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小虫子》教案1
教学内容:
《我是一只小虫子》第二课时
教学理念: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给学生大胆交流的平台,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引领学生感受本课轻松幽默的语言文字风格,进而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在阅读中成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写“使、劲”两个生字。
2、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能大胆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增强阅读兴趣,爱上读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大胆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爱上阅读。
难点: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大家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同学们打开课本11课,这里没有颜如玉,也没有黄金屋,有的是一只——”,学生补充,引出课题,并板书。
2、复习本课生字词: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小组开火车认读词语,其余学生跟读词语,注意读准红色生字字音。
二、品读课文,理解交流:
1、提问: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文中有几种观点?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学生默读课文、阐述个人观点。
(把自己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地方与大家说说。请用上“因为小虫子————,所以我认为当一只小虫子——————。”)
预设:当学生普遍觉得当一只小虫子好时,老师适时引导说:“大家都觉得当一只小虫子很好,那谁觉得不好呢?”引到第二段的学习。
2、提问:当一只小虫子,有哪些不好呢?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2)师生合作读(老师读黑色字部分、学生读蓝色部分),每读到红色句号的地方停下来,引导学生说说感受。
(3)请用上“因为小虫子会被————,所以伙伴们认为——————。”
3、提问:当一只小虫子真不错,又体现在哪里?、
A、出示第四自然段:
(1)男女合作读,相机引导学生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自在。
(2)提问:你能看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虫子吗?
B、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读第六自然段,思考:文中介绍哪几个伙伴?用——、﹏﹏、﹍﹍分别画出与它们有关的语句。
(2)展示读相关语句,相互评价,相机指导朗读,并引导说这是一只——的小虫子。
(预设:学生说这是一只有礼貌的小虫子要及时肯定。)
三、表演读4、6两段,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
1、老师引领着“一只小虫子”表演,其余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2、相遇小伙伴:
“小虫子”遇到“屎壳郎”、“螳螂”、“天牛”,引导表演相遇时的场景。
3、交流:
你觉得小虫子的生活有意思吗?哪部分最吸引你?自由交流。
4、“小虫子是如此满足自己现有的生活、并且快乐地过着每一天,它多么喜欢当一只小虫子。”——出示第7自然段。
四、学习第7段:
1、齐读。
2、它怎样叫?——使劲,相机指导书写:
(1)学生发现其书写规律;
(2)师范写,并作补充讲解,生随师书空;
(3)生练写,自评。
3、猜猜这只小虫子是谁?
五、课外阅读,由课内走向课外。
1、出示文段;
2、师生一起阅读;
3、从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总结。
六、作业:
1、写好、写会本课生字。
2、 用心 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了解更多昆虫的生活特点。
板书设计:
被刺痛
一点都不好 被淹
11、我是一只小虫子
( 快乐、有礼貌、知足 ) 生活美好
真不错 伙伴有意思
《我是一只小虫子》教案2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写“尿、净、屎、幸、使、劲”6个生字。
2、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
3、能和同学交流感兴趣的部分。
二、重点难点
会写“尿、净、屎、幸、使、劲”6个生字。
1、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快乐。
2、能和同学交流感兴趣的部分。
三、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
2、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四、精读课文,感受想象的神奇
1、出示第3自然段。
(1)问:你认为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提示:这句话之前的内容在写当小虫子不好,这句话之后的内容会写什么呢?
(3)教师小结: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告诉我们下面要写的`是当小虫子很好。
2、自读第4~7自然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讲给同桌听。
3、交流第4自然段。
(1)(出示相关动画)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一只只小虫子。早上太阳出来了,你在草叶上伸懒腰,来,和老师一起伸伸懒腰吧!舒服吗?现在有一只小狗过来了,快,让我们跳上它的身子,轻轻地,小心地,让小狗毫无察觉。噢,我们上去了,现在我们坐在特快列车上,去周游世界了。
(2)边想象边读课文。
(3)现在,你们觉得当一只小虫子美妙吗?
4、交流第5、6自然段。
(1)“特别有意思”中的“特别”可以用什么词来代替?(非常)从哪里看出“我的小伙伴特别有意思”呢?(指名说)
(2)自读第5、6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讲了“我”会遇上谁?会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3)课件展示“屎壳郎、螳螂、天牛”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小昆虫。
(4)在与这些小昆虫相遇的过程中,小虫子要做好什么准备?
