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侧面描写晚风的优美句子 正文

侧面描写晚风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4-30 10:44:33

哥哥从遥远的青海回来,是在国庆长假的第二天。

哥哥是名军人,常年驻守高原,维稳、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军人的天职和崇高使命,使得哥哥难得回老家一趟。

那天吃过午饭,我们弟兄几个信步走出家门,门外不远,就是环绕村庄的小河。河面不是很宽,河水从不远处的山坳里汇聚而来,清澈透亮,在秋日的阳光下闪着粼粼波光。河道曲折蜿蜒,两岸是高大茂密的桂柳,枝叶相连,直插蓝天。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挤进河面,留下一地的影影绰绰,斑斑驳驳。

河道里,大大小小的花岗岩石在大自然的作用下很随意地把自己散漫到不同的位置。或兀立岸边,或中流砥柱,大的如船、如牛、如房屋,小的如凳、如椅、如鹅卵刚刚过完夏季,夏天暴涨的河水冲涮出的一个个水潭蓄满碧水,错落有致,像被河水串起的珍珠,镜面一般。河水深处齐腰,浅处刚刚漫过脚面,随地势高低忽急忽慢,时而激越高昂,顺着高大的岩石跌落成一道风景,时而舒缓地游走在细软的白沙之上,宛若一首低吟的民谣。

我们赤脚跳进水里,坐在突出水面的石头上,踩着松软的白沙,陶醉在家乡醉人的风景,沉浸在亲人团聚的喜悦。弟弟不失时机地从家里拿来两瓶白酒,我们支起一块一面平整如桌面的石头当桌子,又搬过几块小点的石头做凳子,就在河中央的一块突兀的沙堆上推杯换盏,喝起酒来。

确切地说,哥哥是二伯家的儿子,他是二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鲁山大移民中举家西迁青海后出生的。二伯一家移民走后,由于经济原因,加之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就一直没有再回来过。

九十年代初期,老家开通了程控电话。几年后,二伯所在的青海省民和县,也把程控电话通到了乡村。在一次通信中相互告诉各自家里的电话号码后不久,一个苍老但又不变的乡音从遥远的西部传来。当父亲、母亲接到二伯打来的电话时,一个个泪眼婆娑,激动得竟然都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也许是受父母的感染,当我们兄弟姐妹相继接过话筒时,似乎都有千言万语,却又一个比一个显得笨拙,叫一声二伯,便各自无语了。

哥哥虽然出生在青海,但家乡话说的很地道,就连好多的方言土语都会讲。哥哥说那都是跟着二伯学的,哥哥还说,二伯不止一次地说过,故乡是他们的根,故乡在哪里,根就在哪里。每每想起家乡,他们的心情就像春蚕吐丝,绵绵无尽,织成一种思念

哥哥第一次回来的时候是一个人。那时,二伯已是七十岁高龄的.人了,眼睛又不好,行动不便,虽然回老家走走、看看家乡的变化、见见家乡的亲人是他最大的愿望,但最终也没能成行。哥哥回去的时候,带了一本县政府编印的介绍家乡风光的画册,不久,哥哥来电话说,二伯和全家看了老家秀美的山水、迷人的风光,一个个又激动、又自豪,并张罗着要在适当的时候回家看看。特别是提到二伯时,哥哥说:爹手捧画册,泪水模糊了双眼,他用不太清晰的记忆去搜寻脑海中的印迹,在我们的解读声中,回忆着家乡的一草一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

故乡是什么?故乡是树的根,是水的源;是心中的树,是梦里的影;是童年嬉戏的小河,是河边荡秋千的垂柳;是小村半夜的狗吠,是田野里飘香的泥土;是池塘边聒噪的知了,是稻田里的悠扬的蛙鸣

故乡的月最明,故乡的人最亲。但凡离家的人,都有一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情。身处异乡,故乡只留在记忆中、梦境里故乡在远方低吟着一首无法抵达和结束的民谣,一直在游子的心里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经开始变暗,一股清凉的晚风从狭长的河道吹过,几片落叶窸窸窣窣、飘飘悠悠落在身边的水面,打着转总也不愿离去,一如哥哥的心情。

