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觉得那夏雨初晴后的彩虹,朦胧淡月里的云来云往,百花缤纷的春意,万紫千红的初秋景就美得的不行了,但最近却发现一株很朴素淡雅的兰草更让人欣赏。
一天的下午饭后,相约几个朋友去山野间转游,希望通过亲近大自然来荡涤身心的懒庸。初夏的五月风轻云淡,到处是绿色的'海,绿色的帆,徜徉在这个季节里,没有人不相信它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繁荣望的季节。眼前景色激奋起了我们亲热大自然的激情,都想亲身感受一下什么才叫真正的“沾花惹草”。
那些叫得上名和叫不上名的花儿,在夏风里争奇斗艳,招蜂引蝶,给幽静的山野平添了无限的情趣。花中最惹眼的要算刺玫瑰,开的那种红就像浓妆艳抹的摩登山妹子,去了大都城开了眼界又回家省亲来。我们一路探索一路欣赏,突然一个身影吸引了我的眼目,它淡定的生长在花草中间,总显得清丽淡雅俗别具一格,就像一个芊芊女子脱俗于芸芸众生里。欣赏了许久我不舍离去,最后回家的时候,决定把它挖回去载到花盆里天天呵护欣赏,经过我们一番手刨指挖,终于把它请了出来,小心让它带上家乡土并保证了根系完好,捧在手上觉得如获至宝。回到家,天已黑,连夜找了一盆营养土,小心翼翼的载上它,希望它好好的活下来并喜欢上它这个新家。十几天来,我天天给它松土浇水,现在发现它的叶子更绿更健美了,根部的土土里还冒出些许新苗。和网上的花草图片一对比,才知道它属于兰科草属中的一种野生兰草,我现在才明白它这清丽素雅的姿容原来就出于兰的本质,它这种不娇媚不慕容不轻浮不羡贵,端庄雅致的气质是在适应环境中的一种修养。
清风徐来,它细长的弯叶在风中优雅的摇曳,简直就是一个在长风中翩翩起舞的清丽女子。
蒲公英
如果你的花瓶只插过高贵的玫瑰,那么你自然不懂得田野里蒲公英的美丽。沐浴朝阳,临风而开,黄的纯粹,金的灿烂,立于草丛,独华其身。让人看一眼,便永远忘不了,只想永远的得到。
这个地方春天来的很晚,三月多了,迎春花才星星点点,只是屋后的小溪依然枯涸,只是溪后的大山依然枯黄,更别说我那没有颜色的屋子。于是我经常出去漫步,一次次询问春天的消息。也罢,既然不能繁华的绚丽,那便简约的壮丽吧!就如眼前,烈日照耀雪山,断流托起余晖,金光闪烁在咫尺的天堂,闪烁在遥远的大地,闪烁在我凄清的世界里。
或许是我的世界比较偏僻,或许是我的生活本该如此,我从来没有见过玫瑰。其实在这样的大山里,我的心也装不下那份奢侈,平平淡淡亦是我唯一的心愿。
我也会偶尔采摘几枝枯草和绿木,插在花瓶里,装点着我简陋的屋子,并且告诉自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如果运气好,我也能带回来几朵蒲公英,那么我的屋子瞬时就温暖起来,花开如意,希望人生,蒲公英的春天应是如此的。
上次和朋友去山里游玩,偶遇一片美丽的蒲公英,我久久的不愿离开,最后他采了一朵送给我,我才安心的继续前行,不过那片蒲公英永远的刻了在我的心里。
参次不齐的木篱笆站成一排,从斑驳的铁丝上便知这是多年的守护;苍翠晶莹的嫩叶遮挡着烈烈阳光,从叶的浮隙里透过无限的温柔;清澈见底的溪水倾心环绕,从远处叮叮咚咚的奔流而来。这片蒲公英就在他们的身边快乐的成长,就在这样的世界里完美一生。
后来我将手里的那朵蒲公英放入溪水,随它漂去,可是朋友却快速的将它阻拦,捞起来又送给我。我一直认为自己留不住的美丽,不若索性放它自由,让它快乐。而朋友却认为既然有缘拥有,何不尝试着挽留,或许那原本就属于自己,只是你轻易将它拒绝和放弃。现在那朵蒲公英完好的躺在我的檀香盒里,落寞的时候,我会常常的看起 。
听过很多关于蒲公英的赞歌,那些有关本质的美丽,如今读来,却远远比不上蒲公英的故事。蒲公英没有花谢,它褪去华丽的外衣,袒露的是纯白的身心,即使将面临生命的终点,它也依然洒脱和勇敢的走出这片土地,走向外面的世界,继续精彩。
即使那片蒲公英被调皮的牦牛当作一餐美味,即使那片蒲公英被无心的人们连根拔起,即使有一天我离开这里不再回来,即使有一天我精神恍惚思绪不清,即使有千种万种的理由,我都不会忘记那片蒲公英。
假若真的有一天,我们像蒲公英一样随风各自消散在天涯,也不要悲伤难过,因为只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那怕相隔千山万水,都会有一份蒲公英的记忆,一份不会凋谢的想念。
紫色薰衣草
薰衣草的花语是等待爱情,一如我等你的心情,始终相信有一天你会带着紫色的浪漫来到我的身边!
