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写交河古城优美句子 正文

描写交河古城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10 03:32:38

一:引言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中道上,XX区有两个著名的姊妹故城,一个叫高昌,一个叫交河,它们曾经在历史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今天我非常有幸带领各位参观其中的一座——交河故城。

二:位置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以西13公里的雅尔乃孜沟中,当地的老百姓称它为“雅尔和图”,我们乘车15分钟就可以到达。

三:名称的由来和交河故城的形状

交河一词最早的由来见于班固《汉书.西域传》:车师前国,王治交河,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交河故城外观的土崖因河水切割呈柳叶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最长1650米,东西最宽处300米,因四周河谷环绕,让人觉得它更像一艘被搁浅的历史巨轮。

四:历史沿革

①由于这是一块天然的、地势险要的黄土台地,因此,公元前3世纪左右,姑师人为了躲避战乱、洪水、猛兽,选择了这里定居下来。②自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在交河与匈奴进行了5次大的战役,史称“五争车师”。到公元前60年,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从此交河归属于中央王朝的管理。③两晋南北朝,吐鲁番的政治经济中心偏移到了高昌,交河成为了一个陪都。④公元640年,唐灭高昌曲氏王国,并设西州,安西都护府的旗帜一度在交河上空高高飘扬。唐代诗人李颀的“白日登山望峰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应该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⑤公元840年,回鹘人西迁,公元866年,一支回鹘人在这里建立了高昌回鹘国,交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⑥1275年,由于蒙古族后裔海都、笃哇的攻打,守城半年之久的高昌回鹘国被攻破,交河也随着高昌一起毁于战火之中。⑦1442年,明朝吏部侍郎陈诚游历交河,写下了“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由此可见,当时的交河已经被废弃多年。从此,交河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五:布局

交河故城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子午大道,把交河分成了3个区域,上海导游词,交河故城总面积约43万平方米,以现在的建筑来统计,建筑面积大约在22万到30万平方米,现在的交河是它鼎盛时期的`规模,大体为唐代遗存。子午大道的东侧为XX区,主要有民居、官署、练兵场、婴儿墓和一座东门,建筑面积约78000平方米,XX区分布着许多手工作坊,当年的集市一定是在这里,北区也就是子午大道的最北端,以大佛市为主体的有大佛塔、西北小佛塔、西南小佛塔。XX区还有一组十分壮观的塔群,可能是安葬历代高僧的塔林,塔林的中央是一座土坯垒砌的金刚宝座式大塔,上部曾有塑像,现在已荡然无存,四角各有25个小塔,排列纵横成5的方正,总计101座塔。

六:建筑特色

①交河故城是一块天然的黄土台地,离两侧河谷高达30米,所以没有城墙,是这个城市的特色之一。②古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赖天险而保护自已。进入故城,房屋的建筑很奇特,尤其是XX区的居民区,可以看到古代的百姓利用“减地法”简单而且迅速建造了自已的家园。③除了用大量的“减地法”建造民居外,北部的寺院区,多用“干打垒”的形式,所筑的板夹泥垛墙,也是交河故城的建筑特色之一。④交河故城在不同的区域间有宽大的街道相连,但奇怪的是,在街道两侧的土崖上,竟然看不到一扇门和一扇窗,相必这也是古代的百姓为了防止敌人入城之后而设的保护手段吧!

七:几大亮点

①和平时期城中的百姓可以打开东门进入河谷中取水,战乱时怎么办?据考古工作者考证,交河故城有古井300多处,至今仍有多处古井依然有水,这就解决了战时整个城池百姓用水的问题。②历史上许多人一直认为交河故城只有南门和东门,但最近这些年的考古证明,交河故城还有第三座城门:西门。南门古时是运送粮草之门,是座可操作的吊桥,战时收起,与对岸隔绝,东门是进入河谷东岸取水之门,此门还有一军事设施——瓮城,看得出来,战时这里也成为诱敌和杀敌的场所。西门因为是在西侧的断崖处,最近几年才被考古工作者发现,据说是古代战时凯旋的将士们进入之门。③位于东部官署区练兵场西侧,有大大小小200多个婴儿墓穴坑,这为我们留下了交河的千古之谜。

八:结尾

当漫步在这黄色高大的迷宫中,感受故城的残缺之美,咀嚼历史的厚重,岁月的无情,它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幽思。

在这场音乐喷泉演出里,音乐时高时低,时快时慢;有时是流行歌曲的节奏,有时是经典的古老歌曲的声调,真是好听极了!喷泉也随着这动听的音乐翩翩起舞了。

“哇”,此时,全场传来一阵惊讶声,原来是水幕电影开始了。我从小一直到现在从来没有看过水幕电影,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呢!水幕电影就是把水喷成像一块屏幕,然后再把动画投影上去,这就叫水幕电影了。这场水幕电影里的主要人物是一只又淘气,又可爱的小猴子,叫“keykey”,它欢蹦乱跳的邀请了“小丑指挥家”去跟它一起玩,没想到的是,水幕电影里还真出现了“小丑指挥家”的样子,真是太神奇了!我知道是投影的,但是水为什么真的被溅起了呢?哎,搞不懂……

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过去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在美妙、动听的音乐声中结束了。虽然这场音乐喷泉的表演时间很短,只有25分钟,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晚上让我非常难忘,它对我来说是非常的具有纪念意义,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出国旅游,也是在这次新马旅游中过得最开心的一个晚上,还是我第一次在这美好的夜晚观看我出生以来从来没看过的水幕电影!

