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带金字旁优美句子 正文

带金字旁优美句子

时间:2025-04-29 06:01:48

一、通假字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二、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 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 今: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 今: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 今: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 今: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 今:朝向前方(面))

三、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 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为

因为长句(v 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6)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四、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2、省略句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送客(于)湓浦口

使(之)快弹数曲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

3、被动句

感斯人言

《寡人之于国也》

__《孟子》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

(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

2.特殊词义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

(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

(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

3.一词多义

(1)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2)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

数罟不入洿池(密)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扶苏以数谏故(屡次)

(3)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

(4)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5)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

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百发百中(发射)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6)兵

非我也,兵也(兵器)

穷兵黩武(军事力量)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草木皆兵(士兵)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敲鼓)

树之以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称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

5、古今异义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黄河 今:泛指河流)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谷物收成不好 今:凶恶,厉害)

(3)弃甲曳兵而走(古:跑,逃走 今:行,走路)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 今:保养身体)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凭借 今:表示同意,认可)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然意为这样,而意为却 今:转折连词)

(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归咎 今:没有罪过)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

(2) 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

(3) 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4) 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其

(1)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 则移其民于河东

(2) 代词,作定语成分: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 无失其时(它们的)

3.之

(1)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 结构助词,的: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

(3)衬音助词,无义: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⑷代词,作宾语成分: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 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

4.焉

(1) 句末语气助词:尽心焉耳矣

(2) 代词: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 指示代词,这样: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2)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填然鼓之

6.于

(1) 介词,对于: 寡人之于国也

(2) 介词,表比较,比: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 介词,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

(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4)是亦走也

(5)非我也,兵也

2.疑问句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代词, 与“也”连用,表疑问)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疑问代词 “何”在此表示反问)

3.省略句

(1)(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语“寡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语“士兵”)

(3)以(是)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后省“是”,“以是”相当于“因此”)

(4)(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省去主语“梁惠王”)

(5)(孟子)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省去主语“孟子”)

(6)(国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语“国家”)

(7)(王)则日:“非我也,岁也。”(省去主语“王”)

(8)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

(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倒装句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

(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词宾语后置)

(4)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识字教案 篇1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中队要举行一次春游活动,大家高兴吗?就让我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高高兴兴地出发吧!同学们,你们看:(以动画形式出现少先队员举旗、吹号、春游的活动场面,最后定格在韵文的第四小节)“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少先队员们是多么地高兴啊!你们能把这个小节读好吗?

(巧妙地用变序法处理教材,以韵文最后一节为突破口,精心创设以春游为主线的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师:除了生字,其它的字都摘下了拼音帽子,你还会读吗?(小伙伴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3.师:就让我们在欢笑和歌声中快快上车吧!(汽车驶来)上车前,得先买“车票”(卡片“铜号”、“红领巾”、“铜”、“号”、“领”)。每张车票上都有一个字或一个词,读对了,这张车票就送给你。

二、导游学文

1.(播放“海边、乡村、公园”多媒体)描述:今天,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海边。海水轻轻地拍打着沙滩,一只海鸥在空中自由飞翔,海面上驶来一艘军舰和一条帆船。接着,我们要去乡村,太阳暖暖地照着稻田,一畦畦秧苗神气地挺直了腰;稻田的旁边是一方鱼塘,小鱼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果园里,果树开花了,五颜六色,美丽极了!最后,我们来到山上,放眼望去,一根根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

2.师:今天,我们跟着旅游客车到了海边、乡村和公园(板书:海边、乡村、公园),老师在乡村看见了秧苗和稻田(板书:秧苗、稻田并配图),你看到了什么?(小伙伴互相说,指名说,并把学生所说的词语板书出来。)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句式把看到的景物说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又检验了学生对词语的认识,同时也规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3.师:我们把今天旅游时看到的写下来,就是一篇优美的韵文,你们想读吗?快快翻开课本第95页,看看课文的第一、二、三小节。不用老师教,你们自己能读吗?如果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三、学字学词

1.师:刚才,大家读课文读得很认真。现在,请你们读读课文里的这些词语(出现9个注音词语“海鸥、沙滩、军舰、帆船、秧苗、稻田、鱼塘、小溪、竹竿”)。

2.师:把拼音去掉。请小伙伴指着卡片互相读,如果有不认识或读错的字,你们要互相帮助,共同把它学会。小伙伴互相读,(词语变序)小组开火车读。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让学生利用学具自主识字,会读会认,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3.师:你们真是太棒了。你们看(出现生字浪花“海”、“滩”、“溪”),大海爷爷送来的浪花上都有一个生字,谁认识?仔细观察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

