙戏水的石乳,风光旖旎,处处充满诗情画意。
3) 喜客尝留橘,应官说采金。倾壶真得地,爱日静霜砧。
4) 我到过世界上多个国家的多个城市,没有一个像桂林这么美丽的。
5) 水如罗带山如屏,奇秀莲峰古有名,东岭朝霞新面貌,锦绣河山寿阳城。
6) 绳烂金沙井,松乾乳洞梯。乡音殊可骇,仍有醉如泥。
7) 沙岸竹森森,维艄听越禽。数家同老少,一径自阴深。
8) 情一样的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9) 你生气时,我让你当出气筒。我生气时,我把自已当出气筒。
10) 目因诡容逆,心与清晖涤。纷吾谬执简,行部将移檄。
11) 远处安详的`骆驼山静卧在绿树烟雨间;南面深沉的象鼻山在雨中岿然不动,仍在畅饮漓江水;西面的老人峰须眉毕现,头巾在舞弄雨丝;而近处的伏波山,正玉立于碧水萦回的漓江之滨,仿佛一位轻纱拂面的仙女,是那样的神奇,秀美和迷人!啊!桂林的每一座山都是一幅清新的画,一首朦胧的诗,一支悠扬的歌!
12) 漓江的水真多呀,满满填充河床,太阳照射着漓江,江面上泛起点点金光;漓江的水真静呀,静得仿佛听见她在你耳边低语,偶尔微风飘过,清脆的水声就像小姑娘在轻歌;漓江的水好柔呀,柔的让人忍不住去抚摸她,却又不忍碰皱她!微风掠起波澜,好像亭亭的舞女拖着裙幅,她是那样软,那样嫩!
13) 突然,一头大象映入了我的眼帘,“哇!那就是象鼻山”我欢呼!象鼻山,它像一头憨厚的大象在清澈见底的漓江边上慢慢的吸允着漓江的水,它俯下身去,那憨厚可掬的样子,着实讨人喜欢!我不由的惊叹:大自然像一位神功巧匠,雕刻出了这头栩栩如生的大象,成就了桂林的美
14) 清晨,我们泛着竹筏畅游漓江!一路上只见漓江两边有数不尽的奇峰异岭,它们一座座拔地而起,各自独立,形态万千!在朝阳的衬托下,有的犹如一个巨人,威武雄壮;有的犹如一只手掌,撑起整个天空;有的犹如一轮明月,在天空半隐半现;有的犹如一根巨棒,直插在天地间……
15)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关于赞美漓江的话
1) 走上岸边,凝视着那湖水!它是如此清,绿,静,一点不比漓江的水差!看着那一层层的水波,真美,美得宛若一只只蝴蝶正在翩翩起舞,那就让风儿带着它朝水天相接的远方去吧!
2) 一个春天的早晨,山清水秀的漓江边云雾弥漫!这儿的青山,这儿的绿水,还有那颜色各异鲜花,构成了一幅风景优美如画的春景图!
3)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登上漓江旁边的叠彩山远远望去,漓江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穿山,象鼻山,伏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俊美!
4)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桂林建城在山中,翠绿的群山与梦幻的漓江小心的呵护着怀中的桂林城!“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山中是城,城中是山”这话一点儿不假,正所谓“无山不奇,无水不秀”!
5) 远处,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高傲地屹立在蓝天之下,薄雾犹如一层透明的纱巾,环绕在山峰上,远远望去,好似仙境一般!山脚下,一排排绿叶稠密,俊美多姿的漓江竹,仿佛一位位身披绿纱的少女,亭亭玉立,在江边梳妆打扮!一阵春风吹来,漓江竹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在欢快地歌唱!
6) 漓江的水波平如镜,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漓江的水非常绿,绿得像夏天的草地
7) 峰倒碧波盈,漓江暮霭青!兴坪山似画,阳朔水如晶!玉璧江心映,船歌岸柳听!金秋渔火夜,百里尽蝉鸣!
