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爱情有时像在等公交车,不想坐的公交车接二连三频频为你停留,而真正想坐的,却怎么也等不到,像是一场存心的恶作剧。等到公交车终于姗姗来迟时,却像约好似地结伙成行连来两三辆,让人不知如何是好。无论坐上哪辆,都抹不去心头淡淡的怅惘,总担心错过的是否才是最好的选择。
3、许多人总觉得生命中有一种无力感,觉得自己被环境、被现实限制住。事实上,环境与现实就如同大象脚上那条外在、有形的绳索,绑住我们的并不是那些外在、有形的现实与环境,而是烙印于内心深处、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许多无形的制约。
4、我们一生都在错过:在渴望长大中错过童年,在迷茫困惑中错过青春,在狐疑猜忌中错过人际,在平庸麻木中错过机遇。我们悔恨昨日的错过,今天却在一成不变中一错再错。曾经的错,就让它错吧,留给岁月去冲刷;今天的路,仔细审视,好好把握,别让当下的蹉跎与荒废,酿成往后的一声叹息。
5、不管你对多少异性失望,你都没有理由对爱情失望。因为爱情本身就是希望,永远是生命的一种希望。爱情是你自己的品质,是你自己的心魂,是你自己的处境,与别人无关。
6、都说爱上一个人,所以才会爱上一座城。但即使是分开后很久,你不再爱那个人,但依旧会爱着那座城市。所以每个人的手机上,都会留着一个城市的天气。那是你心里的痛,也是你心里的留恋。因为曾爱过一个人,所以永远留着他的天气。
7、为每一位上台唱歌的人鼓掌。
8、有些人受了一点感情的伤,就再也不相信感情。她们并不是被伤透心,而只是心被锁住了。而实际上,伤害你的人是一个,爱你的人却有许多。你为一个坏人,而拒绝了许多个好人,这是用坏人的过错来惩罚好人。越是受伤,就越要相信真爱。因为你已懂得了什么是欺骗。
9、有些人,有些事,看清了,也就看轻了。
10、距离不是难题,心的距离才是利器;时间不是苦药,爱的时间才是真谛。若你拥有一份异地恋,不必焦虑,也不要心急,只需相信真爱经得起考验,也需要考验。若你失去一份异地恋,不必难过,也不要伤心,只需明白你失去的叫爱情,并不叫真爱。真正的爱情求之不来,挥之不去。
11、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用三个字总结会过去。
12、人生的经历就像是铅笔一样,开始很尖,经历的多了也就变得圆滑了,如果承受不了就会断了。
13、如果有选择,那就选择最好的;如果没有选择,那就努力做到最好。
14、两个人在一起,更多的不是改变了对方,而是接受了,这就是包容,如果光想着改变,那不是生活,那是战争。许久不联系的人,不用再联系。各自辛苦,各自生活,也再无交集,该停留在过去的,就让它停留在过去。如果有缘,会再见。若无缘,不如不见。就是这样。
15、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欢你,那是不可能的,让大多数人喜欢就是成功的表现。
16、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浪费了时间和生命,而是表明你有理由重新开始。所以,不要畏惧失败、
17、梦想很轻,却因此拥有飞向蓝天的力量。
18、快乐有三法舍得、放下、忘记。
19、一生当中,常常会遇到某个人,他打破你的原则,改变你的习惯,成为你的例外,然后岁月流经,不知不觉中,他变成你的原则,成就你的习惯,这就是一种牵绊。有些人,一旦遇见,便一眼万年;有些心动,一旦开始,便覆水难收。