依山而居,四望皆阻。每当夜雾来袭时,却见远山如潮,近峦似涛,群山叠嶂相拥守护着那恬静的小村庄……守护着又锢锁着那辈辈纯良淳朴的人们。

屋后高坡上盛草萋萋,茂林森森,于上伫立俯瞰,则回旋峰峦与悠悠流河尽映眼帘,掩映在翠竹绿林间的黑瓦土墙也依稀可见。

那高坡便是我儿时的“乐游苑”。

古时的长安乐游苑长满了玫瑰树,吸引了众多的游赏者,而我认为玫瑰虽火红浓烈但却不如石榴的橙红烂漫来得温馨持久。

五月时节,石榴花正开得欢,村里的伙伴们便纷纷涌上坡来。拔一根细长的草茎,将一朵朵蕊中含露的石榴花编成一个个橙红的花环和花链。我们有个“盟约”:石榴花环编得最多的男孩和女孩就被拥为国王和王后。为了“江山美人”,我们这些往日的“小勇士”一个个毫不犹豫地当起了“采花大盗”。只可惜我与“国王梦”无缘,到了暮色渐垂四野的时候,终觉梦已远逝,无可挽回,于是独坐一旁自我慨叹抚慰一番才恋恋而归。在那个橙红色的“乐游苑”里,有着橙红色的花、橙红色的梦,更有着橙红色的童年。

清秋下的“乐游苑”又变成了我们的“主战场”。在那里上演着“红军”与“鬼子”的殊死搏斗,“警察”和“歹徒”的斗智斗勇。在一次“冲锋”中,作为“司令”的我“身负重伤”——脚踝骨折,但拉不下“司令”的面子,便不告诉“部下”。然而天黑了却下不了坡,只好独自坐在一棵矮松旁等待家人“救援”。当妈妈在几个“部下”的指引下找到我时,她又气又心疼地责备我不告诉伙伴受伤的事,一个“部下”在黑暗中抢过来说:“告诉不得的,他是司令,要是敌人知道了……”。

时隔多年,踽踽独上这儿时的“乐游苑”,空落怅惘的思绪便开始了飞舞。独坐在那棵黛色的苍松下,看得见夜幕从远处的山顶落下来的速度,薄暮中,寒鸦数点斜掠山肩,那是农人的归家影;近处平岗上悠悠的黄犊鸣哞分外凄惘:唔……呣!……唔……呣!……我惊异于这与人的'唤母声的暗合相似。舐犊情深,我想这世间除了人之外,母子情最深的应该莫过于牛了。

山下,寂静的小山村偶尔传来夹杂着犬吠与妇人唤儿声;顿时,黑沉的山脚下亮起了昏黄的灯,灯光下,长长的影子是长长的叹息,又在纷乱的碌碌中交错;村前,那如脊的秋收后的田埂见证着四季轮回的颓秃与丰饶;耳边,燥寒的风又呜呜地吹着这荒园里铜丝般的枯枝败草,心便不禁饮泣了……

翻飞了所有韶光中的柳絮与落红,原来,最不能割舍的却是那最久远的一片,它的名字叫童年……

描写夏天晚风的诗句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宋代: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庭院无风,柳条静垂,闺人昼寝。当闺人安静昼寝之际,忽然起风,庭院的柳条被吹得摇摆。微风吹来,汗味透着香气,薄衫生凉意。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而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情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描写夏天晚风的诗句

宋代: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携杖出门去寻找纳凉圣地,画桥南畔,绿柳成荫,坐靠在胡床之上非常惬意。

寂寂的明月夜,参差的笛声响起在耳边萦绕不觉,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着,幽香散溢,泌人心脾。

描写夏天晚风的诗句

江楼夕望招客

唐代: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晚上在江楼上向东望去,海天相连,一片茫茫;山川形势,又阔又长。

城的四周亮起了万家灯火,一道银河映在水的中央。

晴天时,风吹古树,瑟瑟作响,好像是在下雨一般;夏夜里,月光撒满了平地,仿佛秋霜一样。

能不能到江楼来消消暑气?比起您的茅屋,的确是更加的清凉。

描写夏天晚风的诗句

鄂州南楼书事

宋代: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站在南楼上靠着栏杆向四周远望,只见山色和水色连接在一起,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着,飘来阵阵的香气。

清风和明月自由自在的像没有人看管一样,月光融入清风中,从南面吹来,使人感到一片凉爽和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