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
在这次暑假,我读了《白鹅》,《鸟的天堂》和《猫》这三本书,其中我选了《白鹅》这本写了我的这篇读后感。这本书是丰子恺爷爷写的散文集,其中最好看的还是《白鹅》这篇。这篇散文也曾经在我们的
作者笔下的白鹅形象生动,极其传神。在白鹅的叫声,吃相和步态可以看出它的高傲,严厉和凶猛。白鹅的叫声十分严肃,稍微有厉声呵斥的印象。它还可以像狗一样看守门户:它见了任何人,都会厉声呵斥,有时还会使劲地咬。白鹅吃饭时,一向需要水,泥和草。它先吃一口冷饭,再吃一口水,然后再吃一口泥和草。不管在什么情况,它吃饭的规矩,是丝毫不会改变的。如果有谁来偷吃它的饭,它必定会使劲地咬它。白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鹅的步调从容,大摸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厂。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会咬那个人几口。
那只白鹅的步态,叫声和吃相不禁让我发出笑声来。作者描写鹅的傲慢的同时,也表示出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作者与小动物相处,给他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他对于白鹅的赞美和喜爱,应该是发自他的内心的'。读了这篇短文,使我不禁对白鹅有了一种喜爱之情。它也给我乐趣和快乐。白鹅使我感觉到了白鹅的丰富的情趣。
白鹅读后感
这篇文章写于抗日时期作者在重庆避难的时候。他的朋友夏宗禹送给他一只白鹅,丰子恺老先生通过幽默的文字向我们描绘出一只有趣、可爱的“鹅老爷”。
静静地读完了丰子恺先生的《白鹅》,我陷入了沉思。丰子恺先生在这部书中写下了许多与常人不同的观点。“do、re、mi、fa、sol、la、si”这是我们熟悉的音符,丰子恺先生却按照谐音,将其凑成了一句颇有中国古典文学意境的诗句“独揽梅花扫腊雪”。这难道不是丰子恺先生的创意吗?
桂林山水之美世人皆知,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说法,文人墨客无不为之倾心。丰子恺先生的“桂林的山”这篇文章中却有着独到的见解。丰子恺先生形象地把桂林比作一个大庭院,把桂林的山比作院子里的大笋,令人捧腹,却又不得不佩服他比喻的贴切。再否认了世人的公论后,丰子恺先生又提出了一种新的说法:“桂林山水奇天下。”他认为“甲”有尽善尽美的意思,而美是具足圆满的,不一定奇;奇是罕有少见的,不一定美。“美”与“奇”不能混淆一气。桂林的山,奇而不美。水仙花淡雅朴素,是文人雅士的爱物。人们历来对它吟咏不断,但将它作为民族之魂的则颇为少见。而这又是丰子恺先生一大创新。许多人都喜欢狗与猫,而丰子恺先生却不这样想。他喜欢鸭,在“养鸭”这篇文章中有所体现。他认为狗是贪婪势利的,猫是凶狠谄媚的,只有鸭子样子自然天真,不摇尾乞怜,不贪婪争食,有“履霜坚冰”之操,“不食嗟来”之食,是可爱的动物。
在《白鹅》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许多与常人不同的理论,我喜欢这本书!