8) 伴随着奇山的当然是异水了!然而漓江的水仿佛是一位花枝招展的姑娘,时而是深沉的墨绿;时而是沉默的翠绿;时而是傲气的嫩绿;时而则是活泼的浅绿……烟雨漓江是大自然创造的美丽画卷,轻纱笼罩着它的温柔,清澈!丝丝细雨点缀在水面上,大自然弹唱起自然的旋律,云雾给给耸立的山峰披上了一层轻薄的纱衣,漓江的水是个长不大的猴孩子!
9) 漓江之美,美如水墨长卷里。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清澈如镜,幽雅宁静。伸手掬起一抔或随便荡开去,拂到的是一片丝绸般的光润,触到的是一缕月光般的清凉。在漓江,大自然恣意的泼洒着自己的灵感,让人们一直在惊叹于眼前的鬼斧神工,沉迷于脑海的诗情画意。手中的相机不停的闪动着阀门,但总难拍出如意的画面,美丽的仙境近在咫尺,却总是若隐若现,难以留住变幻无常的身影。漓江的美,美在一年四季中,美在一江两岸里;她没有淡季旺季之分,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漓江多滩、多弯,一滩一色,一弯一景,源源不断地给人惊奇、给人兴奋,直到你美的疲劳。
10) 沿岸的风光是连绵不绝的山水画。人行其中,是喜悦,是欢欣,接踵而来的是流连忘返!有山,有水,山可作肴,水可作酒,能品尝一番如此美味,此生无憾!山亦为眉黛,水亦为胭脂,能闻一番如此清香,真可谓神清气爽,好景怡人。那么人呢,除了感觉到自己已是世外仙人之外,恐怕也只能感觉到次之的飘飘欲仙了。
11) 曾几何时,漓江,就在我魂牵萦绕的梦中,飘渺美丽。一支传唱经久的山歌,是她的灵魂,在山水间飘荡,神往的不只是青山绿水,更有那纯真美丽的爱情传说。
12) 靠近她才看清她的容颜,青翠中映着淡墨,朦胧中透着神秘。凤尾竹摇曳的风景,浅滩上飘荡的小舟,恍若漓漓的江水,把青山掩映在倒影中,依偎在大地母亲的怀中。
13) 远山的青黛在灰蒙蒙的天空下,影影绰绰。山峦相拥相偎,蜿蜒起伏,看不见来处,望不到尽头。山形如卧如坐,如蹲如立;似骆驼,似鲫鱼,似老人,似观音;像对镜梳妆的长发美女,像翘首遥望的孩童,又像注目凝视的老者……
14) 雾霭迷蒙,山峦叠翠,草色烟光,鸟鸣山涧。忽然而至的一场细雨淋湿了我的双眼,飘忽地飞进我的梦中,清风习习,飘飘洒洒的韵致,如春雨霏霏,轻语细说。
15) 那洒满阳光的河水,清亮得一尘不染,看得见水底的浮草和倏忽而过的鱼儿;听得见艄公的侬语及竹筏上的欢声笑语。挥之不去的那份喜爱之情,久久不能忘却。
16) 山歌从水的那边传来,嘹亮,悠远,穿过时空的隧道,一个纯朴的山间女子从此走进美丽的传说。才情烂漫,山歌悠扬,正只为韶华芳年。
17) 比起西子湖的古典,千岛湖的青春,她则是幽雅端庄的少妇,袭一身碧绿裙裾,披一段明亮绸带,静谧地端坐着,明眸善睐间恍若天女下凡。点亮了中国山水画的风韵,也秀出了人间仙境的魅力。
18) 惆怅月色,清辉不洒,灯火憧憧,隔江小楼人语喧哗。凭窗远眺,****云散,与山水作别,留下清闲足迹,记忆犹新。千金难买光景,印象漓江。
19) 这里,水质丰盈,碧波如镜,与小漓江干涸的河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岸石山连绵,奇峰耸立。岸边翠竹摇曳,河水清澈见底,不时有渔筏从江上划过,一派原生状态,给人以清幽、宁静之感。
20) 还有一群群的野鸟、野鸭浮在水上,它们不因游轮的到来而惊慌,则是静静的随波逐流。这画面真有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味道。河堤上,三两黄牛甩着尾巴悠闲的吃草,纤陌纵横的庄稼青翠欲滴,穿红着绿的儿童欢呼雀跃,一艘艘游轮破浪乘风。沿途,数不尽的奇峰秀水映入眼帘,人在船上,如在画中游一般。
乘着夏季微凉的夜风,化作你夜空最美的启明星;带来天使美丽的翅膀遮住艳阳,化作祝福的歌声,常绕你的身旁。灿烂的季节要灿烂的笑,愿生命之花绽放!
