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点明中心优美的句子是 正文

点明中心优美的句子是

时间:2025-05-29 18:46:38

【基础演练】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匿笑( ) 沐浴( ) 祷告( ) 并蒂( )

菡萏( )( ) 徘徊( )( ) 荫蔽( )

2.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匿笑:

(2)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祷告:

(3)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欹斜:

3. 文学常识填空

《金色花》作者是 (国名)作家、诗人 (姓名)。它是散文诗集《 》中代表作。《荷叶 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 ,原名 ,选自 。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 、 等。

【综合运用】

4.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倦怠无力时,淡雅的馨香和醇美使你神情气爽;

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

母亲是 ;

母亲是 。

5.今年5月8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

祝福母亲生日的54%66%91%

祝福同学生日的56%86%92%

差值2%20%1%

①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②作为初中生的我们,请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2)主持人要求每位同学说一句祝福母亲的话,并准备编辑成册,请你为这个册子设计一个好听的名字。(6个字以内)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那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也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6.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7.选文中“笑嘻嘻”、“摇摆”、“跳舞”表现了孩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8.“暗暗地”、“悄悄地”表现了孩子什么心理?为什么?

9.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10.结合全文,归纳这首散文诗的主旨。

【类文美读】

种妈妈

陈志宏

老家老了。

老得只剩下老人,拖着寂寞的影子拉扯着孙儿孙女,在寂寥的村巷里,走来走去,抑或,一老一少,在广袤的田野踯躅。

一位年轻的内地女大学生来小村支教,教孩子画颇具时尚元素的四格漫画。

孩子们没有绘画基础,除了语文数学和唱歌,他们从来不知道还有别的课程。清明节,回到老家,翻开一个应该叫我爷爷的小朋友做的四格画图作业,凌乱的线条,毫无规则和美感的色彩,让我有些迷糊。

孩子说:“爷爷,你知道我这里画的什么吗?”

我说:“不知道。你能帮我讲解一下吧?”

孩子指着画,一格一格地给我讲解。

第一格。春天来了,万物睡醒了,农民开始播种了。我也挖了一个坑,就想呀,我该播种什麽呢?

第二格。想了很久,我想我要种下一个妈妈。

第三格。夏天,我像爷爷一样,施肥浇水,希望种下的妈妈开花结果。

第四格。秋天来了,我收获了好多个妈妈。一个为我做饭,一个帮我洗衣,一个带我上学,一个陪我玩……好多好多。

那一刻,我的心咯?一下,酸楚从心底泛滥开来。一个年幼的孩子,本该在妈妈怀里撒娇,而妈妈却为了生计年头出门年尾归,长年在城市打工,把孩子丢给年老的爷爷奶奶带。

我问她:“妈妈种得出来吗?”

她说:“种得出来,过年的时候,妈妈就被我种出来了。妈妈还会给我买很多很多东西。”

我也是孩子的父亲,当看到这个老家的堂孙女,五味杂陈,空气里流淌着苦涩。普天之下,还有多少这样想种出一个妈妈来的农家孩子呢?

天下的孩子怎麽能没有父母守护,没有完整的父爱母爱包裹着呢?又有哪个父母愿意被孩子下种呢?

如果说种妈妈是一种愿望,那这一愿望,未免太酸涩了。

对于种,最喜欢听的一种是──“种春风”,诗样的浪漫抒情,玉一样清凉爽洁。

曾几何时,读三毛的诗《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感受异常清新自然,别有趣味。诗中写道: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梦/一颗种籽/是我心里的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那是我心里一亩田/那是我心里一个/不醒的梦。后来,听齐豫唱,那柔情婉转的一句“种桃种李种春风”,让我的心幸福地颤栗,让我想起小时候在春风里的种花。

岁月静流,识见渐宽,才知道可以作种下种的,就像春来繁花一样,多得数也数不清。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世间,用心种下一个愿望、一份美好,用情去浇灌,用爱去呵护,秋后定能有丰厚的收获。心怀一份美好,种下一份的心愿,经风历雨,种子发芽,迎风拔节,葳蕤成最美的人生风景。

11.阅读全文,说说文中的小男孩为什么要种妈妈?

12.文中的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13.作者为什么说“如果说种妈妈是一种愿望,那这一愿望,未免太酸涩了”?