20、爱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习惯的认同,爱到最高境界就是认同了他的习惯,一个女人习惯了一个男人的
21、人跟人之间的感情就像织毛衣,建立的时候一针一线,小心而漫长,拆除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拉。
22、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有个选爱人标准的话,譬如身高、学历、收入等等,到最后会发现,自己总会爱上完全不同的人。爱情奇妙在于,它是无法预测的。只是某一刻,有个人,拨动了你的心弦。所有的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爱情不是比赛,而是偶遇。既然能让你爱上,那就无需后悔。
23、有些人和你在一起,会令你疑神疑鬼。有些人和你在一起,却让你神采飞扬。有些人和你在一起,会令你哭泣难过。有些人和你在一起,却让你越来越好。有没有爱对人,看自己的状态就好。越来越差的,不管有多爱其实都错了。爱对人,他会让你如沐阳光。温暖,是爱情的真谛。
24、爱就是让对方住进你心里,理解就是在心里和对方生活在一起。
25、你真的爱一个人,那个人便会在你最想忘记的时候出现在你的心里,会在你最难过最失落的时候出现在你的心里,可是你却想了又想却无法确定是否要告诉他你现在的感受,你现在的苦恼,因为你在乎她的感受,在乎她的想法。
26、人生就是偶尔承认一下自己所做的蠢事,然后偶尔接受一下别人所做的蠢事。
27、当然,自己要喜欢自己。
28、没有什么东西比围观者们更能提高你的保龄球的成绩了。所以,平常不要吝惜你的喝彩声。
29、其实爱有多种方式,你的方式只是一种。有时候不是对方不爱你,而是你没有理解他爱你的方式。
30、有些人会在嘴上说各种爱,但内心往往是凉薄的。因为他们会在最短时间里爆发出全部的爱,所以一时都会让人觉得幸福,但却始终不长久。你想要一段的长久的感情,那就别在意眼前发生的一切。幸福感不够,也许是时间不够。慢热的感情才是长久的。
31、现在不玩命,将来命玩你,现在不努力,未来不给力、
32、其实孩子气,也没什么不好。人总有一天会长大,何必成熟太早,失去太早。
33、明天再美好,也要等过了今天才会来;昨天再甜蜜,也不能拿今天的做交换。现在很多的人都是爱情的高手,是不会为一个人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他们都没有真心的,能让他们用真心的人死了,这就是他们的生存之道。他们只要在你的身上拿到好处后,就会把你踢得远远的,不会再理你了。
34、话多必失,人多的场合少说话。
35、尊重传达室里的师傅及搞卫生的阿姨。
36、对事不对人;或对事无情,对人要有情;或做人第一,做事其次。
37、记住,逆境并不是尽头,而是更好的结果的一个转角而已。
38、爱上一个人的表现是什么呢?那就是想念某个人,却希望他先来联系你。是始终关注对方的讯息,却默默的旁观。是患得患失,想要主动却又害怕。是一想到要见这个人,就会变得超级紧张。是说到名字就脸红,看见就手心出汗。其实,爱上一个人就是,没见到时想念,见到时依恋。
39、爱情,就是彼此永不止息的思念,是永远放不下的牵挂,是心甘情愿的牵绊。不管相隔多远,无法抑制的仍然是对彼此的想念,然而,乍然相逢的一刻,他翩翩的身影却在你眼里开出了翻翻腾腾的花。想念,在时光中穿梭,一丝一丝地把心抽紧,抽紧,原来,思念是糖,甜而忧伤。
40、有时要明知故问你的钻戒很贵吧!有时,即使想问也不能问,比如你多大了?
