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
冬至的汤圆作文1
我们这的习俗,冬至就应该要吃汤圆。为了让大家感受冬至的节日气氛,我们班举办了一次冬至包汤圆活动。
同学们对这次包汤圆活动的兴致都很高,来到红案实训室,大家就分工明确,忙的不亦乐乎。同学们用水磨糯米粉揉成团,剩下的同学就拿出老师事先调好的三种馅料开始包汤圆和煮汤圆。
经过同学们的相互配合和老师在一旁的教导,同学们精心包制的汤圆终于下锅煮了。我们每个人都都尝到了自己亲手包制的“战利品”,
这次的冬至包汤圆活动我们大家都很开心,因为既锻炼了我们的合作能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真希望明年的冬至赶紧到来,让我们再一起包汤圆吧!
冬至的汤圆作文2
“冬至”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年”,是我国廿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在这一天,因为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做冬至圆,妈妈说:“每年的农历十一月每家每户都做冬至,在这一个月内都可以做。”昨天,是农历十一月初二,伯伯家做冬至,伯伯买了好多菜请客。伯伯一大早就联系亲戚朋友们晚上到他家吃饭。我在伯伯家和姐姐一起写作业,过了一会儿,伯伯叫我们一起去挖芋头。伯伯用锄头一挖,哇,好大的芋头啊!伯伯说:“这个芋头下午拜祖宗要用到的。”到了下午,伯伯拿出九样烧好的菜,摆在桌子上,上好香和蜡烛,就开始拜祖宗了。到了晚上,来了很多客人,开始吃饭了,桌上摆满丰盛的菜肴。
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出锅了,上面还撒着用白糖、芝麻和花生磨成的糖料,顿时,我的眼睛亮了,嗅觉也灵了,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圆圆胖胖的汤圆往嘴边送,太烫了,又连忙搁回碗里,可是实在又馋得很,只好翻来覆去地把那个汤圆左吹右吹,待它稍稍凉了,又忍不住地往嘴里送,一口咬下去。那汤圆色滑洁白,滋润香甜,爽滑软糯,不粘筷,不粘牙,味道太美了!表妹和表弟也在一旁皱着眉头,闭着眼,大张着口,唏嘘唏嘘地狼吞虎咽,真是太甜蜜了!
吃汤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可惜爸爸却独自一人在外地出差,今晚我更想念他了。
冬至的汤圆作文3
昨天我外婆家做冬至,因为我要去上书法课,所以没有做冬至圆,外婆答应我今天再给我做一次,所以今天我在家里写完作业,就早早赶到外婆家和外婆一起做冬至圆。
外婆先把一袋粉倒到一个干净的盆子里,会后从盆子里捞出一点粉放在另一个碗里,再泼一点热水,然后用双手开始使劲地捏,我也拿也我的小手帮外婆用力地捏,我和外婆一起捏呀捏,看到那些粉被我和外婆捏成了一团,像变摩术一样。
妈妈说:”好了,现在你可以拿一小块做圆了,于是我从那个又大又白的粉团上捏了一块粉团,小心地搓成一个小圆球,然后再在球上捏一个洞出来,再在里面放上陷,再把开口处封好,最后再把它搓圆。妈妈说我做的冬至圆很好。
我又接着做了一个大大的,我把先做的那个放到这个上面,就做成了一个雪人的造型,外婆说:“好漂亮呀,接下来,我来做吧。”
我看见外婆把那团粉,切成4个长长的条状,每一条又切成均匀的十小块,再捏成一个个小圆。
我忍不住又帮忙做了几个,剩下还有2个的时候,发现陷没有了,我觉得太可惜了,突然看见旁边有一盘咸菜,我心里一想,就拿这个当陷,看谁能中奖?
冬至的.汤圆作文4
今天是冬至,我们家乡的习俗,今天要吃汤圆啦。今年家里没有自己做,所以要出去买。
一早起来,我和大大去超市买汤圆。我看到汤圆在冰箱里,用一个个盆子装着,上面有一卷袋子,还有一个勺子。我撕了个袋子放进里面,用勺子把汤圆装进袋子,每次装5个。有3种汤圆,有白芝麻的,黑芝麻的,绿茶的,像一个个石头,硬硬的。我装了半袋,去称称多少斤,阿姨用胶布把袋子口包好了,还贴了个小标签。我发现不够,袋子不能打开再装了,才一斤多,要吃两斤才够,我只好拿个袋子再装。装了一斤多,是0。556千克,第一次0。57千克,我拿去交钱。我不知是哪个位置,后来找到了,在柜台前面,阿姨用机器一照,共15。9元。我拿出钱数了数,零钱不够,把一张20元给阿姨,阿姨没办法找钱,叫我多把1块给她,她找了5。1元。
回到家里,我把汤圆倒进锅里蒸热,2分钟后汤圆浮上来了。我用大网勺把它们装进3个碗,有紫,有白,有绿,然后关火。
在冬天的夜里,我们吃着自己煮的汤圆,过着冬至,感觉温暖极了!
