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修辞设问反问的优美句子 正文

修辞设问反问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05 05:22:15

1、知道霍元甲吗?大侠,电视正演得红火呢!

2、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把课本借给他了。

3、这是什么颜色?是

4、这是什么东西?这是玩具赛车。

5、这是什么地方?这是北京故宫。

6、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7、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8、这东西简单吗?很简单。

9、我会把你这位朋友忘怀吗?不,不会的。

10、为什么小鸟会飞呢?因为它有翅膀。

11、他是想继续升学呢,还是去拍电影?当然是升学。

12、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13、是谁来掌控人类?当然是自然。

14、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15、是谁的本子?是张昊的本子。

16、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呢?是美,是一种特别的美,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

17、主宰戏剧的是什么人?一般以为是剧作家,认定剧本为一剧之本。

18、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 只有匆匆罢了。

19、是什么使成千上万不同职业的人赶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我想,这主要是大家都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心。

20、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21、犯过错误的人用不用?用。

1、抓关键词语。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

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

例句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赏析: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2、抓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赏析: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透过字表,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例句2: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

赏析: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例句3: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赏析:作者捕捉到大海清波微漾的特征,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多个比喻来描摹海潮的几种情态。用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来比喻海浪声的轻柔;用情人的蜜语来比喻海浪声的甜美;用落花飘零在水上来比喻海浪声渐闻渐远,直至杳然无声的情态。这种多角度的设喻,将落潮时大海的轻柔、静谧刻画得细致入微,使人如临其境。

3、抓句式特点。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

例句1: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例句2: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么?峡谷莫非不明白?

赏析:作者用两个反问一个设问表达了对阳光不公的抗议,莫非一词更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怨恨之情。

例句3:《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文章最后写道:此刻,北风正在敲打着我的窗户,而我的那几株腊梅,依然在那里默默地绽蕾,默默地吐着清幽的芬芳……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赏析:卖是卖弄,逞是炫耀,不可一世是形容极其狂妄自大,这三个词语原是贬义,这里贬词褒用,表现出汉子们打鼓时的精神抖擞、气势非凡。

例句4:《鼓神》敲打锣鼓的汉子们敦实威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

(A)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

(B)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乌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

赏析:一连串的排比,将鼓神击鼓的姿势、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气势磅礴。又借助比喻和对比,表现出鼓声的变化多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4、抓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例句1:那儿的树木虽然远不如山上的小草高,但它却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

赏析:小草比树木高的原因不是因为它本身,而是借用地势;而树木凭的是自身的优势,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地下森林的欣赏之情。

例句2: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山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赏析:以大海周围的景物岛、山、星星为衬托,把大海熟睡的恬静美推进一步,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是一幅清丽、温柔、恬静的海睡图。

例句3: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赏析:作者直抒胸臆,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伟大力量的歌颂,表明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抓结构作用。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例句1:远处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赏析:这是一个过度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是联系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涨的纽带。

例句2: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因此即使是伴妻一道默坐在房里,从闭着的窗户听着外面隐约的海潮音,也觉得满意,算是尽够欣幸了。

赏析:文章首尾照应,以房中听潮开始,以房中听潮结尾,使文章结构谨严。

6、抓思想内容。

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例句1: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溢,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好像到了世界的末日

赏析:这是描写最初地质突变时的情景,一句话一种景象,字虽不多,形象生动,让人如临其境,同时也交代了峡谷的来源。

例句2:你似乎深不见底,宽不可测,没有人见过你的全貌。虽然你拥有珍贵的树木,这大自然无价的财富,然而你沉默寡言、与世无争──多么不公平啊,你这个世上罕见的地下森林。你从哪里飞来?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了那么漫长的岁月?

赏析:作者用第二人称手法,面对面地直接抒发感情,强烈表达了自己对峡谷的关切、同情、抱不平以及无限的敬意。

反问句的例子1

1、登泰山看日出难道不是我很久以来最大的心愿吗?

2、四周围黑洞洞的,难道不容易碰壁吗?

3、对这种坏人环视,我们难道能不闻不问吗?

4、难道有比锻炼身体,争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吗?

5、你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呢?

6、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手术台呢?

7、我们怎么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呢?

8、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9、我们劝阻同学吵架难道不是对的吗?

10、有这样的可能吗?

11、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

12、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13、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难道爬得上这样的陡坡吗?

14、我们难道能抄袭别人的作业吗?

15、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16、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17、你觉得有问题吗?

18、班主任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吗?

19、看着游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难道不特别喜欢吗?

20、我怎么不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感到骄傲呢?

21、我们是小学生,难道不要好好学习吗?

22、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23、黄山的云海怎么不令人流连忘返呢?

24、我们难道被困难吓倒吗?

25、为了使西安四个现代化,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26、巍巍高山难道不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吗?

27、如果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难道会这样湿吗?

28、植物学研究的对象在自然界,我怎么能离开这个对象呢?

29、难道有比守住你们的阵地,不让敌人的炮火把你们的阵地掀翻更重要的事了吗?

30、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难道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吗?

31、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32、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33、难道你认为没有这样一回事?

34、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35、西湖,就像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那样的美丽动人,难道不让你留恋忘返吗?

36、人难道可以长生不老吗?

37、地球难道不是圆的吗?

38、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39、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40、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

41、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42、难道他觉得自己没有错吗?

43、你真的觉得是这样吗?

44、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谁个曾怀疑人类需要太阳呢?谁个曾因为太阳本身有黑点就否认它的灿烂光辉呢?

4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46、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47、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48、地球难道不是圆的吗?

49、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50、有这样的可能吗?

51、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

5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53、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54、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55、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56、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57、失败了还得干,难道能知难而退吗?

5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59、看到你有苦难,我难道不必须帮助吗?

60、听了他的感人事迹怎么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

61、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62、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63、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64、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65、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66、难道你觉得自己对吗?

67、这样有问题吗?

68、人难道可以长生不老吗?

69、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70、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反问句的例子2

1、难道我会不知道?

2、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3、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

4、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5、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6、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7、人难道可以长生不老吗?

8、难道你觉得自己对吗?

9、这样有问题吗?

10、为了使西安四个现代化,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11、地球难道不是圆的吗?

12、西湖,就像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那样的美丽动人,难道不让你留恋忘返吗?

13、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14、我们是小学生,难道不要好好学习吗?

15、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16、难道你认为有人比爱因斯坦更伟大吗?

17、信赖,怎么不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呢?

18、难道这清白的梅花能玷污吗?

19、外公,这难道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20、难道梅花的精神不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