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3、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作者用夸张的笔调,连用三个“最黑”,描述了自己之于“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的痛恨,义愤填膺。写出自己的感情基调,从而引出下文。)
4、无论忤逆,无论小水,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写出了儿童心理的纯真,不诈作。和老莱子做对比,充分体现出“我”对老莱子的厌恶反感之情,也表现出“我”对二十四孝图的极不认同。)
5、现在想起来,实在很傻气,这是因为现在已经知道了那些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
(旧社会的封建思想十分要不得,鲁迅就加入一些对封建习俗和封建思想文化给予尖锐的讽刺和批判,让我们看到了旧社会的丑陋。)
6、“然而,对于阴间,我终于已经颂扬过了,……虽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确没有受过阎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贴,则差可以自解。”
(作者用些许调侃及戏谑的语气,鲜明的揭露了某些人的虚假面具,表明自己所言属实而且出自肺腑之言,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及黑白不分。)
7、“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触犯天条的.,即使半语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当的报应。”
(作者通过举出例子,描绘出小时候在私塾之外自在的阅读,从而反面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及他们对儿童的毒害,但作者对于雷公电母天马行空等的描述,无一不包含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
一、母亲,我祝福您,因为您知道怎样把您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阿斯杜里亚斯
二、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三、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四、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五、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六、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七、诗书立业,孝悌做人。——〖清〗王永彬
八、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家语·弟子行》
九、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十、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十一、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十二、父亲和儿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爱的是儿子本人,儿子爱的则是对父亲的回忆。——欧洲
十三、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法)罗曼·罗兰
十四、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十五、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十六、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十七、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十八、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李毓秀《
十九、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二十、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二十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二十二、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二十三、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二十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二十五、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二十六、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二十七、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二十八、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
二十九、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三十、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三十一、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三十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三十三、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三十四、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三十五、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华兹华斯
三十六、慈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了。——狄更斯
三十七、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三十八、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三十九、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四十、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四十一、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四十二、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增广贤文》