冬至的汤圆作文5
今天我做完作业,妈妈刚好买回了一些汤圆,我便争着要去煮,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的软磨之下,妈妈终于答应了。
说干就干,我迫不及待地揭开锅,放好水,合上电闸,等待水烧开,我隔三差五地掀开锅盖看,可那水偏和我做对,就是不开,“不要心急,热气都被你放掉了,水当然开不了”。妈妈探进头来提醒我。“哦,原来如此”。我便去看书了。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哎呀,我的水!”,等我冲到厨房,锅里的水都快烧干了,没办法,我只好又加了点水,继续烧。这回我不敢离开锅,只好在锅旁边耐心地等待。等了好久,水烧开了。我把汤圆“哗”地全部倒下去,才想起书上写的要轻轻地放下去。我顿时泄气了。不过,那些汤圆倒挺结实的,只破了几个。“没办法,听天由命吧”。我叹了口气,按照书上所说的用勺子轻轻地把汤圆推开,可是那些不争气的汤圆却一个个“列开”了肚皮。
水开了,我把火调小,又加了些冷水。汤圆里的馅全露了出来,成了一锅黑水。没办法,干脆将就着煮吧,待水一开,我便大功告成了。
“妈妈,开饭了”。妈妈看见我的“杰作”,笑得前俯后仰,而我却觉得它们有独特的味道。
通过这次煮汤圆,我认识到我的动手能力太差,“一回生,二回熟”,我相信只要我继续努力,就一定能煮出好吃的汤圆。
冬至的汤圆作文6
我喜欢吃饺子,也喜欢吃冬至的汤圆,我可以很熟练地包饺子,但是我却不会包汤圆,我想包汤圆应该就像包饺子一样简单吧!
冬至那天,妈妈说:“街上卖的汤圆都不好吃,不如我们自己包,而且更有过节的气氛。”我一听,兴奋劲儿就来了。因此,我就屁颠屁颠地跑去。把双手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就摘了一小团糯米粉放在两手心,轻轻地揉啊揉,不一会儿一颗像鹌鹑蛋大小的洁白无瑕的粉团就揉好了。接着,我用左手四个手指托住粉团,再把拇指插进粉团,使粉团在手指间不停地旋转。不久粉团就变成了一个像小酒杯似的小窝窝,然后将麻沙馅儿放进窝里,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边轻轻地将窝边往里夹,一边用左手指慢慢地转动粉团,直到把窝口封死,这样汤圆就做好了。
这时,锅里的水开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汤圆放入锅里,等汤圆都浮起来了,妈妈说:“快来吃吧,汤圆熟了。”我第一个冲上去捞了一碗,急急忙忙将一颗汤圆往嘴里送。哎呀!不好,汤圆的味道还没尝出来,却把舌头给烫着了,疼的我哇哇直叫,眼泪都冒出来了。可爸爸却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这就叫心急吃不得热汤圆。”哎,真倒霉,直到现在我的舌头还有点疼呢!
我喜欢冬至的汤圆,这是我们家乡的风俗,每到冬至就要吃汤圆。我觉得这是一种节日的美好寓意,希望每个家庭都可以团团圆圆!