描写夏天的山的段落
1、远处是重重叠叠、连绵不断的山峰,山峰青得象透明的水晶,可又不那么沉静。我们的车子奔跑着,远山也象一起一伏的跟着赛跑;有时在群峰之上,又露出一座更秀隽的山峰,象忽地昂起头来,窥探一下,看谁跑得快。
2、始信峰,果然是一座怪石峥嵘、幽壑纵横、奇松苍劲、烟云缥渺的别致小峰。我站在扶栏旁,舒目四望;迎面是摩天高峰直刺云端,峰上古寺掩映,碧翠斑斓;脚下万丈深谷不见其底,谷中神妙幽美、流泉淙淙;山腰间白云缭绕,轻柔的薄雾飞来荡去,给远峰近岭上葱茏的绿树横添几分秀色,松涛低吟着雄浑和谐的音乐……
3、天山不仅给人一种稀有美丽的感觉,而且更给人一种无限温柔的感情。它有丰饶的水草,有绿发似的森林。当它披着薄薄云纱的时候,它像少女似的含羞;当它被阳光照耀得非常明朗的时候,又像年轻母亲饱满的胸膛。人们会同时用两种甜蜜的感情交织着去爱它,既像婴儿喜爱母亲的怀抱,又像男人依偎自己的恋人。如果你愿意,我陪你进天山去看一看。
4、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的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不断的山峦,像孔雀正在开屏,艳丽迷人。
5、大雪山在四川省的西部。那里没人烟,没有花草树木,连条小路也没有。一年四季。山上都盖着厚厚的雪。夏天,别的地方热得摇蒲扇,大雪山上还是白雪纷飞,寒风刺骨。
6、远处安详的骆驼山静卧在绿树烟雨间;南面深沉的象鼻山在雨中岿然不动,仍在畅饮漓江水;西面的老人峰须眉毕现,头巾在舞弄雨丝;而近处的伏波山,正玉立于碧水萦回的`漓江之滨,仿佛一位轻纱拂面的仙女,是那样的神奇、秀美和迷人。啊!桂林的每一座山都是一幅清新的画,一首朦胧的诗,一支悠扬的歌!而整幅桂林山水,则又是一条“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神奇画廊,如果说北方的山具有粗犷豪放的男子汉气魄,那么桂林的山则充满了柔媚娇羞的女性魅力。
7、夜晚,阵阵微风吹动着月光下那些扎根于石缝中的松树枝,在我的面前呈现出阿里山林涛的壮美景色。那片片奇木异树,汇集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在山风之中,千枝婆娑,万枝摇曳,并发出阵阵涛声,令我心驰神往。
8、阿里山的清晨是瞬万变的。看,当明媚的阳光洒在阿里山上时,那美丽无比的光环就像是茫茫云海,时而,像嫦娥挥动着白色的纱,在翩翩起舞;时而,又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从天外滚滚而来。
9、黄山可真险啊,我有生以来还从没有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加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10、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丽,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
