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回忆我的母亲的优美句子是 正文

回忆我的母亲的优美句子是

时间:2025-05-15 06:15:02

《回忆我的母亲》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回忆我的母亲》。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明。

首先是说教材。《回忆我的母亲》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其次是说学情。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篇幅较长的回忆性叙事散文,基本了解了写人的记叙文的基本要求,了解了写人的一些基本方法。本单元的课文大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学生会在阅读中自然受到熏陶感染。教师要在小学和初一记叙文教学的基础上,继续讲关于写人的记叙文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

第三是说教法和学法。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第四是说教学目标。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科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朗读课文,梳理归纳本文讲述的母亲的主要事迹,了解母亲的优秀品质。

2.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3.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其中学习写法是重点,因为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回忆性散文或传记,而事件典型是他们的主要特点,学习这一写法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因此我将写法的学习定位重点。体会语言,理解情感是难点,因为本班的学生多是住宿生,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又加上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对父母的感情比较复杂,所以在情感方面难以和作者形成共鸣,因此我将体会情感设为本课的难点。

第五是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课开始,我会播放一首音乐《懂你》,并伴随着我这样的导语:这首音乐的名字叫做懂你,不知道同学们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没错,这是一首唱给母亲的歌,正如歌名说的一样,歌手满怀深情的唱出对母亲的理解和热爱。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也是写给母亲的,这里又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走进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一起去感受他的情感。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我这样设计导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与文本贴近,提升学生对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我在导入新课后,会在多媒体上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勾画出难懂的地方,继而让学生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我会将题目展示在多媒体上

问题1:通读课文,给文章划分层次并用准确简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问题2:集体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这段写了几句话?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接着,我会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并且派出学生代表,对这些问题进行明确。同时,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使得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课文有个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为接下来的研读赏析,品味情感做铺垫。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品味情感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基于此,我会引导学生再次走入文本,相互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1: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文,母亲一生中值得叙述的事迹很多,本文选取了哪些事迹将母亲的一生广泛地串连起来?表现了母亲什么品质?

问题2: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在段落结构的形式上具有什么特点?

问题3: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

问题4:母亲去世,作者深情回忆,表达了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而后将学生分成小组,合作探究并加以评论,进而解决重难点问题,进入下一环节。

第四环节,走出文本,拓展积累。

一节课虽然结束了,但要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无穷尽的,所以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回忆我的母亲》表达了朱德元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古往今来,讴歌母爱的诗歌不胜枚举。请找一首你最喜欢的讴歌母爱的诗歌,深情朗读。这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我将布置这样的作业:

1、请同学们积累有关“母爱”主题的诗文。

2、请同学们抓住生活中母亲爱我们的一个或几个细节来观察,体悟,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

这样,既可以巩固知识点,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最后,来说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副微型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

《回忆我的母亲》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选取了四篇写人的文章,有写生母的,有写养母的,有写老师的,有写著名科学家的。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颗爱心:爱子女,爱学生,爱祖国。这些课文很适合中学生学习,对引导他们懂得爱人和怎样爱人,很有裨益。《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终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文章以十分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这篇课文通俗易懂,学习的难度不是太大,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不需要作过多的分析。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语言朴素优美的魅力;可以先由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归纳朱德母亲的特点,然后组织交流讨论,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认识文章选材典型的特点。

二、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篇幅较长的回忆性叙事散文,初步了解了写人的记叙文的基本要求,了解了写人的一些基本方法,如通过外貌和语言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选取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懂得写人就要把人放到事例中写,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等写出人物的特点。本单元的课文大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学生会在阅读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学生要在反复朗读中领略。教师要在小学记叙文教学的基础上,继续讲关于写人的记叙文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基能。

三、说教学流程与方法:

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我们打算利用两课时讨论学习。

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

1、整体感知课文

2、整体理解课文

3、整体赏析课文

1、教学板块之一:整体感知课文。同学们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母亲的品德。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句子,要求在课文之中尽情搜寻、概括,从而理解课文运用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立体地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特点。

2、教学板块之二:整体理解课文。《回忆我的母亲》鲜明地表现了回忆录的特点。作者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把很多值得永远回忆的事情编织起来。请同学们读课文,以“说说‘母亲’的好品德”为题,每人叙述一件事,说说这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3、教学板块之三:整体赏析课文。课文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勤劳朴实的特点。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热情洋溢的抒情,但于平静的叙说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深沉的爱。因此,文中寓深意于平实、寄深情于质朴的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品析。第二课时进行第三板块的学习和训练。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1

