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儿媳孝敬公婆的优美句子 正文

儿媳孝敬公婆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14 20:28:51

1988年8月8日,我第一次踏进未来公婆家门,也是头回跟老公见面。

当时我对老公并不了解,但对婆婆非常熟悉,她家在上海,每年回家探亲必给单位的小丫头们带零食,其中也有我一份,她年轻、漂亮、时尚,开朗,和小姑娘们中午在一起吃饭打朴克,没有任何长者或者领导架子。订了一份大众电影杂志,新杂志到了都是先让小姑娘们过瘾,单位里都叫她“好人”。对公公也有大概了解,当然他在本地也是实权人物,但心地很善良,总爱帮弱势群体。我们周围好多人在房屋拆迁时受到他的关照,甚至公公家自己拆迁时,他考虑对门邻居三代同堂一室半的房子不够住,主动让出了自家的小厢房。

从88年到08年,一晃二十个春秋过去了,大言不惭的说,受到老公疼爱那是应该的事,这是老婆应有的待遇,但公婆对我的好,已经远远超出亲父母对我的关爱。具体小事我以前文章说的太多,不再重复,仅举昨晚一例加以证明:昨天晚上孩子十点到家,学校一份高校自主招生推荐表格要求当晚填写并打印完毕第二天上交。我晚上十一点多去单位上外网打印好回家,公婆担心我身体吃不消,坚持今天早晨五点多过来给孩子做早饭,我没同意。但今天早晨公公仍然提了早饭过来,看到孩子已经吃完准备上学,公公一个劲的说:要把***累死了,睡那么晚起那么早。其实他已经是七十多的人了,婆婆也已经64岁,他俩不仅承担了我家中大部分的家务活,每周到学校给孩子送两次饭的活也全包了。

我的公婆是世上最好的父母,希望他们能够健康长寿,将来享到我好好孝敬的福。

一直以来老公都对我说公公婆婆很开明,很疼儿子也很疼儿媳,这点我并不否认,从我没嫁过来的时候开始到现在结婚快两年了,每一次回老家的时候他们俩总是忙里忙外的弄很多好吃的(虽然我一直吃不习惯,因为我是北方人),还一听说我们要回老家,连床铺都给整理的好好的)。在我有了孩子之后,因为要上班,他们两位老人家就从老家搬到常州来住了,虽然他们也不习惯,但因为孙子的原因,也只好一直屈居在这里。到常州来之后,我的一日三餐都不用我操心,他们都会准备好,甚至连碗也不让我洗,从农村出来的婆婆很勤劳,一家的衣服洗的干干净净,屋里也整理的干干净净,有时候我让她用洗衣服洗衣服,她还觉得浪费钱,要用手洗。婆婆的节俭是没得说,但我觉有时候真的太节俭了,我们大人倒无所谓,关键是孩子。比如说,有时候小孩吃了奶粉剩了一些,他就要放到下顿再给他吃,尤其是夏天,我觉得这样对小孩不太好的`。有时候做的米糊或泡的奶粉太多,小孩吃不完,她要硬塞给小孩让他吃完。有时候我给小孩买个玩具,她不让买,说太浪费钱了,其实孩子长到现在快10个月了,我没给儿子买过一件15块钱以上的玩具。他们住在这里我连衣服都不敢经常买了,怕她们嘴上不说,心里也会觉得我这个媳妇不够勤俭持家。

当然这些其时也是挺好的,但真正让我无语的是关于小孩的喂养方面。他们的固执才体现出来。婆婆一直觉得小孩吃不饱。前四个月的时候我在北方老家带孩子,小孩吃母乳两个半小时喂一次,喂奶粉要四个小时他才会饿。四个月从老家自驾回来的时候小孩在路上生病,咳嗽不止,后来接着拉肚子,看了很久才看好,那时候医生就说不能给孩子吃太多。可能我们宝宝胃口很好,吃了很快就饿了(他们在给小孩吃的米糊中再了一种“四神粉”,说是助消化开胃了,所以小孩吃了快饿,说这是老家养孩子的方法,这个我不发表意见,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四神粉是什么药,他们也不知道),所以孩子吃了奶粉或米糊还不到三个小时他们就要给他再吃一次,一天吃饭白天五次,晚上两次。夏天以来小孩经常拉肚子,我们一直找不到原因,婆婆说是因为我晚上开空调让孩子肚子受凉了,可我晚上空调一直只开28度,最低档风速,还给孩子盖了空调被。去看了几次医生问是不是空调的原因,医生说不是,也不是肚子受凉。可他们还一直坚持是这个原因,我也不说话。