五一敦煌游记

五一劳动来临了,妈妈打算带我去敦煌玩五天,我也非常赞同。

路上,我们经过吐鲁番的时候,看见一排排密密麻麻的葡萄架,绿油油的,结出了一串串小籽,虽然小,但都远远的,薄薄的,像个胖娃娃脸。又走了一段时间,就到

经过了一天半的路程,我们终于到达了敦煌,主要的旅游景点又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西部影视城这四大景点,我们打算都去看看。先去了鸣沙山和月牙泉。

这里为什么叫鸣沙山月牙泉呢?传说,鸣沙山的沙子是五色沙,有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这种沙子看似和一般沙子一样,实际上,每一粒沙子都有成千上万个小孔。传说,这是一个古战场,古时候一场战役,令将士们全军覆没,此时,狂风大作,漫天黄沙飞舞,北风哀嚎,像在为将士们是们哭泣。当你拿着划板从山上向山下划的时候,你可以听到有“轰隆隆”的轰鸣声。这就是鸣沙山的由来。月牙泉主要是因为敦煌位于甘肃,而甘肃又处于沙漠腹地,所以,在很久以前,这里的人特别缺水,在沙漠之中,只有这一点水,它救了几十万个人,所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泉,就以它的形状取名为月牙泉。听完了导游的介绍,我们就开始玩了,首先我们骑上了沙漠之舟――骆驼的背,它驼着我们爬了鸣沙山,我们又拿着划板从沙上划下来,没想到还真有“轰隆隆”的声音,真刺激!望鸣沙山的右边走就是月牙泉了,月牙泉的旁边是一座古老的寺,在里面可以换上古装拍照,还可以参观摄影师摄下的景,有意思极了!

游完了鸣沙山月牙泉,我们又了莫高窟(千佛洞)观赏,莫高窟一洞八百四十七个洞窟,但只开放了十五个洞窟,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藏经阁和莫高窟内三大佛。我们先去了藏经阁,听解说员讲,中国经书共有八厅多卷,现在只有八千多卷,实际上只有四千多卷,因为外国人把中国的经书全部拿走,只把不好的,没有什么价值的留下,并把这些分成上下两卷用来充数,但这不是外国人自己来拿走的,而是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王道士仅为一点薄利就把这些经书拱手送给外国人了。

因此,大家都说他是卖国贼。看完了藏经阁,我们又去看大佛,第一大佛高35.5米,两膝之间宽12米。第二大佛高31米,两膝之间宽10米。第三大佛是个睡佛,他长28米,它是侧着睡的,所以跨和床之间有8米。我和妈妈看了都惊叹不已。

这次旅游,我不仅玩得很快乐,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得到了很多启发:中国政府应增加保护古迹的力度了。

红山公园游玩

天我和妈妈还有同学一起去红山公园游玩。

我们走到了健身器材那里,我们先荡起秋千,荡的好高,我感觉我飞起来了。接着,我又玩了走铁索桥,刚开始我不会走,经过练习我学回了。虽后,我们又玩了高空铁轨,这个是很刺激的,在十几米的高空望下看妈妈都很害怕,但我们一点也不怕。

我们又望上走,到了半山腰,有个小瀑布,在我的脑海里是《西游记》里的“花果山,水帘洞”的感觉。我们在瀑布的边上照了几张像。到了红山山顶,我再看下面,我就感觉自己像巨人一样大,把整个乌鲁木齐都看到了。在往下看是穿流不息的汽车,就像长江似的。噢,下面还有湖呢!那里的水发着深绿的色彩,让人看了真是舒服。下山了,我又玩了碰碰车,在开始的时候,因为车不动,我急死了。最后,在妈妈的帮助下,成功的开了起来。

已经到回家的时候了,虽然时间过的很快,但是,在我心目中还是最快乐的一天。

各位游客:

在参观高昌故城后,我们再去交河故城。与高昌故城一样,交河故城历史上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重镇,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唐朝安西都护府最早的政府所在地。汉代班超父子、唐代玄类法师及边塞诗人岑参等都曾到过这里,留下千古佳话和不朽诗章。“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昔日繁华的交河城,如今仅存城基及断壁残垣,但当年的市井格局及官署、寺院、佛塔、坊曲街巷等仍历历可辨,下面就让我们前去考察吧!