(不要撞到屎壳郎;碰上螳螂时要跳着逃走;天牛的脾气不太好,不要招惹她。)
(5)读了这两段话,你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虫子?(小心、乐观、讲礼貌)
5、交流第7自然段。
(1)齐读第7自然段。
(2)小虫子快乐的时候会做什么呢?
(3)“草地里的歌声”是谁发出来的?
五、勇于表达,交流感兴趣的部分
1、教师示范。
我最喜欢第6自然段,你看小虫子知道怎样避免被撞倒,怎样避免被螳螂吃掉,还非常有礼貌呢!小作者的想象真丰富!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
3、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4、师生评议。
六、指导写字
1、出示汉字“尿、净、屎、幸、使、劲”。
2、学生自读生字,给生字组词。
3、观察这些生字,说一说在书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4、跟随“电脑小博士”书空。
5、在书中田字格里描红、临摹、书写,教师提醒书写习惯: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
七、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同学们,神奇的想象力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编出这样美妙的故事,请回家以后以《我是一只________》为题,来编个故事吧。
八、梳理板书
我是一只小虫子
《我是一只小虫子》优秀教学反思1
这一课,把孩子的笑点全集中在一起了。上课前我就给自己预设好了,就让它尽情地失控吧。很得意这样的导入:孩子们,我今天想跟你们聊一个有趣的话题。(好多孩子正了正身体)你们有没有在某个时间,有那么一刻,把自己想像成一种小动物或者小植物?说小鱼、小鸟、小狗、小熊的都有。气氛越来越活跃。接下来学习课文。找了7位孩子接读,读到可笑的地方,根本读不下去。我耐心地等他们笑完,再接着往下进行。我说:孩子们,读一篇文,尤其是读一篇好玩幽默的文,我的心情是高度愉悦的,可能会笑的不能控制。但是孩子们,不要因为它的好玩,忽略了它中间蕴含的知识性,和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出示所有昆虫的名字,你从文中能找到描写这些小虫子的句子吗,能从句子中知道关于昆虫们什么样的特点吗?练习读写画。如果让你描写你把自己想像成某种动物,写写自己可能会发生的经历,你会怎么写呢?请想一想。我觉得,在这样一节到处都是失控点的文中,我能找到这样片刻的宁静,去探讨思索,真的很难得了。
学习生字时,也是笑点不断。就让它尽情地失控吧。孩子们把这节称为“搞笑课”。我想不管他们过了多久,也会清楚地记得今天这一课。
《我是一只小虫子》优秀教学反思2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优美的语言引导他们进入一个神奇的昆虫世界,去感受、去领悟小虫子的美好。我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设置问题“你还对什么昆虫感兴趣?”“你想变成什么昆虫?哪里比较有趣?”激发孩子的想象力,给孩子练习说话的时间,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生字中先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认识生字,教给学生思考、合作的方法。利用上课时间查字典,是在培养孩子们一种学习用字典的学习习惯。整节课堂多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如推荐书目,真正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使之由“学会”变成“会学”。
但是还存在不足:
1、教师应更有一种情感的带入性,让孩子们对所学更感兴趣。
2、指导朗读和读文节奏稍显拖沓,可以适当提高速度。
改进措施:
1、教师的评价语尽量多样性,鼓励孩子的同时,让课堂轻松起来!
2、指导朗读的方式,设计的再灵活一些!