过南关桥,是禾川镇一片有着几百户居民的规划区。

规划区依山面水,人口众多。这里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既不是居委会的干部,也不是哪个公司的老板,而是我堂弟耀胜的贤妻、叔婶家的孝顺媳妇沈艳梅。38岁的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艳梅个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皮肤白皙,满头秀发,面容姣好,笑容灿烂。她的小有名气不因这些,而是因了她对公婆的孝顺。

艳梅嫁到叔婶家,有十六个年头了,一直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

这个当年中专毕业有文化的姑娘,如今已是这个家的女主人。她做起事来风风火火,在单位也干得风生水起,是有点个性的人。她孝敬老人,相夫教子,辛勤付出,在一家三代六口人中,很好地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使一大家人和睦相处。

她像照料亲生父母一样伺候着公公、婆婆。公公早年出过车祸,腿脚不方便,阴雨天总是疼,她就到处打听偏方,给老人擦洗,并敷上药。婆婆体弱胃冷,一到冬天,艳梅就煮姜糖水给其暖胃,炒粗盐粒放进布袋帮婆婆暖肚子,她还托乡下的亲戚帮助找来老木瓜根煎熬药水给婆婆缓解骨质增生的疼痛。日常起居常常对老人嘘寒问暖,见公公早上起得很早,叮嘱老人就在院子里转转,一个人不要出门上马路去散步。见婆婆总是闲不住,帮助忙这忙那的,她总劝婆婆多休息。艳梅出门,都会说一句:“妈,我走了。”回来也不忘报告一声:“妈,我回来了。”有客人来家,看到这一老一少两个女人间的融洽关系,还以为她们是亲生母女。2006年,公公突发脑溢血住院,那时孩子才四岁,家里的事,单位的事,安慰婆婆,安排、协调好兄弟姐妹妯娌值班,照顾好病人,哪样都离不开她。艳梅从没叫过苦、喊过累、也没有半句抱怨。在她心中,丈夫的爹娘就是自己的爸妈,伺候照顾好公婆是自己的责任。

一天早饭后,艳梅骑着电动车去上班,路上碰见买菜回来的婆婆。因为夜里没有睡好,清早出门时婆婆就有点不舒服,菜市场转了一大圈,又提着一大兜菜回家,气喘吁吁,头晕乎乎的。细心的艳梅和婆婆说了几句话,发现婆婆气色不对,于是,掉转车头就陪婆婆一块回家。

婆婆问:“你怎么不去上班呢?”她谎说回家还有点事。其实,她是见婆婆状态不对,放心不下。回到家,艳梅让婆婆坐下,又是摸额头,又是量体温,还赶紧倒上一杯温开水递给婆婆。婆婆坐着休息了一会儿,精气神好些了,她就赶紧热饭热菜,伺候婆婆吃完早餐,见婆婆没事,这才又去上班。临走她一再叮嘱婆婆上床躺躺,好好休息,有什么不舒服,赶紧打她电话。过了个把小时,艳梅不放心,又给婆婆打来电话,问她还有没有什么不舒服。婶子说:“就是亲生的女儿也不过如此。”说到这里,我见她用手背轻轻地擦拭着眼角。

一大家人吃住在一块,免不了偶尔也有些摩擦和矛盾。

前些年家里在马路对过买了一块宅基地,一直被抛荒,婆婆不忍荒芜,总唠叨着自己要去种点啥作物。她体弱多病,儿女们都不赞成,艳梅的丈夫尤其反对,他对老母亲说:“你年纪大了要保重,如今住一天医院的花费是一千多,你能种出多少青菜、南瓜来啊?再说,万一闪了个腰或跌一跤,可不得了,得不偿失啊,你怎么不会算这个账呢!”为这事一来二去,母子两个人心里都不太舒服。艳梅想,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于是她劝丈夫说,我们要换位思考,理解老人,妈妈闲不住,她有点事做好打发时光,再说老人动一动也有利健康啊。我们可以将地分成若干块,邀请几个邻居一起来种呀。留下一小块我们自己种,你去挖地翻土,我来浇水、除草,让婆婆到地里看看,摘摘果、菜,不是很好吗?耀胜一听,觉得艳梅这个主意不错,便邀来几个邻居,一起把瓜、菜种上,婆婆一见地里都种上作物了,心里很高兴,母子也没了芥蒂,很好地化解了家庭矛盾。

一次,小孙子放学回来,放下书包就喊:“饿了!”

