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吊桥 桥梁 拱桥 天桥 正桥 引桥 大桥 木桥 竹桥
铁桥 浮桥 桥墩 长虹 卧龙 长龙 彩虹 石桥
立交桥 公路桥 铁路桥 高架桥 石拱桥 铁索桥
天桥横空 蜿蜒盘旋 凌空腾起 摇摇欲坠 设计新颖
造型美观 巨龙横卧 一道彩虹 美丽壮观 气势雄伟
蜿蜒起伏 斜拉索桥
句子:
1、木桥就像刚从800年沉睡中一觉醒来,揉揉双眼抖擞精以它特有的雄姿去迎接东方的黎明。
2、白天,站在中山路的南端远眺栈桥,它像仙女轻抒玉臂,直指大海;栈桥尽头的楼阁,恰似仙女局局竖起的指头,在向人们夸耀青岛的美。
3、南面十七孔桥飞架于碧波之上,恰似长虹卧波。
4、稍下游处,有座白色大桥伫立着,仿佛沉思中的雕像。
5、平坦的石路一直通向一座高高的石拱桥,桥身的弧线很优美,可惜整整齐齐的石板分明还留着新凿的痕迹。
6、横跨在车溪河上的钢筋水泥桥与架在支流上的似弯弯钩月垂挂在绿树碧水间的造型各异的石桥,显示了两种文化在这古镇的斗争与融合。
7、还时常可见一颗流星从江北的灯光中分离出来,慢慢划过江面,又融进江南的万家灯光中,这就是山城人民引为自豪的嘉陵江架空索道。
8、你看,南浦大桥蜿蜒盘旋,杨浦大桥挺拔飘逸,这两条巨龙雄居世界同类桥梁榜首;浦东的“东方明珠”直指苍穹,堪称“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双龙戏珠”成为上海城市的新标志。
9、远望木桥,如同一条水上长廊。盖着青瓦的桥顶,把木桥的轮廊从瓦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中段突兀地高出一个亭子般的屋顶,檐牙高啄,翼然欲飞。()整座桥古朴而不呆板,匀称而不单调,简直无处不是智慧的结晶。
10、桥墩是用青条石一层层砌起来的,恰似一柄巨斧。十墩九孔,桥墩上层层叠着大圆木。孔间架着八九根俩人才能环抱的巨木。然而在这些圆木上竟看不到一只铆钉一其实这座百余米长的桥全是用一个一个的木榫联接起来的,你连一枚小铁钉也找不到。更为奇异的`是,在桥上走,你觉不出脚步声,在桥下,脚步声却十分清晰而响亮。倘是单车骑过,那更是一串惊雷。
11、湘子桥,又名广济桥,在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浩瀚韩江,气势雄伟,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我国四大古桥,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12、湘子桥始建于公元1171年,全长1000米。全桥由石梁桥与梭船构成的浮桥相加而成,可开可合,于是有十八梭船廿四洲的说法。传说唐朝时,韩愈被贬抵潮后,与广济和尚一起建造湘子桥的故事。广济和尚带领众人在韩江北岸,韩愈与侄儿韩湘子在南岸,共同建造湘子桥。到了中间,因为水深莫测,所以改用船只用铁索串连成浮梁桥,后来这桥就叫湘子桥,又称广济桥。
13、栈桥上发出柔和亮光的玉兰花灯,像两条银链,起伏在微波拌动的海面上。白天那熙熙攘攘的栈桥现在却静寂起来,像一个困倦的婴儿,躺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渐渐地入睡。
14、迄今为止,栈桥已有近百年历史。1891年,胶澳总督章高元,在此建了一条200米的大桥,名为“胶澳税卡”,在此征收鱼税。德国军占领青岛后,于1931年在原木桥的基础上,用钢筋混凝土改建,用来运输军与火给养。解放后,栈桥回到人民手中,政府拨专款整修一新。1985年,栈桥又一次重新修建。今天,栈桥正以青春焕发的面貌迎接着中外游客。
15、苏州真可称为“桥都”。你瞧,大街尽头,小巷深处,都能见到形式各异的桥:曲拱石桥隔几十米一座,彼此相伴着,静静地躺在河面上;运河上的大石梁桥凌架两岸,桥两边的石阶不下百级,上桥便似登楼。大桥是这般雄伟,小桥也别有情趣,隐身于假山秀石后、花草树木间,显得格外小巧玲珑。其他如吴门桥的雄伟,望星桥的精巧,坝基桥的朴实,行春桥的风光,无不令人赞叹。无怪乎在苏州做过刺史的白居易曾情不自禁地吟道:“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刘禹锡也留下了“春城三百七十桥,夹岸朱楼隔柳条”的诗句。若驾一叶轻舟,操一片桨,便可在“人间尽枕河,水巷小桥多”中徜徉,使你飘飘然如凌波仙子呢。
