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由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3、学会“蝎、蟋、蟀、蝈”4个会认字。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2、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二、深入学习课文,在感悟刻画人物方法的同时,体会人物的个性。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学生独自画句子、思考、朗读
3、指名朗读,要把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听后进行点评。例: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强烈的好奇感,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在他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
4、同学们在一边朗读一边点评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逐渐读得到位。
5、指名分角色朗读。
6、从刚才的朗读中,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个性了吗?
——“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三、《表里的生物》是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作家冯至写的一篇散文。还有哪些描写让你很欣赏?找到之后好好读一读。
2、海豚是动物中唯一会笑的,你看它的照片,嘴角上扬,微微一笑,乖巧温柔。海豚还象征着自由快乐,在广阔的大海中任意的游。
3、海边拾回来的小海螺,光滑、圆润、亮闪闪,两个配对在一起,做成窗帘扣的吊环,一样美丽非凡。把它们配饰在家里的窗帘上,窗帘也会沾染上海风的味道。
4、贝壳的外表有许多黑色和黄色的小斑点,非常密集,有一些白色空隙真像金钱豹的外皮。它的底色是白色的,两头的边缘是波浪形的,中间是空心的。如果从它的上方观察,它就像一条小鱼正在清澈的河水里欢快的游动。如果从它的侧面观察,它就像一只小螺号,在尽情的歌唱。
5、养水母的杯子里有许多小黑点,那是水母爱吃的微小生物——小磷虾,每几个抱成一团才有芝麻粒那么大。水母的食量很小,一次只吃一丁点儿,水中的生物已经够它吃一辈子了,它进食时总是先用触须“粘住”食物,再用嘴吸入,每当这时,它总会摆动触须,像是在为能吃到美味的食物庆祝呢!
6、在鲸豚馆里,海豚活泼可爱,在水中穿梭自如,翩翩起舞。它那光滑的身体让我陶醉;它那欢快的鸣叫将我振奋;它那友善和纯真的眼睛充满了柔情蜜意,使我难以忘怀。
7、海洋中的鲨鱼就像陆地上的猛虎、人间的强盗一样,专门以吞食弱者为生。鲨鱼十分凶猛,能一下子吞掉几十条小鱼,吃起小鱼来,犹如风卷残云一般。
8、因为太小了,所以它的触须较短,别看它短,上面可是长有毒刺的,每一根触须就犹如一把毒剑,它就像是一名拿着利剑的勇士,时刻准备刺向它的敌人,不过水母不是用剑打仗而是捕食的。
9、这条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那一大片暗红的血朝一英里深的海里下沉并扩散的时候,它从水底深处上来了。它窜上来得那么快,全然不顾一切,竟然冲破了蓝色的水面,来到了阳光里。跟着它又掉回海里,嗅到了血腥气的踪迹,就顺着小船和那鱼所走的路线游去。
10、在碧蓝的大洋面上,常可见到鲸呼气时喷出一股股白色雾柱,有的高达十余米。
11、当水母一起运动时,就像一个个热气球膨胀起来,一伸一缩漫无目的的游。又好像是一个个仙女在小河里游泳,美丽极了。
12、我的小企鹅长着又圆又大的脑袋,圆鼓鼓的大白肚皮,白白净净的胖脸上有一个黄黄的大扁嘴巴,眼珠漆黑漆黑的圆溜溜的,脚掌很小,有一对可爱的小翅膀。
17、海狮像个熟练的杂技演员一样,用鼻尖接住飞来的水球,然后噗地一下把球弹向空中,球落下来又不偏不倚恰好落在鼻子上,这样连续几次,仿佛鼻子生有吸力一样。
17、海洋公园的水池很大,里面有两只小海豚正在欢快的嬉戏。可爱的海豚身上象抹了油一样,油亮油亮的。它的背上长了一个鳍,肚皮象雪一样白白的。尾巴灵活的摆动着,真有趣。
17、我捡的贝壳有的象一座小塔,高高的,底下大,上头尖,有的象块乌龟壳,中间高,两边低,上面还有一条条花纹;有的像孔雀的尾巴。颜色有白的、黄的、褐色的、紫色的。
16、河里没有多少水,可是长着不少的绿藻,像油腻的长绿的带子,窄长,深绿,发出些微腥的潮味。
