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陆羽茶经优美句子 正文

陆羽茶经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06 01:54:31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关于茶的唯美诗词,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茶的唯美诗词1

1、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2、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3、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4、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5、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6、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7、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8、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9、秀萃明湖游目客来过溪处,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

10、兀兀醉翁情,欲借斗杓共酌杯。

11、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12、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

13、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14、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

15、十载许句留,与西湖有缘,乃尝此水。

16、泉香好解相如渴,火红闲评坡老诗。

17、两头是路,吃一盅各分东西。

18、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19、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

20、阳羡春茶瑶草碧,兰陵美酒郁金香。

21、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22、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23、半榻梦刚回,活火初煎新涧水。

24、秋夜凉风夏时雨,石上清泉竹里茶。

25、竹荫遮几琴易韵,茶烟透窗魂生香。

26、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

27、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龙团。

28、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新占一枝春。

29、翠叶烟腾冰碗碧,绿芽光照玉瓯青。

30、吸烟有害,花钱买病;饮茶有益,醒脑提神。

31、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

32、千秋同俯仰,唯青山不老,如见故人。

33、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车。

34、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35、田田诗客句,闲倾荷露试烹茶。

36、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37、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38、烟自抽,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

39、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着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40、陆羽摇头去,卢仝拍手来。

41、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42、开坛千里醉,上桌十里香。

43、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来。

44、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

45、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马足;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46、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47、竹雨松风蕉叶影,茶烟琴韵读书声。

48、一帘春影云拖地,半夜茶声月在天。

49、石鼎煎香俗物尽洗,松涛烹雪诗梦初灵。

50、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51、山静无音水自喻,茗因有泉味更香。

52、青山似欲留人住,香茗何妨为客尝。

53、煮沸三江水,同饮五岳茶。

54、识得此中滋味,觅得无上清凉。

55、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56、四大皆空,坐片时何分尔我。

57、小天地,大场事,让我一席;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58、龙井茶香飘宇高,虎跑水溢满寰瀛。

59、四方来客坐一阵无分你我,两头有路喝二杯各自东西。

60、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

61、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62、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

63、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64、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65、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66、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

67、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

茶的唯美诗词2

1、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佚名)

2、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魏时敏)

3、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詹同)

4、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杨基)

5、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杨基)

6、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德祥)

7、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唐寅)

8、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文征明)

9、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浦瑾)

10、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孙一元)

11、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吴兆)

12、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佚名)

13、竹灶糖嵯悴槐洌,钗队庑隆?蓝仁)

14、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潘允哲)

15、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周杏村)

16、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选自《金瓶梅》)

17、风流茶说合,洒是色媒人。(选自《金瓶梅》)

18、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杨万里)

19、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苏轼)

20、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

21、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苏轼)

22、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苏轼)

23、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文同)

24、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苏轼)

25、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陆游)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为后代留下的茶诗、茶词,不下数千首。中国历代咏茶诗词具有数量丰富题材广泛和体裁多样的特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西晋左思的《娇女》诗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心为茶

唐代,随着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发展,涌现了大批以茶为题材的诗篇。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台上,春风

北宋由于在“靖康之变”前的近百年中,中原有过一个经济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

苏轼的《次韵曹辅壑源试焙新茶》诗中“从来佳茗似佳人”和他另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两句构成了一副极妙的对联。范仲淹的《斗茶歌》、

南宋由于苟安江南,所以茶诗、茶词中出现了不少忧国忧民、伤事感怀的内容,最有代表性的是陆游和杨万里的咏茶诗。陆游在他的《晚秋杂兴十二首》诗中谈到:

置酒何由办咄嗟,清言深愧谈生涯。

聊将横浦红丝

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清贫,无钱置酒,只得以茶代酒,自己亲自碾茶的情景。而在杨万里的《以六一泉煮双井茶》中,则吟到:日铸建溪当近舍,落

何时归上

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希望有一天能在

元代,也有许多咏茶的诗文。著名的有耶津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洪希文的《煮土茶歌》、谢宗可的《茶