[教学创意]

此课的教学创意是:一词经纬法。

一词经纬是一种写作、构思的方法,指的是用一个关键词去连缀写作内容,营造文章结构,突出文章主旨,抒发文章感情等等。把“一词经纬”借用到单篇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设计上,指的是一种教学设计艺术。这种艺术就是巧妙抓住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去设计教学方案,力求用这“一词”(或这一短语)去纵横连贯全课的教学内容,带动对全篇课文的阅读品析。

“一词经纬法”表现在课堂教学上有如下优点:

1、“一词经纬法”切入的角度巧,一词既出,能给学生惊奇感、新鲜感,能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2、“一词经纬法”切入的角度新,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有创意的阅读能力。

3、“一词经纬法”以一词将零散的教学内容连为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阅读能力。

4、“一词经纬法”以一词贯穿教学全过程,思路明晰单纯,方便教者把握操作。

5、“一词经纬法”以一词串起全课的教学内容,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高效。

“一词经纬法”运用之妙在于:所捕捉的关键词要的确能串起主要的教学内容,避免挂一漏万;以一词“牵”出其他教学内容时要自然顺畅,避免牵强生硬。

[平台展示]

下面请看根据此创意而设计的《回忆我的母亲》的主要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激趣:今天,我们准备抓住文中反复使用的一个词语来学习全文,同学们猜猜是哪个词?

2、学生猜测议论片刻后教师公布答案。(“还”)

二、拎出关键词语

1、请学生从文中找出带有“还”字的语句,找出一句抢答一句。

2、教师用幻灯出示分类整理好的带“还”字的句子。

第一类

①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②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床。

③因为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④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⑤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⑥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第二类

⑦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⑧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三类

⑨他们劳动惯了,离开了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

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

三、品析母亲形象

此教学环节分为三个层次。

(一)品析文中怎样用“还”字句来直接刻画母亲形象

1、学生品析:上述①—⑥句中的“还”一词,各写出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2、学生明确:

①②句写出了母亲的勤劳,③④句写出了母亲的聪明能干,⑤句写出了母亲的宽厚仁慈,⑥句写出了母亲同情支持革命。

3、教师点拨:上述每一个句子都是一个典型的事例,是一个生动的画面,作者以此直接刻画了母亲形象。

(二)品析文中怎样用“还”字句写“我”来丰满母亲形象

1、学生体会:第⑦⑧句中的“还”的表达作用。

2、学生明确:这些“还”字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影响之大、教育之深。

3、迁移:文中还有些句子、段落写出了母亲对我影响之大、教育之深,请找出这些句段并激情朗读。

学生找出的句段可能有:

这个时期母亲教我许多生产知识。

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我应该感谢母亲……使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4、教师点拨:文中写了母亲给我的教育和影响,用我的“行动”和感受侧面烘托,丰满了母亲形象。

(三)品析文中怎样用“还”字句写其他人来深化母亲形象。

1、抢答:⑨⑩句涉及了父亲和祖父,句中的“还”写出了他们什么共同特点?(勤劳)

2、提问:文中还有哪些人具有勤劳的品质?(大家庭中的其他人、许许多多的贫苦农民)

3、讨论:文中写许多和母亲一样具有勤劳品质的劳动人民,这样写有何好处?(由写母亲拓展到写千百万像母亲一样的劳动人民,深化了母亲形象。)

4、相机引导学生诵读文章倒数第二段。

5、学生背读文章倒数第二段。

四、体会深挚感情

1、学生体会:以上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句中的“还”字都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学生明确:上述句中的“还”表达了对母亲的尊重、爱戴、敬佩、感激之情。

3、迁移:文中还有许多朴实的词句蕴含着深情,请每人找出一个自己认为最有感情的句子。

4、进行有感情朗读比赛。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2

[课标要求]

1、了解母亲平凡伟大的一生,学习劳动人民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优秀品德。

2、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学习文章语言朴素,感情真挚的特点。

4、感受作者对母亲的.赞扬、热爱与思念之情。

[学法点悟:]

学习本文要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语言朴素优美的魅力。通过自学归纳朱德母亲的特点,然后组织交流讨论,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认识文章选材典型的特点。

[整体感知:]

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这就是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疑难解析:]

