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经常听说浙江长兴“农家乐”是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所以一直有“到此一游”的念想。最近,我们十几个同学亲临长兴,体念了一下“农家乐”的乐趣。周五上午,一行十四人,登上“农家乐”派来的客车,开始了三天的旅程。
同学中有医生、老师、工程师,还有会计、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业主。女同学都已退休,男同学由于没到退休年龄还在努力工作。同学之间大多数能经常会面,个别同学已有四十年没接触了,所以大家在汽车上聊起来,感到特别亲切。我们这些已做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同学们,在没有家庭环境索缚的汽车上,从校园生活聊到业余爱好,从工作境遇聊到所见所闻,荤素内容结合,说说笑笑不知不觉,两个小时不到,近中午时分,到了联系好的“农家乐”。
老板热情地分别把我们安排在五个房间中,房间内窗明几净,床上被褥干净整洁,而且都有电视机和卫生间,住宿条件不错。同学们放好行李,相互间熟悉一下各自的房间后,已到午餐时间。我们七人一桌,八菜一汤荤素搭配合理,饭菜质量和口味都很好。吃饱喝足,有同学提议到“十里银杏”去游玩,多数同学响应,少数同学要求休息或娱乐,经多数同学劝说,少数服从多数一起游玩,这充分体现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原以为“十里银杏”是连片的银杏树,那地上的落(黄)叶和树上的黄叶交相辉映,一定非常壮观。到该景点一看,却是大相径庭:只是所谓的十里长街两侧,种植了一些树龄十年左右的银杏。还好这里有个古银杏公园,园中既有千年“古银杏王”,又有数十棵百年树龄的'银杏连成一片,所以也不悔来此一游。于是,在千年“古银杏王”前合影留念、在百年银杏林中男、女同学分别合影(都是为了沾点长寿的喜气)、以及在“杏海阁”茶楼前的怪腔造型中,依依惜别“十里银杏”,顺路来到了三面环山的水库边。水库设计没有水闸,充分利用地形地貌,雨季水位到一定高度时由自然落差泄洪,旱季时可以蓄满大量的水,确保人畜饮用水的安全。库中的水在阵阵微风吹拂下,荡漾着层层鱼鳞般的水波,两侧山上的竹林在秋风中沙沙作响,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在这蓝天、绿山、碧水的美景中,同学们用各自喜欢的姿势和神态,在摄影师的相机中,留下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瞬间。
古银杏公园三面环山的水库
傍晚,西边的太阳还没落下,东边的月亮已在山角露脸。晚餐过后,同学们分别进行喜好的娱乐活动后,于午夜各自回房休息。由于山区的夜晚明显比城市凉,翌日早晨,同学们都感觉昨晚睡觉太冷没休息好,并一致要求今晚开启空调休息。
用过早餐,大家相约到农贸市场逛逛。从“农家乐”到农贸市场不算太远,步行二十多分钟即到,需要购买物品的同学,选购了中意的笋干、扁尖等土特产后,陆续回到“农家乐”。同学们又在阳台上搭起长桌,摆上瓜子、干果、泡上茶,在温暖和煦的阳光下开起了茶话会。话题从同学中的“摩托女”与车友在九十年代,骑摩托车到西藏拉萨的艰辛;到“骑车男”与同事在七十年代,骑自行车到上海的经历;又从校园趣事谈到工作历程,一致认为人生苦短,弹指一挥间大家都已奔六十了,要用现在退休在家的时间,充分享受美好的生活,相互间要多联系、多走动,每年至少集体出游一次。并且相约明年秋天再来长兴“农家乐”,出游费用仍然采用相同的方法——AA制。
茶具雕塑(逆光)
当晚,在要求老板开启空调后,少数同学提早休息。不一会东边四人房中的女同学跑出来,说房中有好多胡蜂,只得叫老板来处理。由于胡蜂的窝在空调里面,天气凉了胡蜂在冬眠,开了空调后,房中温度上升再加上震动,胡蜂都飞了出来,老板喷洒了灭害灵,房中有农药味,不能再住人。因这家“农家乐”房间都已客满,没空房可以调剂。这时,住在西边四人房中的女同学,主动提出并床睡通铺,并且立即动手实施。就这样西边客房中住了八位女同学,其中七位是并床睡了通铺,仿佛又回到了下乡劳动时,快乐的学生时代,浓浓的同学情演绛得透彻无瑕。为了记住这动人、美好的时刻,有人提议叫摄影师来,留下了温馨和值得回味的瞬间。
周日中午,我们在无忧无虑、尽情玩乐三天后,依依惜别“农家乐”。同学们满载而归的不仅仅是长兴的土特产,还有那同学之间的欢乐和情谊。长兴游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它定将留在我们记忆的相册中,为我们安度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样本。不是吗?从定格在相机中的快乐瞬间,和沐浴在秋色里的开怀大笑,都显示了同学之间的无私友情,和童真般的快乐。愿我们笑口常开,永远年轻,来年再相聚。
