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字词:
生气 赌气 怄气 争执 怒吼 瞪眼 争论 争吵
悲伤 委屈 推搡 理亏 训斥 难过 难受 不悦
顶嘴 顶撞 狐疑 疑心 猜疑 争辩 羞恼 恼怒
颤抖 失手 认错 哆嗦 数落 牢骚 唠叨 挣脱
躲闪 解释 分辩 辩解 固执 埋怨 抽噎 和解
四字词:
大吼大叫 大发雷霆 火冒三丈 嚎啕大哭 满脸不悦
脸色铁青 顿足捶胸 时断时续 争论不休 针锋相对
絮絮叨叨 强词夺理 风波乍起 怒目相向 怒不可遏
慢条斯理 理屈词穷 声嘶力竭 又哭又闹 又打又骂
你争我夺 伤心落泪 乱作一团 乱七八糟 满腹狐疑
好句:
他们俩互相怒视着,你一句,我一句,一声比一声高,一句比一句尖酸刻薄,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肯让谁。
妈妈脸色苍白,气得哆嗦乱颤,又哭又喊;爸爸则怒目而视,紧紧地攥着拳头,不甘示弱。
平时不露声色的妈妈竞一反常态,把门一摔,气呼呼地道:“走!上法院!”
我劝劝妈妈,妈妈直掉眼泪,赌气地转过身去;劝劝爸爸,爸爸则闷头喝酒,气哼哼地不搭茬儿。
好段:
我心里感到委屈,于是双眼变成“清泉”,两条“小溪”从扭曲的脸上流下来。可我没敢哭出声,我实在想狠狠地哭一场。如果是爸爸,我还敢稍稍“放肆”点,有时还跟他评评理。可今天“动武”的偏偏是妈妈。见妈妈那双喷火的`眼睛和被火“烧”红的脸,我不敢争辩,要不然,那第二脚又不知是什么滋味了。
有一次,我正在家里写作业,弟弟非要我正在用的钢笔不可。我当然不给他,于是他就又哭又闹,硬是把钢笔从我手中夺去了,我气得在他背上打了一下。只不过轻轻地打了一下,不想被闻声赶来的爸爸看到了。他不问青红皂白,瞪着大眼向我吼,这还不算,说着还狠狠地踢了我一脚。这时我真恨爸爸,为了表示反抗,我忍着疼痛,不让眼泪流出来。但是,当我回到自己屋里以后,泪水再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我正看到精彩处,谁料“半路杀出程咬金”,爸爸冷不防把电视调到足球赛。我叫嚷着刚想换台,可妈妈又抢先一步,调到了“综艺大观”。爸爸倚仗身强力壮,拨开众人,又按到直播足球赛的频道,并张开双臂护住整个屏幕。你拉我扯无济于事,大家只好展开“说理斗争”。“你们不讲理,还当爸爸妈妈呢!每个星期六我才能看一次电视,好不容易看一次,你们还跟我争来争去?!”我一肚子委屈,又叫又嚷。爸爸嬉皮笑脸地说:“好孩子,让爸爸一次嘛。球赛是一场接一场,好比数学一环扣一环,少看一场就丢了一环啊!”妈妈也不甘示弱,针锋相对,振振有词地讲了自己的道理:“球赛的情况,明天可以看报纸嘛!“正大综艺”两个星期才一次呀……”
每逢我在家哼歌时,妈妈就捂着耳朵冲着我说:“别唱经了好不好?我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嗡嗡嗡的,像只小苍蝇,烦死人了!”我只得止住了歌声。
我想劝劝妈妈,妈妈直掉眼泪,赌气地转过身;想劝劝爸爸,爸爸则光是闷头喝酒,气哼哼地不搭理。
任凭妈妈又哄又劝,我就是不给她面子,赖在床上不肯起来,非让她写检讨向我赔礼道歉不可。
妈妈“咬牙切齿”地拿着鸡毛扫帚追着要打我,我扭身就跑,还边回头说:“假的,假的.,妈妈假生气。”
我喊了声“爸爸最坏”!把门一摔,掉头就往外冲,吓得妈妈直叫:“清清,你到哪儿去?”