14.文中引用三毛的诗说:“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梦/一颗种籽”,如果是你,你会用来种什么呢?为什么?

【每课一趣】

17.妈妈永远是孩子的温暖的`港湾。可是,有的妈妈却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让孩子力不可支,发出了无奈的呐喊——观察下面两幅漫画,说说它们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

(1) (2)

边文——名师讲坛

1.走进作者

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有《沉船》、《戈拉》、《小沙子》等。泰戈尔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冰心: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 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练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学法指导

学习过程中,可以多课外阅读泰戈尔、冰心的作品,深入领会诗文的深刻内涵,了解有关印度宗教信仰及摩罗的动人故事。《散文诗两首》都有很强的抒情成分,语句疑练、优美,可以在反复品读中,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3. 文章主旨:

《金色花》全诗以一个儿童的口吻,想象“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在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表达了“我”对妈妈的依恋之情。

《荷叶 母亲》文章通过写自家院中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激之情,赞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

4.谋篇立意

《金色花》是一首着重从描绘孩子动作、心理的角度来表现母子之情的散文诗。诗歌首先通过描绘孩子的快乐、天真、活泼、可爱间接表现孩子所受的母爱的沐浴。接着通过抒写孩子回报母亲的几件事,进一步展示母亲对孩子深厚的爱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全诗想象丰富、新奇而美妙,把抽象的母子深情物化为美好可感的具体形象,给人留下鲜活、深刻的印象。

《荷叶母亲》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幻化出“荷叶母亲”如诗如画般的美好形象。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量;母爱是无私的,她将永远罩临着你,伴随你一生。

5.难点突破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2)《荷叶 母亲》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呢?是怎样表现这一主旨的?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主旨即赞颂伟大无私的母爱。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于是在结尾处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

6.写作技巧

清新隽永、意蕴深刻

纵观《金色花》全诗,没有华丽刻意的辞藻,所用都只是平常语句。但正是这些平常之语,却丝毫没有给读者苍白贫乏之感。相反,这些简单清新的语句,能更好地表现作者的主旨。作为读者,我们既可以从我们平常的生活经验出发,认为这是一首表现母子之爱的散文诗。也可以结合诗人的一贯风格,从宗教感情、宗教思想的角度来分析本诗,把本诗的主题理解为敬颂神灵。

借景写人,托物言志

《荷叶 母亲》借景写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副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雨荷图,作者由此联想到女儿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女儿的呵护。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并以莲自比,讴歌伟大的母爱,自然贴切,新颖独特。

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在括号里打√。

投降 xiáng( ) 尽管jǐn( )

jiàng( ) jìn( )

处境chǔ( ) 都市dū( )

chù( ) dōu( )

二、用直线把下面的词语准确的搭配起来。

夺目的 色彩 热烈地 请教

鲜艳的 羽毛 虚心地 帮助

乌黑的 亮光 认真地 讨论

经验 优美 尊敬 困难

风景 高昂 克服 高峰

情绪 丰富 攀登 师长

三、读句子,选出带点字的准确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道:①说;②以为;③道路;④量词,当条讲;⑤通行的途径。

A.太阳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

B.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了,哪里想到防备。( )

C.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 )

2.挂:①悬挂;②惦记:③登记。

A.会议室的天花板上挂着四盏吊灯。( )

B.我们到医院看病,先要挂号。( )

C.爷爷非常挂念家乡的亲人。( )

四、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凹字共5画,第二画的名称是横折横。( )

2.应怜屐齿印苍苔诗句中怜是可怜的意思。( )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是反问句。( )

4.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句中作者把小燕子尾巴的样子比作剪刀。( )

5.关切的近义词是关心、关怀,反义词是冷漠。( )

6.因为他天天坚持体育锻炼,所以身体一直很好。句中的关联词语用得恰当。( )