四十三、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清〗王永彬
四十四、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四十五、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四十六、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四十七、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四十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四十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近来感触良多,一个父亲不远千里来到儿子家,不是享清福,而是给儿子带孩子。可却因无谓矛盾被身为公务员的儿子狠打,撕破衣服及咬伤,看着那老父在镜头前伤感落泪,我的心很痛也很气。所谓虎毒不食子,奈何朗朗乾坤下却生了只披着人皮的狼。退一万步,即使老人家生活中有什么过失,试问谁没有过错?更何况生恩养恩重于泰山,没父母哪有你的今天?请问这位公务员,你就不怕遭天谴吗?你就不怕你将来的儿子长大也会这样对你吗?所以,注定你的行为是要遭到万人谴责与唾骂的,是不值得原谅的。在公,你损坏了公务员形象,在私,你身为人子,未尽孝道居然打起老父,你确实猪狗不如!
人之初,性本善。在当前这个人文进步,经济腾飞的社会里,老难养,老不养,道德的缺失与良知的泯灭,确实让人可恨可叹可气。身处这个充满竞争的年代,物质的富有往往成为衡量一个人财富的标志性指标,但物质的富有也未必能让你享用一生,而真正能够受用终生的,是父母给予的、一生都享用不尽的财富。人品,人德,人心,人性的修养与品性尤为重要。父母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最大的庆幸与幸福就是还有父母可孝顺,跟两个老人坐下聊聊天,问个安,吃顿饭,洗个脚,其实,父母要求的并不多,只要儿女们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有空多陪陪他(她)聚聚就满足了。
记得几个月前夏天,开车街道上,见一老妇人撑伞瘫坐路旁讨钱,观颜察色以及见她身上衣衫整洁,感觉不是一个乞丐,为何沦落到街头要钱,好奇心与同情心驱使我停车询问,等我拿了点钱给她后,我问为何天这么热要在路上讨钱,一听我真的气炸。老人家说她今年七十八岁,因儿子和媳妇经济条件有限,把她赶到老房子一个人住,生活起居饮食全无人照料,跟儿子要钱生活治病,总推托经济拮据有孩子要养,没钱给老人生活,无奈之下她只能顶着烈日,拖着驼了背的病体出来乞讨。说完老人泪从悲来,说了句:含辛茹苦把儿养大,成家立业,以为养儿防老,能养老送终,到头来我还不如养条狗。听此言,见此状,我买了些吃的东西交给老人,也再掏了些钱,劝她离去。望着她步履蹒跚艰难的背影,此景确实令人心酸感叹!忆古时,有二十四孝第十三章汉朝郭臣为母埋儿的故事,叹今朝,禽兽儿逼母路边乞讨枉为人子。可唾,可恨,可气之极。
如今,为人父方知父母难,为人父母是甜蜜的,为人父母也是艰辛的,这个滋味只有过来人才知道。其实,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上有双亲可孝敬,间有爱人情相悦,下有儿女绕膝行。简简单单一个团聚,一份亲情,一份和睦,一份融洽,是显得那么的珍贵。有句话说得好:老人如小孩。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不知道父母在爱我们,而且也不知道如何去爱父母。当人生如水一样冲涮了高原与平原,由小溪汇入江河、冲进大海的时候,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胸怀,什么叫包容,什么是接纳,什么是保护,什么是照顾,什么是孝心。
如果你还是啃老族,如果现在的你还在当单身寄生虫,或是已婚双料或多料寄生虫?请多留意自己的父母,请多关心和照看他们正在逐渐老化的过程,别忘了花多点时间陪陪爸妈,多尽点孝心,让他们少操一份心,多省一份忧。我想,这是你应该做的,也一定能够做到做好。人的血液在无限的传递,爱的回复却显得稀奇。物质时代,我们把精神,金钱,感情不计成本的投给了孩子,却总是找借口没有时间看一眼年迈的高堂,尽管心存负疚,却总能给自己一个堂皇的理由!都在说忙和累,可是,我们为什么不再拿出给孩子一样的爱向自己的父母倾注?给父母一点对孩子一样的爱,也让我们的心再回眸的时候不全是空空的忏悔。当我们在用语言表达我们对父母爱的时候,其实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爱。爱是沉重的,是需要责任,需要给予,需要的是无声的行动。爱,不要轻易说出口,因为在值得你付出爱的人面前,这样的表白是世界上最苍白,最没有内容的一句话。
人生百态,社会聚焦,一个血淋淋,赤裸裸的现拍视频画面入眼,真是丧尽天良!吸毒儿因毒瘾发作,跑到父母维持生计的路边摊要钱,因家早被吸毒儿子掏空,根本没钱,没了人性的儿子恼休成怒,不管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的老母如何劝说,操起菜刀把亲生母亲活活砍死,老父见状上前救命,奈何被丧心病狂的儿子按在路边水沟,连头都给活生生的砍了下来。一场毒祸!亲生儿如魔鬼般亲手砍死了亲生父母。场景触目惊心,不可思议!
有些记忆不堪回首,有些现状却难以改变,面对有些富二代靠着父母辛苦打下的江山任意挥霍,摆阔,攀比。到底是溺爱过度还是从小教育的缺失?从小优越的条件造成了对生活对父母的无限依赖,而且随着计划生育夫妻只生一个的现状造成了把孩子视为稀世珍宝,把孩子们都培养成温室里的花。以前父母省吃俭用养育孩子的思想在如今变了质,在孩子未有自立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时候过度呵护和无限满足,为了无谓的溺爱与脸面,令到如今孩子的生活抗风险能力和尊老爱幼的思想变得堕落与缺失。想想后怕,一代传一代,一代不如一代,小至家庭,大至民族命运全交在下一代手里,国家兴亡,教育有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但对孩子也要教育有方,从小教育孩子该从人心,人性,人德,人义,孝道,为人,做人培养起。中国五千年文化道德百善孝为先的传统不能忘,养儿容易教儿难,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人人想,莫到头来一场空。话说回来,如今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的繁重,很多家庭确实存在独身子女赡养老人难的问题,这就要靠社会制度对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问题给予加速完善与发展。
最后谨以简摘《百善孝》与全天下儿女们共勉: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为人子女应孝顺,不孝之人罪滔天。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顺父母为一端。天地重孝孝当先,孝敬父母如敬天。亲由我孝寿由天,生前能孝方为孝,死后尽孝枉徒然。百行万善孝为先,当知孝字是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