白鹅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它题目为《丰子恺读本》,是一本名家文学读本,读完整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丰子恺爷爷身上浓郁的儿童气息。
《白鹅》一书是丰子恺先生散文的选编本。这本书,将先生的作品分为“赞美童真”、“艺术理念”、“感悟自然”、“人生哲理”四辑,共计三十三篇。书的最大特色就是在每一辑之前都有导入语,仿佛将你带入一个个有着精美建筑风格的圣殿。我最回味的是有着《白鹅》一文的“感悟自然”这一辑。
“感悟自然”主要写了丰子恺先生观赏大自然,对生命的感悟。如《桂林的山》,桂林山水之美世人皆知,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说法,文人墨客无不为之倾心。丰子恺先生的《桂林的山》这篇文章中却有着独到的见解。先生形象地把桂林比作一个大庭院,把桂林的山比作院子里的大笋,令人捧腹,却又不得不佩服他比喻的贴切。在否认了世人的公论后,丰子恺先生又提出了一种新的说法:“桂林山水奇天下。”他认为“甲”有尽善尽美的意思,而美是具足圆满的,不一定奇;奇是罕有少见的,不一定美。“美”与“奇”不能混淆一气。桂林的山,奇而不美。联想四年级下册的第二篇课文《桂林山水》,真是感概万千:先生的思想不拘泥于定式,在看事物时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对于名山胜水也不盲目崇拜,能够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这种率直的性情,足以令人深思。
在丰子恺爷爷眼里,儿童是他最充实的回忆,动物是他最美好的感情。丰子恺爷爷明白孩子,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漫画故事大讲堂”。我看完了这本书,并没有看到丰子恺爷爷用优美的语句来描写,用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句子,可在这些朴素的话语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丰子恺爷爷养动物时的快乐,和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在一起时的幸福。我真想在茶坊乐园里和丰子恺爷爷谈笑风声,一起谈谈鸭子们的团结,不畏死亡的精神,看一看那些在他口中要伺候的“官匪”。丰子恺爷爷爱漫画、爱艺术,更爱孩子。在他朴实的话语里我明白了,孩子就要拥有活力和快乐,抛开烦恼,好好地去珍惜童年的每一天。
让我们的童年生活充满活力、充满自信、充满欢乐。
丰子恺先生兼有漫画家的身份,所以读《白鹅》这本书,犹如欣赏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我回味无穷。
一、说教材
《白鹅》是编排在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本文主要是向我们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的形象特点,从而表达了作者对于白鹅的喜爱之情。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共可以分为4个大段:第一段(1—2)主要描写了白鹅高傲的姿态;第二段(3)主要描写了白鹅的叫声;第三段(4)主要描写了白鹅的步态;第四段(5-7)主要描写了白鹅的吃饭。全文结构非常清楚,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主要是围绕着“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来统领全文的。全文就是细致刻画白鹅的三大方面重点来描写了它的性格特点,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篇文章的语言活泼、诙谐、准确运用了多种修辞表现手法,主要运用了对比,拟人,反语等。而反语的应用,更显得这只鹅虽然固执迂腐,却率真质朴,憨态可居,文中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面对这份文本,虽然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具备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具体感性的思维正向抽象的思维转变,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策略方面,主要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感悟、从读中品味。作为教者的我们只有帮助学生建构这样的感性的语文世界,才能品味到语言的精妙之处。因而,本文最大的教学价值是训练学生去领会语言的独特与精妙之处,初步掌握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细致。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特点的分析、解读,基于学生学习水平的估计,基于编者意图的领会,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读13字,会正确书写14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厉声呵斥、厉声叫器,引吭大叫、局促不安、步调从容、大模大样、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倘若、从容不迫、窥伺、不胜其烦”等词语,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等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白鹅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具体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对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认为: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把白鹅高傲的特点写出来的。
教学难点:从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他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三、说教学理念
我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是带着这样的'教学理念,力图体现:
1.彰显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我认为语文是由语言与文字组成的,学语习文应该成为终极目标,唯有立足于语言习得表达,才能体现学科的本位。在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处处以语言为珍珠,用文字来串线,形成语文课堂的本质特征。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感知、理解、积累、运用等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自足感悟的基础上有序地展开,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合作者,伙伴者,促进者。
四、说教学流程
我带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为了更好、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力求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上好语文课,真实展开我的我的教学流程。我的教学流程有以下五大板块。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初始,谈话引入:同学们,一说起鹅,你们会想到什么?由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引入,学生可能会说,想起鹅的样子。也可能会说想起《咏鹅》这首诗,如果有学生提到这首诗,那就大家一起背一背。
接下来,引出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丰子恺先生写的《白鹅》,在他笔下,这只白鹅什么样子呢?好,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丰子恺先生吧。”由课题又引出对丰子恺先生的介绍。
第二板块: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在这一板块中,我要实现2个目标。通过学生专心地初读课文来帮助学生扫清阅读的障碍。在学生预习自读的基础上,我筛选出如下重要的字词,引导学生重点学习。
在字音方面,特别注意:郑 看 嚣 促 奢 侈 侍 窥 伺 供等字的正确读音;
在字形方面,特别注意:吠 促 颇 剧 苟 譬 馆 脾 敏 捷等字的正确书写形式;
在字义方面,特别注意:三眼一板、郑重、厉声、高傲、引吭大叫、局促不安、从容不迫、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字词的意思。对于有些难于理解的字词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查字典、查词语手册和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的相机理解。比如文中的“高傲”的意思应该是表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对于文章中的有些长句以及难句比较难于理解,句式比较长,因此要正确引导学生给予停顿指导。对于长句要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让学生多自由朗读,多读读,练一练。
在初读过后,应该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与把握。我就在课上让学生说说这只高傲的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或者是从文章中的哪些语句描写中可以看出来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初读的感知,引导学生正确地说出其文章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怎么样的文情呢?