17、在左海的海底世界,我看见了一把把游动的小伞——水母。我看见的水母有红的,蓝的,白的,还有黑的,大多数都是白的,有的好大好大,估计有4厘米长,有的好小好小,估计只有2厘米。
18、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迥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19、在新西兰我还看见了另一种企鹅,它的个头比较大,有一个第句岁儿童那么高,叫黄眼睛企鹅。它们每天黄昏的时候上岸,而且是新西兰独有的企鹅,别的地方是看不到的。可能因为太少了,为了保护它们,我们只能被允许从很远的地方看它们上岸。
描写海洋生物的句子
20、一个小小的贝壳,也能起到大作用。扇面形状的,螺旋形状的,大个的,小巧的,稍稍加工一下,穿起来,吊起来,就可逃脱被随手扔掉的命运,在墙壁上、桌面上出尽风,亮丽地展示一番。
21、鲸鲨是最大的鲨,是鱼类中最大者,通常体长在10米左右,最大个体体长达20米,体重10-17吨,为鱼类之冠。体延长粗大,每侧各具二显著皮嵴。眼小,无瞬膜。口巨大上下领具唇褶。齿细小而多,圆锥形。喷水孔小,位于眼后。鲤孔5个,宽大。鳃耙角质,分成许多小枝、结成过滤港状。背鳍2个,第二背鳍与
臂鳍相对。胸鳍宽大。尾鳍分叉。体灰褐或青褐色,具有许多黄色斑点和垂直横纹。
22、珊瑚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像五彩斑斓的花朵正在开放,有的似一个漂亮的扇子左右摇摆,有的如一个小姑娘亭亭玉立,有的同一只孔雀正在开屏。真令人目不暇接。
23、这种贝壳的外形很像天使的翅膀,雪白无瑕。我想它如果在浩瀚的大海里遨游的话,你一定以为是天使娃娃在向你游来呢!它的外壳上有一层层波浪形的条纹,如果你不仔细看,会以为它是海浪呢!每个成年的天使之翼石碱蛤的贝壳里都会有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所以天使之翼石碱蛤是非常珍贵的了。
24、海洋馆里最有趣的要算海豚了,海豚有一个美丽的尾巴,小小的眼睛,浑身都是蓝色的,只有肚皮是白色的,它可是游泳高手哦!要想比过他,要苦练游泳才可以呢!
25、我从刘公岛买回来了六只小水母。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触须长,有的触须短。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没有嘴、没有手脚、没有头脑、没有眼睛、没有鼻子,触须上都有毛。这六只小水母有的爱玩,有的爱睡,如同一个个穿了隐身服的长腿小蘑菇。
26、鲨鱼飞速地逼近船梢,它袭击那鱼的时候,老人看见它张开了嘴,看见它那双奇异的眼睛,它咬住鱼尾巴上面一点儿的地方,牙齿咬得嘎吱嘎吱地响。鲨鱼的头露出在水面上,背部正在出水,老人听见那条大鱼的皮肉被撕裂的声音,这时候,他用鱼叉朝下猛地扎进鲨鱼的脑袋,正扎在它两眼之间的那条线和从鼻子笔直通到脑后的那条线的交叉点上。
27、这只贝没有被孩子捡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又带着棱角,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地,它说不出来。
28、我们企鹅共有第句种,其中,帝企鹅体型最大,身高约第句第句厘米;而王企鹅却不是,他约第句厘米高。陆地上有沙漠之舟--骆驼,而海里则有海洋之舟,拥有这个名称的动物就是我们企鹅;因为我们在水里每小时能游第句千米,所以,我们才给我们这个称号。南极很寒冷,皮肤下厚厚的脂肪使我们能抵御风寒;我们的喙很锐利,鱼虾和乌贼休想从我们的嘴里逃掉。
29、我不仅喜欢海豚,我还很喜欢鳄鱼,鳄鱼的样子很凶猛,大大的嘴巴,嘴巴里有尖尖的牙齿,那牙齿还密密麻麻的,它的尾巴很粗壮,它一看见猎物,就会用尾巴来甩它的脚,然后就会慢慢地爬过去,把猎物吃掉。
30、你知道海豚为什么这么聪明吗?因为海豚有两个大脑,和人一样聪明。它睡觉的时候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一个大脑工作,一个大脑睡着,非常警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躲过危险。
31、小海豚的身体呈流线型,大多是深蓝色的,只有眼睛周围是淡一点的天蓝色,雪白的肚皮软绵绵的,抱在怀里舒服极了,每次我只要把手轻轻往它肚皮下一放就感觉到暖融融的,尤其在天冷时感觉更好。有时候我还会用它做枕头呢!每当我躺在它的身上时人都会感到全身是那样的放松,舒服的在不知不觉间就睡着了。
32、鲨鱼就在恐龙之前来到了这个地球,统治了海洋。它们是古老而又神奇的生物,身体的每个结构,都在世纪的更迭和时间的推移中慢慢改进。流线型的身体,锋利的三角牙齿,体内强大的螺旋瓣膜,还有一个特有的器官洛伦茨壶腹。它们是强大的生灵!是海洋的战神!