奶奶说:“饿了你就先吃饭嘛,我菜马上炒好了。”

“老家伙炒的菜不好吃,我不吃。”一听这话,艳梅用手指着儿子并狠狠瞪了他一眼。婆婆在炒菜没有看到,便对艳梅说:“你儿子这样讲话,你没听见,怎么不管呢?他今天可以这样骂我,你不管教好,以后他也可以这样骂你。”当时,艳梅没有多做解释,她更不想饭前打骂孩子,影响他进餐和完成作业,她想好了,等做完作业再找儿子谈话批评教育。

耀胜下班回来,婆婆把这事告诉了儿子。

耀胜问艳梅:“是不是这样?”

艳梅说:“妈妈看到的是这样。我狠狠地瞪了儿子,妈没看到,以为我不管儿子。你知道,我脾气不好,当时在气头上,我要是走过去骂儿子,怕控制不了情绪,会出手打他的。”

“哦,是这样,妈还以为你不管教孩子呢。”

“儿子讲粗话,不尊重老人,是该批评教育,妈说得对,等他做完作业我会找他。”睡觉前艳梅把儿子找来,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奶奶这么大年纪,给你做吃的,已经不容易了,你不感谢,反而讲粗话骂奶奶,很没有礼貌,也很不懂道理,你错了知道吗?明天一起床就给奶奶认错去。以后不管谁为你做饭吃,都不要挑三拣四,想吃满意的,你就得自己学着做,懂吗?”第二天一早,孙子爬起来就向奶奶赔不是去了。也就是从这一天起,艳梅开始教儿子自己炒菜。

有女儿般的媳妇,自有爹妈样的公婆。婶婶对我说:“现在她一天没见到艳梅,心里就很牵挂,自己就像掉了魂似的,坐立不安。有个好儿子还真不如有个好媳妇,儿子哪有媳妇那么心细、会体贴人啊。告诉你吧,他们小两口,我现在更偏袒艳梅喽。”

“是吗?”我笑问。

婶婶告诉我说,有一次耀胜和儿媳发生了口角。儿子一时冲动,对艳梅说了重话。婶婶听见后,当即批评耀胜说:“你怎么这样讲话,就是艳梅真错了,你也得尊重人家。如果我是她的妈,听了你刚才的话,我也会不高兴。”

“妈,我一时冲动,错了。艳梅,你也别生气。”耀胜立马向老妈认错,并抚慰妻子。

“以后不能再这样了,要不我不会饶过你的。”媳妇见婆婆严厉批评儿子,这样护卫着自己,自是感动,便对婆婆说:“妈,他知道自己不对,你就别再说他了。我知道他是一时冲动,不是故意的,再说也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不是在外人面前涮我的面子,一家人偶尔说错了话,没关系呀,我也原谅他了。”

婶子笑了,她欣赏媳妇艳梅的通情达理和宽宏大量。

艳梅对公婆的悉心照顾和对家人、邻里的宽厚贤良,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看在眼里,有口皆碑,都说她是个有孝心的好媳妇。夏夜里纳凉,冬天晒太阳,规划区的一些老人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常把陈家好媳妇艳梅的事当故事讲。几位上了年纪的近邻总是夸“规划区那么大,那么多的媳妇,还从来没见过像艳梅这样孝顺的好媳妇呢。”

篇一:好媳妇

“十佳媳妇”代表发言稿

(安义县东阳中学 康春华撰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和父老乡亲们:

大家好,今天是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还是我们华林胡氏大家庭欢聚一堂的好日子,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比喜悦、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因为我获得了“华林胡氏北祠十佳媳妇”的光荣称号,但我觉得所做的事情,都是我应该做的,也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感谢大家给了我这样高的荣誉,也感谢大家能给我这样的机会,让我作为十佳媳妇代表在这里发言。

古话说“百善孝为先”、“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要做个好媳妇首先要懂得孝敬公婆。