冬至的汤圆作文7
我们都知道,每年都会有一个传统节日,它是冬至。冬至吃汤圆,孩子们是最喜欢。汤圆又象征着团团圆圆,代表着一家人的心永不分离。
冬至那天,妈妈说:“街上卖汤圆都不好,还不如我们自己包的,更有喜庆的气氛。”我听说了,兴奋源源不绝。所以,我屁颠屁颠的跑去把双手洗干净。妈妈首先把很多糯米粉放在盆子里,用开水调和后,把它揉面团,使其变软,我就从中取出一小团汤圆面放在手里搓,搓来搓去,不是馅漏出来就是搓不圆,我做的“怪物”被妈妈加工后变得很可爱的,妈妈的手巧合,平时看到汤圆的简单,但做起来还挺难的。我不相信做不好,继续搓,经过努力终于搓得圆成一个窝窝头的样子,弄个小孔在中间,再放一点馅进去然后搓紧,然后搓成一个乒乓球大小的汤圆形状。经过我和妈妈的努力全部搓完了,此时可以放入锅中煮,揭开锅盖烧开的水,把汤圆放进去,再盖上盖子,进行漫长而焦急的等待。我贪吃,经常偷偷打开盖子看,只见那一个个白色的汤圆还在底部。被妈妈看见了,妈妈说:“要十分钟后才熟。”不一会儿,有几个先漂了起来,然后又多了几个浮上来,渐渐地,全部都浮上水面了,煞是可爱。我迫不及待地捞起来放进碗里,,咬一口,皮又嫩又滑,又香又甜的馅料。
吃着自己包的汤圆,心真的很开心。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不由想起老舍的一句话:“劳动最有滋味。”
冬至的汤圆作文8
冬至前夜搓汤圆,是我们南方的习俗,别看汤圆和橡皮泥一样好搓,其实,搓汤圆也挺不容易的。
回想起第一次搓汤圆,可有趣了!用面粉和水搅拌成面团后,奶奶从面团中取出一小团开始揉成长条,然后把长条再折成两段重揉,经过不断搓揉,面团变得好软呀!我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奶奶手中即将揉好的面团,等着她分给我啊!当期待已久的面团落到我手中,我十分激动,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捏了一只看着还行的“汤圆狗”,把它立在盘子里,只见它昂首挺胸,像一位守在门口的小兵,我可开心了。这可是我的初次汤圆杰作啊!接着,我又捏了方正汤圆还有三角形汤圆,每捏完一个我便开始炫耀。可是,当我揉真正的汤圆时,汤圆居然变扁了,我一再换姿势揉,汤圆依旧很扁,奶奶看出来了,便告诉我,如果揉得太用力,汤圆就不成样,要使两手相互平行,轻轻揉着汤圆,那么这颗汤圆就会被揉得很漂亮,听了奶奶的话,我不断尝试着,渐渐地,我的汤圆揉得跟奶奶揉得一样圆,一样漂亮了!
若拿以前搓的汤圆和现在搓的比,那必定是现在的好看,但是,再也找不到以前揉汤圆的那种感觉了。我忘不了汤圆在我手中即将成圆的瞬间,忘不了那一刻的愉悦心情,更忘不了初学汤圆的那种味道。我的冬至,我的童年,我的汤圆圆。
冬至的汤圆作文9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唱的二十四节气歌,短短的四句话,却包含了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冬至了。
今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冬至,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这一天,我们这里家家都会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也叫“汤圆”。
放学回家,我只看见妈妈拿起糯米粉准备揉面团。见到我回家,妈妈就让我帮助她把温开水倒进粉里,很快开始和糯米团了。妈妈揉了一会儿对我说,粉太干了,要再加点温水。十分钟后,妈妈把糯米粉揉成了一团,捏起来柔柔的,干干净净的,一点也不沾手呢。我抓了一把粉团,拿在手里,反复拿捏,就是捏不圆。妈妈说:“孩子,你搓不圆就去旁边玩会儿吧!”我说:“我会认真搓的。”于是,妈妈又拿一小块糯米团给我搓,我搓得汤圆有大有小,都像长了头角似的,以为妈妈会因此训斥。可妈妈看了却说:“没关系,这是祖孙父子圆,这样才像一家子嘛!圆圆满满的。”听妈妈说话幽默,我心里比吃蜜糖还要甜。
汤圆搓好了,妈妈拿到厨房去煮。一会儿妈妈就捧着一碗汤圆边说边叫:“香喷喷的汤圆来了!”热腾腾,香喷喷的汤圆早已洒满了整个屋子。一家人乐呵呵地吃着汤圆,个个脸上露着笑脸。
每一个节气,每一个节日,我们都不能遗忘。冬至话下,总有缕缕温情包围着我们。下一个冬至什么时候来临,又是那份企盼,又是那个场景,永远都是那么美好、幸福。
冬至的汤圆作文10
今天,我们要去头陀外婆家里做冬至,到了外婆那里,我以为我们是最晚到的,不过我只看到外公和外婆在那里烧饭,不过饭还没有烧好,我还可以和妹妹玩一会,我们在路上买了好多零食,这些零食总算派得上用场了,我和妹妹在咯吱咯吱地吃,我们吃得很快,不过零食也掉得很快,等我们把零食吃完了,零食落得满地都是,等地上的零食没了,我和妹妹玩起了游戏,我们在玩老鹰捉小鸡,不过只有我们两个人,所以妹妹来追我,我跑得很快,不过妹妹还是追上了我,我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我们玩得可开心了。
到了吃饭的时候,由于我中饭只吃了一个馒头,所以我吃得狼吞虎咽,总共吃了三个冬至圆,一碗酒酿汤圆,加上一碗米饭,吃得可饱了,回家的时候,我看见马路上的车子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描写冬至汤圆的散文一
元宵节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年的喜庆气氛延续到今天,算是又一个高潮!从大年初二,街上就有人陆陆续续地选购汤圆,高中低档各色价格、品牌的汤圆琳琅满目。当然,普通百姓选择最多的还是那种包装简单、制作随便(有的甚至不够圆)、无名无牌的“大众”汤圆,因为它实惠。在每一年的第一个农历十五,人们祈祷生活就像天上的月亮,圆满美好!那一个个包裹着芝麻、花生、枣泥和糖类等各种各样馅儿的小圆球,寄托着人们无边的美好愿望和甜蜜祝福!