16、世界上绝大多数桥梁是人工建造的,但也有少数桥梁是大自然这位伟大的“雕塑家”创造的。恩施的天桥便是其中的一座。你看,两座对峙的山峦,被一条巨大石臂连接成一座天然拱形石桥。石臂旁侧挂满青藤蔓叶,覆盖着野花、小草。桥上车辆奔驰,桥下流水潺潺,不用木材,也不用钢筋、水泥,在地质上叫做“天生桥”。
17、建国门立交桥工程规律大,设计新颖,造型美观,宛如由五条彩带交织汇成,使人看了赏心悦目。桥体的侧壁呈淡雅的浅绿色,栏杆是乳白色的。在环状引桥内侧,矗立着四根15米高的电杆,每根杆顶安装着一组巨大的伞状华灯,那浅蓝色的灯罩和蔚蓝色的天空相辉映,显得非常和谐。华灯下是翠绿的草坪和五颜六色的花圃,它们把这座巨大的立交桥点缀得分外壮丽。
18、香溪桥在小西门外,据《昭萍志略》记载:香溪桥初建于宋朝宁宗时(约公元1195年),原名“仙桂桥”,到公元1205年,有个叫赵彦的人把这座桥改建成石桥,并改名为香溪桥。有句古话“金鳌洲撑香溪桥,玉带不离朝。”这是说萍乡的风水好,是出人才的灵秀之地,反映了人们对萍乡自然景色的赞美,对香溪桥的珍爱和对美好前景的向往。到了元朝,这座桥被毁了。明朝又重建。现在的这座桥重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清朝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又增建了石栏。
19、这座桥非常耐人观赏,全长45.6米,宽4.1米,桥面全是石板铺砌而成。全桥共有五个拱,是一座联拱桥。每个拱长6.8米,有四个桥墩,桥拱是普通的半圆形。每当水面浸到半圆直径部位时,远远望去,水上水下连成五个连心圆,煞是美观。每年春夏暴雨过后,河水上涨,水势很猛,但桥身从未出过事故,足见它的坚固。如今没有行人通过了,已被列为省重点保护的文物。
20、东河、西河两道跨江傲立的彩虹,正载着赣州人通向幸福的彼岸。它们俯视着咆哮的江水,仰望着满天的星月,仿佛是城的两只巨臂,把城与祖国各地连起来。
21、“自太平桥起至板桥止……共计281洞。”到如今,纤道桥的桥孔虽己有所减少,但仍有261孔之多。这种纤道桥每隔二米半左右便设一桥墩,桥墩采用“一顺一丁”的方法铺砌,墩与墩之间用石梁并列搁成。有的石梁还微微拱起,以免断裂,同时也为纤道本身增添了弧线美。
22、绍兴古纤道上点缀着40余座风格各异、姿态各别的石桥。这是纤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中毓敏桥、融光桥、太平桥、迎恩桥、会龙桥和泾口大桥,在我国的桥梁建筑史上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如太平桥的石梁、石拱相结合,桥上可行人,桥下可背纤,宛然一座古代“立交桥”,从而在功能上满足了通航和行人多方面的需要,也在结构上收到了省工节料、造型美观的效果,为河网地区一桥多用的特有形式。
23、中环线上集中了天津的桥梁之“最最壮观的桥”一A里台立交桥,衔接东西,贯通南北,三层互通,气势磅礴;“最精美的桥”一中山门立交桥,尽管建筑面积有1.5万多平方米,却显得玲珑别致,如同一只斑斓的蝴蝶落在中环线上;“最高的桥”——普济河道立交桥,最高点达18米,桥下,南仓铁路编组站的16股铁路上,一列列火车,犹如穿梭;“最宽的桥”——盐陀桥,这东半环上唯一新建的跨河桥,简洁的线条使桥面更显宽阔;“最长的桥”一东兴路立交桥,1700米的桥身,飞越京山铁路,打通了一条南北隧道。
24、东河大桥很长,一眼望不到尽头,可并排行驶四辆卡车;桥很高,桥下各种车辆畅通无阻;人行道上,两排乳白色灯杆,草绿色灯罩,给人一种恬静、整洁的美感。
描写桥的优美句子1
1、人在桥上走,水在桥下流。桥上的人把桥当作了路,踩着蹈着。人总是这样的,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长,有权阻止任何东西;桥下流着的水把桥当成了弱者,“哗哗”地琉着,这是一种嘲笑,笑桥无法阻止它那汹涌的波涛。
2、桥身直跨大河两岸,像一条飞虹。
3、那是一座拥有高龄的石拱桥,横跨在低吟浅唱的新安江上。水美,江美,桥也美,桥上那青石板路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圆玉润了。