父母双方的争执犹如一个个霹雳在我耳边“炸”响,寒风“呼呼”地似乎要从窗缝中挤进来,我隐隐感到屋里凝固着一层雾气。
初中作文训练课优秀教案 篇1
一、学习目标
1、学习语言的美化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挖掘语言美感。
3、接受语言熏陶,形成个性审美观。
二、语言美化片段练习
材料:1、①小草从土里长出来,颜色是嫩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孩子们在草地上欢快地嬉戏。轻风吹拂,小草微微晃动,美丽极了。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①扫开一块雪,拿来一面竹筛,一支短棒,撒些秕谷,去捕鸟。
②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筛子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3、①阳光温柔地照耀着花草树木,也照耀着老人们脸上的皱纹。
②阳光温柔地翻晒着花草树木,也翻晒着老人们脸上的皱纹。
4、衣服是早就洗好了的,母亲把它们叠得板板正正,叠好后用手压了又压,按了又按,200元钱已经缝在了衣服的最里层,母亲还一再叮嘱要小心。
方法一、添加法:在原有的句子上添加动词、形容词等修饰成分,使句子具体、生动、形象、可感。
方法二、换词法:采用具有修饰性的鲜活雅致的词语替换平淡无奇的词语,增强语言意境的灵动性、活泼性。
练习一、用添加法扮靓下面的句子。
小明接过笔记本。
练习二、用换词法扮靓下面的句子。
①早上,刚出来的太阳柔和地照着我的房间,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鸣叫。
②看了一眼,就忘不了。整天想着它,吃不香,睡不着。
5、①我们其实也不丑,只是皮肤有点差,她脸上长了几颗痘痘,我脸上则长了些雀斑,这并不令我们觉得自卑。还有就是,她比较瘦,看上去小巧玲珑,我则略显肥胖,看上去挺有安全感。
②我们其实挺美,但或许因为我俩皮肤“太好”的缘故,痘痘喜欢在她脸上站岗,雀斑喜欢在我脸上安窝,这是我俩值得自豪的地方。还有就是,她属于“细竹竿”型,看上去小巧玲珑,我属于“圆木水桶”型,看上去挺有安全感。
6、幸福是禾苗,晃动稚嫩的身躯向天际发出无声的诉说;幸福是蚕宝宝,咀嚼着香脆的桑叶奏出“沙沙”的乐曲;幸福是雏燕,展翅穿过鹅黄的柳梢剪出一片春色。
7、愿望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总能奏出一曲曲极富韵律的欢歌;愿望是划破夜空的流星,总能给人以无限的期盼与憧憬;愿望是一颗枝繁叶茂的树,总能让人们从绿意盎然中思考人生。
方法三、修辞法: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美化语言,增强语言感染力。
练习一、悬崖上的树,风来摇过,雷来轰过……;紫岚抚过,彩虹拥过……。你泰然自若,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
练习二、综合运用几种修辞,抒写一首关于母爱的赞歌。
8、①走进人生,便走进了牵挂;拥有了牵挂,便拥有了感情的寄托。母亲对儿子是充满亲情的牵挂;异乡漂泊便溢满乡情的牵挂;好友分离便产生友谊的牵挂。
②走进人生,便走进了牵挂;拥有了牵挂,便拥有了感情的寄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充满亲情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溢满乡情的牵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徜徉友谊的牵挂。
方法四、引用法:巧妙地把他人的词句镶嵌在自己的语句中,使语言得到美化。
练习一、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孔子说使我懂得了谦虚的必要;王勃说,使我懂得了友情的可贵;范仲淹说,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
练习二、在我心里,每一位偶像都为我点燃了生命的激情。迷茫时,想到李白,我就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失败时,读到刘禹锡的,我就看见了一线曙光;消沉时,看到的,我又萌发了雄心壮志。
练习三、我向往幽闲,我喜欢清纯,我心仪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谧,我追寻祥和……(引用古诗句美化句子)
三、综合练笔:1、欣赏图片,运用上述几种美化语言的方法,用优美的语句将它描述来。
2、主题词写作(中秋,月夜,赏月)选取你欣赏的一种方法,或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写一段有文采的片段作文。
初中作文训练课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一、初步了解叙述和描写的关系。
二、初步掌握描写的基本要求。
教学设想
一、为了使学生在具体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可先引导学生读知识短文“叙述结合描写”,弄清描写与叙述的关系,再以范文引路,指导学生构思、作文。
二、教学重点:运用叙述结合描写的方法写人记事。
三、安排两教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引导学生读知识短文:“叙述结合描写”,从中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什么叫做描写?
2.描写可分哪几类?
3.叙述结合描写要注意些什么?