7.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

五、读句子,用带点词语造句。

1.为了保护牙齿,我们一定要天天刷牙。

2.自从开展学雷锋活动,班上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

3.从北京到广州,坐飞机只要两个多小时。

4.通过老师的帮助,李伟的学习有了很大进步。

六、缩写下面的句子。

1.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

2.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

3.崭新的机器日夜不停地制造出各种各样的零件。

4.数不清的星星在漆黑的夜空神秘地眨着眼睛。

七、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白首方悔读书迟。

3.知不足者好学,________________。

八、按课文的内容,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中填上序号。

( )猴子竟把船长的儿子的帽子摘下来。

( )孩子跳到大海里,水手们把孩子救了上来。

( )有艘轮船环游了世界,正往回航行。

( )船上的人们拿猴子取乐,猴子更加放肆起来。

( )孩子的父亲命令他往大海里跳。

( )孩子走上最高的横木,非常危险。

( )孩子哭笑不得,脱下上衣就去追猴子。

九、阅读。(16分)

买 绸 带

表妹很喜欢在辫子上扎绸带,我决定买一条漂亮的绸带送给她。

下午放学后,我来到一家百货商店。刚靠近柜台,一位年轻的售货员阿姨就微笑着招呼我:小妹妹,你要买什么呀?我的.眼睛不由得被那些花花绿绿的绸带吸引住了。还没等我说话,她又热情地问道:买绸带吗?我忙回答:是,我想买一条送人她马上把一盒绸带摆在我面前说:你挑吧。我高兴地动手挑起来。

真是越挑越眼花,我拿起这条,又看那条,挑了半天,也不知道到底要哪条。售货员阿姨送走了另一位顾客,又来到我面前,我有些不好意思了。心想:我已经挑了好长时间了,再挑她会不会我不禁看了看她。她利索地从柜台里拿出一些绸带来,和蔼地说:别急,慢慢挑吧。

我东翻西找,挑来拣去,还是犹豫不决。售货员阿姨边整理被我弄乱的绸带,边说:我来帮你选一条吧!她从绸带堆抽出一条绸带:你看这条怎么样?我眼前一亮,鲜红的绸带上有一对翠绿色的凤凰,还镶着闪光的金边哪!我连忙接过来,轻轻地抚摸着。啊,还是售货员阿姨有眼力!在付钱的时候,我看见她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回家的路上,我兴奋地回想着买绸带时的情形,售货员阿姨那热情的笑脸和绸带上美丽的凤凰,老是浮现在我的眼前。

1.辨字组词。

辨( ) 绸( ) 决( ) 刚( )

辫( ) 稠( ) 绝( ) 钢( )

2.改病句。

(1)表妹很喜欢扎绸带在辫子上。

(2)我决定买一条绸带送给她漂亮的。

3.把文章分成三段并概括段意。

4.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十、

题目:一件令人伤心的事

要求:1.叙事清楚,内容具体,详略得当。

2.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富的语句。

3、感受文本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与生活责任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人”。

4、学习课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悟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2、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教学难点】

1、在朗读中发现美、品评美,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

2、理解“我”对生活的使命感。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伴随着轻悠的钢琴曲《爱的协奏曲》(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背景音乐),在春光烂漫的田野上,一家人在高兴地散步(背景画面)。

教师朗诵:诗歌《散步》(多媒体显示)

“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儿子却故意/把路走弯

我说/把路走直/就是捷径

儿子说/把路走弯/路就延长”

请学生看画面,回忆与家人散步的情景,并说说留在自己记忆深处的散步时的精彩瞬间。(2—3名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他这个四口之家的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用心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听读后,请几位学生谈谈个人的感受)如幸福、温馨、和谐、和美等。

2、学生有选择地朗读课文语句,教师指导。

试一试,将文中最能体现亲情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你能读出其中浓浓的亲情吗?

3、复述内容。

请一二名学生以小男孩的身份来复述课文内容,其他学生点评。

4、师生共同理清文章的基本线索。(以小男孩的身份)

爸爸劝奶奶散步→全家人一块散步→走大路与走小路的分歧→奶奶依从了“我”→在不好走的地方,爸爸背起奶奶,妈妈背起“我”。

三、探讨质疑,感受亲情

1、“在散步的时候,小男孩一家发生了什么事儿?”学生默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合作探究问题。

(1)在解决分歧的过程中,谁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力最大?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来,画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可以说每个人都做得好,因为爸爸孝顺奶奶,奶奶慈爱亲切,妈妈温柔贤惠,“我”聪明乖巧。)

(“我”家成员之间不存在权力的大小,“我”听爸爸的,爸爸听奶奶的,奶奶听“我”的,妈妈听爸爸的,大家之间好像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链,那是因为有亲情——互亲互爱。)

“那么究竟听谁的呢?”——由“爱”决定,这个“爱”,对晚辈来说,是“尊老”;对长辈来说,是“爱幼”。

(2)在面对分歧时,爸爸为什么“一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爸爸是家庭的顶梁柱,现在“我”与奶奶发生了“歧路之争”,大家都听爸爸的,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别别扭扭,还会影响家庭的和谐,所以爸爸会“一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3)文中说“我决定委屈儿子”,是不是爸爸不在乎“我”的意见?