去年十月份的一天半夜,我公公突然 病发作,病情紧急需要马上住院,我和丈夫二话不说,马上穿好衣服,叫来“120”救护车及时把公公送到医院,我不但一整晚没有合眼,白天还主动承担起了伺候公公的重任,喂药、喂饭、端屎倒尿、穿衣、起居,这些生活琐事看似简单,却每天数遍,同病房的病友都以为我是我公公的女儿,公公却说“我这个媳妇不是女儿胜似女儿”

在我们的悉心照顾下,公公的病情渐渐好转,每当亲属邻里来看望公公时,公公都会向他们诉说,“我虽然身体不好,但我命好,有这样的孝顺好媳妇,有耐心又细心,把我伺候好好的,我这是前辈子修来的福哟”。每当我听到这样的夸奖时,我总是笑着对公公说:“您别这么说,孝敬您、照顾您是我们做晚辈的应该做的,我只是在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让我的公公减轻失去老伴的痛苦,平时我和丈夫经常陪他聊天、散步,做他爱吃的饭菜。我的公公是计生委的退休干部,也是个有文化的人,为了丰富他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还经常陪他一起看电视、说电视、读报纸,有时还陪他去打门球,让他的生活不寂寞、不单调、不泛味

人常说“家和万事兴”,一家中最难处的是妯娌与婆媳关系,可是我觉得只要每个人都能宽容一些、明理一些,就没有什么越不过的沟坎。吃点亏受点委屈

无所谓,只要家人健康和睦就好。老人的健康也是我们做儿女的福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有之幼” 我们应该像对待自己的亲父母一样对待公婆,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亲生父母,将心比心,我们应该拿出自己的一片真心对待老人。人老了能让他们高兴、让他们开心,也是我们的快乐,也是我们幸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家庭中琐碎小事很多,只要你爱自己的丈夫,就一定要爱他的家人,因为是他的父母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为你准备了你的另一半。如果为一些小事在乎太多,丈夫只能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反过来会大大地影响夫妻两人的关系,幸福就会离两人越来越远。“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做一个好媳妇、做一个好妻子、做一个好母亲、做一个好邻里,我想这就是幸福家庭的相似之处。

在此,我再次感谢大家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与许多姐妹相比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我要向她们多学习,做一个细心周到、宽容贤惠的好媳妇,让我们的家庭更和气、邻里更和睦、社会更和谐。最后,衷心地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谢谢大家 !

篇二:孝敬公婆的好儿媳

孝敬公婆的好儿媳

——加孜拉同志先进事迹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在新疆伊犁巩留县牛场却有一位30年如一日孝敬年迈的婆婆和患高血压的公公的好媳妇——加孜拉。她的家庭和睦幸福,被牛场评为 “五好文明家庭”,个人先后多次被牛场妇联评为“孝敬公婆的好媳妇”,丈夫阿不都外力有一个瘫痪在床的母亲和患高血压的父亲,家中除了七八间旧土房外,只剩十亩薄田,日子过得很艰难。看到此情此景,她曾多次偷偷地流下了泪水。她想,婆婆已80多岁,且婆婆全身瘫痪,公公几年前去世,生活上几乎无法自理,自己作为儿媳妇以后怎么照料他们呢?这些使她曾一度产生过畏难情绪。但她又想,婆婆拉扯大自己的丈夫更是不容易,自己应该帮助丈夫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照顾好老人,使他们安享晚年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30年来,加孜拉和老人朝夕相处,没有红过一次脸,更没有让老人受过一次气。婆婆身体瘫痪,又爱干净,家里洗洗涮涮的事情干不了,全由她来做。婆婆身体有病,心里不好受,看什么都不顺眼、爱唠叨,加孜拉依然无微不至的照料她,心平气和地安慰她,讲故事逗老人开心。婆婆经常大小便失禁,屎尿弄到被褥上,每次她二话不说赶紧给婆婆擦洗干净身子,换洗被褥拆洗干净。加孜拉不分白天黑夜陪伴在婆婆身边,按时按餐给婆婆喂饭,每天替婆婆换衣服、搓身、梳洗、倒屎倒尿。婆婆由于眼睛看不见,却帮不上忙,经常将家里的