篇一:古代诗歌中设问手法运用浅论
设问,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中国古诗文中广泛运用,不但提高诗文语句的表达能力,而且取得了应有的审美效果。那么,什么是设问?设问就是自己突出问题,自己回答,或者不回答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是一种“无疑而问”,或者说“明知故问”的语言运用形式。其本质不在质疑,而是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下面我们从“问而不答”式和“问而回答”式两个角度来看设问修辞手法的审美意义。
首先,“问而回答”式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义。
“问而回答”式是设问修辞手法的最基本的形式。在中国古代诗文中,“问而回答”式是运用得最广、最多的一种语言形式。
比如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歌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前一句设问,紧接着后一句回答。这种自问自答,明显地说明不是“有疑而问”,只不过是运用“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注意,以此强调自己的思想情感如同河水一样深长,自己的愁绪如同河水一样绵延不绝。
又如《木兰诗》开始四句: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诗中开始,木兰叹息,爷娘问女儿你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木兰回答道)我并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是因为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在这里,诗人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并“问而
回答”。爷娘听到女儿的叹息,出于对女儿的关心与爱护,就问女儿为什么叹息,女儿予以回答。在回答中,诗人不但表明了木兰叹息的原因,更是有助于推动事件的发展,而且在一问一答中引起读者的注意,更好地感受到木兰在叹息中所表现出的真情与伤感。
其次,设问中“问而不答”式的审美意义。
《五柳先生传》是田园诗人陶渊明为自己写的传记,属于纪传体文学。人物传记具有较强的真实性特点。梁时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过:“??尝著《五柳先生传》自况,时人为之实录。”也就是说,文中的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为自己画的像。
文章开始,诗人以虚代实,暗示出自己是一个隐士,然后描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特别是文中所描写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嗜饮酒,每饮必醉;常著文,以此自娱等,真切地描绘出了一个不羡慕名利,不追求荣华富贵、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文章在最后的一段是赞词。在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在叙事之后加上一段赞词来表达作者的意见。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在人物传记后加上“太史公曰”的话作议论,也就是一种点睛之笔。清代短篇小说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故事后,也加上“异史氏曰”的议论,这种方式,不但表明自己的观点,而且引起读者的注意。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这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人,是“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意思就是说,“对贫贱不悲伤忧愁,对富贵不追求渴望。”饮酒作诗,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他是无怀氏时代的百姓吧?(或者)是葛天氏时代的百姓吧?
首先,我们来看,句中的“无怀氏”和“葛天氏”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在他们的那个时候,人民生活安定,恬淡自如,社会风气醇厚朴实。这在《礼记·大道之行》中都予以表现,在陶渊明自己写的《桃花源诗并序》也给予了形象的展示。可是,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却是一个充满着“乱”与“篡”的动乱时代。怎样来表现?在文章最后却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采用了“明知故问”的方式,明明知道陶渊明是东晋时候的人,为什么要说“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呢?对此,我认为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从内容上看,是“明知故问”,却“问而不答”。陶渊明在文章的开始就说了:“先生不知是何许人也,亦不祥其姓字。”从文章的结构来说,是一种照应。但从意义上说,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照应。而是通过照应表现出来文章深沉思想情感。在古今(即上古时代与东晋时代)对比中运用设问,而且是“明知故问”,就给读者留下了审美的想象空间,激发读者情感。从而感受到陶渊明隐居田园不正是置身于官场之外,表现出绝不与污浊的官场同流合污,坚守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独善其身的人格品质吗?
二是从作用来看,设问中无论是“问而回答”,或者是“问而不答”,这些都是“无疑而问”,作用在于引起读者的思考。在文中,陶渊明他让读者思考什么?读者在阅读中,联系全文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可以从设问中,认识到陶渊明之所以提出了上古时代,其实也就表明了陶渊明对那种充满着纯朴风气的社会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社会的反抗。从而认识到陶渊明思想中的积极因素,认识到陶渊明虽然隐居田园,但不是消极的隐退,而是在思想上充满着社会责任感。
总之,我们从上面的简单分析中,可以看出,设问句在诗文中不但具有起着强调,引起读者思考的意义,而且还有有助于加强语句的情韵感,提高诗文的表达效果。
篇二:高考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题中的设问角度
1. 对方法的赏析(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双关等)
例①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问: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两”、“相”二字把人和山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两字更突出了诗人对山的喜爱。 例②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寸草心”、“三春晖”分别比喻什么?说明了什么?