4、岁月像过滤的筛网,筛去记忆中的泥土,留下了闪光的金子。我早已欣赏过赵州桥的古朴苍老,领略过长江大桥的'矫健雄伟。然而,我却总是时时惦记着家乡古城那座小桥,记着我童年梦幻的小桥。一到放假,缕缕牵挂总是促使我去寻找那温馨甜蜜的童年回忆。
5、小桥横跨小河两岸,桥上的石板还略显湿润,上面结着墨绿的青苔,细细的露珠散落在上面,清晨的微光荡漾在桥上,如仙歌般的世外桃源。
6、大桥给我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瑰丽的色彩。然而,转学、搬家、升高中及住校,旋转的生活车轮带走了我的童年和无邪。当我再次走向大桥时,愉悦平静的感情湖水,不免泛起点点惆怅的涟漪。
7、听,桥下传来鸣琴一般淙淙的水声。它,就是太平桥,一座饱含我童年与亲情的桥。
8、我见过那巍巍的穿山越岭的铁路桥,也见过那雄壮的索桥,但始终不能忘掉却是故乡的那座弯弯如月的小桥,卧在那清清的小河上。“虹桥卧波”,小桥在我的记忆中,是那样的清晰,是那样亲切,还时时走进我的梦乡。
9、雪似柳絮,像鹅毛,纷纷飘落在小石桥上。看,小石桥犹如白玉雕出的工艺品,使人舍不得从上边踏过。
10、每当我回到故乡的时候,我都恭恭敬敬地走上石桥。不仅是因为它的神秘、它的诱人、它的铁骨傲气,更因为它伴着我的成长、伴着我的希望,伴着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
11、杨浦大桥犹如一道横跨浦江的彩虹,高达208米的塔柱似利剑刺破青天,无数根排列整齐的斜拉钢索仿佛一架硕大无比的竖琴迎风弹奏。全桥设计精巧、造型优美、气势恢宏,犹如彩虹横跨浦江两岸,是上海旅游的著名景观。
12、桥,不是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它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并给人以美感。人们情不自禁地用诗文来赞颂它。
描写桥的优美句子2
1、千古沉沙无穷尽,万里长江入海流。沧海横流渐桑田,西江飞来三角洲。长三角,胜金瓯。地质最年幼,繁荣冠神州。江之尾,海之首,烟波浩淼巨澜陡。路止休,逾鸿沟,往来渡扁舟。而今一桥穿南北,物流车潮竞自由。桥贯长虹,江笼乡愁,云水一色天际悠。两座雄塔江心矗,百对拉索人字勾。似竖琴,如箜篌,风拨弦鸣漫天讴。交响诗,进行曲,华彩乐章多重奏。
2、一座大桥,横跨潇水,与永明大道的南北两段相连,坦坦荡荡。大道两侧,高楼林立,茶楼酒吧,热闹非凡。大桥位处城区中心,桥南桥北,正是繁华地段。桥上,车辆行人,来往穿梭,尽管行色匆匆,却在极力编织自己美丽的梦。
3、是天降的彩虹,是飞舞的巨龙,是崛起的丰碑,是久盼的图腾!一桥飞架,沟通了千年阻隔,连接了两岸繁荣,实现了多少代人的梦想。多么雄伟壮丽的吉安大桥!真想到桥上去走一走。
4、桥下,小船竹筏,自在飘游,虽然尘世纷扰,却依然努力寻找闹市中的宁静。一到晚上,街灯、桥灯、车灯、霓虹灯,缤纷五彩,华丽斑斓。这时明月失去了光泽,星灯分不清你我,有如灿烂春花,有如国庆焰火。一座大桥,一条大道,相依相并,交相辉映,构成了江永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5、天堑变通途,通途化苏绣。苏通桥上车如梭,千丝万缕尽入扣。编织城市网,刺绣巨龙头。苏通桥下船万艘,沿岸群港夜如昼。经济通全球,和谐五大洲。十年路面,百年桥构,技艺精湛创全优。四项世界纪录,且待天下何人破叩。七十迂叟,诌序献丑。文拙情难朽,存此供评勾。
6、远处的青原山依然翠绿清幽;近处的钟鼓楼似乎还在萦廻那悠扬的晚钟;白鹭洲书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的朗朗读书声延续了八百多年;“春水引行舟,桃花夹岸流,沙明群鹭白,雨过万峰幽”的美景年复一年的演绎,从来没有间断过。桥下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那滚滚流淌永不干凅的是母亲醇香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的吉安人,浇灌出名震华夏的文章节义之帮。