第三板块:围绕主问题,品味语言。
自由朗读课文,和大家说一说,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认真读了课文的学生,就可以找出文中的重点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当然,如果学生没有说出“高傲”,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文中丰子恺对这只白鹅的印象。)
把这句话出示在屏幕上,并提问,什么叫“高傲”?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会说,“高傲”是傲气的意思,是看不起别人、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意思……
为什么作者初次见到白鹅,就有这样的印象呢?指读第1自然段,从文中找到答案。学生可以抓住“伸长了脖颈”“左顾右盼”,说明白鹅初次到我家,东瞧西看,一点儿也不拘束。通过对重点的理解来体会白鹅高傲的特点。
课文在很多地方都用了明贬实褒的写法,课文一开始这个“高傲”就是这样一种用法,可以在这时把这个语言特点告诉给学生。初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这只白鹅就给作者留下了如此鲜明的印象,如果有人这样评价你,你心里会怎么样?作者竟把它喜欢的动物称“高傲的动物”,把“高傲”这个贬义词褒用,语言多有特色呀!一起读一读作者的感叹。
作者初见这只白鹅,就认为它是一只高傲的动物,那么文中围绕这个特点还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呢?由这个问题引出2-5自然段,学生们小声读2-5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把它找出来并画在书上。通过对“更”字的理解,说明白鹅的高傲在叫声、步态、吃相这三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而且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了上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也引出了下文,读起来非常自然。
这时,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哪些句子表现出了白鹅的高傲呢?给大家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学生在体会这部分内容时,主要通过想象与对比感受白鹅的“高傲”,如“叫声”这部分,让学生想象,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它可能在喊:( )。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它可能在叫:( )。通过想象,赋予鹅人的语言与思想,进一步感受它的特点。
在“叫声”和“步态”这两部分中,还有一个写法,就是运用对比的方法,把鹅与狗、鸭进行了对比,从而突出它的厉害与傲慢,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可以通过有语气地朗读,来表现出白鹅的特点。
第5自然段“吃相”围绕第一句话展开即可,通过对词句的朗读,以及结合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来感受白鹅可笑的样子,非常有特点的一面,它不仅很高傲,而且还显得很死板,不知变通。
第6、7自然段,写得非常生动有趣,同时很直接地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学生可以通过文字感受到。让学生读一读,然后找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语句和大家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体会白鹅吃饭时的特点,即必须有人在旁边侍候,因为它虽然知道狗会常常来偷吃它的饭,但它还是不知变通地总是吃一口饭就走开去远处喝水吃草,当饭被狗吃光,它还要责备人们对他照顾不够。而且从这部分中,也可以再一次感受到这只白鹅的厉害,因为狗每次想偷吃饭时,都得先“窥伺”,不敢明目张胆地来吃,而且得趁着白鹅离开时“敏捷地跑”“努力地吃”“立刻逃”,好像在抓紧时间尽量多吃点儿,生怕一会儿白鹅回来对它不客气似的。
第四板块:升华情感,进行实践。
在这个板块当中我主要做2件事情:第一就是让学生背诵积累,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大量去积累,理解运用,使学生明确作者的写作特点,对于一些写作方法可以适当运用到自己今后的习作中。第二.自己选择摘抄描写白鹅性格特点方面的优美的语句,仿照其写作手法进行模拟训练。这样可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积累语言,而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是提升其语言的品质。
第五板块:回应目标,总结全课。
这篇文章以活泼、诙谐、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形象。运用了多种修辞表现手法,主要运用了对比,拟人,反语等。而反语的应用,更显得这只鹅虽然固执迂腐,却率真质朴,憨态可掬,文中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五、说板书设计
15白鹅
高傲叫声:严肃郑重
步态:傲慢
吃相:从容不迫
描写过年的
1、春节忙碌不留意,节后调节要牢记:早睡早起精神好,勤加锻炼养身心;瓜果蔬菜调肠胃,大鱼大肉量要少;放松身心多户外,幸福生活更有味。
2、春节的灯,最能烘托出节日的气氛。很小的时候,家里面还没有电灯,平日里点一盏小油灯。春节了,也是点油灯,但与往日的油灯不同,是那种很大的、带有玻璃灯罩和白玻璃灯伞的能挂起来的油灯,灯上有一个旋钮可以调节灯的亮度。记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亲都早早的把那盏等拿出来,灌满油,灯罩和灯伞擦的锃明瓦亮,挂在屋天棚的中间。天一黑,就把灯点亮,调的灯火大大的,照的满屋通明。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这盏灯都亮起来。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盏灯是最重要的春节的标志。
3、盼啊,盼啊,春节终于来临了,伴随着时钟的敲响,我们又迎来了美好的传统佳节-春节。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
4、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们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的笑容。
5、岁月的流逝能使皮肤逐日布满道道皱纹,而我心目中的您,永远年轻。远方的我祝您春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6、春节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
7、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风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8、快乐,扬起风帆飘向你;幸福,张开怀抱拥抱你;吉祥,驾着云朵追逐你;平安,托着盾牌保护你;财运,摆开阵势候着你;朋友,则发着短信祝福你:祝你除夕开怀,快乐永远,日子和美,幸福永远!