答:以小草比喻游子,以春天三月的阳光来比喻慈母的恩惠。说明慈母的厚爱,儿子是无以报答的。
2. 对表达方式的赏析(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
例①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这首诗是怎样叙事抒情的?
答:诗的前四句写母爱,是叙事;后两句写子女对母亲的深情,是抒情,两部分结合得紧密完美。
例②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
答:诗人只选取了野草、斜阳、飞燕三种景物进行描写,而把对盛衰兴亡的感慨,寓情于景,让人思而得之,含蓄有味。
例③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问:是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春天的?
答:第一句叙事,第二句写春天万物更新,第三、四句抒情,赞美春光无处不在和的热爱之情。
3. 对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等)
例①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问:诗的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黄河?
答: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写得更具体、生动、形象。
例②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问:诗的第一、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句是实写,写出庐山“成岭”、“成峰”的具体形象,给人以逼真的实感。第二句是虚写,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到底是什么状貌呢,诗人故意撇开不写,只说“各不同”让读者去想像。
例③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问:本诗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诗人的感情?
答:本诗通过对环境气氛的极力渲染,表现出诗人的悲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见上)
问:这首诗采用什么形式将叙述、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
答:用问答形式。第一句叙述,第二、三、四句是童子回答诗人问话的叙事,叙事中描绘了隐者飘然入山采药,行踪无定,悠然自在淡雅清高的生活。写景又透露出对隐者的敬仰羡慕之情。
例⑤杜甫的《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问: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答: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虚而实,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
表现技巧答题基本模式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应答分析: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手法三大类。
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第三步指出此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 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提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回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
古代题的解题技巧
(1)从语言入手,抓住关键词句,辨明意象。
(2)从情与境的结合上把握意境。
(3)借助标题、注释、背景等理解抒情主体形象及意图。
(4)明确题干设问的角度与方式。
(5)标出题干对应的诗句中的采分点。
(6)针对采分点列明答题要点。
(7)借助已知的诗人风格知识修改后工整地誊入试卷。
高考古典诗词表达技巧典型例题分析
一,举例与分析
望海楼 米 芾 云问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洲滨 水的地方.
(1)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近青天,作用是?
(2)本诗颔联分别冠以"三峡"和"六朝",从哪两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 了诗歌的气势.
(3)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
米芾的诗题为"望海楼",而从楼所踞的城池写起,这是为望海楼铺设高接云天又有雄奇之概的地理环境.于是第二句开始写楼,楼而能"飞"是形容楼高如同凌空架构,又是形容楼檐上翘,楼体大有飞腾之势.首联二句是诗人自远方对望海楼的仰视.坚如铁瓮的城池是楼的根基,无限的天宇是楼的背景,极写望海楼 的高峻奇伟.
第(1)题的答案烘托望海楼的高峻. 命题者就诗的第二联出了两道题.这一联写诗人登楼俯瞰的情景.望海楼下临大江,昼夜奔腾,涛声入耳,触发了诗人挥笔作诗的雅兴,但诗人却说江声流到了笔底,江上片片征帆映入眼帘,又引动了举樽饮酒的豪情,但诗人却说帆影落到了樽前,可谓妙趣横生.在这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二字,景与情一下就脱开了眼前的实际,空间,时间大大拓展.诗人驰骋想象,让江声带着三峡崔巍险峻,让帆影映着六朝的繁盛.这样,诗人的见闻感受便突出了望海楼的高大久远.可见第(2)题的答案是空间,时间;第(3)题的答案是①色彩(红,白) ;②声音(画角) ;③动态(催,起)(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 尾联由"忽忆"二字领起,诗歌的情调急剧变换,透露出茫然,低沉,伤感的情绪.本联因与试题无关,不再作分析.
二,练习及答案
1.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空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秋风本无形,诗人为什么用"见"?请说说你的理解.
(2)"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 节描写的成功之处.
2.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怎样写画眉鸟的?