《我是一只小虫子》优秀教学反思3
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想象自己变成一只虫子后的生活。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充分表现了小孩子神奇的小脑瓜里藏着的不为人知、不为人理解的心思。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小事物,想象力丰富,因此对于课文中所写到的内容,学生会感同身受,容易接受、体会。
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优美的语言引导他们进入一个神奇的昆虫世界,去感受、去领悟小虫子的`美好。我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思考、合作的方法,真正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使之由“学会”变成“会学”。
《我是一只小虫子》优秀教学反思4
这是一篇自述性散文,从小虫子的视角描述了小虫子生活中的苦与乐,表达了“我”对生活的热爱。
在讲授新课的时候,我抓住课文开头提出的问题,“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先学习1—2自然段,读一读并去感受一下小虫子的生活。抓住“刺痛”“昏头昏脑”等词语,通过表演来理解小虫子生活的危险。在学习3—7段时,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们感受到小虫子生活的悠闲自得,体会到作为一只小虫子生活的乐趣。在讲到小虫子有意思的小伙伴时,引导学生总结他们的特点,比如说“不看路的屎壳郎”“贪吃的螳螂”“脾气不太好的天牛”,帮助学生理解小虫子的小伙伴为什么有意思。这篇课文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我让孩子们大胆想象小虫子在生活中还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小虫子还会有哪些有意思的小伙伴?通过想象,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最后,通过对比小伙伴与小虫子面对生活的态度,体会小虫子乐观的生活态度,再联系实际,明白在以后的生活中应乐观面对困难。
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首先我搜集了课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昆虫的图片,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检查生词掌握情况时,我设计了“青蛙回家”的游戏。学生答对一组词,青蛙就可以往前跳一步,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在最后,插入音频——夜晚的虫鸣声,创设情境,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小虫子快乐的生活。
但是,孩子们读书时感情不到位,在以后要多指导,多练习。对生活实际联系较少,把道理放到生活中,才更容易让孩子理解。
《我是一只小虫子》优秀教学反思5
《我是一只小虫子》课文通过一只小虫子的自述,讲解了小虫子的知识,它生活在什么地方,身体是那么的小,以至于把小狗撒的一泡尿当作了深水。虽然小,它并没有怨恨自己,反而觉得特别有意思。在教学中,我们要跳出文章找虫子,又要联系课文知虫子。
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小虫子的叙述来找小虫子的特点和习性。“蹦蹦跳跳”既是虫子行走蹦跳的特点,又是它高兴时的样子;“会蹦进很深很深的水里,被淹得昏头昏脑”,原来这深水只是小狗撒的一泡尿,这显示小虫子的小。这小虫子不喜欢鸟,是因为它的天敌就是鸟;它怕被屎壳郎撞伤,怕被螳螂吃掉,怕天牛对自己的脾气不好,这些叙述中,既说明了小虫子自身弱小的特点,也说明了其它几种昆虫的特点,这就增加了文章的容量,读起来就更有趣。
昆虫孩子多少了解一些,即使城里的孩子,从电视上也看到过不少,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平时的经验积累,再通过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学生学起来就可以眼中有虫,心里有虫,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在课外中,特别要推荐学生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在这部名著里,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昆虫的有趣故事,阅读完这本书,学生学起本课来,就变得容易多了。
《我是一只小虫子》优秀教学反思6
《我是一只小虫子》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虫子是一种小动物,在伙伴们的眼中,当虫子一点儿都不好,有时屁股会被苍耳刺痛,有时会被小狗撒的尿淹得昏头昏脑,有时会被小鸟吃掉。但我却认为当一只小虫子其实很不错:早上在草叶上醒来,用露珠洗脸,把触须擦得亮亮的,还可以跳到狗的身上乘坐特快列车去旅行。这篇童话故事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小虫子以生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体会到再小的生命也有有趣的生活,从而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课设计旨在要求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当一只小虫子虽然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也有有趣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要热爱生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敢于追求美好童年,热爱生活。苗晓英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优美的语言引导他们进入一个神奇的昆虫世界,去感受、去领悟小虫子的美好。她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思考、合作的方法,真正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使之由“学会”变成“会学”。
在教学中,苗老师可以联系学生平时的经验积累,再通过图片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多了解昆虫的相关知识,这样学生学起来就可以眼中有虫,心里有虫,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课后还推荐学生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在这部名著里,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昆虫的有趣故事,阅读这本书后,学生读起本文来,就变得容易多了。
《我是一只小虫子》优秀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优美的语言引导他们进入一个神奇的昆虫世界,去感受、去领悟小虫子的美好。我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设置问题“你还对什么昆虫感兴趣?”“你想变成什么昆虫?哪里比较有趣?”激发孩子的想象力,给孩子练习说话的时间,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生字中先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认识生字,教给学生思考、合作的方法。利用上课时间查字典,是在培养孩子们一种学习用字典的学习习惯。整节课堂多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如推荐书目,真正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使之由“学会”变成“会学”。
但是还存在不足:
1、教师应更有一种情感的带入性,让孩子们对所学更感兴趣。
2、指导朗读和读文节奏稍显拖沓,可以适当提高速度。
改进措施:
1、教师的评价语尽量多样性,鼓励孩子的同时,让课堂轻松起来!
