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写古筝的优美句子含古诗词 正文

写古筝的优美句子含古诗词

时间:2025-05-10 22:17:04

白居易《夜筝》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苏轼《甘露寺弹筝》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李白《春日行》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白居易《听夜筝有感》

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

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

杨巨源《雪中听筝》

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

谁怜楚客向隅时,一片愁心与弦绝。

王湾《观筝》

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

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

晓怨凝繁手,春娇入曼声。

近来唯此乐,传得美人情。

刘禹锡《同留守王仆射各赋春中一物,从一韵至七》

能语,多情。

春将半,天欲明。

始逢南陌,复集东城。

林疏时见影,花密但闻声。

营中缘催短笛,楼上来定哀筝。

千门万户垂杨里,百转如簧烟景晴。

刘禹锡《冬夜宴河中李相公中堂命筝歌送酒》

朗朗鹍鸡弦,华堂夜多思。

帘外雪已深,座中人半醉。

翠蛾发清响,曲尽有馀意。

酌我莫忧狂,老来无逸气。

顾况《李湖州孺人弹筝歌》

武帝升天留法曲,凄情掩抑弦柱促。

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

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

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

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

听中忘却前溪碧,醉后犹疑边草白。

吴融《李周弹筝歌》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乃知此语未必然,李周弹筝听不足。

闻君七岁八岁时,五音六律皆生知。

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

青骢惯走长楸日,几度承恩蒙急召。

一字雁行斜御筵,锵金戛羽凌非烟。

始似五更残月里,凄凄切切清露蝉。

又如石罅堆叶下,泠泠沥沥苍崖泉。

鸿门玉斗初向地,织女金梭飞上天。

有时上苑繁花发,有时太液秋波阔。

当头独坐摐一声,满座好风生拂拂。

天颜开,圣心悦,紫金白珠沾赐物。

出来无暇更还家,且上青楼醉明月。

年将六十艺转精,自写梨园新曲声。

近来一事还惆怅,故里春荒烟草平。

供奉供奉且听语,自昔兴衰看乐府。

只如伊州与梁州,尽是太平时歌舞。

旦夕君王继此声,不要停弦泪如雨。

常建《高楼夜弹筝》

高楼百馀尺,直上江水平。

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

山高猿狖急,天静鸿雁鸣。

曲度犹未终,东峰霞半生。

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萨都刺《赠弹筝者》

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杨子江头月满船。

晏几道《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缘。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叙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断虹落屏山,斜雁着行安。

钉铃双琢木,错落千珠拌。

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

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

杨维桢《鸣筝曲》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李端《听筝》

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萧纲《弹筝》

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沈约《咏筝》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箏》宋.晏幾道

纖指十三絃,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

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唐·高骈《风筝》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宋·陆游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

——明·徐谓《风鸢图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清·孔尚任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清·郑板桥《怀潍县》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清·吴友如的题画诗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清·曹雪芹的《红楼梦》

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

——清陈长生《春是信笔》

10、

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

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

——清·骆绮兰《春闺》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诗中并不见纸鸢的形象,却给人们带来了遐想,风筝只有凭借风力方可傍云而飞,人事腾达不也是这样的吗?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该诗前两联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纸鸢跋扈挟风鸣”生动地刻画了纸鸢的姿态,以及孩子那天真可爱、欢乐自在的状态。

风筝

唐-高骈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风筝发出的声音有音乐的美,像一串串流动音符响在耳边,一阵风吹来,风筝又吹出另一种曲调,细细品味,犹如丝竹之音萦回于耳,让人感悟到风筝音乐的无穷曼妙。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元-马臻

豪家游赏占头船,趁得风轻放纸鸢。

手拍丝轮争上下,一时回首看青天。

春天的西湖,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只只飞鸢翔于蓝天碧水间。此情此景,怎能不使诗人诗兴大发?诗中惟妙惟肖地写出放鸢者,寄情蓝天的乐趣和情态。诗句生动传神,耐人寻味。

怀潍县

清-郑板桥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清明时节放风筝的`情景,满天飞翔的风筝下,娇女摆动罗裙,在周围欢呼助兴,风筝给了她们春天的心境和展示美丽的机会。这种春意盎然的民间活动,让我们呼吸到了早春空气,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也是一年中锻炼身体的好时光。

风筝

清-孔尚任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兴致勃勃的儿童准备好放风筝,却等不到足够的春风,“骂”是心急,也“骂”出了对风筝的钟爱。

风筝

清-曹雪芹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借探春这一人物把放风筝的人和放风筝的季节,以及放风筝时出现断线的情况写得惟妙惟肖,耐人寻味。由此看来,风筝遥遥一线牵,有放飞成功后的喜悦与兴奋,也有盘旋坠地后的思考与沉思。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生动地描绘了春光明媚,柳絮纷飞时节,快乐的孩子舒臂引线,喜放风筝的情景。吟诵全诗,一幅生活气息浓郁的画面不觉出现在眼前。

春是信笔

清-陈长生

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

春闺

清-骆绮兰

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

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

诗人把春日常见之景,点化入诗,读来耐人寻味,趣味盎然。

题画诗

清-吴友如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通过画中的风筝写出了自己乐观向上的心态。

纸鸢

元-谢宗可

画里休看郭恕先,巧糊片楮作蹁跹。

影驰空碧摇双带,声遏行云鼓一弦。

避雨飞来芳草地,乘风游遍绿杨天。

黄昏人倚楼头望,添个红灯到上边。

风鸢图诗

明-徐谓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

徐谓的《风鸢图诗》,如画卷一般徐徐展开,让我们看到春天里,人们争放风筝的情景。

美人风筝

清-杨仲愈

雾谷云销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尘缘一线时时断,碧海青天任去来。

在诗人笔下,断线风筝也能写出新意。唐宋时期,杭州西湖盛行斗风筝,少年竞相勾引筝线,以剪断对方为胜。当被剪断的风筝被风吹落,勾起了诗人丰富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