9、一年的日子是诗集,正月就是色彩斑斓的封面。封面上画着玻璃窗上喜鹊登梅肥猪拱门的喧闹,画着脆生生的鞭炮炸响的粗门大嗓,画着大街上高跷旱船的豪壮和潇洒。
10、春节来临,欢声不断;电话打搅,多有不便;短信拜年,了我心愿;祝您全家,身体康健;生活幸福,来年多赚;提早拜年,免得占线!新年快乐!
11、新年天气预报:傍晚下人民币,西北方有支票,局部有金块,半夜有零星美元转欧元,请带好钢盔,备好麻袋,准备发财!祝您新年提钱快乐!
12、零时的钟声响彻天涯,新年的列车准时出发。它驮去难忘的岁月,迎来了又一轮火红的年华。祝你新年快乐,鹏程万里!
13、我期盼这春节,春节是新的开始,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新的一年,我长大一岁,我有了新的希望,我将要播下美丽的种子,收获幸福与爱的果实。
14、相信在寒冷的冬天,没有我的祝福您也一样的快乐,有了我的问候您会更加幸福!虽然相隔千里,我依然能够看到您的微笑,亲爱的朋友,祝您新年快乐……
15、当然,在新的一年,学习上要取得新成绩,就要不懈地努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并不仅仅是兴趣,还是一种责任,是我应该做而且必须做好的事。同时学习必定会有负担。没有苦的。累的过程,就不会有进步和提升。
16、鞭炮即将炸响新一个野花色彩斑斓的春天!侧耳倾听,传来清脆的晨钟,推窗展望,开起喷薄的朝阳……
17、愿欢快的歌声,时刻萦绕你;愿欢乐年华,永远伴随您;愿欢乐的祝福,永远追随您。祝福您:春节愉快,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万事顺意!
18、在新年的钟声里举起杯,任酒的醇香在空气中荡漾,任我对你的感激在杯里慢慢沉淀,深深祝福我的朋友,祝你新年幸福美满,健康快乐!
19、我的祝福,不是最早,但是最诚;我的祝福,不求最美,不求最全,但求最灵。无论已经收到多少问候,我依然献上最诚挚的祝福,春节快乐!