1、记得陶渊明有一首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时采桔也有同感,在城市里工作、生活,整日忙忙碌碌为生计而奔波,苟且委曲求全,心有些苦、累,难得的休闲,心一下子得到了放飞。山不高,种的桔树整齐,错落有致,枝头挂满了青的、金黄的桔子,在郁葱葱的菊叶里闪着金色的光芒,勾起人的食欲,口水都流出来了,还是果农老实憨厚,告诉客人:皮溥且软的金黄色的桔子最甜。摘下来偿一口,甜到心底,儿子不知道节制,嚷着吃了一个又要下一个,忙得我手忙脚乱。山上的客人很多,夹杂许多慕名远道而来的广东游客,人声鼎沸,或伴桔留影,或口偿甜桔,欢声笑语喜庆了整个山头,下山时,大袋小袋的满载而归,不忘给亲朋好友带回去偿偿,享受人间美味。东江湖库区山美、水美、空气好,育成了东江湖两宝:一宝是东江湖的冷水鱼,鱼的种类多而名贵,味道鲜嫩,营养价值高;另一宝是东江湖的桔子,桔子皮薄,呈金黄色,入口即化,没有渣子,甘甜得很,声名在外,名声远播。一日农家乐,人累了,心乐了,心得到了自然的洗涤,静了。
2、我喜欢农家的泥炉、木炭、铜壶、山泉水、新鲜茶叶和朴实的农民,土色土香十足,便有一种久违了感觉。农家人热情而随和,要喝茶,现泡,随我的便;喝多少泡多少,随我的意。如此的亲切,如此的亲热,除了农家还有何处?故而此处并非东篱南山,也是世外桃源,安详静谧,闲适淡泊;这里不行茶道,却自有“和、敬、寂、清”之茶道精神。
3、“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稻苗肥。更被鹭鸶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韦庄的《插田》,天然美景,妙手拾得,展现于人们面前的不仅是一首朴素清新、韵致无穷的诗作,更是一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稻乡画屏。写田间鹭鸶,王维有“漠漠水田飞白鹭”,杜甫有“一行白鹭上青天”,温庭筠有“万顷江田一鹭飞”。在广袤空阔的田野,白鹭齐飞,静中有动,都是传神之笔。
4、知足常乐,热情好客是乡间农民的淳朴性格,唐诗中不少诗篇都有体现。信手拈来,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司空见曙的《田家》:“田家喜雨足,邻老相招携。泉溢沟塍坏,麦高桑柘低。呼儿催放犊,宿客待烹鸡。搔首蓬门下,如将轩冕齐”。有客人来,不亦乐乎,摆上筵席;催促孩子赶快放牛,留住客人,杀鸡待客,高兴得像做了高官一样得意。一千多年后,这情景,这盛情每次回到老家,都在眼前出现。
5、走进这美丽的农家乐,第一眼映入我眼帘的就是那一大片一大片的雪白的玉兰花,真美啊!玉兰花有的全开了,露出了黄色的花蕊,上面有许多小刺点。花瓣雪白雪白的,就像一堆堆白白的雪挂在树上一样,真让人觉得吃惊啊!走过玉兰花的雪白世界,我走到了一片水的世界,原来这是一片大池塘啊!池塘里矗立着一座雄伟的假山。假山上面坑坑洼洼的,上面有许多的小洞。假山像一棵树,松鼠冬天到这儿来冬眠,春天到了,松鼠探出头来吃那美味的松果,吃起来甜滋滋的。假山下有许多小山洞,它们就是鱼儿的家。鱼儿从家里游出来玩,顺路看看春天的'景色。鱼儿一一地游出来了,有红色的鱼,也有黄色的鱼。各种各样的鱼,各种各样的颜色,为池塘增添了许多美丽的生机。
6、春分时节絮柳飞,细雨初晴朗云微。长途伴我风光景,恬淡闲适悠然随。喧嚣城市抛将去,一抹青山黛云披。赤山层峦叠淡翠,蜿蜒公路蟠龙围。山脚农家招牌挂,清凉山风灶烟吹。凤霞小院依山水,利落齐整酒幌支。主人殷勤忙前后,端茶点菜吆喝时。竹林厨下香阵阵,油然而至腹中饥。清炝野菜辣炒蛋,锅盔煎饼炖土鸡。玉米糜粥汤面片,酸菜搅团香椿枝。原生绿色临天籁,家常美味道地炊。熙攘几多城里客,淳厚民风近感知。饭罢泉烹清茶水,漫步周遭醉眼眉。油菜黄花田间散,春阳暖透清河堤。青葱万物千顷翠,新鲜甜草气润滋。依依不舍归时路,山水田园犹可追。诚愿山野林风远,莫到芜荒悔恨迟。
7、“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王建在《雨过山村》中,以极简练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图画。山农春蚕之季算是最忙的时候,可是诗人却不正面说忙,而以“闲着中庭栀子花”,反衬出忙,可谓妙笔生花,韵味无穷。崔道融的一首《春墅》,可称姊妹篇,同曲同工,又具特色。“蛙声已过社,农事忽已忙。邻妇饷田归,不见百花芳。”春社已过,蛙声催耕,正值农忙季节。你看,饷田回家的农妇,脚步匆匆,连路边盛开的百花都视而不见。“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光里,正忙着选蚕种、饷田的姐妹们,哪有闲情去赏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