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写黍离的优美句子 正文

描写黍离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15 22:26:44

1、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2、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4、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c。《诗经国风卫风伯兮》译、天要下雨就下雨,却出太阳亮灿灿。一心想着我大哥,想得头痛也心甘。哪儿去找忘忧草?种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着我大哥,使我伤心病恹恹。

5、海(yāo)草虫,(tì)阜螽(zhōng);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gu)止,我心则降。《诗经国风召南草虫》译、听那蝈蝈RR叫,看那蚱蜢蹦蹦跳。没有见到那君子,忧思不断真焦躁。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愁全消。

6、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8、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pàn)。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国风卫风氓》译、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岂料反目竞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9、野有死(jūn),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桑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hàn)我(shuì)兮,无使矗máng)也吠。《诗经国风召南野有死》译、野地死了香獐子,白茅包裹才得体。少女怀春心不已,美男善诱情意起。林中朴晌奕死恚野地死鹿还施礼。白茅包裹埋地里,少女如玉属意你。缓脱裙衣是何企,别碰腰带对不起。莫使狗儿叫不已,少女今生跟定你。

10、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11、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12、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诗经国风邶风雄雉》译、雄雉飞在遥遥的远方,羽翅舒展真漂亮。我朝思暮想的人儿啊,愁思绵绵音信渺茫。雄雉飞在遥遥的远方,四处响起他的欢唱。诚实可爱的人儿啊,无尽相思使我心伤。

13、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诗经国风豳风伐柯》译、砍取斧柄怎么做?没有斧头做不好。妻子怎样娶进门?没有媒人办不到。砍斧柄啊砍斧柄,有了原则难不倒。遇见我的心上人,摆上礼器娶来了。

14、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译、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战袍。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敌忾!

1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17、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译、潺潺的山涧水,深远的南山。

1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19、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诗经国风唐风葛生》译、葛藤生长覆荆树,蔹草蔓延在野土。我爱的'人葬这里,独自再与谁共处?

20、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21、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nì)如调(zhōu)饥。《诗经国风周南汝坟》译、沿着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枝条。还没见到我夫君,忧如忍饥在清早。

22、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鳌2指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⒄。亲结其缡⒅,九十其仪⒆。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诗经国风豳风东山》译、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当年黄莺正飞翔,黄莺毛羽有辉光。那人过门做新娘,迎亲骏马白透黄。娘为女儿结佩巾,婚仪繁缛多过场。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该美成什么样!

23、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F》译、面对政局我战兢,就像面临深深渊,就像脚踏薄薄冰。

2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2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6、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译、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我曾经对你说过,我愿意握着你的手,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2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9、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经小雅天保》译、犹如上弦的月,好比初升的日。恰似南山之寿,不会崩坍陷落。犹如松柏枝叶,长青不衰。

30、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魏风硕鼠)译、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31、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32、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33、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34、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经小雅天保》

35、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邶风静女》

36、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

37、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3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39、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40、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诗经{风君子偕老》

41、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国风陈风月出》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身姿窈窕步轻盈,让我思念心烦忧。

4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43、如柔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44、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诗经国风唐风葛生》译、夏季白日烈炎炎,冬季黑夜长漫漫。百年以后归宿同,与你相会在黄泉。

4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46、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47、坑忻,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待嫁)

48、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诗经国风邶风终风》译、狂风迅疾猛吹到,见我他就嘻嘻笑。调戏放肆真胡闹,心中惊惧好烦恼。狂风席卷扬尘埃,是否他肯顺心来。别后不来难相聚,思绪悠悠令我哀。

49、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50、绿兮衣兮,绿衣黄裹。绿兮衣兮,绿衣黄裳。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51、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52、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译、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爪。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的风俗),我回赠给你的却是佩玉。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5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译、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

5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55、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诗经召南草虫》

5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5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顺流而下寻找她。仿佛在河的中间。

5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59、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60、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诗经周南兔D》

61、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6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击鼓》

63、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诗经·邶风·雄雉》

64、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诗经·豳风·伐柯》

65、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诗经·周颂·敬之》

66、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小雅·采薇》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诗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语词工整优美,情真意挚,为流传千古的佳作。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唐以后成为科举试士诗的一体。所送别的是一个出门远行的友人。送别的时间是仲春二月的一个晴和的日子。当送别来到郊野的时候,但见一片荒芳草萋萋,遍野碧绿。这正好触动诗人的离别情怀,于是眼前景、离别情融为一体,写出了这首送别的诗篇。

传说白居易十六岁时自江南赴长安(即今天的西安)应试举人,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谒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看了他的姓名,笑说:“长安米价正贵,在这里居住可不太容易啊!”等到展开白居易的诗作,读到这首《古原草》,不由得赞叹道:“能做出这样的诗语,居亦易矣!”白居易自此名声大振(见张固《幽闲鼓吹》)。

唐人的咏物诗,往往到最后一句才能见出诗人的本意。白居易一贯主张作诗要通俗易懂,但也有一些诗作巧妙使用隐喻的手法。《古原草》这首诗题目中有“送别”二字,可见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篇。而通篇句句都在写草,实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表现友人之间依依惜别时的绵绵情谊。情深意切,所喻尤为巧妙,不愧为白居易的成名作。

