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元旦的主题黑板报
元旦黑板报图片1
元旦黑板报图片2
元旦黑板报图片3
元旦黑板报内容1:
元旦的习俗
古代元旦习俗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古代,完成了庄稼的收割,劳作一年的人们会准备丰厚的食物来迎接春天,即“五谷皆熟为有年”,俗称“年”。在宋代就有燃放鞭炮,逛年会,吃团圆餐的记载。
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中提到:“元旦,京师人家多食索饼,所谓年馎饦,或此之类。”说明当时汴梁百姓会准备面条之类的食物来过年。元旦的习俗逐渐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的元旦习俗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我国采用公元纪年法,元旦就是阳历新年。元旦的喜悦一直延续到农历春节。团圆、祭祖、吃饺子,赏花灯,成为每个中国百姓,每个家庭度过新年的习惯。
北方的元旦习俗
我国的北方冬季天气寒冷,昼短夜长。从元旦开始,农闲的百姓杀猪宰羊,盘腿坐在土炕上,聊聊家常,不干活,不出门,直到正月十五才结束。因天气寒冷,东北元旦饮食主要以冻品、腌菜、乱炖为主。像冻饺子、酸菜炖粉条、腌雪里红等都是元旦必备的食物。
北京小孩子新年要吃冰糖葫芦,象征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文俗方面:扭秧歌、踩高跷,东北二人转,都会在庙会上接连表演。天津剪窗花,贴
南方的元旦习俗
较之于北方元旦习俗之 “俗”,南方元旦的习俗则偏向于“雅”。在江浙一带,元旦时节把竹竿束于草上,点火燃烧,称为“庆田蚕”。绍兴元旦会用“茶碗茶”待客,有的还要放入橄榄和金桔,称为“捧元宝”。
在福建,闽音“春”与“剩”相同,元旦吃饭时要在米饭上插上红纸做的花,俗称 “春饭”。春饭是 “年年有余”的象征。在广东,元旦拜年时,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也是吉祥如意,来年结余的`象征。
台湾元旦习俗
在宝岛台湾,元旦这一天全家老少都要围在一起聚餐,餐桌上摆放火锅,这叫做“围炉”。参加“围炉”的人,桌上的每样菜都要品尝,也要象征性地喝酒,以讨来年红红火火。
在元旦,台湾同胞会吃长年菜。所谓长年菜,其实就是俗称的芥菜,台湾人认为这种菜叶长象征命长。有些人在煮菜时还要加上粉丝,意喻绵绵不断,长生不老。
西藏元旦习俗
在藏历新年中,家家要摆上“卓索切玛”,上面插上用酥油塑制作的彩花,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妇女要做“卡塞”这种用酥油制作的糕点招待客人。窗户要换上新布帘,房梁和厨房要装扮哈达,好歌善舞的牧民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展现出一派喜庆的气氛。
元旦黑板报内容2:
元旦对联
上联:人歌四化金鸡唱
下联:岁乐千春紫燕飞
上联:天开美景春光好
下联:人庆丰年节气和
上联:风吹大地迎春绿
下联:日照人心向党红
上联:六花喜映丰收果
下联:四化欣期大有年
上联:四化宏图壮春色
下联:十亿神州浴朝晖
上联:旧岁扬鞭已跃马
下联:新年折桂再乘龙
上联:旧岁乘风传捷报
下联:新年飞雪送征程
上联:旧岁创千秋大业
下联:新年描四化蓝图
上联:去岁欣欣收硕果
下联:今年跃跃绘宏图
上联:腊梅朵朵迎新岁
下联:瑞雪飘飘兆丰年
上联:神州伟业歌不尽
下联:祖国春光画难赢
上联:国历欣逢元旦节
下联:新春合唱吉祥歌
上联:国运兴隆如旭日
下联:事业发达胜阳春
上联:祖国长天皆丽日
下联:神州大地总春风
黑板报庆祝元旦的句子
1、走进新年,走进蓬勃的希望,每一颗青春的心都焕发出缤纷的色彩 。走进新年,走进时尚的动感地带,世界在我们眼前灿烂地舒展开来。
2、展望即将迎来的一年,更好的成绩等着我们去创造,更大的困难等着我们去征服,一项壮观的事业等着我们去挥洒智慧和才能。
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衷心祝愿各位新年快乐,合家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4、又逢元旦节,新的一年在人们的期待中开始了。元旦节已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了,那么,元旦节从何而来?它又象征着一种什么意义,我们一起来看看。随着第一屡阳光照亮大地,新年开始了她翩翩的脚步。难得的一次节假日让平时忙碌的人们有一次休闲的机会,陪同爱人,牵着孩子,走进广阔的城市空间,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新年的阳光。一张张明媚的笑脸充满着对新年到来的希望和祝福。
5、今晚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庆元旦佳节。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单位党委及我本人的名义,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单位全体职工及其家属同志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并祝大家新年好!