33、贝壳样子是真多,有的像蜗牛,有的像梳子、有的像扇子、有的象圆圆的馒头、有的像逗号、有的像螺丝刀,有的像竹笋;还有的像刺猬。
34、贝壳的反面虽然不像正面那么美丽,可也异常神奇。它像一座小山,上面雕满了大小各异的洞,洞洞相连,洞洞相通。如果我们变成蚂蚁那么小,那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便会是一座小山,一个个形状多变的山洞,我现在是多么渴望变成蚂蚁,能进去暖暖地睡上一觉。好词好句
35、海豚它可大了,都有1米多呢。海豚有一颗又大又圆的脑袋,跟身子连在一起,脑袋下面是一双永远都合不上的大眼睛,亮晶晶的,好像时刻都要保护我。它那张尖尖的小嘴是合拢着的。海豚的两个侧鳍是扁圆形,只要有人轻轻一碰就开始上下扇动,它的背鳍也随着开始抖动,剪刀似的小尾巴也一摆一摆的,就像一条努力想向远方游去的小鱼,非常惹人喜爱。
36、如果放在海边,你会用它来听海声,但在自然风格的家中,它的用处可就大了。窗帘扣,小吊环,不加修饰,贝壳就能让你的家呈现出东南亚风景。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注意拨字写法,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3、体会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值得回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是指什么。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的事件是作者人生的珍宝。
【教学准备】
查找与课文有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
3课时。
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物》
二、请大家自读课文,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预习,解决文字障碍。
(一)生字:
秒:秒表,秒针
怜:怜爱,怜惜,怜悯,可怜
拨:拨号,拨弄,拨打
拒:拒绝,拒捕,拒谏饰非
怖:恐怖,阴森可怖
(二)正音字:
琴弦(xián)清脆(cuì)
立即(jí)玻璃(li)
蝉(chán)
(三)多音字:
转:zhuǎn(转弯)zhuàn(转动)
蒙:mēng(蒙蒙亮)méng(蒙蔽)
(四)近(反)义词:
立即——马上呈现——显现
增加——减少拒绝——接受
(五)生词解释: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
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
四、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布置作业:
写本课生字,一字一行。
第二课时
指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以下问题: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明确:在作者的看来,一切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
2、在这段中有一句话使用了分号,注意体会分号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
二、品读2—16自然段,深入理解课文。
1、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作者看来表里的生物其实指的是什么
2、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充满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看出来了,请你读一读这样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3、作者结尾说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其实表里根本没有生物,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又为什么不说了
5、从小作者童年的这件事情中,你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也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
一、指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二、合作学习,解决: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后来不说了
三、拓展与运用。
1、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讲一讲自己童年中的美好经历。
2、结合课文理解文中分号的使用方法以及分号的作用。
四、读词语,句子,认真体会所要表达的意思,扩充积累。
五、布置作业:
预习下一课。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这使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文章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教师授课时尽量营造这种亲切的氛围,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学,兴致勃勃地说。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字。
2、默读课文,要在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再次加快速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文,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文章条理不是那么明显,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不要在这设置障碍。
1)小时候,作者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可是没有生命的怀表也能发出声音,父亲又不让作者动。
2)一次父亲亲手拨开表盖让作者看,他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
3)父亲又一次打开表盖让作者看,并告诉他“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蜇你”。作者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4)作者逢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也不知说了多久。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抒发自己的看法。)
(3)教师适当的总结,注意“拨”的读音以及与“拔”字的区分。
(4)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二、指导默读,提高默读的速度。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十分感兴趣、充满好奇?
2、指名反馈。学生结合课文相关的句子谈体会。
“他这么说,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要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这段话对作者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体会的基础上就是指导学生读好,读出作者的好奇和儿童的那份天真。
文章中还有多处这样的文字,(比如6、1、15自然段都是例证)心理描写夹杂在叙事之中,,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小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他共同感受童年的天真无邪。
在体会这些语句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心理描写方式一是有提示语,易发现。二是没有提示语,难分辨,必须仔细阅读才行。举例
3、标点符号的特点
冒号(冒号在本文出现了多次,应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掌握冒号的规范使用。)
冒号的作用:
(1)提起下文
(2)提取下文
(3)引起下文
(4)解释或说明
(5)总结上文
以第七自然段为例,冒号在这里的作用是引起下文,究竟是怎样一个美丽的世界呢?文章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段描写要指导学生朗读好,并争取积累下来。
分号:并列的两个分句间的停顿,往往是为说明几个方面的内容时才会使用。第一自然段和16自然段都有这样的句子。
4、读文章的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后来不说了?
三、拓展练笔
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发现,虽然这样的发现或许是那样的可笑,但却是作者记忆中的珍宝,童年的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吧?请你学习作者边叙事边抒情的方法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