圆,是咱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的图形。从几何学上来讲,圆是中心对称图形,美观中蕴含着和谐。在人们的印象中,太阳是圆的,月亮是圆的,地球也是圆的,圆圆的太阳给万物以生命的能量,圆圆的月亮给心灵以慰藉,圆圆的地球给人类以生存的空间。所以,人们对“圆”的向往和追求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生活要圆满!福禄寿喜财五福临门,子孙满堂人丁兴旺、心想事成好运连连为圆满!
爱情要圆满!有情人终成眷属、相濡以沫百年好合为圆满!
会议要圆满结束、任务要圆满完成、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临退休要为自己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圆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们,我们也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圆!
其实,圆就是到一个中心点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的集合,是一条从哪里开始又回到那里结束的曲线!就像人生,赤手空拳而来,走过了一段岁月,又赤手空拳而去。那些走过的岁月,点点滴滴连成了生命的曲线。
和所有的人一样,我也喜欢圆、期盼圆!
圆,有时是七彩梦幻,如彩虹,总在风雨过后才能看见!
圆,有时是湍急的河流,只有走过急流险滩才能到达彼岸!
圆,有时是一首交响乐,要很多人的配合才能演奏成功!
圆,有时是一道半径为未知数的多元解的方程,有的人可能穷极一生都无法找到确切答案!
不管怎样,如果要用几何图形来演示生命的话,任何人的生命都不可能是直线或者抛物线,只能是特殊的曲线——圆。
所以,在这点上说,生命也是平等的!
我为这平等的生命歌唱,为这平等的生命祈祷,为这平等的生命祝福!
描写冬至汤圆的散文二
不知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刻意安排,还是老祖先未卜先知的精妙设计,元宵节和情人节每十九年就会相逢一次。今年,这个十九年一遇的情元节属于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
十九年,圣瓦伦丁对爱坚贞不屈的守护终于在火树银花的神州大地得到了共鸣;十九年,印加文明孕育的可口精灵开始完美地和江南水乡沃土的甜美丰收融合;十九年,春潮明月夜的玉壶光转绽放出了火红娇嫩的芳菲。元宵节与情人节在日历上重叠,恰似一对恋人的美妙邂逅;糯米紧紧包裹着巧克力,正如团圆温柔地拥抱着浪漫;
花灯与玫瑰相映成辉,就像喜庆羞怯地握住热情。元宵节,用十九年的时间等来了一个被历史尘封千年的约定的兑现,用十九年的时间夺回了被七夕抢占良久的东方情人节的名分。
十九年前的元宵,始龀之年的我们欢快地放着花灯、吃着元宵,围坐在长辈的膝前猜着灯谜,懵懂无知的我们尚不知情人为何物;十九年后的元宵,知天命的我们与老伴携手赏明月,期盼着儿女归家团圆,情人也早已经历蹉跎岁月的洗礼,成为我们的至亲。人生没有几个十九年,而弥足珍贵的是正值青春年华的当下。