2、指导朗读的方式,设计的再灵活一些!
《我是一只小虫子》优秀教学反思2
《我是一只小虫子》是一篇自述性散文。文中从小虫子的视角出发,讲述小虫子生活中的苦与乐,表达了小虫子对生活的热爱。本课教学,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我觉得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的关键语句,通过品读、齐读、分组读、引读、角色扮演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课文最终含义——懂得了生活中要多看到好的一面,常怀感恩之心,乐观地看待自己的生活,才能体会到生活中的乐趣。具体如下:
1、读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本文共7个自然段,每部分都有提示过渡语,为便于学习,教学伊始,需要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为此,让学生在范读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从而设问:文中写了“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呢?”学生们通过预习和听读课文,有的答到:“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也不好。”有的答到:“当一只小虫子还不错。”那么到底当一只小虫子到底好不好?你是从哪些段中找到的?学生们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时,就能找到“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也不好”和“当一只小虫子还不错”的段落,从而指导学生们认识这到这两段有过渡提示的作用。明确了本文可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至2自然段)写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也不好;第二部分(第3至7自然段)写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
2、再读,引领剖析、了解文本的写作结构。
本文结构清晰、运用拟人化的描写,语言幽默、俏皮,富有童趣。以“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的设问开头,再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描述了当一只小虫子的“不好”与“真不错”,这两点都是围绕小虫子的“小”的特点来描述的,都是先概括地说再具体地说,最后以“我喜欢当一只小虫子”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找、读”过渡提示段,以“指名读、齐读、范读”当一只小虫子的“不好”与“真不错”的相关的句子,启发学生们想象:走进小虫子的世界,从小虫子的视角观察世界,与小虫子一起懊恼,一起快乐感受生活,感知到文本的写作结构。
3、读中想象,体会当小虫子的不好与乐趣。
(1)理解关键语段,体会想象的独特
通过诵读“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也不好”的语段,想象交流为什么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也不好,体会小虫子的“小”给它带来的生活危险及生命危险;而通过指读和分组读“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的语段,想象画面(小虫子在草叶上伸懒腰,用露珠洗脸,把触须擦得亮亮的),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再创设情境,将学生带进小虫子生活的草地里。交流睡在“摇摇晃晃的草叶”上的感受——就像睡在摇篮里一样,真舒服啊!学生从中体会到小虫子生活的自由舒适。
(2)角色扮演朗读,感受想象的趣味,突破难点,体会当小虫子的乐趣。
课文5、6自然段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为什么这些小伙伴不那么友好,小虫子还觉得有意思呢?”通过读文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将文字想象成小伙伴们和小虫子一起生活的画面,从而理解到小虫子眼里小伙伴们的“有意思”。
(3)丰富想象、拓展说话,从而明理。
想象、拓展说话:你喜欢当一只小虫子吗?学生们纷纷摇头表示虽然当一只小虫子有免费的列车带去旅行,有很多有意思的伙伴,生活也不错,但,小虫子实在是太小了,自己不喜欢当一只虫子。结合课文最后一句话:我喜欢当一只小虫子。通过当一只小虫子的不好和乐趣的引读,使学生明白,虽然当一只小虫子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文中的小虫子却依然喜欢当一只小虫子,说明了小虫子它看到更多的是生活中好的一面,所以觉得当一只小虫子还是充满乐趣的。由此,我们同学们要像小虫子一样,要多看到生活中好的一面,常怀感恩之心,乐观地看待自己的生活,才能体会到生活中的乐趣。
《我是一只小虫子》优秀教学反思3
《我是一只小虫子》课文通过一只小虫子的自述,讲解了小虫子的知识,它生活在什么地方,身体是那么的小,以至于把小狗撒的一泡尿当作了深水。虽然小,它并没有怨恨自己,反而觉得特别有意思。在教学中,我们要跳出文章找虫子,又要联系课文知虫子。
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小虫子的叙述来找小虫子的特点和习性。“蹦蹦跳跳”既是虫子行走蹦跳的特点,又是它高兴时的样子;“会蹦进很深很深的水里,被淹得昏头昏脑”,原来这深水只是小狗撒的一泡尿,这显示小虫子的小。这小虫子不喜欢鸟,是因为它的天敌就是鸟;它怕被屎壳郎撞伤,怕被螳螂吃掉,怕天牛对自己的脾气不好,这些叙述中,既说明了小虫子自身弱小的特点,也说明了其它几种昆虫的特点,这就增加了文章的容量,读起来就更有趣。