11、它那陡峻的山岩高耸在遥遥的天际,乳白色的浮云飘浮在它的脚下,纵深的峡谷里倾泻着一望无垠的原始山川,巍峨的山岭上覆盖着积存万年的白雪。有时,嘶叫的旋风刮得天昏地暗。有时,巨大的雪崩震撼得地动山摇。
12、抬头一看,顺着漓江的右面耸立着一座高山。这山拔地参天,直上青云,仰头一看,差点把帽子都甩掉了。内见山这边,断崖削壁,好象有谁用巨斧砍去了一半,险峻直立。云朵在它的脸上游动,苍鹰在它的腰间盘旋。向下一看,江面竹筏一垂钓的渔人,只剩下一星墨点。
13、清晨,睁开朦胧的睡眼,大山还徜徉在仙雾迷蒙之境中。此时,她蒙着轻纱,像山间阿妹的脸,我只想拨开云雾,一睹她的芳容;山间,布谷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高声欢唱,歌声回荡在山间,大有绕梁三日之势;花儿凭着自己的风姿,开满山野,争着映入眼帘,她们给大地这位姑娘增添了一份娇媚。牛羊们”哞哞””咩咩”的叫着,悠闲的漫步在草地上,惬意的享受着早餐;远方传来哪位牧童的笛声?如此悠扬婉转,像是大山里的姑娘轻声哼唱着她的歌谣,让人不得不洗耳恭听,流连忘返。
14、山里,也生长着神奇。那灵芝、雪莲、虫草和红景天……一帖帖, 谱成一曲曲《汤头歌》的合弦;山里,还遍布着生灵。悠然的、奔跑的、亲和或凶残的,构成了山间的生物链。强,王者;弱,食者;强弱之势维系着山野生灵的繁衍。
15、山上的石头隆起而又光滑,它们星星点点的分布着,它们有大有小,千姿百态。有的像肉嘟嘟的肥球,有的像高大的巨人,有的像可爱的小猫咪,有的像一张巨大的床,有的像叽叽喳喳的小鸟,有的像圆圆的鸡蛋……
16、突然,一头大象映入了我的眼帘,“哇!那就是象鼻山”我欢呼。象鼻山,它像一头憨厚的大象在清澈见底的漓江边上慢慢的吸允着漓江的水,它俯下身去,那憨厚可掬的样子,着实讨人喜欢。我不由的惊叹:大自然像一位神功巧匠,雕刻出了这头栩栩如生的大象,成就了桂林的美!
描写夏天的景色的段落
1. 夏天到了,草原上的草长高了,随风摇摆,连绵不断,似海浪起伏。更美的是到处开满了各色小野花,远远望去,像碧绿的大地毯上绣着五彩花朵。大草原到处翠色欲滴,轻轻流入云际。
2. 夏天是成熟的季节,看吧,菜园里满是各种各样的蔬菜,五彩缤纷,那红红的西红柿,紫色的茄子,嫩绿的黄瓜,都像在暗地里比赛似的一天一个样儿,长得真快。它们有的像打秋千一样悬挂在枝蔓上;有的像怕晒太阳的小淘气,躲在肥大的叶子下乘凉;有的像是困了,随便地歪在枝旁睡觉。
3. 火球似的太阳高悬空中,炙烤着大地,地上热浪腾腾灼面而来。如果在水泥地上刷一层面糊糊,定能很快烤成一大块香喷喷的烙饼,叫人眼馋。
4. 时值盛夏,清风徐徐,月升东山。老槐树上虽然没有鹊儿,但知了却不停地鸣叫着,池塘里的蛙声大作......街道上,乘凉的人很多,男女老少,三五成群。老爷爷们拿着烟斗,胸有成竹地谈论着今年的收成;老太太轻轻地哼着催眠歌,不停地拍着怀里甜睡的宝贝孙孙;姑娘小伙子们正在争论什么,时而发出阵阵笑声;那些天真无邪的儿童,正在追捕着繁星似的流萤;几个大一点的学生,躺在凉床上,仰望天空,进入了甜蜜的遐思......
5. 郊外近处,是一望无垠的碧野;远处群山如黛;左面树林葱郁;右面溪水如练。最平整、最惹人注目的要算眼前的那片稻田了,月光下是那样明净、青翠!渠道里的水潺潺地流着,叮叮淙淙,十分悦耳。啊!夏夜的田野啊,滴翠流金!
