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有关水火不融的优美句子 正文

有关水火不融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14 18:39:53

【成语】:水火不相容

【拼音】: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

【简拼】:shbxr

【解释】: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慎微》:“且夫邪之与正,犹水与火,不同原,不得并盛。”《汉书·郊祀志下》:“《易》有八卦,乾坤六子,水火不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

【示例】:太太!求道不求医,求医不求道,医者治病靠药力,道者治病靠神力,医道两门,~。 曲波《林海雪原》一一

【近义词】:势不两立

【反义词】:水乳交融

【语法】:作谓语、补语;指两者关系不可协调

水火不相容 成语接龙

【顺接】:容光焕发 容华焕发 容头过身 容当后议 容或有之 容民畜众 容膝之地 容身之地

【顺接】:艾发衰容 变色易容 谄谀取容 持禄取容 从从容容 大度兼容 大度包容 道大莫容

【逆接】:巴山蜀水 跋山涉水 白山黑水 悲歌易水 冰寒于水 裁云剪水 残山剩水 残汤剩水

【逆接】:水上风行 水不扬波 水中捉月 水中捞月 水中着盐 水中著盐 水乳不分 水乳之合

风把种子吹向远方,满怀思念的种子乘着风来到你们身边

——题记

我出生在一个水火相融的家庭中,我的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似乎“鱼米之乡”的女子都像水,我的妈妈就是水做的美人,白里透红的脸颊,似一汪清泉似的眼眸,还有那如水的性格,都处处透露着“水”字。而我的爸爸却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粗犷的身材,豪迈的性格,竟连做事都风风火火,无不透露着“火”字。而我就是“水与火的结合”,我有着水的身材和火的'性格,虽身体柔弱却脾气暴躁,这从我的爱好上也能看出来。

我喜爱“小桥流水人家”的淡然、优雅,一首“咿咿呀呀”的襄水曲,为我们诉说着多少古城的悲欢离合,舞动的流水为我们见证了一切爱恨情仇。

我向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悲壮,那西沉的红日像是喝醉了酒似的,把缕缕寂寞的橘红涂满天际,纵使是最热烈的色彩也抵不住黑暗的降临,它带走了一切让万物归为沉寂,却又点亮了一点希望的星光,让迷途的人们找到家的。

我的爸爸妈妈就生活在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地方,工作也不在一起,每年我们一家三口相聚的时间很少,可爸爸、妈妈却很满足于这短短几次的相遇,我因身体不好,更因学业繁重,从来没去过这两处地方,但我光看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就知道这跟我想象中的样子很相似。

如果有幸我愿化为两粒种子,把象征获火得种子种到妈妈身边,把象征水的种子种到爸爸身边,让“我们”快快生根发芽,接下一颗颗名为思念的果子,用风作媒,用雨作介,连接我们永不分离!

有时,我的家会水火相融,你的呢?

[释义]彼此互不相容。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魏延传》。

三国时,蜀国的大将魏延,刘备入蜀后,封他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镇守汉川。

魏延对此十分满意,一次他对刘备说:

“主公,假若曹操发天下兵马来攻打我们蜀国,我为主公拒敌境外;若是10万兵马来到,我为主公将他们一口吞下!”

刘备听了魏延的这番表白,心中非常高兴。心想,有这样的强将为我镇守边寨,一定可以无忧无虑了。于是又任命魏延为镇北将军,封为都亨侯。

不久,又升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进封南郑侯。

魏延屡建奇功,不断加官晋爵,这使得他渐渐地滋生了自满情绪,甚至连诸葛亮也不放在眼里了,他时常在自己的部下面前贬低诸葛亮,对他们说:

“诸葛亮胆子太小,不敢给我兵马去攻打潼关。如果我率五千精兵,带五千担军粮,循秦岭而东,不用10天时间就能到达长安。敌兵听说我魏延到了,肯定会吓得闻风丧胆,不出20天咸阳以西便可一举拿下。”

人们看到魏延如此骄横,都有意躲开他,如实在躲不开也都让他三分。惟有长史杨仪不迁就他,经常与他争吵。魏延因此对杨仪嫉恨在心,两人水火不相容。

有一次,魏延做了一个梦,醒来后他百思不得其解,而且越想越觉得奇怪,便问占梦人赵直:

“我梦见自己的头上长出了犄角,请问这是吉还是凶?

赵直骗魏延说:

“将军,这可是大吉之象啊,麒麟有角而不用,这是预兆将军再与敌军交战时,不用将军你动手,敌人就会自溃。”

魏延听了赵直的话,心中无比高兴,从此他更加狂妄,目中无人,他动不动就无端指责别人,一副唯他天下第一的样子。

而赵直却偷偷地对别人说:

“你看魏延这梦,他梦到头上长犄角,角字上面是‘刀’,下面是‘用’,头上用刀,必有凶事,大家等着瞧吧!”

这年秋天,诸葛亮在征战途中病危,便唤来长史杨仪、护军姜维等人安排身后之事。诸葛亮对他们说:

“我死后先不要发丧,先要撤军回蜀,以免遭敌军追击。一旦那样,我们就会损失惨重。”

安排完这些事后,诸葛亮便在军中死去了。

诸葛亮死后,蜀军秘不发丧,杨仪按着诸葛亮临终的.部署,叫魏延领兵断后,迅速回师。

可是,魏延不听。他火冒三丈,大叫道:“丞相死了,我还健在,你们尽可还葬,我当率大军攻敌。难道一个人死了就荒废了伐魏大事?我魏延何人,竟听你杨仪的调遣,凭什么让我作断后将军?”

魏延不仅不听杨仪的安排,反而想杀死杨仪,篡夺蜀汉大权。杨仪根据诸葛亮生前的遗嘱,早已做好迎战准备,顺利打败了魏延,并斩首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