1.老师在田字格指导并范写“海”字。

2.听大海爷爷说关于“三个一”的写字要求,端正姿势,练习书写“沙”和“海”字。

(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字形特点,并发挥老师的示范作用,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诵读课文

1.你最喜爱哪里的景色?就请你把那个小节好好地读一读。

2.师:让我们伴着音乐,尽情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的翅膀,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自然!(配乐齐读)

(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自由选择朗读内容,伴着音乐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想像力。)

六、巩固生字

1.做游戏“找朋友”,学生动手进行数量词搭配。

2.做游戏“找卡片”:老师念字,谁能最快从卡片中把它找出来,就可以得到奖励。

七、拓展创编

1.出示里面装着漂亮明信片的素材箱,请每个组长先抽取一张,再在小组互相交流,仿照课文,编一小节优美的韵文。

2.师:哪位小诗人愿意上台展示?请学生点击有关景物,创编韵文,拓展识字。

3.延伸性作业:回家后,把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美丽景物画下来,制成明信片,再配上优美的韵文,把它送给你的亲人和朋友。

八、读《旅游日记》

(让本课的14个生字在另一个语言环境中重现,使学生在多次见面中巩固识字。)

九、情境结束

师:通过今天的春游活动,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祖国多么美丽,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用响亮的声音来赞美我们幸福的生活吧!

配乐、配动作齐读课文。

识字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1.夏天就要到了。夏天里,小动物们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看图说花。(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说,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二)活泼多样,自主识字

1.批发名读词:小动物们多可爱呀!我们来认一认他们的名字吧!

你是怎么认识这些词语的?如果遇到不会认的字你怎么办?

2.认读生字。

(1)自主认读,师出示所有的生字词。

(2)同桌交流:请你把认识的字交流交流,如果同桌不认识,请你做小老师教教他。

(3)指名同桌赛读。

随机重点指导后鼻音“蜻、蜓”;前鼻音“蚓”;翘舌音“蜘、蛛、展”;“结”读一声。

(4)愿意读的同学一起读。

3.识记生字。

(1)自主识记(出示生字卡):盯着这些生字,读一读,把他们记在脑子里。

(2)全班交流: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生字的。

(3)摆一摆:人人动手,把14个生字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摆。

(4)巩固练习:指名读、男女生分读、抽读、开火车读。

(5)今天,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一种识字方法。

(三)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引导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和动物有关。

(1)小组讨论(出示生字卡片):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2)全班交流。

2.引导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1)读一读,想一想字的意思,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出示小黑板:

蝴虫胡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

注意提醒学生:“虫”字变成“虫字旁”时,一横变一提。

(4)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用这种规律认识更多的汉字。

(四)朗读韵文,积累词语

1.过渡:同学们真不错,刚才学习的`很好,下面看看你们读书读的怎么样。

2.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评议、同桌互读互评、全班齐读。

3.指导表演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自由练读,指名表演读,全班自由表演读。

4.引读(边拍手边说):

什么半空展翅飞,什么花间捉迷藏?……

蜻蜓半空干什么,蝴蝶花间干什么?……

蜻蜓哪里展翅飞,蝴蝶哪里捉迷藏?……

5.用《小星星》的曲调唱课文。师范唱、生练唱、生表演唱。

(五)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1.认读“蚂”、“蚁”两个字。

2.找共同点,掌握结构。

(1)学生自主观察这两个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2)“一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们怎么样写才好看。

(3)“再看”黑板,生提示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3.“二记”。

4.“三描”、“四练”(练一个),师巡视,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6.继续练写,争取比前一个有进步。

(六)实践活动,课外作业

回家后,边表演边把课文读或唱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复习导入123下一页)

1.我会认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2)“我说你找”。教师随机说一个字,学生从生字卡片中找到这个字,读一遍。

2.我会说。

(1)“我和动物做朋友”:(出示图片,上部分是动物,下部分是名称)

你想和哪种小动物做朋友,请先上来举着那张图卡带领大家读三遍,然后说一句话给大家听,话中要有你这位动物朋友。

(2)“我让生字交朋友”:出示所有的生字,说词语。

(3)全班交流:你还在哪里看到过今天学的生字?

