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1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5、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1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1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2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24、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俗语
25、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祯《将至桐城》
2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
27、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南宋·辛弃疾《鹧鸪天》
2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3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31、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3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3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唐·刘禹锡《浪淘沙》
3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36、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37、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38、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唐·王维《鹿柴》
3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的《山居秋瞑》
4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41、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4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4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4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4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48、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49、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5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
2、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古代历朝历代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
3、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4、清早,我走在林荫小道上,新鲜的空气令我心旷神怡。穿过长满小刺的杂草堆,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广阔的果园。一个个红通通的苹果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压弯了枝头。一个个黄澄澄的梨像一盏盏小灯笼一样,挂在树梢。一把把稻子像一个个奥运火炬。风一吹,稻穗左右摇摆,掀起金黄色的“波浪”。
5、泰山气势雄伟磅礴,享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称号。 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泰山,被誉为中国的“国山”。
6、泰山拔地而起,直冲云霄,恰如一个巨人,矗立在万山之中,正深情地俯视着大地。
7、泰山,不仅是历代帝王所奉为的“神山”,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华夏历史文化的`缩影。
8、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绿成荫,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想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9、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0、黄山原称“黟山”,因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修炼升仙。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六月十六日改现名,这一天还被唐玄宗钦定为黄山的生日。 黄山以其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这里还是一座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俱佳。
11、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为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12、黄河为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全长5500公里,居世 界第五、亚洲第二(仅次于长江);平均流量1775立方米/秒(世界大河中属非常小的流量规模);流域面积逾75万平方公里。
13、长江最为奇秀壮观,最为摄人心魂的风景,当属渝鄂交界处的三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数亿年的天地造化,成就了这独步天下的自然山水画廊。
黄河三年级作文 篇1
上个星期天,我和爸爸去黄河岸边的西口古渡广场上游玩。
这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有小学生,有青年人,还有老人。他们都在玩着自己喜欢的活动。我突然看见几位大哥哥和大姐姐们在发传单,呼吁人们爱护母亲河——黄河。我低头往河里一看,看到河水不在像以前那么干净了,河面上漂浮着塑料袋和饮料瓶,还有许多瓜子皮。由于没有人清理和打扫黄河水,使得终日漂浮在河面上的树叶和垃圾腐烂了,还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
原来,因为人们不爱护黄河,还经常往河里扔垃圾,黄河两岸的人们有的还把排水管通到了黄河里,使得黄河变成了这个样子。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如果这样,那么,我们的母亲河还会恢复她那美丽的容颜。
黄河三年级作文 篇2
昨天,爸爸和妈妈带着我来到了郑州的后花园-------花园口黄河滩。
一路上,我们一家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出了市区。公交车飞快的奔跑,路两旁绿树成荫。这边到处都是蔬菜大棚,大棚里绿油油的青菜,长长的黄瓜,火红的西红柿,嫩嫩的西葫芦。。。。。。那边是金黄的麦浪,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农民伯伯的脸上丰收的汗珠不停的流着。
我们很快来到了花园口,这里已经有很多人了,景区的路两边到处是电动车和私家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黄河大桥,“妈妈,这桥可真长啊,一眼望不到边”。我兴奋地喊着。
我们先下到黄河滩,来到黄河边。黄河的水很清,很浅。已经有很多人脱了鞋和袜子跳到了河里面。黄河的水缓缓的流淌,伴着孩子们玩耍的嬉笑声,大人们的呐喊声,偶尔传来几声悦耳的燕子声一起流向了很远很远。。。。。。
黄河边,爸爸和妈妈陪着我一起玩沙子。黄河的沙很细,很光滑。脚踩上去很软,凉凉的,一直冰到了我的心里。黄河滩到处是野生的杂草和芦苇,条条小路弯弯曲曲,迂回环绕,若隐若现。还有那深沉和厚重的母亲河永不停息的流着流着。。。。。。母亲啊!你把我的思绪和情感带到了一望无际的天边,带进您博大的怀抱中。
“惠惠,惠惠,晌午了,咱们去吃饭吧。”妈妈急切的叫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们来到了一家叫‘老渔夫’农家饭店,爸爸先点了两个小菜:一盘烧茄子,一盘凉拌莲菜。后有点了油炸黄河鲤鱼,外加两瓶啤酒,三份米饭。我大口口的吃,吃得满嘴是油。把爸爸和妈妈都逗乐了。吃过饭,我们又在渔家喝了点茶,休息了会儿。临走时,渔家的奶奶又送了她自家种的木瓜,说是让我拿着玩。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太阳快落山了,我们结束了这次愉快的黄河滩游玩,爸爸和妈妈又带着我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黄河三年级作文 篇3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曾有多少诗人抒写它的雄壮,曾有多少旅行家赞叹它的恢弘,它又曾使多少战士斗志昂扬?我多么想一览它的雄姿!
暑假里,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我们一家三口和表妹一起顶着炎炎的夏日,去黄河大堤看黄河。
还没到停车的地方,妹妹就嚷着要下车。我虽然制止了妹妹,但心里也想快点见到黄河。这时已经隐隐约约可以听到黄河水不停涌动的声音,湍急的流水声使我的心情激动起来。
终于站在了黄河大堤上,滔滔的黄河水后浪推着前浪。棕黄色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又像千万头雄狮,奔腾咆哮,昼夜不息。它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奔向遥远的东方。新鲜的空气,迅疾的流水,还有眼前的气势非凡,无不激起我的豪情壮志。
正在我心中万分感慨的时候,妹妹打乱了我的千万思绪。她拍了一下我的背,兴奋地说:“咱们一起去那边看看,那里围了好多人啊!”说着便拉着我往那儿跑。原来是一个当地的老爷爷,在讲龙门的英雄故事,他显得有些激动,时不时做个动作,旁边的人纷纷拍手叫好。壮丽的黄河作背景,“哗哗”的流水为伴奏,听着悠久的故事潺潺流淌,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
黄河真是大自然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