东西碰倒,有时刚刚收拾好的家务,转眼被弄得一片狼藉,她只是默默的重新收拾好,从没有一句怨言。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日子过得非常舒心。老人逢人就夸:“儿媳妇比亲生女儿还亲、还可靠。我们儿子真的没有看错人,娶了这么个好媳妇。”

加孜拉不但孝敬老人,而且还是一位贤妻良母,体贴丈夫,关心儿女。丈夫常年在地里干农活,为了使丈夫安心劳动,不为家庭的琐事劳累,家里面里里外外的事她从不让丈夫操心,把一切事情都打理的井井有条,经常是刚干完家务就又和丈夫一起下地干农活。随着这几年现代农业设施在巩留镇的发展下,他们建起了大瓦房,家里的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比起以前来真是天壤之别。在教育孩子上,她本着“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原则,身体力行做榜样,严格教育自己的儿女。

她不仅是个好媳妇,还是个好邻居。村里不管谁家有事需要帮助,她总是第一个出现。有一天,她的邻居小俩口外出,而家里的老人两天都没出门。她感到蹊跷,就推开邻居家的门,发现老人躺在床上已奄奄一息。原来老人生病了,已经两天没有进食,她急忙叫来丈夫去找大夫,自己回家端来一碗热开水,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喝。老人病愈后,紧紧握住加孜拉的手说:“闺女,如果我能有你这样的媳妇多么好啊!”她说:“婶子,不用担心,你就当我是你的儿媳妇吧,以后有什么事我会经常来照顾你的。”她就是这样热诚待人,乐于助人,敬老爱幼,与村民和睦共处,人人都赞她有教养,品德高尚。

有人问她:“你这样做为了什么?值吗?”她淡淡地一笑,说:“我

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只是觉得作为一个人,应该这样做,没有什么值不值的。说实话,已经在一起生活了这么长时间,照顾公公婆婆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哪天突然不干,我心里反倒空落落的。”加孜拉就是这样一位在丈夫眼中勤劳能干、体贴关心的好妻子;在儿女眼中和蔼慈祥、朴实善良的好母亲;公婆眼中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邻居眼中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

“敬老爱幼,人人赞;热心助人,人人颂”, 加孜拉的事迹就这样逐渐在巩留传开了。

篇三:好媳妇发言稿

好媳妇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特别激动,能够获得“好媳妇”这个称号我感到十分自豪,首先感谢领导给我的荣誉,邻居对我的支持。我所做的事情再小不过,都是我应该做的,也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借此机会我和大家说说我的心里话。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上有老下有小,公公、婆婆也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丈夫是我村医生,家中的事自然就落在我身上。多年来,作为儿媳,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生活中照顾着两老人,上了年纪他们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一些病也随之而来。公公不吃辣的,婆婆胃不好、牙不好,吃饭要软,和年轻人吃不到一块,平日买菜做饭我都以他们,让他们吃好能有个好身体。公公、婆婆年轻时受苦多,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生活比较节俭。每次洗衣时他们不能再穿的衣服、鞋袜悄悄扔掉,然后买来新的给他们。

虽然我没多大文化,但是我知道做儿女的不仅要让老人吃好、穿好、住好,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心情。所以我没事时总是和他们说说话,我和公公婆婆一直相处都很好,没红过脸,没争吵过一次,难道两位老人的所作所为我都满意吗?不,有的是

委屈。老人们也有让人心烦时候,嘴里啰嗦,认直理。坦诚说谁没有脾气,但我不跟公公、婆婆争个你高我低的,当耳旁风,过几天就没事了。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是啊!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好媳妇更难。“好媳妇”三个字说出来是多么的轻松,可是要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受委屈。吃点亏受点委屈无所谓,只要老人心里高兴,他们身体好也是我们福气。

是啊!人人都有老的那一天,人人都有亲生父母,将心比心,我们应该替丈夫尽孝道。只要你爱你的丈夫和子女,就一定要爱他的家人,因为是他的父母费心为你准备了你的另一半。如果因一点小事在乎太多丈夫只能夹在中间为难,反过来就会影响夫妻两人的幸福。

以上就是我心里的一些想法,和大家简单聊聊。谁家没有老人和孩子,孝敬老人是我们的本份,我所做的是应该的,做的不够好,可领导和邻居们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很荣幸,也很激动,我会继续照顾好公婆,无愧于“好媳妇”这一荣誉称号。 最后,祝大家: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