青春年华的当下,属于年轻人的巧克力馅汤圆有着独特的味道,每一颗的味道也千差万别。有的人用放荡不羁挥霍着本就如梭的时光,有的人用天真的不顾一切收获了遍体鳞伤,有的人从颔首向壁、千唤不回慢慢学会了花言巧语、巧舌如簧,有的`人在恍如隔世的一场梦后陷入任人摆布的迷茫。
无论是哪一种人,今日都像是奔赴一场仪式一样,以团圆的名义奔赴爱情,奔赴青春年华当下的我们的爱情:时间长的,是由陌生到熟悉、由新鲜到讨厌的演变;时间短的,是在心情或境遇的驱使下或冷或热,距离近的,是费尽心机仍顾此失彼的挑选;距离远的,是鞭长莫及继而被慢慢割裂的失落。哦对,还有那无论长短与远近那让人无能为力到崩溃的流水无意。
巧克力馅汤圆,将情侣包裹成为家庭,是一颗将爱情精心包裹的可口婚姻。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知道是他们精心调制的馅儿本不是爱情的味道,还是他们糅合的面团根本包裹不住爱情。这世界繁花似锦、落英缤纷,只有真正爱一个人,才会不计回报、千方百计地对她好,任天荒地老也不改初衷,沧海桑田永不变心。
如果她错过了或者压根就没有选择他走进殿堂,却总希望她选择的那个人能够做到以上一切,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永远都相信爱情演变的婚姻,但不能否认那是为具有超凡智慧和超群运气的人所准备的。大多数人,都只是在选择与被选择的牢笼里越陷越深罢了,他们终究不得不觉悟,婚姻原来真的和爱情无关。
那一锅在沸水中被反复搅动的巧克力馅汤圆,如果还有一颗是完好的话,真的能够被我们品尝到吗?就像没有瑕疵的爱情,真的能被我们耳闻目睹吗?太多海枯石烂的誓言为爱情添上了难以兑现的枷锁,就像为捞汤圆的勺子装上一根根长柄,看似厚重,却再也没有人有机会去捞得到它。
描写冬至汤圆的散文三
朋友请我到餐厅吃饭,是现在最流行的“吃到饱”餐厅,每个人一百九十九元,任人吃到饱为止。
由于算起来便宜,餐厅内人声鼎沸,有许多场面到了不忍卒睹的地步,东西拿太多掉在地上的有之,剩下一大盘吃不完的有之,还有一些人吃得太饱,而抚着肚于叹气。
一般最能自我节制的人,也免不了吃下比平常食量更多的东西。
我对朋友说:“这种吃到饱的餐厅真是赤裸裸地表现了人的贪欲,也正是文明粗俗的表征呀!”
更有趣的事情是,当我们走出一九九元吃到饱的餐厅,才发现透明的窗玻璃上贴了许多减肥瘦身的广告。
朋友开玩笑地说:“减肥的美容院开的速度大概与吃到饱的餐厅是成正比的。”
我说:“如果大家每餐都不吃到饱,也就不需要减肥了。”
接着,我与朋友在公园散步,以消耗我们吃得过多的食物,边走就想起民间一个关于贪欲的寓言。
话说八仙之一吕洞宾刚成仙的时候,很想找一个弟子传授仙术,他想到:作为我的弟子,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不贪心呀!
于是,吕洞宾心生一计,变成一个卖汤圆的老人,在摊子上贴了一张纸:“汤圆一文钱吃一个,两文钱吃到饱。”
从早到晚,许多人都跑来吃汤圆,却没有一个是吃一文钱的,全都是两文钱吃到饱。眼见黄昏来临了,吕洞宾心想收徒无望了。
突然有一个青年付了一文钱,吃一个汤圆就走了。
吕洞宾大喜过望,追上去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两文钱吃到饱呢?”
那年轻人无奈地说:“可恨我身上只剩一文钱,真可恨呀!”