6、我们满怀辛勤耕耘的丰收喜悦,迈着奔向新征程的豪迈步伐,迎来了新世纪又一个元旦。值此一元复始、万家欢乐之际,我代表公司党委和总部,向大家祝贺新年!向节日期间仍坚守岗位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7、我祝愿我们的老师在新的一年里,顺流顺风,心想事成;我祝愿我们的同学在新的一年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祝愿并坚信,下年的七彩天空和阳光大陆,必将属于我们英姿勃发的新一代!
8、新的一年孕育着新的希望,新的征程将谱写新的辉煌。今天,我们的航船已经起锚,明天,不管经历怎样的风浪,它将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我们的未来必将更加辉煌!
9、一年之际在于春,作为一个全新的开始。平时忙忙碌碌的人们在元旦这个节假日,和家人一起放松放松心情,活动活动筋骨,然后再开始新一年的播种和耕耘。
10、月日寒冬辞旧岁,瑞雪兆丰年。我们走过了不凡的一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一年。
11、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公司党组,向公司广大员工、家属和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关心支持公司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12、来来来我们一起来游戏,请你跟我做相反,请起立,请你——经过一番活动,寒意离我们远去,暖意顿然生起,接下来我们的庆祝会就要开始了。请稍做安静。
13、老师、同学们,为欢庆元旦,我们准备了这台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同学们将用自已的舞步展示我们县一小的校园貌、师生情,同学们的歌声将走过大街小巷、飞越千山万水。此时此刻,学校盼望与大家一起迎着新千年的曙光,迈进新时代,在光辉灿烂的下一年越干越好!
14、时间如水,一去不回,岁月如歌,娓娓动听。孩子们,每天,都有一轮新的太阳冉冉升起;每年,都有一轮新的希冀变为现实。当新年的阳光打在你脸上之时,xx年已来到了我们的面前,她是我们生命途中上又一片新的天空。
15、踏着青春的节拍,我们向新年走来,一路欢歌,一路笑语,万物在漫天风雪中欣然等待。激扬着少年的风采,我们向明天走来。
庆祝元旦黑板报内容:元春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 的记载。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元旦的各时代称呼
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元旦一词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而“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在《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茗》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关于元旦的诗话
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正月》开篇话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以及南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等诗文中。
古代元旦宫廷有贺岁之礼,规模宏大而隆重。三国时曹植《元会》诗:“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唐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之二:“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唐代另一诗人成文斡写有《元旦》诗:“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唐人孟浩然写了一首《回家元日》诗,云:“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古代元旦有贴春联的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的《已酉元旦》诗:“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宋伯仁《岁旦》诗:“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诗中的“桃符”、“桃板”即指春联。
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明代陈献章的《元旦试笔》有如一幅“乐岁图”。诗人在诗中写道:“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清代爱国诗人张维屏的《新雷》,虽未用“元旦”、“元日”等词汇,却以元旦为题,写出人们贺岁、迎春的喜悦:“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一代伟人毛泽东,1930年1月写了一首《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欣赏这首词,犹如走入一幅壮阔的风景画,全词淋漓酣畅,清新自然,充满了乐观、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