(二)指导背诵

1.齐读全文。

2.看图说一说。

3.自由背诵、引背。

4.借助插图课文。

5.表演背。

(三)鼓励创新

1.激发兴趣:课文中只写了六种小动物,真是太少了,我们来多说几种吧!

2.教师示范:蜜峰花丛采蜜忙,你们呢?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四)指导书写

1.全班交流,找共同点,掌握结构:自己观察要写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出示“前”、“空”。

(1)提醒一下同学怎么样写才漂亮?

(2)教师在学生的提示下范写,并根据情况适当补充:“前”是上小下大,“空”是上大下小。

(3)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3.出示“房”、“网”(方法同上)。

(五)实践活动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些小动物呢?那就课后收集有关资料或观察你感兴趣的小动物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六)作业设计

1.表演背诵课文。

2.收集小动物的资料。

板书设计

识字4

蜻蜓飞 蝌蚪运

蝴蝶捉 蚂蚁游

蚯蚓造 蜘蛛结

识字教案 篇3

归类识字(二) 第1课

教学目的

1.学会10个词语,1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认识10种乐器,了解演奏乐器能够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向学生进行初步的美育教育。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通过看图理解词语意思。

2.通过朗读理解韵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

“箫”字的笔顺,“敲”字的字形。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谈话:今天我们学习归类识字第1课。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观察这课是由几部分内容组成的。(这课是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的,第一部分内容是看图归类识字,第二部分内容是短文。)

2.让学生预习。

3.检查预习情况。(先指名读第一部分内容,再指名读短文。)

4.学习本课生字,发散学生思维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

5.重点学习以下生字。

“管”字下面是官,不是宫。

“筝”字的第十笔要出头。

“琴”字下面是个“今”字。

“铃”字右边是个令字。

6.总结

“笙、管、笛、箫、筝”都是竹字头的字,因为这几种中国乐器多是用竹子制成的。

“钢琴”、“铃鼓”、“小锣”这三个词中的“钢、铃、锣”三个字都是金字旁,因为都与金属有关。

弦和弹是弓字旁。弦是指弓上射箭用的有弹性的细绳。弹跟弓、弦有关,所以弹也是弓字旁。

这课看图归类识字的特点是:第一行是管乐器;第二行是弦乐器;第三行是键盘乐器和打击乐器。

三、巩固练习

1.读词语卡片。

2.读书。

第二节

一、谈话: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

二、学习短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理解短文的意思。前两行学生好理解,后两行是歌唱的内容。意思是说,在党的领导下,祖国一天比一天好,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

三、指导写字

1.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观察这13个生字有什么规律。(一类是左右结构,一类是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的字要分清哪些字是左窄右宽的,哪些字是左宽右窄的。上下结构的字要分清哪些是上小底大的字,哪些字是上大底小的。

3.观察“管、箫、筝”等字各部分在田格的位置,然后指导学生抄写。

四、巩固练习

1.做第96页的第2题。写出本课生字中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笙 管 笛 箫 筝

钅:钢 铃 锣 弓:弓 弹

2.做第96页的第3题。读读比比,再组词语。

古(古代) 宫(故宫) 苗(禾苗) 敲(敲锣)

吉(吉他) 管(管理) 笛(笛子) 鼓(锣鼓)

《王冕学画》是写元代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故事。通过学习,学生认识了新朋友——王冕,了解了王冕画得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也懂得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要付出努力。

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孩子及时巩固学习的'新旧字词。我常告诉学生,一个字要多见面才会记得牢、记得熟。出现在这课的字并不是学完这课就完了,一定要及时巩固复习。我在备课时发现在《王冕学画》这课的生字中,有好几个字跟前面几篇课文的生字有关系。如“采”,加三撇儿就是“彩”,这是《我有一盒彩笔》中的生字;“钱”换金字旁为绞丝旁,变成“线”,这是《我有一盒彩笔》中的生字;“辉”换光字旁为三点水,变成“浑”,这是《可爱的娃娃》中的生字,换光字旁为提手旁,变成“挥”,这是《我的影子》中的生字。我在教学中有意地把这些字归在一起记忆,既巩固了新字,又复习了旧字,还渗透了字理知识。有时孩子们状态好,还会在这些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识字,如“采”还可以加足字旁、目字旁。

另外,教学中适时、灵活地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景、补充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