起句实赋草字,在一望无际的古老郊野上,草木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这两句渲染春草的茂盛、原野的阔大及春光的和

这首诗通过古原草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精神和对友人的惜别深情。情调昂扬,使人读了胸怀开朗,积极乐观向上,不象一般送别之作写得那样惆怅,使人读了伤感。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八句,前六句都是写春草,赞颂它的生长不息的旺盛生机,后两句才点出送别;写春草的笔墨多,写送别的笔墨很少。粗略一读,似乎是一首赞颂春草的咏物诗,但只要仔细体会一下,便不难知道:诗人只是借春草托寓,赞颂春草的生长不息的旺盛生机,也就是以此来联系到人的坚毅顽强精神,从而更好地突出送别之情的。写送别虽仅两句,却有画龙点睛之妙。

全诗语言精炼,锻字炼句甚工,特别是“野火”、春风”两句,语精意深,富于哲理,成为人们传诵的名词。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生平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 815 ),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修水利,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亩千顷,成绩卓著。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改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终年七十五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在文学上,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3278·《唐诗鉴赏大典》

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其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广泛尖锐地揭露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抨击了现实中的流弊,表现了爱憎分明的进步倾向。除讽谕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独具特色,为千古绝唱。

白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平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迹。其诗刻画人物,形象鲜明,以情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古诗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语词工整优美,情真意挚,为流传千古的佳作。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唐以后成为科举试士诗的一体。所送别的是一个出门远行的友人。送别的时间是仲春二月的一个晴和的日子。当送别来到郊野的时候,但见一片荒芳草萋萋,遍野碧绿。这正好触动诗人的离别情怀,于是眼前景、离别情融为一体,写出了这首送别的诗篇。

传说白居易十六岁时自江南赴长安(即今天的西安)应试举人,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谒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看了他的姓名,笑说:“长安米价正贵,在这里居住可不太容易啊!”等到展开白居易的诗作,读到这首《古原草》,不由得赞叹道:“能做出这样的诗语,居亦易矣!”白居易自此名声大振(见张固《幽闲鼓吹》)。

唐人的咏物诗,往往到最后一句才能见出诗人的本意。白居易一贯主张作诗要通俗易懂,但也有一些诗作巧妙使用隐喻的手法。《古原草》这首诗题目中有“送别”二字,可见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篇。而通篇句句都在写草,实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表现友人之间依依惜别时的绵绵情谊。情深意切,所喻尤为巧妙,不愧为白居易的成名作。

起句实赋草字,在一望无际的古老郊野上,草木繁茂,年复一年,伴随着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枯荣往复。这两句平直抒写,看似无奇,实则揭示了那片古老草原上草木繁荣和枯败不断交易的自然规律。而以“离离”二字冠于句首,则给人造成一种春草繁茂的印象。《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张衡《西京赋》:“神木灵草,朱实离离。”“离离”是用来描摹果实累累,枝繁叶茂的景象。因此,“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二句的重点在“荣”, 而不在“枯”。这就为下面的两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埋下伏笔。此二句是此诗中的千古佳句,不仅展示了草木的顽强生命力,而且揭示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客观规律,同时也暗喻人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奋勇抗争的精神。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这两句渲染春草的茂盛、原野的阔大及春光的和煦。“古道”、“荒城”紧扣题中“ 古原”,以人世的兴衰与自然界的勃发的生命力作对照,以“侵”、接”二字刻绘春草蔓延、绿野天际的景象,传神写照,可谓善于体物。末句由草关合人事,远送王孙。王孙借指诗人的朋友。用春草之繁茂比喻别离之情,是古诗中的传统。《楚辞·招隐士》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江淹《别赋》中也有“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到白居易则极尽描绘春草繁盛之能事,而结句用“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把友人间无影无形的依依惜别之情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语语如在目前,魂销黯黯,不胜其苦。

这首诗通过古原草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精神和对友人的惜别深情。情调昂扬,使人读了胸怀开朗,积极乐观向上,不象一般送别之作写得那样惆怅,使人读了伤感。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八句,前六句都是写春草,赞颂它的生长不息的旺盛生机,后两句才点出送别;写春草的笔墨多,写送别的笔墨很少。粗略一读,似乎是一首赞颂春草的咏物诗,但只要仔细体会一下,便不难知道:诗人只是借春草托寓,赞颂春草的生长不息的旺盛生机,也就是以此来联系到人的坚毅顽强精神,从而更好地突出送别之情的。写送别虽仅两句,却有画龙点睛之妙。

与白居易的众多咏物诗一样,这首诗也蕴含深刻的寓意,或在感叹身世,或在哀怜同道,或指讽权贵阀阅,或存心帝王回顾,或在演绎诗人对人生的观察,或兼而有之。就诗歌自身的内容来看,它主要抒发一种对人们屈没贤材,争逐虚名的不满与愤慨,并劝谕执政者能明察贤愚,以使有志之士得效轮轴之材,肩负起治国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