相遇不美,简单平凡。没有浪漫的故事,只有简单的相守,平淡的陪伴,距离不是真爱的问题,而成为一种滋长爱情的力量。在分开的日子里,写写心情,说说思念是我想你最好的纪念!
没有你在身边的我,一个人的时候,出门给自己带好外套,给自己准备好伞,带足够的钱,电话没有忘记缴费,电是满格的,很好的照顾着自己,很多路都是自己一个人走过,有孤单,有寂寞,有无助,有灰心,而你的一句我会一直的陪着你,走一辈子,我就安心,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没有浪漫的甜言蜜语,没有海誓山盟,在你傻笑又那么的诚实脸庞中,所有的信任就是在这一刻开始!
始终坚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么美得爱情不是找出来的,而是守出来的。如果只用眼睛去看,去找很难找的到。只有用心的守候,人性里的善恶才会显现,历经平淡挫折,扛得起责任,守的住寂寞的才是一辈子的爱人。爱情里不是你追我赶,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颗心慢慢的靠近。心若相知,无言也默契:情若相眷,不语也怜惜。心灵深处,是默默的支撑。灵魂深处,是静静的聆听。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却是心灵最好的归属!而你知道我要的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不离不弃!因为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爱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有希望。
世界上最大的浪漫,不是你抱我抱得有多紧,而是你一辈子都牵着我的手。不是你曾说的你有多爱我,而是你每天陪在我身边跟我一起笑看潮起潮落,不是你给我多么奢华的生活 ,而是在温暖的阳光里,穿着你宽大的白衬衫,一起听听音乐,看看书。幸福其实真的很简单,一生有你彼此相伴,久伴才是最真的誓言!
在紫色的薰衣草中,等你!长发为君留,散发待君束,君若为我赠玉簪,我愿为君绾青丝,待我长发及腰,归来可好?
漫谈兰花
五月的风轻云淡,鲜花盛开,到处是绿色的帆,绿色的海,徜徉在这个季节里,没有人说它是荒凉的季节,没有人不相信它是一个希望的季节。
兰花的品种很多,它是珍贵的观赏植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个属、二万多个种。一个月前给家里买了一盆建兰,建兰也叫四季兰,包括夏季开花的夏兰、秋兰等。四季兰健壮挺拔,叶绿花繁,香浓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强,易栽培。
每天没事的时候,总喜欢静静的站在花的面前,静静的想它看它,总喜欢轻轻的用手抚摸它,那细长的叶子,中间透着一枝红色的长长的枝杆,枝杆高高的挺立着,没有太多的娇嫩,也没有太多的浮躁,更没有太多迷人的色彩,但它却有着香香的味道,有着柔柔的清新,他的花素雅而端妆,虽然没有牡丹的高贵,没有玫瑰的妖娆,也没有玉兰的纯美,但它的幽香,它的静美,始终留在我心底,永远滋润着我的心,让我为之心动。
我喜欢兰花,缘于一个朋友,他喜欢兰花,源于他摄影的兰花得奖,他喜欢兰花,和对他的孩子一样的的认真细致。对于兰花,他有着太多的感悟和解释,他养了很多的兰花,他喜欢在夏天,把所有的兰花搬放在房间里,让整个屋子里充满淡淡的香味,让整个房间里有着温暖的感觉。
昨天晚上,看着开着淡黄|色的建兰,不由得去用手去触摸它,那种心疼的感觉,那种曾经深深的情,那种深入心里最深的爱,瞬间溢上了心头。那一刻,夜静的出奇,静的可以让我听到自己的心跳,静的可以让我感觉到自己的呼吸,也许心碎了才明白,也许心痛了才清楚。那淡黄|色的花瓣,蜷缩在我手里,无语无声,而此刻我的心却如浪一样的翻滚,颤颤的疼,一惊一惊的。
养过许多的花,也喜欢在静静的夜倾听花开花落的声音,那种失落忧伤的感觉,常常把我的梦惊醒。花开的时候,我们除了赞叹以外就是欣赏,花落的时候,我们除了遗憾就是感叹,我喜欢花开,因为它美丽,我也喜欢花落,因为它无奈。
人生何尝不是一场花开花落,得意的时候,就是花开,失意的时候,就是花落。得意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为自己庆幸,为自己感到欣喜,失意的时候,我们常常为自己感到悲哀,为自己感到落魄。花开就有花落,花落就有花开,人生也一样,有失意就有得意,有得意也就有失意。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也没有永远的风调雨顺,更没有永远的成功与失败。
我喜欢兰花,喜欢很多的花,但在我心里,我知道自己永远是一颗小草,一颗开不出花,却很坚强,结不出果,却很挚着的小草。
玫瑰花的忧伤
风姑娘悄然来到花园,用她的手轻轻抚摸着花朵的面颊。太阳公公伸了伸懒腰,准备起床了。