7、忙碌之余,倘需消遣,漫步博尔塔拉大桥,不失为一件身心咸爽之事。博尔塔拉大桥是一座平桥,连同引桥,长1公里多,由16排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柱墩支撑。远观水光潋滟,桥影倒浸,造型精巧,气势恢宏。近履桥面如砥,车水穿行,游人攒动,骋怀驰情。在桥两侧车行道和人行道的界隔处,各自顺势竖起了错落有致首尾相连的七弯乳色拱架,建筑师们还嫌不够,又匠心独具,在拱架内精心镶嵌了无数道串联彩灯,将整座大桥装饰得华而不艳丽而不俗。
8、五一大桥,虽然并不古朴典雅,却印满了江永人前进的步伐。五一大桥,虽然并不雍容华贵,却见证了一座山城从萧条走向昌盛的变迁。登上大桥,凭栏远眺,你可以看东方日出,可以观三峰雪景,可以赏山城夜色,可以听小桥流水。可以感受喧嚣闹市的繁荣,可以领略春花秋月的韵味。
9、出月落,日落月出。海和蓝,没有一点点破裂。智慧的人站在水边产生了桥,走最远的路……桥,就是两块陆地,彼此在握手。智慧的人们,只不过暂时忘了双脚! 春天来了,此岸在跟前,彼岸也在跟前。跨海大桥,我用诗句加长。就这样,在泉州湾,它有了长达万里的热情。它的海不是蓝的,而是更蓝;它的海大得不像是汪洋,像是汪洋的浩瀚无边。无论用水泥,还是钢铁,人世间的风雨永远写了在泉州湾海面上,就像两岸的船,可以乘载,可以横渡,以及时间、目光和不尽的路途……加在一起。这么多的事物,水过无痕。
10、每到清晨,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将第一缕阳光微泻桥面时,那柔若凝脂的人行道,正在含情脉脉地迎候着你,你说你怎忍心轻易下得去脚踩踏啊。入夜,凭栏远眺,八荒朦胧;古道西风,犹传驼铃;故地玉楼,时现时隐;一河碎月,两岸遗风。遥想当年,那些塞种、月氏、乌孙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柔然、悦般族人,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岁月里,是怎样在那落寞荒芜的土地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生存啊。
第一篇:美丽的青岛栈桥
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我们一行踏上了山东半岛的旅程。坐了一夜的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下了车,远远就看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栈桥。它笔直的桥身从海岸探入弯月般的青岛湾深处,与远处的小岛遥相互应。怪不得享有“长虹远引”之美誉呢!
沿着海边的护堤,我们走上了栈桥,仿佛走进大海的怀抱。海浪拍打着栈桥,击起无数的浪花。这时才5:40,天刚蒙蒙亮,天空还下着密密的小雨,可栈桥上的人却有很多了。有不少小商贩正蹲在地上忙着铺摊位,嘴里还不时吆喝着:“小海螺5块3个,鹦鹉螺20块1个……”而那些游走的商贩,一只手臂上挂满了一串串闪亮的珍珠项链,另一只手上则戴着许多用各色贝壳串起来的手链,不断拦住过往的游客:“刚出海的,要不要来一串,做个纪念?”
一群穿着泳装的人,络绎不绝地从我们身边走过,那么冷的天,时间又那么早,难道他们要下海去游泳?我不禁加快脚步跟上。果然,他们聚集在一个平台上,一边互相打着招呼,一边做着准备活动,时不时就有一个一纵身,跳进海里,溅起了很大的水花,不一会儿便游远了。听周围的人介绍,我才知道那是一群冬泳爱好者。一年四季,他们每天都来栈桥游泳,风雨无阻,成了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栈桥的两侧聚集着一些海钓爱好者,他们每人都有一个鱼杆,有的鱼杆被抓在手中,有的则斜靠在护栏上,还有的只是把一根鱼线绕在栏杆上,奇怪的是这些鱼线的顶端都没有浮子,只是靠一个鱼钩垂在海里。只见一位老爷爷,先在鱼钩上串上一条红色的蚯蚓作为鱼饵,然后抓起鱼杆,侧身将鱼线甩进大海中,等待鱼儿上钩。只见老爷爷的身边还有一个小桶,桶里装着几条钓上来的小鱼。望着桶里的小鱼,我好奇地问:“这么小的鱼,有什么用?”老爷爷笑着说:“小鱼煎豆腐很香哦,我们青岛人最爱吃了。”
而栈桥上更多的是像我们这样漫不经心的游客,走走停停,照照相,看看商品,还还价,欣赏自由式跳水,偶尔和钓鱼的老人聊上几句,而我们小孩子则跑向退潮后露出的礁石,捡起了贝壳,好不惬意!