6. 夏天,下过几场暴雨,山沟里郁郁葱葱,小树不知不觉地长了一大截,树叶遮住了蔚蓝的天;金灿灿的太阳,只能透出稀稀拉拉的光点,一个个光点极像银圈。大树下面的树木桩子上长出了鲜嫩的黄蘑、圆蘑和木耳。
7. 夏天,小路上更有一番风采。蓝天中几片云朵,似烟、似雾地在空中游荡。路边草丛里一朵朵蓝晶晶的星星草,花中间聚着一滴滴晶莹的露珠,在旭日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田地里,金涛连天,微风徐来,时起时伏,构成了一幅丰收美景图。这幅景象是多么雄伟壮观啊!路边的绿草镶嵌在金色麦浪之中,黄灿灿的油菜花散发出阵阵清香,吸引着一群群勤劳的蜜蜂。一只只美丽的大蝴蝶也像赶路似的聚集在小路上,翩翩起舞。几只贪嘴的小麻雀,奔向那一望无际的麦浪。
8.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烤得地面滚烫滚烫的。家家户户的老人都出来了,坐在阴凉而爽快的地方说说这个谈谈那个,个有个的看法,个有个的主张。树上的蝉、“知了”都无精打采地叫着,好像在说:“哎呀!今天真热啊,这死太阳快把我给晒死了。这死夏天真是热。不过夏天也有好处,可以让秧苗快快长大!”
9. 夏天是美丽的。人民子弟兵战斗在抗洪第一线,披星戴月地护卫着大堤,保护着人民财产的安全。夏天,骄阳似火,地面温度在50度以上。一出门,热浪滚滚,马路如赤道一般,交通民警笔直地站在烈日下,一丝不苟地维持着交通。他们的每一动作都是那么潇洒、规范,在交通民警的正确指挥下,马路上秩序井然,没有一起交通事故。交通民警如一座丰碑,是何等的神圣!令我肃然起敬。虽然他们的身影在马路上显得很小,但他们在我心中却是最高大的人。城市建设者为建设美好家园挥汗如雨、加紧施工。烈日下,他们在铺路、架桥、盖高楼……钢筋达到60度,手摸上去都会烫起水泡。他们的皮肤被晒成古铜色。太阳越烈,他们干得越欢。保洁员、邮递员……他们为了我们美好的生活,无怨无悔地在烈日下干着。他们是夏天里最亮丽的风景。
10. 盛夏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炙烤着眼前的一切:小区里的水泥地面和对面的楼房就像一面面铜镜,刺得眼睛都睁不开;树儿们都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挨着这难熬的时光,不时地又抬起头,好像在看远处的天空能否有乌云飘过。此时的地面,就像是被一个巨大的蒸笼罩住了,让人热的透不过气来。躲在空调房里的我,只盼望能早点下一场大雨。
11. 瞧,动植物都无精打采的。狗一动不动地趴在那还没被太阳照射的地方,伸出舌头,呼哧呼哧地直喘粗气。树垂头丧气地耷拉着脑袋,枝条懒洋洋地低垂着,叶子干巴巴地蜷曲着。知了在树上不停地鸣叫,似乎在喊:“热死我啦,热死我啦……”连活泼可爱的小鸟也无精打采地落在树干上,懒得冒着酷暑飞去觅食。一只小鸭子热的受不了,走进它自己的“游泳池”,刚把腿伸了进去,又马上回到了岸上,你猜为什么?原来强烈的太阳光把水晒得烫烫的,它想:妈呀,烫死我了,再这样下去,我准要变成烤鸭了!