这是个精美的花园,里面有许多漂亮的花儿。有成熟的康乃馨,有清新的水仙花,有象征着富贵的牡丹,有似君子般高洁的芙蓉,也有典雅的玉兰,还有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竞相开放。
玫瑰在最中央,被众花包围着,可是她很孤独,因为没有人陪她说话。小草弟弟调皮地推来挤去,池塘边还有一棵柳树,树上有一只黄鹂鸟,它欢快地唱着歌曲。月季突然哭了,大家都急切的问“怎么了”,她说她就要凋谢了,主人出去那么多天都不曾回来,她早已失去昔日的光彩,只剩下几片枯黄的花瓣,她快要渴死了。
突然间,下雨了。大家仿佛得到了重生,重新绽放了笑脸。牵牛花爬上树梢,倾听着大数母亲的细语。一瞬间,花园里热闹起来了,所有的花儿都在谈话。当然,除了高洁的芙蓉和忧伤的玫瑰。芙蓉此刻正在观赏从她身边游过的鱼儿,也在听它们说话,但是她没有插话。
一群女孩从花园边经过,玫瑰听到她们赞扬道:“好美的花园,好漂亮的玫瑰!”对于这些赞扬,她早就习以为常,可是,她既不愿去找她认为低俗的花儿玩耍,又不愿去找那高洁的芙蓉,她很孤单。她虽生的漂亮,眼光自然也高人一等,所以,她有忧伤。
花是如此,人也一样。美与丑并没有多大区别,长相虽好并不代表一切。想起一句话,“不必太在乎长相,因为能力并不写在脸上。”
丑有丑的快乐,美有美的忧伤。
兰花赋
过去,每逢春季闲暇,去花市溜达,总见有南方人士带着一扎扎散状兰草在地摊上叫卖。我偶尔趋步围观,嗬哟!一株青青小草居然要价一,两百元。我不以为然,摇摇头悻悻离去。二00六年的春夭,因办公室搬迁,朋友送我一盆兰花。告诉我兰花四季常绿,花开清香,且较为好养,浇水即可。
在粉刷一新的办公室里摆上几盆花草,不光给人带来几分贴近大自然地感觉,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那盆兰花就放在我的办公桌前。因是朋友好心相送的原故,我对它格外呵护。不过它确实给我带来了不少愉悦。每当我忙清了手头的工作,总会泡上一杯清茶,静静地对着它观赏。望着它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而又青翠欲滴的绿叶,内心总会升起一缕淡淡的恬静与舒畅。
其实我不懂兰花,也不会养兰花。对它的产地、品种、花期、养植、管理一概不懂。我只知浇浇水,松松土,间或修剪一下发黄的枝叶,抱到窗前晒晒太阳。对屋内其它花草从没有过如此关爱,自以为对它也算尽了心意和责任。因室内有空调的原故,一冬无恙。
笫二年春天,草长莺飞的季节,那盆兰花像得了某种感召似的,从草的根部悄悄伸出两根绿色花茎,顶着两个紫黄色的花蕾缓缓开放。一时间屋内溢满了独特的沁人心脾的清香,而这种香气是我平生从未感受过的。惊叹之余,才让我对兰花有了新的认识。可是到了夏天,它却时而焦尖,时而黑叶,且渐渐枯黄。我用尽浑身解数,最终也没能挽留住它。眼睁睁的看着淡了她的芳香,衰了她的绿颜,心底溢满了怜惜和感伤。
我去请教花师,花师告诉我:兰花主要生长在南方,南方是酸性土壤,而我们这里土壤碱份较大,不宜兰花生长。不过如果你精心呵护,兰花在我们这也照样能养好。关键是你要倾情于它,要象对待自已的爱人,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关爱它,照顾它,它就能长好,就一定能够给你回报。花师的一席话让我顿悟,明白了养花如同做人的某些道理。
于是,我到市兰花协会的花房里重新购置了几样品种不同的兰花 ,有盆栽,有散棵。新买了花盆,介质,肥料。亲自动手栽植,护养。又到书店买了两本关于养花的书籍,开始潜心对养兰进行钻研。
经过对兰花的精心护理,静心思考,我收获颇丰。逐步懂得了它“喜润而畏湿,喜干而畏燥”的生长习性;得知了它“爱朝阳,避夕阳,喜南暖,畏北寒”的生活习惯;掌握了它“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的养殖方法。日日与兰为伍,久而久之,人与兰有了超越形质的神奇交流与顿悟,使我终于对兰花的品格与情操,精神与个性有了全新而深刻地认识。
——它有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兰花体态素雅,花形奇异,色彩缤纷,幽香宜人。梅花之骨,荷花之韵,菊花之奇,水仙之雅,她兼而有之;又以廉洁,质朴,坚韧的个性内敛了诸多美德。楚国诗人屈原就以“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这样的诗句来咏兰,把兰花喻为美人,君子。南宋初时,人们常以画兰花来表示一种宋邦沉沦覆陷之后,文人志士决不随世浮沉的气节。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尤其喜欢画“乱如篷”的山中野兰。据说,他曾自种兰花数十盆,并常在春暖之日将其移植到野石山阴之处,使其于来年发箭成长,观其挺然直上之态,闻其浓郁纯正之香,得其“叶暖花酣气候浓”之贞美实质。古往今来,多少贤人逸士也常以幽兰孤芳自赏的风格来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可见,那高洁典雅,神韵兼备的兰花正是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