明代的咏茶诗比元代为多,著名的有黄宗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诗中描写了茶农把茶叶供官后,其余全部卖给商人,自己却舍不得尝新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生活极大的同情与关怀。又如明代正德年间身居浙江按察佥事的韩邦奇,根据民谣加工润色而写成的《富阳民谣》,揭露了当时浙江富阳贡茶和贡鱼扰民害民的苛政。这两位同情民间疾苦的诗人,后来都因赋诗而惨遭迫害,高启腰斩于市,韩邦奇罢官下狱,几乎送掉性命。但这些诗篇,却长留在人民心中。

清代也有许多诗人如郑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村男接踵下层

地炉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

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

我虽贡茗未求佳,防微犹恐开奇巧。

皇帝写茶诗,这在中国茶叶文化史上是少见的。

在我国数以千计的茶诗、茶词中,各种诗词体裁一应俱全,有五古、七古;有五律、七律、排律;有五绝、六绝、七绝,还有不少在诗海中所见甚少的体裁,在茶诗中同样可以找到。

⒈ 寓言诗

采用寓言形式写诗,读来引人联想,发人深思。这首茶寓言诗,记载在一本清代的笔记小说上,写的是茶、酒、水的“对阵”,诗一开头,由茶对酒发话: “战退睡

⒉宝塔诗

唐代诗人元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⒊回文诗

回文诗中的字句回环往复,读之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写过茶诗几十首,而用回文写茶诗,也算是苏氏的一绝。在题名为《记梦回文二首并叙》诗的叙中,苏轼写道: “十二月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为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睡碧衫',意用飞燕唾花故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云。”从“叙”中可知苏东坡真是一位茶迷,意连作梦也在饮茶,怪不得他自称“爱茶人”,此事一直成为后人的趣谈。诗曰: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睡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诗中字句,顺读倒读,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苏轼用回文诗咏茶,这在数以千计的茶诗中,实属罕见。

⒋联句诗

联句是旧时作诗的一种方式,几个人共作一首诗,但需意思联贯,相连成章。在唐代茶诗中,有一首题为《五言月夜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

不似春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士修)。

这首

⒌唱和诗

在数以千计的茶诗中,皮日休和陆龟蒙的唱和诗,可谓别具一格,在咏茶诗中也属少见。

皮日休,唐代文学家,

《茶经》分三卷十节,约7000字。卷上:一之源 ,讲茶的起源、形状、功用、名称、品质;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三之造,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卷中:四之器,叙述煮茶 、饮茶的器皿,即24种饮茶用具,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卷下:五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六之饮,讲饮茶的风俗,即陈述唐代以前的饮茶历史;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八之出,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荆州之南)、浙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等八区,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分析采茶、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省略某些用具;十之图,教人用绢素写茶经,陈诸座隅,目击而存。《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中国茶道的先河。

陆羽,名疾,字鸿渐、季疵,号桑苎翁、竟陵子,唐代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幼年托身佛寺,自幼好学用功,学问渊博,诗文亦佳,且为人清高,淡泊功名。一度招拜为太子太学、太常寺太祝而不就。760年为避安史之乱,陆羽隐居浙江苕溪(今湖州)。其间在亲自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悉心研究了前人和当时茶叶的生产经验,完成创始之作《茶经》。

《茶经》全文:

卷上

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1)。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2),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原注: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栟榈,蒲葵之属,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皆下孕(3),兆至瓦砾,苗木上抽。)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原注: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4)。从木,当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其名,一曰茶,二曰槚(5),三曰蔎(6),四曰茗,五曰荈(7)。(原注:周公云;槚,苦荼。”杨执戟(8)云:“蜀西南人谓荼曰蔎。郭弘农(9)云:“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曰荈耳。”)。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原注:栎字当从石为砾),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10),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11)。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12)。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13)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14),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15),中者生百济、新罗(16),下者生高丽(17)。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18)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19)使六疾不瘳(20)。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译文:

