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写徽州山水的优美句子 正文

描写徽州山水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16 04:22:05

(第一首)

屹立牌坊几百年,重重困扰似云烟。

才疏或可争高位,德浅焉能做大贤。

许相谋朝留壮举,徽商济世得升迁。

流连辗转生疑问,谁允今人逊祖先?

(第二首)

我到徽州细雨斜,一溪水墨一城花。

城楼昂首睨千古,曲巷低眉走万家。

流水桃花鳜鱼臭,猴魁阔叶茗香遐。

青山雾绕烟迷客,浪漫渔梁向海涯。

(第三首)

日照葱茏雾为纱,云遮水绕牧彤霞。

半明半隐钟声远,天上人间数九华。

(第四首)

未到徽州别问州,深深古院几时谋。

高悬一处沧桑匾,错落三重寂寞楼。

难晓当年何故事,但知今日不闲悠。

江山掌在红门里,千万人民可有愁。

(第五首)

千古渔梁杨柳绿,半湖淡雾百花妍。

小桥流水成诗画,明月清风入和弦。

翰墨钟灵逢盛世,人文毓秀值华年。

春盈歙县繁荣地,福满徽州浪漫天。

(第六首)

百里方圆半壁城,新兴古老总纷争。

迷茫故事谁分辨,浩荡春声不可评。

踏巷穿街寻趣味,登楼过院看征程。

迎来盛世偏聊旧,多少徒劳只为名。

七绝 画里宏村采风(新韵)

湖光山色胜芳春,画里宏村笔会吟。

秀水仿生臻境妙,当惊天下美无尘。

牛形水系绘宏村,月沼南湖绝牵魂。

野趣归真何自在,悠然流醉采风人。

壁明瓦黛马头墙,徽韵皖风书画乡。

幽雅宏村今醉客,龙吟梦幻谱华章。

长相思 黄山宏村画中游

水中游,画中游,

水墨宏村梦幻流。

采风不胜收。

情悠悠,爱悠悠,

山水写真活力遒。

兴高诗趣稠。

浣溪沙 徽州

前世不修生徽州,

十三四岁外一丢,

妻愁母苦望船忧。

地少经商天下客,

驰驱龙马世代讴,

皖风徽韵惠神州。

东晋的陶渊明,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个理想王国——桃花源,引得后人辗转难眠,费尽心思要去走一遭,看一看世外桃源的真面目。可惜,他们怎么也寻找不到,徒然作诗感喟。其实,桃花源就在偏僻闭塞的徽州山里,整日攀附权贵、醉心功名的人,游走于通都大邑,又怎能注意到乡间才子、草下明珠呢?理想王国里有桃花源,桃花源却在徽州,这其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难道徽州就是梦寐以求的理想王国吗?粗俗的我无法理解。我只知道,在徽州,不仅山明水秀,烟云之间还遍布精美的古祠堂、古书院和古牌坊。那些古建筑巧夺天工地生长在青山间、绿水旁,像一首首诗,似一幅幅画,山水人文的完美结合达到了极至,人与自然的和谐,看来莫过于此。

祠堂、书院之多,可以用“云集”一词形容,这也是徽州古村落与江南古镇的`显著区别之一。在著名的周庄,好象就没有祠堂书院。沈万三家族,挣了盆满钵盈,除了给后人留下了深宅大院,没听说他们捐款办书院,也没听说他家子孙文字出身……贾而好儒,可能并不是天下商人的共识,但它是徽州人习惯了的一条康庄坦途,在这条道路上,徽州人矢志不移,世代不改初衷,一直走到了今天。

对于一个宗族而言,祠堂可以增强自己的凝聚力,既能团结族众,同心协力抵御外侮,又可以和衷共济,戮力同心共谋发展。徽州的祠堂中,数罗东舒祠最为典型,它位于歙县呈坎村,享有“江南第一祠”的美誉。游人不晓得罗东舒是何许人也,但是参观时能感觉到他的本事肯定不小,罗氏子孙分明把罗东舒当作孔子一般祭祀!我说祠堂搞的像孔庙,导游讲它号称“民间故宫”哩,辉煌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祠堂的规模,代表了宗族的势力、实力和荣耀,人们往往通过它们了解一个村落、一个宗族,祠堂就是村落的窗户,是眼睛。我想,呈坎村的眼睛,就是罗东舒祠了。

“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这是徽州人科举至上的真实反映。四书五经里面有金钱美女、功名富贵,比做生意来得容易,还少的日晒雨淋,人生在世,除了追求这些,还有什么呢?于是,书院一座一座建立起来,成为徽州独特的文化景观。历史上,徽州人不单单建造了众多的书院,还通过书院培育了一大批人才,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为徽州赢来了“东南邹鲁”的美名。徽学之所以成为中国三大显学之一,显然与这里文风鼎盛、底蕴深厚的环境分不开。一路游玩,有两座书院给我印象较深。一个是雄村的竹山书院,记得那里有一副对联:“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山由篑进,为则必要其成。”另一个是东麓书院,相传,宋代民族英雄岳飞曾经来这里访问故人,就住在书院里头。原本普通的院落,因为名人的游踪,加上导游解说词的煽情,逐渐的就异样、神秘了,于是,游人的印象就深刻了。

徽州不仅祠堂、书院出众,牌坊更是一绝,这里牌坊数量大、样式多、级别高,使徽州被称为“牌坊博物馆”。不要说其他地方,单单鲍村的牌坊群,就足以令人瞠目结舌了。一溜七座巨型牌坊,呈一种弧型立于村头,像人间的巷子,更像天上的街市,忠、孝、节、义被它们演绎的淋漓尽致。有人说,批评人,应该用电话;褒扬人,应该用公文。当我往返于牌坊之间的时候,我想,徽州的牌坊,就是封建统治阶级旌表功德的公文啊!

我不止一次游历徽州,每一次都为徽州陶醉。现在,我对徽州的推崇已经无以复加了——滇藏山川,带有仙气,“多智而近妖”,让人有遥不可即的感叹;江南水乡,过于阴柔,而且沾染铜臭……都不似徽州,有山的风骨、水的灵秀、梦的境界,它既不是神,也不是妖,它是吸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崇高却可亲可近,质朴却超凡脱俗……“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岂止是汤显祖的叹息,这分明是我的内心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