12. 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球,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似乎要散发全部的热量。它晒软了柏油马路,晒红了行人的脸膛,晒卷了路边的树叶,晒得庄稼低下了脑袋,晒得花儿躲进叶子里。泼盆水到地上,地面便刺啦啦地响,像干渴的人一下子就喝干了一盆水似的。街道两旁的树都被晒得垂头丧气,大人都穿着背心,小孩子赤着上身,浑身光溜溜的像条泥鳅……大家都骂这该死的热天。只有卖冰棍的老人不怕太阳晒,把冰柜推到太阳底下高声吆喝着,他的心里一定希望天气越热越好。
人教版桂林山水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2)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是:
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独特的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析题引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叫《桂林山水》,(板书:桂林山水)一看到这个“林”字,你就会想到什么多?(树多)。
那么,顾名思义,“桂林”是什么树多呢? (桂树多)桂林位于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那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今天我们就去了解桂林的山水。
二、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1、检查预习:词语掌握得怎么样?
2.理解词语: “波澜壮阔”
你能读出它的气势吗?同法理解“峰峦雄伟”
3、 出示:真静啊 真清啊 真绿啊真奇啊 真秀啊 真险啊教师指导读好“啊”字的变音。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理清楚了课文的结构。(边引领学生小结边板书)
三、细读课文,品味文字,积累语言
1、整体把握特点:
文章的重点部分就是第二大段——分述这部分,、概括: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分别有哪些特点?
过渡: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概是有意而为之,分别用三个字来概括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用得那么精当,让我们读起来清晰、明了,甚至可以说过目不忘。
2、品读漓江的水
我们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作者是怎样具体漓江的水的静、清、绿的? (指名一人读)
(1)、找依据理解“静”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2)、找依据理解“清”
作者在谈到漓江水清的时候,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说话训练:
假设是你站在这漓江的游船上,你还可以看见什么呢?你能不能也用作者这样的表达句式来说?(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现在把我们看到的这些事物用一个排比句表达出来?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读表现漓江“绿”的句子。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理解“无瑕”的意思
观察,这个“瑕”字是王字旁,王字旁的字通常和宝贝有关系。这漓江的水啊,在作者的眼里就像一块宝玉一样,绿得晶莹、绿得圆润。谁能读出这种美?
(4)、把三个特点连起来读,感受排比句的特点。
(5)抓对比
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头分别写大海、西湖,这是否浪费笔墨呢?
小结:作者这样写是有目的,是为了突出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啊!(板书:对比)
(6)集体有感情朗读第二段。练习背诵。
3、自读桂林的山,练习背诵。
刚才,我们了解了桂林的水,接下来让我们再来走近桂林的山。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奇”“秀”“险”的。(课件)快速浏览这段话,和第二段比较一下,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结构基本相同,简直像第二段的孪生姐妹。那这一段用不用集体学了?那就请同学们自己朗读第三段,一边朗读一边品味,看看能不能用你生动的朗读把山的特点表现出来?
四、拓展研读,感受文化
1、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桂林,欣赏这迷人的风光(配乐播放一组桂林山水图片:下面配《桂林山水歌》)
过渡:百闻不如一见,作者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欣赏着这如梦似幻的人间仙境,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齐读)
这哪里是流淌在笔尖的文字,这分明是作者一颗灵动的心啊,让我们发自肺腑地由衷赞叹——(齐读)
2、 学习“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这一段中哪—句话最能够起到总结的作用呢?
这句话,为什么用引号引起来呢?
小结:这是一种修辞方法,就叫“引用”。(板书:引用)可是自己写文章,为什么要引用别人的话啊?
(如果别人说的话刚好能够表达你的感受或者能够代表你的观点,就可以引用过来。当然,用引号标注上,也表示对原作者的尊重。)
3、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
课文中还能发现这样的例子吗?( “桂林山水甲天下。)
课文并没有说“王正功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是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你们知道都有谁在这样说吗?
