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关于描写无锡蠡园优美句子 正文

关于描写无锡蠡园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02 06:47:10

“沿着太湖之滨的千里沃野,城镇风光绮丽,水流柳荫下,船穿石拱桥。春天,处处桃花开如云霞;夏天,荷花淀香遍水涯;秋天,丹桂、金桂、白桂处处飘香。

“就是这丰姿异彩的城镇和水乡,镶嵌着明珠似的太湖。

“镶嵌这明珠一角的是:梅园、蠡园和鼋头渚。

“这三座名园,天造地设,都坐落在无锡。无锡是大自然的宠儿,得天独厚。

“无锡――锡山开尽了,但在锡山的龙光塔之下,无锡长街坦直,大厦林立,车如流水,人似潮涌,多幺繁华富丽!太湖如镜,映照着无锡美好的姿容,尤其是名园三座,座座象金雕玉镂,座座是花艳景新……”这是作家碧野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太湖之春》中的一段对无锡的描写。

无锡,我美丽的故乡,我为有这样的故乡自豪!

无锡别名梁溪,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它地处长江三角洲,江苏省东南部,沪宁铁路中段,古运河正好穿过,在惠山脚下,太湖之滨。东临上海,西靠南京。交通发达,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是个好地方,素有“小上海”的.美称。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啊!

无锡文物古迹很多。是许多古代名人常到的地方。据地方志记载,唐朝的陆羽、张继、李阳冰、许浑……,宋朝的范仲淹、苏东坡、韩世忠、文天祥……都来过无锡,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宝。无锡也是许多著名人物的故乡,古代的如顾恺之、李绅、李纲、邵宝、顾宪成、薛福成……都是无锡人。现代的著名人物有:民族实业家荣宗敬和荣德生、革命家秦邦宪(博古)、严朴和陆定一、文学家钱钟书、科学家钱伟长、音乐家王莘、漫画家华君武、还有那虽然出身贫寒但可称得上是世界级的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

无锡的名胜、人文景观也很多。有88米高的灵山大佛,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二泉,江南第一山的惠山,久经沧桑的龙光塔,人来人往的锡惠公园,太湖隹绝处的鼋头渚,四季飘香的梅园,珍奇细巧的蠡园。……

北宋著名学者杨时建造的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市东门苏家弄内。1604年著名学者顾宪成、高攀龙等因得罪奸臣魏忠贤,被罢免回乡,和议捐资重建了东林书院。顾宪成为东林书院所题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著名

无锡的惠山泥人、油面筋和酱排骨是久负盛誉的传统工艺品和传统名特产。惠山泥人已有四百多年历史,造型千姿百态,精致优美。油面筋和酱排骨味道鲜美。油面筋被称为素斋中的“山珍海味”。酱排骨名声远扬,是无锡的一道著名特产。还有那皮薄、汁多、味甜的水蜜桃,令人唾涎欲滴。

无锡的经济发达,自隋唐至宋代以来,贯通南北的大动脉――运河,使它逐步发展成为江南的名城。明清时代,无锡社会经济更加繁荣,逐步发展成为苏南地区的粮食、棉布、蚕茧和生丝的贸易中心。无锡与芜湖、九江、长沙成为闻名中外的四大米市。随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土布已为“吾邑生产之一大宗”,无锡“布码头”之称就传遍大江南北。随后蚕桑业兴起,无锡又成了“甲于东南”的丝茧市场。1895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创设了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业勤纱厂。1900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朱仲甫合伙创办宝兴面粉厂。1933年,无锡已有大小工厂323家,位居全国第五位。无锡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迅速发展。无锡解放五十多年来的社会变迁和发展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突飞猛进。1981年,无锡被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现在无锡已成为江苏省四个特大城市之一。无锡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无锡充满温情和水,投资环境极好。那动人的《太湖美》和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吸引了大批的客商来无锡投资,尤其是日商特别钟情于无锡这块热土。今天,无锡人民正意气风发,全面实行小康而奋斗,我作为一个无锡人,为无锡的方方面面感到自豪

听说蠡园的景色美丽无比,所以我准备去蠡园看一看,走一走。

果然,蠡园的湖水清澈见底,真像一面大大的镜子。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着,水草在湖中伸出碧绿碧绿的手臂,亲切地抚摸着鱼儿。两条长堤——樱堤和柳堤轻轻地拥抱着蠡园,好像在细心呵护着这美丽的.景色。 长堤的两边种着垂柳,微风轻轻吹来,柳枝随风飘荡,真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感觉啊!蠡园的一个角落里有两排竹子织成的绿色围墙,远远望去,一片葱翠,竹叶茂盛。这让我想起刚学的一篇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无数片不同的叶子,组成了这幅美丽的图画。

最令人留边忘返的是千步长廊,长廊的墙上镶嵌着一幅又一幅的诗画,有苏东坡的《洞庭春色赋》、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书法10文等等。

啊!蠡园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啊!

注:因为这个单元是学的写景的课文,所以妈妈带我到蠡园去走了走,感受了一下蠡园的美景。

为今天爸爸妈妈要带我去无锡名园——蠡园游玩儿喽!

进了蠡园的大门,一块刻着“西施传说廊”的石碑吸引了我的眼球。于是我顺着指示牌,找到了它。8块栩栩如生的石刻画讲述着西施的传奇故事:西施随着范蠡来到了太湖边,教会了人们养鱼、制陶,园主陈梅芳非常仰慕范蠡的为人,就把他自家的园林起名为“蠡园”。

了解了西施的故事,我们沿着石砌的小路,来到了荷花池旁。虽然现在以过了荷花盛开的旺期,但荷叶还是挨挨挤挤的.,露出一个个小莲蓬。池塘的周围有四个一模一样的凉亭,我一个一个走进去看,每个亭子里都有一个匾额,上面分别写着:“溢红、滴翠、醉黄、吟白”。哦,原来这四个亭子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怪不得叫“四季妙亭”呢!

随后,我们来到了蠡湖边上,欣赏着眼前清澈的湖水,心里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许多。我们坐在堤边的石凳上,爸爸说:“每到春天,春风一吹,柳树长出了新的嫩芽,夹竹桃张开了粉色的笑脸,春天也就来了,大家就把它称之为’南堤春晓’”。正当我听得津津有味时,一条大鲤鱼从水中一跃而起,又“扑通”一声沉入水中,让我惊喜万分。我久久地在石凳那儿坐着、盯着,等着,还想再看到鱼儿跃出水面,但是等了很久,也没有鱼儿出现。爸爸抚摸着我的头,笑着说“鱼儿看见你这么漂亮的小姑娘,都害羞地沉入水底啦!这就是成语‘沉鱼落雁’中的‘沉鱼’。别等啦,我们走吧!”听了这话,我开心地跟着爸爸妈妈去游览假山了。

这些假山是由各种云状的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只要你发挥想象,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事物。我和爸爸、妈妈争相议论着,这块石头像什么,那块石头像什么…..我们还在山洞里玩起了捉迷藏,最后又一起爬到了最高的归云峰。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天色渐晚,我们穿过了千步长廊,来到了出口。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蠡园,和爸爸妈妈相约,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