讨论后小结:
1.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摹写,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描写可分两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活动;一是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在记叙中描写,要服从中心意思的需要,做到恰如其分;不论描写人物还是景物,都要抓住特点,突出重点,给人们鲜明的印象。
4.描写必须以叙述为依托。
5.叙述和描写都必须以观察为基础。特别是描写,观察更要细致,不仅要把事物的一般性状搞清楚,还要会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进行动态描写,或采用静态描写。
6.描写要掌握分寸,恰当地运用比照物和比喻词,切忌形容词泛滥。
二、回顾本单元的四篇课文的写作方法
讨论后小结:
《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通过叙述、描写、抒情,揭示文章深刻的主题。《小麻雀》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爱憎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海滨仲夏夜》抓住了夕阳落山不久──月到中天这段时间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和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由生动的描写,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桃源的美景和桃源人们安居乐业的情景,曲折回环,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三、作文练习
参考题目:
1.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
2.班里的一场小风波
从以上参考题目中,选定一题习作。
要求:
1.可根据亲身经历,记叙一件事情,把它的曲折变化写出来。
2.注意在叙述中结合描写。
四、提供几篇叙述结合描写的范文和学生习作,启发学生进行描写。
[范文1]《波折》(初一第二册教材课文)(略)
[范文2]《家庭风波》浙江云和二中肖迎春
家庭风波
今年暑假,我去丽水舅舅家度假,心想:紧张的高考结束了,表哥这回该玩个痛快了吧!平时,表哥很珍惜时间,学习刻苦,听说他这次高考也考得不错;望子成龙的舅舅、舅妈这回该满意了吧!我暗暗为自己这次丽水之行的适时而自喜。
表哥破天荒地在车站接我,我一阵高兴。寒暄之后,他拎起了我的行李。路上,表哥突然问我:“如果你考大学,报什么学校?”我不假思索地说:“报警校,当一名女侦探!你不是刚考完吗,报考什么学校?”“我想报师范大学,可我爸妈不同意。”表哥怅然地说。“为什么?”疑惑顿时涌上了我的心头,回答我的却是沉默。
表哥从小就想当老师,记得童年时,他常召集我们几个小伙伴“上课”。鼻梁上架着舅舅的近视眼镜,握着树枝,用几个粉笔头在柜子上写字,那一本正经的模样,俨然是一位小老师。
正想着,不觉已到舅舅家门口。
对于我的到来,舅舅全家自然高兴了一阵子。然而,我总觉得舅舅、舅妈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高兴。
晚饭时,舅舅对我说:“明天让小宁陪你去公园玩。”舅妈朝着表哥说:“表妹来了,别那么不高兴,我们还不是为了你好?刚考试完,明天去玩玩吧!”
“当老师有什么不好?我们还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表哥耿耿于怀,委屈地辩解道。
“当老师不是不好,工作辛苦,待遇又低,你如果报考工学院,以后大显身手的机会可多了,何必去吃粉笔灰呢?”舅舅摊开双手,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情。
“人各有志,报师大这是我的意愿!”表哥憋气已久,很快便忿然。接着,便“啪”的一声摔开了碗筷,赌气地冲进了房间,关上了门。舅舅恼怒地追着上前,冲着里间说:“以前宠坏了你,什么都依你,现在这样的大事不能由你胡来!”还重重地捶了一下房门。
第二天,我们还是去了公园。我看表哥那愁眉苦脸的样子,就为他出主意。“哎,你不会去李老师那儿搬救兵吗?他是你的班主任,一定会说服舅舅、舅妈,同意你的选择。”我正为自己的计策得意,不料他却说:“班主任也让我考虑考虑,也不赞成我报考师大,他说他自己有体会,认为当老师有碍于我的前程。”此时,我像坠入了五里雾中,眼前一片迷蒙。
唉,大人们可真复杂!
一场风波算是平息了,但我的思索并未终止:教师,这崇高的职业,为什么“名”和“实”相距得这么远呢?
简析:
本文作者叙述了因高考志愿引起的波折的始末,着意刻画了“表哥、舅舅、舅母”的形象。笔触细腻,人物形象鲜明。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使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例如中间的插叙部分对表哥小时学做老师一段的描写,廖廖数语,可谓妙哉。更精彩的是文章主体部分对“表哥”和父母间“舌战”的一组对话描写,形象、生动、细腻地刻画了性格特征。
通过描写,使文章内容一波三折,人物呼之欲出,点睛传神,读来很有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