昆虫孩子多少了解一些,即使城里的孩子,从电视上也看到过不少,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平时的经验积累,再通过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学生学起来就可以眼中有虫,心里有虫,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在课外中,特别要推荐学生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在这部名著里,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昆虫的有趣故事,阅读完这本书,学生学起本课来,就变得容易多了。
《我是一只小虫子》优秀教学反思4
这一课,把孩子的笑点全集中在一起了。上课前我就给自己预设好了,就让它尽情地失控吧。很得意这样的导入:孩子们,我今天想跟你们聊一个有趣的话题。(好多孩子正了正身体)你们有没有在某个时间,有那么一刻,把自己想像成一种小动物或者小植物?说小鱼、小鸟、小狗、小熊的都有。气氛越来越活跃。接下来学习课文。找了7位孩子接读,读到可笑的地方,根本读不下去。我耐心地等他们笑完,再接着往下进行。我说:孩子们,读一篇文,尤其是读一篇好玩幽默的文,我的心情是高度愉悦的,可能会笑的不能控制。但是孩子们,不要因为它的好玩,忽略了它中间蕴含的知识性,和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出示所有昆虫的名字,你从文中能找到描写这些小虫子的句子吗,能从句子中知道关于昆虫们什么样的特点吗?练习读写画。如果让你描写你把自己想像成某种动物,写写自己可能会发生的经历,你会怎么写呢?请想一想。我觉得,在这样一节到处都是失控点的文中,我能找到这样片刻的宁静,去探讨思索,真的很难得了。
学习生字时,也是笑点不断。就让它尽情地失控吧。孩子们把这节称为“搞笑课”。我想不管他们过了多久,也会清楚地记得今天这一课。
《我是一只小虫子》优秀教学反思5
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想象自己变成一只虫子后的生活。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充分表现了小孩子神奇的小脑瓜里藏着的不为人知、不为人理解的心思。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小事物,想象力丰富,因此对于课文中所写到的内容,学生会感同身受,容易接受、体会。
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优美的语言引导他们进入一个神奇的昆虫世界,去感受、去领悟小虫子的美好。我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思考、合作的方法,真正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使之由“学会”变成“会学”。
《我是一只小虫子》优秀教学反思6
《我是一只小虫子》教学反思《我是一只小虫子》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虫子是一种小动物,在伙伴们的眼中,当虫子一点儿都不好,有时屁股会被苍耳刺痛,有时会被小狗撒的尿淹得昏头昏脑,有时会被小鸟吃掉。但我却认为当一只小虫子其实很不错:早上在草叶上醒来,用露珠洗脸,把触须擦得亮亮的,还可以跳到狗的身上乘坐特快列车去旅行。这篇童话故事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小虫子以生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体会到再小的生命也有有趣的生活,从而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课设计旨在要求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当一只小虫子虽然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也有有趣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要热爱生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敢于追求美好童年,热爱生活。苗晓英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优美的语言引导他们进入一个神奇的昆虫世界,去感受、去领悟小虫子的美好。她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思考、合作的方法,真正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使之由“学会”变成“会学”。
在教学中,苗老师可以联系学生平时的经验积累,再通过图片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多了解昆虫的相关知识,这样学生学起来就可以眼中有虫,心里有虫,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课后还推荐学生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在这部名著里,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昆虫的有趣故事,阅读这本书后,学生读起本文来,就变得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