作者、读者、游客、诗人、中国人、外国人、……
古今中外的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4、课文小结:
古语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有一天,你也能够走进桂林的话,一定别忘了去感受它甲天下的风景之美,领略它的文化之美。
板书设计:
2、 桂林山水
总述 桂林山水甲天下
漓江的水 静、清、绿
桂林的山 奇、秀、险
总结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人教版桂林山水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句子.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图文对照,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一.整体感知
观察图画,说一说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中,你的感受?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波澜壮阔:指大海波浪翻滚,景象壮观。
翡翠: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
拔地而起:从地面上突起。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危峰兀立:危,高;兀立,直立。高高的山峰耸立着。
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2)通过预习,说一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3)小组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4)学生质疑问难。
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入语:(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它以其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成为世界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成为外国人到中国不能不去的旅游区。在我们祖国的南方也有一个外国旅游者不能不去的地方,它就是以山水清秀闻名的桂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桂林山水》。(板书课题)
(2)出示彩图,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而后让学生感受。
3.出示图、结合课后题进行提问。
(1)先整体观察,再部分观察。分部观察时先看水,后看山,最后把山、水和游人结合起来进行观察。
(2)在分别看水和山时注意它的特点,边看边想象,用欣赏的方法看。
(3)说说观察内容时要说出从哪儿看出来的?(桂林山水清秀玲珑,优美动人。漓江的水平静、清澈;桂林的山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有象山、老人山、骆驼山等,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山水交融在一起;江面上几只小船青山、绿水、红花、小舟汇成一幅锦绣山河的美景。)
(4)学生试说图意。
①请学生说说漓江的水。
(深绿色的漓江水,从眼前伸向远方,平静、清澈。近处渔人的竹筏和小船,两只货船平稳地行驶。对岸几条木船静静地停靠着。远处有一只大船牵引着小木船正缓缓地开来。每座山在水中的倒影都平直清晰,山形、山色、山林都一一再现于水中。)
②请学生说说桂林的山。
(近处的三座山,左边的像骆驼,右边像大象,中间的像老人;远处的山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这些山大小高低不一,颜色各异,色彩明丽,有的危峰兀立,有的怪石嶙峋,有的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③请学生说说山水交融的情景。
4.图文对照,理解课文,讨论分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分小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内容与课文中的插图配合、分别介绍了桂林山水的什么特点?你读懂了什么?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介绍了漓江的水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
(3)另外几节主要写什么?
(课文的第1自然段讲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课文的第4自然段讲桂林的山水美,犹如一幅完整而美丽的画卷。)
(4)讨论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
第二段(第2自然段)讲桂林的水。
第三段(第3自然段)讲桂林的山。
第四段(第4自然段)讲桂林的山水美。
(5)按分好的段落指名朗读课文。
5.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漓江水的特点和桂林山的特点。
学习“总—分—总”的叙述方法,分点把特点突出来;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作者又为什么要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第一的意思。“甲天下”是“天下第一”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交待了作者荡舟漓江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向往桂林山水的迫切心情,起到了统领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讲解“观赏”与“欣赏”的异同。
(“观赏”中的“赏”,就是“欣赏”的意思,“观”就是“看”的意思,我们常说“欣赏夜景”“欣赏交响乐”这说明“欣赏”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只听不看”。而“观赏”却非看不可。)
(3)指导朗读,要读出赞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语气。
(4)试背这一段,指名背诵。
3.学习第二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的水。轻声读课文问: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作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大海的水波澜壮阔,是动的。西湖的水平如镜,是静的',而漓江的水动而不觉具动。通过比较更突出漓江水有奇特的美。)
(2)朗读第二段,了解每句话的意思。(分小组讨论)
(第一句讲漓江的水与其他地方的水不同,强调漓江的美有独特的地方;第二句讲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第三句讲荡舟漓江的感觉。)
(3)指名读课文,画出排比句,读排比句,说说漓江的特点。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清”、“绿”。)
(4)学习这个排比句的写法。
(先写出特点,而后通过“得”后边的文字,把这个特点以补充说明。凡是补充说明的都用“得”字相连。注意用“的”字相连每一分句中已有逗号,因此分句之间用分号。)
(5)引读排比句,老师读每一分句的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6)指导朗读
①“真静啊”一句,轻轻地拉长声音,给人以静的感觉。
②“真清啊”一句,读轻声,但比上旬的声音稍高些,略带惊奇之感,好像让人看到了“江底的沙石”。
③“真绿啊”一句,声音响亮些,饱满些,给人以充满生机的感觉。
(7)学生仿读后齐读。
(8)启发想象漓江水“静、清、绿”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①假如我们荡舟漓江,能听到“哗哗”或者“叮咚”的流水声吗?能看到漓江水在流动吗?