(2)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东栏梨花(苏轼) 梨花淡白柳色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人为什么见"东栏一株雪"而"惆怅"?请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
(2) 有人认为"梨花淡白"与"一株雪"相重复, 主张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熳". 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
4.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渡湘江(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 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 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唐代诗人,唐中宗时曾被贬到极为偏远的降州.这首诗是他被贬的 途中所作.
(1)清人吴乔说"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试据此对"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 作评析.
(2)简析"独怜京国人南窜"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5.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1)—(2)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 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乡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 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附答案及简析
1. (1)秋风无形,但它可使草木枯黄,百花凋零,给自然带来秋光秋色,因此 虽无形却可见. 用"见"可将秋风及其带来的秋景联系起来, 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这一细节看似平常,但它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能让读者体味其中浓浓的乡思之 情.
2. (1)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用对比的手法写画眉鸟.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 全没有自由.
(2)这首诗借鸟咏怀,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 恶之意.
3. (1)诗人见梨花而"惆怅"是因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 (梨花盛开,柳色深青远是春末夏初之景,已暗含伤春之感;"人生看得几清明"便是直接感叹人 生短促)
(2)不能改为"桃光烂熳",因为"梨花淡白"是紧扣诗题写景,如果改为"桃花烂熳"本诗就变成写桃花了."花满城"也就成了"桃花满城"了.
篇三:内容设问式默写题
《观刈麦》
1.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夏麦成熟景象的诗句是:(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2.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村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3.白居易在《观刈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4.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农民割麦的极度辛苦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5.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农妇拾穗原因的诗句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6.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自愧”与“自责”。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被子”状况的诗句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破屋漏雨”。(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3.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明对“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明“为实现愿望,宁可自我牺牲”的诗句是: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离骚》
1.屈原在《离骚》的开篇,叙述自己极度苦闷的原因的诗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追求美好德行,至死不改的诗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宁死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诗句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4.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愿意为正道而死的诗句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虽遭贬抑,。(不吾知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6.屈原在《离骚》的结尾表明坚持理想,至死不变的诗句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明知故问造句(一)
1) 你早就知道她是我女朋友了,怎么还要明知故问呢?
2) 他明知故问地不断质问凯瑟琳。
3) 如果你和别人一起吃饭,看见他们在使用筷子,那就别明知故问地问对方“你会用筷子吗?”这样的问题。
4) 明知故问都应该有用意,而此时的用意是什么?
5) 二哥这不明知故问么,四哥是个急脾气的浑人,一时半晌想不到这个,二哥你还看不出?
6) 阳春三月,风光旖旎,你不是明知故问。
7) 兄台何必明知故问?大家不拘形迹,喝上几碗,岂非大是妙事?待得敌我分明,便没有余味了。
8) 这是你应该做的事,别明知故问好不好?
9) 有时要明知故问:你的钻戒很贵吧!有时,即使想问也不能问,比如:你多大了?
10) 这件事你是知道的,何必明知故问呢?
11) 这是你份内的事,你怎么明知故问呢?
12) 碧云飞看到刘霞极目四顾,当然知道她在寻找什么,明知故问,心中暗暗好笑:“这小家伙为什么老实惹美女呢?”。
13) 他当然是明知故问,话声暗含内力,发蒙振聩。
14)女孩子心思真是奇怪,总喜欢明知故问,总喜欢自己骗自己,明知那是甜言蜜语非要自己告诉自己那是真心实话,所以阿q虽是男性,不过女人绝对更阿q。
15) 夏晓东没有明知故问为啥不简单,只把这句话当成枕边风又吹进她的耳朵里,她在他耳边吹气如兰,嘿嘿直乐,意思是说我没给你出洋相吧。
16) 牛头人看着陈天的手上的尾环明知故问’你就是陈天,今天我就要报仇雪恨,为了帝国的大王子含笑九泉,也为了我的牛子报仇雪恨。
17) 屏幕上,新郎新娘显然还没有回来,何慕白恶趣味的给自己找乐子,明知故问。
18) 大胆妖孽,莫要侜张为幻,迷惑世人,斩妖除魔乃我三清弟子不二法门,岂容你等妖魔装疯卖傻,明知故问?
