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增广贤文优美句子 正文

增广贤文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01 03:06:55

励志唯美的文言文句子

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张岱》

3、慎始如终,则无败事。——《道德经》

4、靠山吃山,种田吃田。——《增广贤文》

5、种麻得麻,种豆得豆。——《增广贤文》

6、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

7、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8、老来多忘事,唯不忘相思。——《白居易》

9、悲哉梦仙人,一梦误一生。——《白居易》

10、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朱熹》

1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12、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增广贤文》

13、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兵法》

14、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15、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冯梦龙》

16、人怕三见面,树怕一墨线。——《增广贤文》

17、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增广贤文》

1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

19、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20、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朱熹》

21、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曾国藩》

22、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杜甫》

23、莫道无情何必尔,自缘我辈正钟情。——《唐寅》

24、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

25、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

26、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

2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

28、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

29、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黄宗羲》

30、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曹雪芹》

31、苍蝇不叮无缝蛋,谣言不找谨慎人。——《增广贤文》

32、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增广贤文》

33、树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增广贤文》

34、有钱难买子孙贤,女儿不请上门客。——《增广贤文》

35、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36、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37、有子之人贫不久,无儿无女富不长。——《增广贤文》

38、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以借境调心。——《洪应明》

39、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曾国藩》

40、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增广贤文》

41、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

42、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

43、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婚不嫁惹出笑话。——《增广贤文》

44、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曾国藩》

45、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

46、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冯梦龙》

47、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曾国藩》

48、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道德经》

49、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

50、亦岂效区区书生,数黄论黑,舞文弄墨而已乎?——《罗贯中》

51、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史记》

52、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阳明》

53、以财交者,则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战国策》

5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

55、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死相公者。”——《张岱》

56、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洪应明》

57、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曾国藩》

58、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罗贯中》

《增广贤文》

他人观花,不涉你目。

他人碌碌,不涉你足。

《增广贤文》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增广贤文》

树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增广贤文》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增广文》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增广贤文》

人各有心,心各有见。

《增广贤文》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增广贤文》

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

《增广贤文》

守口如瓶,防意如诚;宁可负我,切莫负人。

《增广贤文》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见事莫说,问事不知。

闲事休管,无事早归。

《增广贤文》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增广贤文》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增广贤文》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增广贤文》

良田万倾,日食一升。

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增广贤文》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酒债寻常处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增广贤文》

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

《增广贤文》

为人何必争高下,一旦无命万事休。

《增广贤文》

容人,容天下之人,这样才能被天下所容。

《增广贤文》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增广贤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

画虎画皮难画骨,画人画面难画心

《增广贤文》

“笋因落

《增广贤文》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增广贤文》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增广贤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

《增广贤文》

唯美的古风哲理句子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否也一样。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就不会互相怨恨。

6、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7、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4、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

17、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8、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9、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0、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4、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7、不以一眚(sheng)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29、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如何与人相处很重要,听听古人的劝诫吧!

3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3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33、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4、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3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7、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8、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9、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0、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42、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4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4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惟有满怀真诚的友善之心,才能真正与别人相处的好,可是这一切无不是常怀感恩之心,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的。

45、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6、哀哀父母,生我劬(qu)劳。——《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4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48、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先要增强本领才会受人青睐!怎样搞好自己的专业,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达人?

4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5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5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5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5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5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5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5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5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9、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60、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6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6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6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6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6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66、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67、好学而不贰。——《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9、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70、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