——它有一种威武不屈的崇高志向,兰花从不趋炎附势,也不会随波逐流。它源于深山之中,生长于陡坡或乱石之间,只要土壤条件、空气、温度、热量适中,只要透气疏松,均能生长。可它出深山而不忘深山,入城市而不恋城市,正象有人形容它是“富不忘本,穷不忘源”。它带着大自然的灵气走进城市,走进千家,带着深山之中的生活习惯,沿着自己的志向轨迹从容生长。若人为改变其生长本性,它就不生长,不发芽、不开花,重则以死抗争。它知恩图报,不分人之贵贱,不问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寻常百姓,只要你以真情相待,倾心呵护,它就能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它有一种不求索取,乐于奉献的的精神。对于养花之人,它奉献甚多,索取甚少。人们只要遵循其生长规律,适度浇水。适时杀虫、施肥,换土即可。兰花常年叶绿如翠,开花清香迷人,观之令人心旷神怡,闻之令人心醉神迷。兰花之气,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调节人的心态,平和人的情绪。特别是观察花芽和花蕾的生长变化过程,使人乐之不疲,享之不尽。多少年来,人们只知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殊不知兰花根殖于腐质而不败。栽培兰花的介质多以水草,木屑,树皮,败叶,经过风吹日晒,演变而成的腐质土为材料。而兰花正是在这种环境里,把根殖于腐质之中,则自身叶芽茂盛,根系发达。
——它有一种不张扬,不颠狂,不自卑的高尚品格。浩如烟海的兰花品种,据说有上千种之多,仅我国现有记载的就有四五百种。凡好花均是株不惊人,叶不出众,使人高深莫测,难以识别兰花的好与次。“幽兰生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她内敛的个性并没折损她夺目的光泽,相反更让人肃然起敬。兰花有傲骨而无傲气。竹有叶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兰花之所以名列百花之冠,除其不仅有花,而且有叶,更重要的是风格。人们只知梅花青松傲霜雪,殊不知兰花香自苦寒来。秋风萧瑟、天寒地冻、万物休眠、叶黄飘落,而兰花亦然绽放,笑傲霜雪,清香迷人。万物皆知秋冬冷,兰花怒放好风光。
古今中外,多姿多彩的花卉世界里,兰花永远是个广阔而年轻的话题,永远是个道不完说不透的话题。中国古籍上有关[兰],[蕙]的记载己有2500多年,孔子家语“芝兰生于深山,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把兰花比喻成君子,同时赞美兰是王者之香。历史上众多的文人墨客对兰花也都有过描颂。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先生称兰花有四清“气清,色清,姿清,韵清”。生动地概括了赏兰的精髓。
我想,兰花不但是一种珍贵物质,而且更是一种物质和精神完美结合的文化。人们之所以推崇兰花,是因为兰花能够陶冶人的情操,铸塑人们的品格。人与兰的结合,凝炼出独具中华民族的灿烂多彩的兰文化。人们喜爱清淡,雅致,洁净的风格,推崇忠贞,廉洁,质朴,坚韧的情操,而兰花不正是这种风格和情操的和谐统一的代表吗?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爱兰的清雅与高贵,咏兰的气节与操守,颂兰的贞洁与奉献,用兰的品格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文化传承,而我们不是有责任,有义务永永远远地把它传承下去吗?
“一株兰草千幅画,一箭兰花万首诗”。生为“王者之香”,“百草之尊”的兰花,它必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与喜爱。正可谓“一枝兰花到处呤,空谷莫愁少知音”。让我们一起来养兰,赏兰,绘兰,写兰,爱兰,学习兰的品格与精神,坚守兰的本色与情操,为中华民族的兰文化的发扬光大而凝心献力吧!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夕阳西下, 。
②稻花香里说丰年, 。
③ ,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
⑤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 。
⑥红的像火, , 。
⑦《春》中展示春天成长过程的三个比喻句依次是:
2.给“读千古美文”对出一个下联。
3.仿照“春天,少年时期,耕耘人生”的句子,概括出人生其它三个阶段的生命特点。
夏日:
秋天:
冬日:
4.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句子均有语病和错别字,请一一改正。
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①森林正在日益委缩。②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③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④此销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⑤对人类的生产而且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二.古诗文阅读
(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杨花落尽子规啼”渲染了怎样的送别气氛?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使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7.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二)杨震拒贿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秀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十金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惭而出。震性公廉,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之 举
遗 或
9.翻译下列句子。
①暮夜无知者。
②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0.用“∥”给文段分层。
11.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中心。
12.古人拒收财物,清廉不贪的人很多,请说出一个你所知道的故事。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访 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美,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选文有改动)
13.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
14.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15.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16.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7.下面是关于“访兰”过程中父子对话的分析,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A.通过对话,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对比,既照应开头,又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B.通过对话,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寓褒贬于对话之中,发人深思。
C.通过对话,交代了“访兰”的具体内容与“我”认识到野生兰草的特性,并因此而惋惜。
D.通过对话,揭示了父亲约“我”“访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
选项是( )。
理由是:
18.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什么?
19.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四.写作
20.朱自清的《春》是一卷春的图画,一曲春的赞歌;辛弃疾的《西江月》描绘了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了诗人的闲适之情;马致远的《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用特定的景物烘托气氛,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描绘中,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快快拿起你的笔,以“四季之美”为话题,抒发你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