茶 经

唐·陆羽

一、茶的起源

茶,是我国南方的优良树木。它高一尺、二尺。有的甚至高达几十尺。在巴山、峡川一带。有树杆粗到两人合抱的。要将树枝砍下来,才能采摘到芽叶。

茶树的树形像瓜芦。叶形像栀子。花像白蔷薇,种子像棕榈。果柄像丁香,根像胡桃。

'茶'字的.结构,有的从'草'部(写作'茶'),有的从'木'部(写作'[木荼]'),有的'草''木'兼从(写作'荼')。荼的名称有五种:一称'茶',二称'槚',三称'蔎',四称'茗',五称'荈'。

种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为最好,今有碎石子的砾壤次之,黄色粘土最差。

一般说来,茶苗移栽的技术掌握不当。移栽后的茶树很少长得茂盛。种植的方法象种瓜一样。种后三年即可采茶。茶叶的品质,以山野自然生长的为好,在园圃栽种的较次。在向阳山坡,林荫覆盖下生长的茶树,芽叶呈紫色的为好,绿色的差些;芽叶以节间长,外形细长如笋的为好,芽叶细弱的较次。叶绿反卷的为好,叶面平展的次之。生长在背阴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质不好,不值得采摘。因为它的性质凝滞,喝了会使人腹胀。

茶的功用,因为它的性质冷凉,可以降火,作为饮料最适宜。品行端正有节俭美德的人,如果发烧,口渴,胸闷,头疼,眼涩,四肢无力,关节不畅,喝上四五口,其效果与最好的饮料醍醐、甘露不相上下。但是,如果采摘的不适时,制造的不精细,夹杂着野草败叶,喝了就会生病。

茶和人参一样,产地不同,质量差异很大,甚至会带来不利影响。上等的人参出产在上党,中等的出产在百济、新罗,下等的出产在高丽。出产在泽州、易州、幽州、檀州的(品质最差),作药用,没有疗效,更何况比它们还不如的呢!倘若误把荠苨当人参服用,将使疾病不得痊愈,明白了对于人参的比喻,茶的不良影响,也就可明白了。来自微信:edutea

注释:

(1)伐而掇之:伐,砍下枝条。《诗经.周南》:伐其条枚。掇,拾拣。

(2)栟榈:棕树。《说文》:“栟榈,棕也”。栟,读音bing。

(3)根皆下孕,兆至瓦砾:下孕,在地下滋生发育。兆,裂开,指核桃与茶树生长时根将土地撑裂,方始出土成长。

(4)开元文字音义:字书名。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编辑的字书。早佚。

(5)槚:读音jia,本为楸、梓类的美木,借指为茶。

(6)蔎:读音she,《玉篇》:“蔎,香草也”。清人段玉裁认为应是草香。借指为茶。

(7)荈:读音chuan。茶树老叶制成的茶。

(8)杨执戟:即杨雄,西汉人,哲学家、文学家,执戟是其官职。

(9)郭弘农:即郭璞,晋人,诗人、文字学家,注释过《尔雅》。

(10)艺而不实:艺,指种植技术。

(11)叶卷上,叶舒次:叶片卷者为初生故其质量好,舒展平直者质量次。

(12)性凝滞,结瘕疾:凝滞,凝结不散。瘕,腹中肿块。《正字通》:“腹中肿块,坚者曰症,有物形曰瘕”。

(13)醍醐、甘露: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味甘美。甘露,古人认为它是“天之津液”。

(14)卉莽:野草。

(15)上党:唐时郡名,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市长子、潞城一带。

(16)百济、新罗:唐时位于朝鲜半岛上的两个小国,百济在半岛西南部,新罗在半岛东南部。

(17)高丽:应为高句丽,唐时位于朝鲜半岛上的小国,即今朝鲜。

(18)泽州、易州、幽州、澶州:皆为唐时州名。治所分别在今山西晋城、河北易县、北京市区北、北京市怀柔县一带。

(19)荠苨:一种形似人参的野果。苨,读音ni。

(20)六疾不瘳:六疾,指人遇阴、阳、风、雨、晦、明得的多种疾病。瘳,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