交河故城的得名→交河城的历史

游客们,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湖乡,处于雅尔乃孜沟中30米高的巨大黄土高台上,东西环水,状如柳叶,为一河心小洲。故城南北长约1650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四周为高达30余米的壁立如削的崖岸,崖下是已近干涸的河床。故城建筑主要在崖的南端,因此当地人也称其为“崖儿城”,城的建筑以崖为屏障,不筑城墙,又因河水在台地首相交,故有交河的城名。另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

接着我来介绍一下交河的历史。交河系车师人所建,建筑年代早于秦汉,距今已有两三千年。车师又称为姑师,是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公元前108年(汉元帝元封三年),汉将赵破奴攻破姑师,分立车师前、后国,交河就是车师前国的国都。公元450年,车师前国被北凉所灭。车师前国灭亡后直至唐初,交河一直是历代高昌王国辖下的交河郡治。唐太宗派兵灭高昌王国后,在此设交河县,并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在交河故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交河城成了西域军事要塞。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交河城曾一度为吐蕃人所据。后又成为回鹘高昌王国属地,设交河州。公元13世纪下半叶,西北蒙古贵族发动战争,率领铁骑12万进攻交河,交河  城损失惨重。1383年,交河城在战火中消亡。

从时间上来看,交河故城比高昌故城的历史要悠久得多,高昌故城是公元前1世纪建立的,而交河故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活,从故城中发掘出的残存陶片,即可证明车师人已从原始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逐步过渡到定居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

交河故城遗址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交河故城遗址。故城的建筑布局别开生面,独具一格。这不禁令人想起了明代吏部员外郎陈诚出使西域来到交河,登临古城写下的那首诗:“沙河三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这首《崖儿城》诗,精练而生动地道出了交河故城的特点。  新疆概况导游词 ·吐鲁番葡萄沟导游词·尼雅遗址导游词

纵览交河故城,全城只有南门、东门两座城门。古城中央有一条连接南门和佛教大寺院的南北向子午大道,长350米,宽3米,城内建筑以大街为中轴线可分为三个区,东区为官署区,西区为手工作坊和居民住宅区,北部为佛教寺院区,下面我们沿着中心大道进入故城进行参观。

中心大道两侧被纵横交错的短巷分割成一个个高原土垣的`坊市,向我们展示了千百年前这里作为车师前王国的国都曾经有过作坊众多、商市繁华的盛景。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城内全部的房屋院宇一半在地下挖掘,一半在地面构筑而成,这种别出心裁的建筑格式,是为了防御外来侵略?还是为了抵挡炎夏的酷热高温?这给我们留下了千古之谜。

我们先来参观一下东区,只见东门高高矗立在高达十几米的黄土崖岸上,城门遗址保存完好,两侧岩壁上设置的门额方孔、放哨瞭望的角楼哨所遗址清晰可辨,几口大型深井,星罗棋布。东门南方,有一座地下庭院,气字不凡,占地约3000平方米,顶上有11米见方的天井,天井东门通道设有四重门栅。天井北面,有一条宽3米、高2米的地道,长达60米,与南北交通干道相连通。从这里出土的文物中分析,此处很可能就是车师前国王宫和唐代安西都护府的衙署所在地。

佛教寺院→增林遗址

位于交河子午大道北端的那幢佛教寺院,是全城规模最大的建筑物,它与东面的官署区,西面的手工作坊区、居民住宅区呈“品”字结构,鼎足而立。现在我们已来到寺院遗址前,它南北长88米,东西宽59米,主体建筑面积达5200平方米,由山门、大殿、僧房、庭院、钟鼓楼、水井等组成。寺院佛殿中央是一方形柱塔,大殿东、西两厢是僧房,寺院左前方,有一座10米土质高台,站在台上,整个城市景致一览无余。各位猜一  下,这个土台以前是做什么用的呢?有人说是佛塔,有人说是鼓楼,也有人说是烽火台,究竟哪种说法对,还有待考证。传说,汉代名将班超和他的儿子班勇曾在这里交河之水饱蘸浓墨写下了他们戎马生涯中的重要诗篇呢!

大殿东北面,还有一组排列整齐壮观的塔林遗址,总面积约200平方米,中央有一座长方形的大佛塔,高约5米,巍然屹立。塔林西北方不远处是著名的地下佛塔寺院,寺院分地上、地下两部分,上部已夷为平地,下部内有残存壁画,这些可贵的历史遗存,为西域佛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

游客们,当你们登高俯视交河故城时,可以发现这座古城的建筑几乎全是从天然生土中挖掘而成的,最高建筑物有三层楼那么高,古城也因此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也是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望着这呈柳叶形的古城的雄姿,吟咏起古人“黄昏饮马傍交河”,“紫驼夜渡交河月”的诗句,不禁使人思绪联翩,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