吕洞宾长叹一声,纵身飞上天去,终生都没有收徒弟。
我讲这个故事给朋友听,我说贪心是人的天性,也是正常的习性,只是很少人看见自己的贪心罢了。
朋友说:“我们以后还是少去这种吃到饱的餐厅了。”
描写冬至汤圆的散文四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电视里《卖汤圆》快乐、优美的歌声,把我带到了我的少年时代,让我想起了每到过年家里包汤圆的那些快乐有趣的幸福时光。
汤圆,北方人称之为“元宵”,因其制作的工艺不同而称谓也不同。汤圆是用水磨的糯米面包制而成,而元宵则是将馅心蘸水以后在干的糯米粉上滚出来的。在汤圆的家族中,宁波汤圆以其软糯、爽滑、香甜的口感而闻名。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春节和元宵节是相邻的最近的两个节日,其中的含义也大致相同,都有阖家团圆的寓意,而汤圆则意味着团团圆圆、美美满满。在南方,汤圆要从正月初一吃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个年才算是过完了。在我们家,因外婆是浙江宁波人,所以我家的过年习俗基本都是随外婆过的。
每到过年,是全家人最开心而又最忙碌的日子,除了准备必需的年货之外,做汤圆是我们家必不可少的“大餐”了。父母亲会早早地备下做汤圆的材料:黑芝麻、绵白糖、猪板油和糯米。这些材料中,糯米是最难买到的,因为靠粮店限量供应的那点为数不多的糯米是根本不够吃的,父亲就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带着面粉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农家去兑换糯米。
汤圆,吃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要想吃到好的汤圆,制作程序那项都不能少,别看我当时还是个孩子,调馅料可是我的事啊,整个制馅的过程比较复杂:要将黑芝麻炒熟碾碎,再将生猪板油撕去里面的筋,最后按比例把绵白糖、芝麻面和猪板油混合在一起,用手使劲将这三种材料揉揣,等馅做好了,我的手也酸了。
制作糯米面这样的体力活当我父亲莫属,要先将糯米洗净用水浸泡2-3天,再将泡过的糯米用石磨磨过,白花花的米浆进入面袋,再把米浆袋吊起,用1-2天的时间将水沥干,糯米面就算做好了。
大年初一的早晨,是我们三个孩子最高兴的时候,除了穿上妈妈亲手缝制的新衣服外,就是眼巴巴地在炉子旁边等着吃汤圆了,只见一个个像乒乓球那么大的、雪白的汤圆在开水锅里上下翻滚,慢慢的,煮熟的汤圆就漂了起来。你看那碗里,汤水清清的,闻起来香香的,馋得人直流口水。再细看汤圆,晶莹透亮,稍带黑色,裹在里面的东西隐约可见。用调羹把软糯糯、爽滑滑的汤圆放进嘴里,只要轻轻一咬,香喷喷、甜蜜蜜的芝麻馅溪水般的流出,慢慢咽下去,简直从心底甜透了。
时光在流逝,岁月在交替。生活变好了,我们长大了,但是我家汤圆的味道依然那么香、那么浓,那种温馨、甜蜜、幸福的味道依然没有变。直到外婆去世后,家里少了一个吃汤圆的“主力”,就再也没有包汤圆了,也许是父母当年是为了外婆能吃到家乡的味道才做的汤圆吧。一颗小小的汤圆,承载了孝、承载了爱,承载了我们全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留下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
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每逢元宵节,人们都会在超市里买些汤圆,回来煮着吃。尽管现在的汤圆种类繁多,有芝麻、豆沙、五仁、花生、玫瑰、巧克力、草莓、桂花多种口味,颜色也由单一的白色变成了五彩缤纷。但我吃起来,却感觉味道似乎还是没有自己家做的好吃。因为,汤圆里面没有那种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也少了一份浓浓的亲情。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
冬至的汤圆作文1
今天是冬至,妈妈告诉我,冬至那天一定要吃汤圆。“汤圆”,为什么今天一定要吃呢?于是,我便查了一下资料。原来冬至吃汤圆是一种传统习俗,“圆”代表着“团圆”“圆满”,象征着家庭幸福和谐、幸福和吉祥。既然这样,我想买来的汤圆虽说好吃,但自己做的肯定更美味,而且更能体现出家庭的圆满。于是,我缠着妈妈让她去买些做汤圆的材料,妈妈买回来后,我就开“工”了!
我先挖来一块粉,然后使劲搓,搓圆以后再挖出一个小洞洞,里面塞进早已准备好的黑芝麻馅。然后把它捏起来,再搓,不一会儿,一个汤圆完成了。我便把它放在一个盆子上,望着自己做的汤圆,我真想马上尝尝味道,但只有一个,还是快点再做吧!我一边做,一边哼起了自己改编版的《健康歌》“左搓搓,右搓搓,手指动动,嘴巴动动,和我一起做汤圆!”渐渐地,盆子上的汤圆越来越多,从一个变成了十几个。不管了,先把这些下锅吧!