②假如我们往江底看,可以看见什么?
③抬起头,向远处看,漓江的水多绿啊!书上打了个什么比方?这个比方用什么比什么?
4.学习第三段。
课文二、三段的叙述方法相似,第三段可以学生自学为主。
(1)分小组讨论、自学第三段,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决以下问题。
①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山的特点的词句。
②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与第二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先用名山作比,然后用一排比句写出桂林山的特点。)
③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a“奇”。课文从两个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以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b“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c“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朗读一首描写桂林山的诗,加深学生对桂林山的特点的认识。
(桂林阳朔一水通,快轮看尽千万峰,
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飞龙。
有山如军舰,有山似芙蓉。
有山如卧佛,有山似书童。
有山如万马奔驰,有山似牛女相逢。
有山如五女相逢,有山似耕作的老农。
有山如将军升帐,有山似左右侍从。)
⑤,动手画一画桂林的山都是什么样子?可自由发挥想象,比一比看谁画的最好,找几名同学到黑板演示。
⑥画出这一段中的排比句,读一读。
⑦引读排比句,老师读每一分句的前部分,学生读后一部分。
⑧指导朗读
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⑨启发想象桂林山“奇”“秀”“险”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A.桂林的山“奇”在哪里,当游客看到那些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景象,会有怎样的感受?他们又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B.“翠绿的屏障”“新生的竹笋”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用它来比喻桂林的山?
C.桂林的山“险”表现在哪里?“好像一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是人感觉到的,这里指的是山栽倒下来还是人栽倒下来?
5.学习第四段
(1)刚才同学们仿佛游了漓江的水,又观赏了桂林的山,你们对桂林的山水一定还有总的感受。现在,让我们先看看第四段,这一段写作者游览后总的感受,文字虽少,内容却很丰富,写得很美。请大家自己阅读欣赏、说说这一段为什么写得好。
(2)学生自学,教师点拨,认识写得好的原因。
①桂林的山和水有什么样联系?
(水的周围都是山,山的影子都倒映在水中,即山水交融,水困山而增色,山因水而添秀)
②山水交融,已经很美了,不仅如此,在这山水之间还有空中的云雾迷茫,山间的绿树、红花、江水的竹筏小舟的点缀,使这幅画显得更美了。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行船,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因为桂林山水的景色太美了,就像一大幅美丽的画卷,因此小船在碧绿的江面上行驶,人就仿佛置身于画卷中游览、观赏。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荡舟漓江的深刻感受。
“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
(3)学生个别朗读,全体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6.朗读全文。
(三)总结扩展
1.根据板书,要
2.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是看图学文,画面与课文内容基本一致。写出了桂林山和漓江水的特点,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秀丽,强烈的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贯穿全文,作者生动而细腻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3.围绕重点学会表达。
(1)课文描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描写了桂林山水奇特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描写桂林山水的?参照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先总后分再总结的方法来描绘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是总起,然后分别介绍桂林的水和山,最后综合桂林山水相依,互为辉映的奇异景色。)
(3)结尾的诗句与课文第一、二两段的哪些句子有联系?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与课文第一段中“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与课文第二段中“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两个句子紧密联系,可以说,结尾的诗句是这两个句子的延续与总结,使全文的结构显得十分紧凑完整。)
(4)课文为什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是因为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抓住了桂林山水与众不同的特点,用比喻、联想、想象把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展现在我们眼前,所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4.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1)桂林的山水,只是祖国美丽的河山的一小部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排比句及分号的用法。
(4)以一个小导游的身份,结合课文内容,指图具体介绍桂林的山水。
六、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漓江的水的特点是()、()、()。
桂林的山的特点是()、()、()。
2.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这句话用了()的修辞方法。
把()比作了()。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