篇一:过年啦
“哈哈!太好了!终于过年啦!”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喜气洋洋,贴上红红的
匆匆的吃过年夜饭以后,我便和表哥拿着鞭炮烟花下楼去了。街上可真热闹啊!许多人都在放烟花。五颜六色的礼花交织在一起,好像是天空撒满了无数的星星,把宁静的夜空映衬的'格外美丽。我也迫 不及待的拿出爆竹和表哥放了起来。首先升上天空的是人们俗称为“二踢脚”的麻雷。这种炮非常危险,稍不留神就会炸伤人。不过我放这种炮已经很多次了,可以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表哥可不 服气了,他将一串鞭炮点燃,“噼里啪啦”的声音此起彼伏,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迎接新年的到来。
终于到了十一点,可以吃钱饺子了。谁吃到钱饺子,就预示着新的一年会有好运气。由于我眼疾手快,第一个就吃到了钱饺子,大家都向我表示祝贺。因为大家都想吃到钱饺子,便都争先恐后地吃着, 最后都吃的肚子鼓鼓的。
哈哈!过年真有趣!但是妈妈告诉我:“年的背后也寄托着厚厚的责任,你又长大了一岁,对人生又多了一份思考。”面对新的一年,如何调整自己,以新的自我去面对新的一年。
篇二:过年啦
从放假开始,就一直盼望着春节的到来。过完腊月二十,各处已经充满了年味,忙碌而又喜庆的气息填满了家里家外。
蒸花糕是我们家里年前最热闹的时候。腊月二十五,我和妈妈早晨六点就出发回老家了。一进门就看见爷爷已经把炉火烧的旺旺的,火上的蒸笼哧哧地冒着蒸汽。屋里奶奶系着大花围裙,正在面板上用 力地揉搓着雪白而又柔软的面团。妈妈放下包,撸起袖子也加入了揉面的“战斗”中。我站在旁边看着她们揉的不亦乐乎,手也痒痒了。经过再三请求,奶奶才同意。我和妈妈开始压面,据说这样蒸出 的馒头才好吃。把一大块面放在面板中间,在上面洒上一些干面粉,我和妈妈分别握住擀面杖的两端,妈妈一声令下,我们共同使劲往下压。刚开始,我和妈妈总配合不好,一个往左,一个往右,每压 一下都要喊开始。经过几个回合,我们终于步调一致了,压面的速度也快起来。面块上的干面粉在我们的重压下纷纷弹了起来,我的 衣服上一会儿就成了满天星,脸也变成了小花猫,把奶奶、妈妈乐的 哈哈大笑起来。一块块面团在奶奶、妈妈手中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刺猬、鱼、小蝴蝶,还有中式大蛋糕—花糕。不过里面也有我的杰作,就是那个丑丑的小蝴蝶,虽然有点左肥右瘦,可还是令我兴奋了一 阵子。
终于盼到除夕了,吃着香甜的水果,看着春晚,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们全家一起守岁等待着新年的到来。“5、4、3、2、1”随着一阵欢呼声,零点的钟声终于敲响了,我和爸爸一块下楼放响了我 们家新年的第一把鞭炮。在一阵阵鞭炮声中,我大声喊着:“过年啦……”
篇三:过年啦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七点就起床了。其他的家人比我起得早多了,他们要去拜年。家里就只有我和奶奶了。
我刚吃完早饭没一会儿,婶婶和妹妹就来了。奶奶一看妹妹来了,就赶紧让我和妹妹磕头,给压岁钱。磕完头之后,奶奶就给了我和妹妹一人两百块钱。
上午。 爸爸、妈妈、叔叔、大爷、大娘拜年回来的时候,爷爷买了一条鞭炮回来,要下楼放。我一听,感兴趣了,便对爷爷说:“爷爷,我还从来没放过鞭炮呢,就让我放吧”爷爷答应了,但是还 是不放心,就让爸爸陪我下楼放鞭炮。妹妹知道了,也要凑凑热闹。下楼之后,我把鞭炮放到地上,弯下腰,拿起打火机,准备点燃引线。忽然,我听到爸爸快速的喊道:“先别点!”我起身问道:“ 怎么啦?”爸爸回答:“我看这鞭炮的引线太短,点着了之后,还来不及跑,鞭炮就炸开了。这样是很危险的。我小时候,被鞭炮炸过一次,到现在三十年没敢放鞭炮……”“好了,好了”我不耐烦的 说,“我不会被炸到的。”说着,便弯腰想继续点鞭炮。“这可不行!”爸爸阻止了我,“为了保险” 爸爸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一段卫生纸,垫在鞭炮的引线下边。“现在可以点了,点这卫生纸的头。 ”我乖乖地听了爸爸的话——点燃了卫生纸的头。刚点着,就听见爸爸急切的喊道:“点着了,快跑!”我边跑边想:爸爸呀,爸爸,点个鞭炮,至于吗?当卫生纸上的火烧到鞭炮的引线的时候,鞭炮 就炸开了花。妹妹边笑边捂着耳朵。我看着点燃的鞭炮的火花那么大,想着如果不垫卫生纸,有可能自己还真会被炸到。
下午午饭过后,我和妹妹玩了一会儿扑克牌, 又和爷爷下了一会儿象棋。但这一会儿的时间过得十分短暂——转眼,我和爸爸、妈妈,就该回家了。与爷爷奶奶告别后,我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觉得年过得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