于是,我便匆匆忙忙地洗好手和锅,然后再倒入一些水,等水烧开后,放入汤圆,趁着水在烧时,我再做一个,结果还没等我做完,水就开了,那就不管这个了,先放已经做完的吧!我在厨房静静地等待着,想到马上就可以吃上我自己做的汤圆,心里高兴极了!过了大概10分钟,一个个汤圆基本熟了,我便放了糖,接着关了煤气。
然后盛了一碗,哈哈!我先品尝一下我“伟大”的杰作,嗯!这味道还是不错的,就是有几个的馅都露了。吃过汤圆,就代表我已经大一岁了,在未来的日子中,我要好好学习,同时希望每个人吃过汤圆以后合家团团圆圆。
冬至的汤圆作文2
今天是冬至,早上,妈妈提着篮子,到超市去买汤圆的粉,准备晚上做汤圆吃。
到了晚上,爸爸拿起妈妈早上买的汤圆粉开始做汤圆了。爸爸先把儒米粉放在少量的水里浸泡一会儿,还用手和一和,让儒米团更软一些。弄好后,爸爸将儒米团放到一个容器里。开始搓汤圆,我拿一些儒米团,搓成一个小汤圆。我又照样做了几个。做完以后,水正好开了,爸爸把汤圆放到锅里。接下来就是等了。
过了5分钟多,汤圆的皮变软了,我想:真想尝一尝自己的手艺,一定好吃。于是爸爸给我捞了一碗给我尝。我也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好吃,太好吃了。”爸爸边吃边说。“啊,真是舌甜滑润,肥而不腻,儒米不沾。”妈妈也边吃边说。于是我快快的吃想再吃一碗。过一会儿,汤圆全吃完了。
这个冬至之夜吃汤圆,是我最开心的了。
冬至的汤圆作文3
“啊呜”!好吃!在冬天,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讲,最难忘的,当然是吃冬至圆。
在冬至这天,来碗冬至圆,热乎乎的,暖心暖胃,还寓意团团圆圆。看,在学校食堂里,想吃冬至圆的.人排队都排到了大门口,长龙似的队伍不断升级。打了饭,并不急着吃,而是放下餐具,走到队伍后排着。大家都议论着,今年的冬至圆是什么馅。大家就为了吃那么四五个冬至圆,愿意饿着肚子等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终于,我看到了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冬至圆。阿姨飞快地给我的碗里装了四个“小兄弟”。我捧着碗,小心翼翼地回到座位上,赶紧用筷子点点“小兄弟”中最小的弟弟。马上,豆沙从“白大衣”中,一点一点钻了出来,好像被我弄得不高兴似的左右摇摆。我立马将它送入肠胃滑滑梯,啊!太美味!外面的表皮很有弹性,也很有嚼劲。里面的豆沙馅醇香可口,带着久吃不腻的甜味滑进肚中,再喝一口银白色的汤,身上立刻寒气散走,取而代之的是融融的暖意,真是太棒了!
学校里,一个女孩正在狼吞虎咽着美味佳肴,她就是我。
冬至的汤圆作文4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我们有吃汤圆的习俗,象征全家团团圆圆。
大清早,我便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吵醒了,婆婆说:“雨欣,快起来做汤圆!”我高兴极了,一骨碌爬起来。婆婆已经把芝麻馅拌好了,开始和面了,只见婆婆先把糯米粉倒进大盆里,接着往盆里倒开水,双手不停地搅动着,使劲的揉着。很快,就揉成了一个大粉团。“其实这看似简单,却很讲究,如果和面的水温水量把握不好,揉面劲道不够,和出的面团软硬就不适中,很难做出像样的汤圆来。”婆婆说道。婆婆又从大粉团上扯下一块,放在手心里搓成球形,然后,大拇指按下去旋转着,很快,手心里的小粉团就变成了凹形。婆婆用勺子将芝麻馅放进去,手指一捏,再把粉团搓圆,一个圆圆的汤圆就完成了。我早就按耐不住,急忙学着婆婆的样子做起来,可是粉团在我手里总是搓不圆,婆婆看着我手忙脚乱的样子,笑着指导我说:“要把手掌窝起来搓。”我恍然大悟,照着婆婆的指点,果然,一个个圆圆的汤圆也在我的手心做成了。
望着摆在桌上的汤圆,我心里美滋滋的,恨不得马上就咬上一口呢!
冬至的汤圆作文5
我一向总是什么事都让妈妈做,像《不上补习班的第一名》里面的小米一样,可今天恰好相反,知道为什么吗?那来听听我的故事吧!