慢慢的,栈桥上的人越来越多,不到7点,栈桥已经热闹非凡了。
第二篇:美丽的青岛栈桥
这里,有中国最重钢体雕塑——五月的风;这里,有2008年奥运会和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场地——浮山湾;这里,有原德国总督官邸;这里,有甲午战争时期北洋水师基地——刘公岛;这里,就是黄海之滨——青岛。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青岛百年标志性建筑——栈桥公园。简单来讲就是海边的一座桥,可是桥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场景就证明了它的魅力。不知道为什么,我对栈桥的海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我仿佛听到大海的呼唤,它热切的呼唤,原来这儿人有待客之道,景物也有!
我情不自禁地走到了桥上,走到了离海最近的地点,我好想与海来个亲密接触,我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这大概是城市人最期待的吧?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山东青岛的水也毫不逊色,清澈见底的,海面上,隐隐倒映出白云飘飘。近处,海面上是那么明净透彻。轻轻的微波渐渐地向岸边移来,越来越近,冲在沙滩上。岩石上,泛出层层白花,溅起颗颗银珠,又悄悄退下,温柔中带着羞涩。那犹如轻纱薄镜般的海水一遍又一遍拂动着疏松的沙滩,显得那样平静而安详。远远望去,浅蓝色的天空和深蓝色的海水融合在了一起,简直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我终于看见“水天一色”的场景了。
我被陶醉了,这如诗如画的景象。滚滚的海涛,闪烁着明亮的光芒,一个追逐着一个,欢腾奔涌。那海涛就像一串串光彩熠熠的宝石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在海面上欢快地涌动,发出节奏均匀的拍打声,好像月亮母亲低吟的摇篮曲,又好似花丛中情侣轻哼的恋歌。栈桥上仿佛只有我一人了,我伴着海涛的音乐舞之蹈之,清凉的海风迎面而来,带来赞美带来鼓励,吹起我的头发,吹起我的裙摆,这最纯真的舞蹈,舞者能演绎得了?海涛这最自然的音乐,音乐家能演奏得了?
这铁链,这栏杆阻挡不了我对大海的爱,我相信大海也一样……
第三篇:美丽的青岛栈桥
新的一年,万物复苏,春姑娘也悄悄来到人间,洒下春雨,染绿小草,解开湖水,抽出树木的绿芽苞,给大地换上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在这温暖的阳光下,和煦的春风中,忘掉烦恼,扬起笑脸,一起去春游吧!春游去哪儿呢?我建议大家去栈桥感受一下别样的春。
早晨的栈桥是美丽的。刚下了车,你就能听到“嗷嗷”的海鸥叫声响彻那蓝如碧玉的万里长空,显得那么嘹亮。再往前一走,就可以看见这些小家伙的敏捷身影了。瞧它,时而展开双翅,在湛蓝的天空,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时而,“嗖”的一声冲下来,从你的头上掠过,又飞到那边去了。这些小家伙可真是可爱、调皮。有一只小海鸥,也许是胆子大,也许是被游客手中的油条吸引了。总之当它落在护栏上时,你就有机会好好观察它了:看,它的肚皮本来长满了白色的绒毛,可是,它羽毛的颜色越来越深,到了翅膀边上,已经变成黑色的了。它的两只小眼睛如黑珍珠一般明亮,我想,它的视力一定很好。
黄昏的栈桥是美丽的。夕阳要落了,它的余晖染红了天空,映红了海洋,还照在了栈桥上,大海和天空都显得更加辽阔无垠。这时身边伴着海鸥,别具风情。
傍晚的栈桥是美丽的。此时,没有早晨的可爱,没有黄昏的空旷,有的是一份来自夜晚的喧哗。傍晚,等到天黑透了,所有的华灯一起迫不及待地亮了起来,五彩缤纷。红的像骄阳,粉的似云霞,黄的如圆月,绿的犹如碧叶.........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这,就是美丽的栈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