19) 临进门卫五儿又看见井运水也黑着脸,拱手的笑容也是硬挤出来的,卫五儿把两西瓜交给丽姑有点儿明知故问,卫五儿皮精,他也是想打听点儿事。
20) 一大群人来到叶青和程老汉的面前后,一个翩翩公子骄横跋扈的站了出来,望着叶青,明知故问似的嚷道。
明知故问造句(二)
(1)如果因缺乏经验而犯错误,大家是会原谅的,但明知故犯,那性质就不同了,二者处理结果不会一样。
(2)原来爱情就是明知故犯,不计前嫌。
(3)明知故犯的企业主管和个人,将被判处最高十年监禁和不封顶数量的罚款。
(4)无心之过,情有可原;假如是明知故犯,那可要加重处罚了。
(5)这样的事时有发生的.,我知道这是本人的劣根性所在:明知故犯却又顽固不改,只会在事后醒悟然后摆出后悔的姿态。
(6)你明明知道犯法是要判刑的,那你为什么要明知故犯呢?
(7)老师已经再5、告诫他不要沉迷网咖,他却置若罔闻、明知故犯,真是令人生气。
(8)道理你并不是不懂,可就是明知故犯呢?
(9)学校叁令五申禁止学生抽菸,他却明知故犯,当然要被记过处分了。
(10)我们明知故犯地毁坏了一处可能的历史遗迹。
(11)对于那些明知故犯,以身试法的执法人员,应该从重量刑,以维护法律尊严。
(12)学校5、令五申禁止学生抽菸,他却明知故犯,当然要被记过处分了。
(13)如果你不知道这件事,还情有可原,但你却是明知故犯。
(14)有些事,虽然我们知道这样做不好,但却明知故犯。
(15)《条例》刚公布,你竟干出这样的事,不是明知故犯是什么?
(16)考试不得偷看别人答卷,他却明知故犯,所以被驱逐出考场。
(17)执着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明知故犯了。
(18)你竟敢以身试法,制作盗版光盘出售,你这是明知故犯,罪上加罪。
(19)不得收买自家兄弟妻妾为室。亦不得与之通奸。如有明知故犯者。死于万刀之下。
(20)老师已经再叁告诫他不要沉迷网咖,他却置若罔闻、明知故犯,真是令人生气。
(21)明知故犯地走上那条道路是极其愚蠢的行为
(22)你就这问题作解释的时候,千万不能够歪曲、穿凿,或牵强附会;更不能仗着自个儿精明,就明知故犯,叫自己的灵魂负上罪名。
(23)星期三,一个联邦法院正式对小詹姆斯。丰德伦提起刑事起诉,指控他明知故犯地阴谋将机密情报传递给一个外国特务。
(24)首先考场规定不应该抄袭,而你违反考试规则,就是违规,还是明知故犯的类型。
(25)这些雇员们指控公司:根据招生人数,非法给招生办人员提供报酬,明知故犯地骗取政府津贴。
(26)通过唱颂哈瑞奎师那,我们当然会免于所有罪恶反应,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明知故犯,然后用念诵抵消。
(27)星期叁,一个联邦法院正式对小詹姆斯?丰德伦提起刑事起诉,指控他明知故犯地阴谋将机密情报传递给一个外国特务。
(28)我希望再没有其他人可将其凑成;当然,如果我活下来,定然不会明知故犯的为令人心生憎恶的故事链提供一个明确的线索。
(29)他们当中有一派人,曾听到真主的言语,他们既了解之后,便明知故犯地加以篡改。
(30)星期1、,一个联邦法院正式对小詹姆斯?丰德伦提起刑事起诉,指控他明知故犯地阴谋将机密情报传递给一个外国特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