质疑: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

解惑:课文围绕“勤劳”精选典型事例,突出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如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俭朴;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过架表现了母亲的宽厚;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表现了母亲的仁慈;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对“我”从事的事业的理解表现了母亲对革命的支持,……这些事例平凡而又典型,表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优秀品质。

质疑: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解惑: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质疑: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采用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

解惑:采用了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方法。作者从母亲的去世写起。这对母亲的一生来讲,当然是最后发生的事情,所以是倒叙。痛定之后,母亲一生的重要事迹和优良的品德以及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就一幕一幕地映现在作者的脑海里。因此作者从第2自然段起,到第12自然段止,就按照年代先后顺序写,这是顺叙。作者将倒叙和顺叙结合起来运用,使文章的脉络清楚,内容的安排极其自然。

[语言揣摩]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这看似平常的语言,深藏着朱德因母亲去世的悲痛,和对母亲无限的怀念。

2、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在平静的叙述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真挚的爱。

3、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识大体、耐大劳的高贵品德和儿子对母亲的敬佩、感激之情。

[研究课题]

《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文章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古往今来,讴歌母爱的文章和诗歌不胜枚举。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找一首讴歌母爱的诗歌,如孟郊的《游子吟》或冰心的《纸船》,体会一下不同文体的表达效果。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当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享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母爱。生活在妈妈苦心为我们营造的绿荫下,我们倍感幸福和温馨。母爱是人世间最普遍而又最广博的一种爱。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表现“母爱”的诗篇,又有多少歌唱家用歌声传唱母爱的崇高,不论是凡夫俗子,还是名家伟人,从拥有生命的那一刻起,都会拥有那份浓浓的母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赞颂母亲的散文。

【幻灯片3】《回忆我的母亲》

【幻灯片4】学习目标

检测字词:【幻灯片5】

一、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佃农(diàn)祖籍(jí)勉强(qiǎng)迁徙(xǐ)慰勉(wèimiǎn)溺死(nì)衙门(yá)私塾(sīshú)调料(tiáo)血溅(jiàn)瞒着(mánzhe)

二、解释下列词语【幻灯片6】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承受。

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节衣缩食: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聊叙:叙谈叙谈。聊,姑且、略;叙,谈,姑且谈谈。

回忆录知识介绍【幻灯片7】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整体感知【幻灯片8】

一、阅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和品德,用“母亲是”的句式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抓住文中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句子。

归纳:【幻灯片9】

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

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

母亲是个爱劳动的平凡的人

母亲是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人

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

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

母亲是能将地主富豪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的人

母亲是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的人

母亲是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的人

母亲是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的人

母亲是同情贫苦人的人

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

母亲是对穷苦农民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反感的人

母亲是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的人

母亲是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成功的人母亲是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的人……

二、文章可分几个部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幻灯片10】

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5段)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

一、说教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选取了四篇写人的文章,有写生母的,有写养母的,有写老师的,有写著名科学家的。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颗爱心:爱子女,爱学生,爱祖国。这些课文很适合中学生学习,对引导他们懂得爱人和怎样爱人,很有裨益。《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终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文章以十分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这篇课文通俗易懂,学习的难度不是太大,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不需要作过多的分析。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语言朴素优美的魅力;可以先由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归纳朱德母亲的特点,然后组织交流讨论,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认识文章选材典型的特点。

二、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篇幅较长的回忆性叙事散文,初步了解了写人的记叙文的基本要求,了解了写人的一些基本方法,如通过外貌和语言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选取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懂得写人就要把人放到事例中写,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等写出人物的特点。本单元的课文大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学生会在阅读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学生要在反复朗读中领略。教师要在小学记叙文教学的基础上,继续讲关于写人的记叙文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基能。

三、说教学流程与方法:

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我们打算利用两课时讨论学习。

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

1、整体感知课文

2、整体理解课文

3、整体赏析课文

1、教学板块之一:整体感知课文。同学们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母亲的品德。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句子,要求在课文之中尽情搜寻、概括,从而理解课文运用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立体地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特点。

2、教学板块之二:整体理解课文。《回忆我的母亲》鲜明地表现了回忆录的特点。作者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把很多值得永远回忆的事情编织起来。请同学们读课文,以“说说‘母亲’的好品德”为题,每人叙述一件事,说说这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3、教学板块之三:整体赏析课文。课文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勤劳朴实的特点。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热情洋溢的抒情,但于平静的叙说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深沉的爱。因此,文中寓深意于平实、寄深情于质朴的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品析。第二课时进行第三板块的学习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