当读完小米的故事后,我突然有了启发,决定为家里做一件事。
第二天,不到七点我就起来了,穿好衣服去做早餐。我从冰箱拿出汤圆放在碗里,它圆圆的,硬邦邦的,像一颗颗白色的乒乓球。我接一些水放进锅里,接着开火,再把锅盖盖上,等四五分钟,在这几分钟里,我可以洗碗,洗筷子。做完这些事后,我打开锅盖子,里面的水咕咚咕咚的地响,冒出许多圆鼓鼓的水泡,像一颗颗又白又嫩的珍珠,我赶紧把汤圆倒进锅里,盖上锅盖,几分钟后,我打开一看,汤圆仍在锅底,没什么变化,我用筷子夹一下,还很硬,我想应该还没熟,于是又把锅盖盖上。又过后两分钟,我再次打开锅盖,汤圆全都浮在水面上了,又大又圆,夹起来时很软,我知道汤圆熟了,就高高兴兴地舀起来放在碗里,又把碗放到餐桌上。
我轻轻走进了妈妈的房间,满脸笑容的对妈妈说:“我有事找你。”妈妈跟在我身后来到客厅,一眼看见了在餐桌上的汤圆,非常惊讶,赶紧用筷子夹了一个吃,然后开心地对我说:“我女儿太棒了,都可以做饭了,妈妈真为你骄傲!”妈妈和爸爸觉得我表现非常好,答应满足我一个愿望,我的愿望是去买一本自己喜欢的故事书。
妈妈和爸爸总是很辛苦,要照顾好我们又要打理整个家,所以我们应该报答他们,有空为他们做一餐饭或者打扫一下家里的卫生,都可以让他们很开心的!
冬至的汤圆作文6
清晨,我拉开窗帘往外面张望了一下,“哇,今天天气真好啊!”我忍不住赞叹道。又随便拿起一本书摆弄了一下,想道: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把小队活动搞了呢。于是,我叫上了王诺莹,但是其他人不是要做作业就是有事情,只好我们俩搞了这个活动。幸亏我早有准备,不然忙上忙下的,又要买材料,这一天又不够了。
这次的活动是自己做汤圆,在我家,我们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把生粉和梗米粉掺在一起,然后加入热水,进行搅拌。结果,折腾了好一阵子,却让王诺莹哭笑不得,瞧,她的手上沾满了米粉,变成了一双“冰激凌”手,等她的双手从米粉里“挣扎”出来的时候,我趁机又加了许多生粉和梗米粉,才让米粉凝固起来。
我和王诺莹又搓又压的,终于可以做汤圆了,我从面团上掰下一点儿来,把它们做成奇形怪状的:有的像星星;有的像陀螺,会转圈圈;还有的像一张小饼……它们全都加了豆沙馅,一般的汤圆都是抠个小洞,把豆沙放进去的,但对于不一样的汤圆,做法也会不一样的。
全部完成后,我们都想尝尝自己亲手做的汤圆,于是,让我妈妈帮我们煮好了汤圆。以前,我并不怎么爱吃汤圆,也许是因为自己做的,所以吃得特别香。
汤圆被消灭光后,我们各自谈起了这次假日实践活动的感想。我说:“虽然这些汤圆不比袋装的好吃,但是,毕竟是自己做的嘛!”王诺莹说:“这是我第一次做汤圆耶,虽然做得不好,但对于新手来说,第一次能做成这样,已经不容易了。”
活动以后我们谈感受时,
冬至的汤圆作文7
年初一我们老家有吃汤圆的习俗。以前汤圆都是妈妈和姨妈做的,今年妈妈说我长一岁了,我也可以一起做汤圆了。听了妈妈的话,我非常激动,天天期盼除夕夜的到来。
终于等到除夕夜,吃好晚饭,妈妈拿来做汤圆的材料,有糯米粉、花生酱、芝麻酱等等。一切准备就绪后,后我们便开始动手做汤圆。
妈妈把糯米粉放盆子里,然后加入热水和面。妈妈一边和面,一边告诉我:一定要加开水,不然温度不够,糯米粉就不能黏在一起。糯米粉和好后,妈妈把糯米团搓圆、揉匀、搓成绳状。妈妈分了一段面绳给我,我按照妈妈的要求,把它们分成大小适中的小糯米团。姨妈拿了一粒糯米团对我说:“糯米团先要用手压扁,扁扁的薄面块如果放的馅少了会没有味道,多了又会流出来,所以一定要适量。包进了馅捏合之后,要用手腕的力量,轻轻地搓圆。看,像我这样!”姨妈边说边做了一遍给我看。我学着她的样子包馅、捏合。可是搓来搓去,就是搓不圆,在妈妈和姨妈做的汤圆里,好像一个“丑八怪”。妈妈见了,拿起来加工了一下,汤圆就变得非常圆润可爱。妈妈的手真巧!想不到看起来简简单单的汤圆,做起来还挺有学问的。我不放弃,继续学着包。渐渐的,我做的汤圆也越来越像模像样了。
不一会儿功夫,汤圆就全都做好了。姨妈把它们放在盘子里对我说:“过了十二点,我们就可以吃汤圆了。”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礼花在夜空绽放的时候,我们吃着自己做的汤圆,心里好开心啊!我默默地祝愿我们的生活像汤圆一样甜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