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李白传五个优美句子 正文

李白传五个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02 23:23:28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 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 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 “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 “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 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节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读本④,个别字词从其他版本)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间 辟:开辟 B.白益傲放 益:更加

C.十岁通五经 通:通晓 D.璘败,累系浔阳狱 累系:受牵连(累)而被告关押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因以命之 仰观宇宙之大 B.以所业投贺知章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C.遂志荐于玄宗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 D.白长笑而去 倚歌而和之

10.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4分)

(2)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3分)

(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3分)

11.请根据上文简要概括李白的主要特点。(4分)

参考答案:

8.A.解析:辟,招聘,提拔,任命。

9.D.解析:A.代词,他/助词,表定语后置。B.拿/把;C.向/从;D.表修饰。

10. (1)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终身(或永远)流放夜郎。(大意1分,“是”“请官”、“长”的解释各1分)

(2)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大意1分,“或”、“因”的解释各1分)

(3)有了意志与力量,也不盲从别人而有所懈怠,到了幽深昏暗、让人迷乱的地方没有外物来辅助他,也不能到啊。(省略句补充出“随(之)”、“幽暗昏惑”、“相”各1分)

11.①过人的天赋②出众的.才华③不羁的个性④孤傲豪放(豪迈奔放)⑤以隐逸为乐(浪漫随性)。(一点一分,其他方面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生下了他,于是用“白”作他的名,用“太白”作他的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又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为乐。于是向玄宗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任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皇帝每次想要给李白官做,贵妃总是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后来他恳求回乡。玄宗赏赐给他黄金,下诏让他回家。

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衙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使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高卧隐居于庐山之上,被李璘招聘为军中幕僚。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被关在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

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

……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颖面①,稍解,授笔成本,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挝②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③之。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释】①颖面:洗脸。②挝(zhuā):这里是挑剔、挑拨之意。③沮:同“阻”,阻止。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

2.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1)谪: (2)官:

3.翻译下面句子。

力士素贵,耻之,挝其诗以激杨贵妃。

4.在文学史上,李白享有“ 仙”的'美誉,本文哪几句可以证明他这一美誉并非虚得?请在原文中用“ ”标出。

5.“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阅读传文及本诗后,你了解到李白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你喜欢他的性格吗?为什么?

附:本段参考译文

(李白)前往拜见贺知章,贺知章看到他的诗文,赞叹说:“你,是天上贬谪下凡的仙人啊!”并向唐玄宗举荐。唐玄宗就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国家大事,李白献上一篇颂赋。皇上赏赐食物,并亲自替他调羹。皇上下令,让他在翰林院任职。李白还是和酒友在闹市喝得烂醉。皇上坐在沉香亭子赏景,心里有所感触,想要李白创作歌词,就把李白召进宫中,可是李白已经喝醉了。酒醉稍醒,取笔给他,即刻写成歌词,辞藻委婉绮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皇上非常喜爱他的诗才,多次设宴。李白曾经伺候皇上宴饮,酒醉了,让高力士替他脱靴。高力士一向高贵,认为这件事耻辱,就挑剔他的诗句来激怒杨贵妃。皇上想任命李白担任(重要)的官职,杨贵妃就毁谤阻止。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后来恳求回家,皇上就赏赐钱打发他回家。

参考答案:

1.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

2.(1)被贬、被罚(2)封官、赐官(或:让……做官)

3.高力士平……查看全部答案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①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 、洧之间 。是时向春之末 ,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寐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②

(节选自《汉书》 )

【注】①著(zhuó):搽。②此赋作于战国后期楚襄王时期,当时楚国已处于衰落状态。相传此赋是作者为讽刺楚襄王的淫乐无度生活而作。

4.对下列划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玉为人体貌闲丽 闲丽:文雅英俊。

B、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 窥:偷看。

C、是时向春之末 向:接近,临近。

D、盖徒以微辞相感动 微辞:不满的话。

(D,前面的微辞指“不满的话”,后面的微辞指“终于没能打动她的诗句”。)

5.给下列句子划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

B、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

C、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

D、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

(C,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

6.有关本文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谓不如彼矣”彼特指宋玉,“南楚穷巷之妾”指楚国偏远之地的女子,也即“东邻之子”。

B、楚王认为口诵《诗经》古语,遵守礼仪,也终于没有什么越轨的举动。

C、赋中写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诋毁宋玉好色,宋玉则以东家邻女至美而其不动心为例说明他并不好色。又以登徒子妻其丑无比,登徒子却和她生了五个孩子,反驳说登徒子才好色。

D、此赋写了三种对待男女关系的态度:登徒子是女人即爱;宋玉本人是矫情自高;秦章华大夫则好色而守德。作者以第二种自居,是为了反击登徒子之流,实则作者赞同的是第三种。

(B,张冠李戴,是大夫的观点,不是楚王的观点)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2)复称诗曰:'寐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