(“我决定委屈儿子”并非表明爸爸不爱儿子,只是拿奶奶和“我”比较来看,奶奶年事已高。可见,爸爸十分孝敬奶奶,想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奶奶的愿望,这种孝心是难能可贵的。)

(4)展开想像,体验感受一下,假如爸爸毫不犹豫地依从了“我”走小路,那么,奶奶会怎样想?

(5)第七段描写奶奶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有什么作用?

(它写出了春的气息,是春天在召唤我们,生命在呼唤我们,表明了“我”走小路的原因。)

2、学生集体朗读第八段,思考:作者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文章最后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呢?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它实际含蓄地写出了在一个家庭中我们父母的责任,他们特有的心理感受,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一个“世界”,很有象征和比喻意义,突出了我们父母那种深沉、庄严的感觉,生活的使命感,表现了一家的和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3、教师小结。这家人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疼爱但不溺爱。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儿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这种“尊老爱幼”的传统伦理道德就会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播放公益广告视频《妈妈洗脚》):一位年轻的母亲端着一盆热水去为年迈的婆婆洗脚,年幼的儿子看在眼里,也端来一盆水,说:“妈妈,我也为您洗脚……”

四、品赏语言,学习写法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精彩优美的语言?为什么?(学生分小组学习、自由讨论,教师从旁指导)

(教师特别提示)课文中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它的对称美。

(多媒体显示)学生齐读:

有的浓,有的淡。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

师生共同品赏“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2、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儿,作者却能反映出一个重大的主题,这样的写法就是“以小见大”。你能找出文中有预示性的句子吗?

(学生交流、回答)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教师阐释)

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真的很平常,老人和小孩在选择道路时有了分歧,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可作者却有一双慧眼,从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谐美好的感情,并由此推及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文中处处流露着浓浓的亲情:它是一幅温馨的亲情图,是一首欢快的亲情曲,是一篇美妙的亲情诗。

3、为了反映这样一个主题,用“散步”为题好不好?你还可以用其他的题目吗?

学生交流、讨论,相互评判,鼓励创意。如责任、深沉的爱、和美的一家等。

教师小结:

同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拟定标题。只要标题符合文章内容,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过,本文用“散步”作标题很好,一是朴实,二是题目不太大,三是不过于直白地点明中心。

五、联系实际,提升亲情

1、生活中亲情的体现,不是轰轰烈烈、惊天憾地,而是点点滴滴,如春雨般悄悄滋润着我们的生命。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发生在自家的充满亲情的故事(某个细节)。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交谈。

2、假如有这样的分歧也同样出现在你的家里,想一想,你该怎么办?

吃完晚饭,全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想看戏剧,父亲想看新闻,母亲想看连续剧,而你想看动画片,此时,如果遥控器掌握在你的手中,而全家人都听你的。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播放背景歌曲《人间第一情》)

1、教师总结

世间有爱,家中有情。亲情是人间第一情。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成为避风的港湾;家,因为有了浓浓的情而成为幸福的摇篮。今天,我们一起用心灵陪同莫怀戚先生一家三代做了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散步,他们一家使我们懂得了,一个和谐与温馨的家庭,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用爱心来营造,当彼此的利益和愿望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和体谅,学会忍让和宽容,要有一种保护幼小,善待老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多媒体显示)一幅对联: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牵手相依偎

横批:互亲互爱

2、课外作业(任选2~3题)(多媒体显示)

(1)比较阅读

A、本文与《羚羊木雕》有相似性,又有区别,试比较阅读。

B、读《三代》这篇短文,与课文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2)美文推荐:《牵着母亲过马路》

(3)搜集全国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人物事迹材料。

(5)请以“感恩父母”为主题,拟写一段60字以内的温馨语句,通过手机短信发送给你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