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入小区,要经过一扇大门,门的旁边,有一堵墙。墙被刷得雪白,很是亮眼。
2、北京,一个真正灿烂的帝都,故宫的墙,天安门的墙,都在诉说曾经的辉煌。而那城墙,那段残垣,那片断壁,则诉说了曾经的耻辱。
3、这是一座围墙,围墙里外都住着人。围墙里叫校园,围墙外叫社会。围墙里的人过着学新知、长身心的生活,而围墙外的人靠打拼谋生。
4、墙,与天地合谋而设置的阻碍人们视野的屏障。面对它,意味着恬淡、彻悟;背对它,象征者挣扎、抵抗。
5、我沿路走过西二环的马路,一片古老的墙映入我的眼帘,他没有长城的庄严和高大,也没有九龙壁的华丽和灿烂,但我知道,他有太多的历史。
6、因为墙的存在,想出来的出不来,想进来的饿进不来。于是世界变得似幻似真,若隐若现,蒙蒙胧胧,虚虚实实。墙外拥有热闹与繁荣,墙内拥有宁静与朴素;墙外的人伸长脖子想看看墙内的神秘,墙内的人向往墙外新鲜的空气和美丽的风景。
7、几个月过去了,那堵墙上已密密麻麻地挤满了各种广告,原先那张显眼的红纸被压到了第八层。人们都似乎开始忘记那堵墙了,直到它有一天脱去了那一层层沉重的外壳。遍体鳞伤的墙被从头到脚粉刷一遍,很是亮眼,很是精神。上面贴着一张标语:创建文明卫生小区,共创和谐美好未来。
8、土墙的表面因岁月的'远去早已沟壑纵横,或深或浅的裂痕,仿佛想要彼此分离,但却在某种机缘巧合下造成了这种藕断丝连的意境。倒像是闹了别扭的乡里乡亲,口口声声嚷着不再理对方,一盏凉茶的工夫后,又情同手足。这份情,果真如那扇班驳的土墙,虽经历风雨,但谁也离不开谁,永远是一个整体。
9、每个人都会有几堵墙,有爱人铸成的墙,有父母铸成的墙,有朋友铸成的墙,有……,墙有很多,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墙,一个神圣的墙,一个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最爱的墙,这堵墙替我们挡风雨,替我们挡外敌,让我们在这堵墙里面安全成长。
描写城墙的句子
1. 时间摧残出它的沧桑:但他仍雄立一方,如同一位怒目金刚。他经历过多少凄凉有风花雪月的繁华也有人走茶凉的悲伤。青苔是时间逝去的痕迹,古墙阻拦着敌人让城市固若金汤。
2. 四时的古城墙景色常新,极能勾引人们的想往和挂念,对西安人,对异乡人,对中国人,对外国人,没有差别心,同样给予微笑。
3. 寿县古城墙,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保存完好的城墙之一。由于寿县地处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
4. 城墙原为平砖砌筑,解放后为了防洪,曾将局部墙垣改用石块垒筑,近年,又陆续用石条进行了加固。
5. 作为古老历史的见证,寿州人非常珍爱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墙。城墙为宋代重筑,尔后迭有修葺。城墙周长7174米,高为9.7米,底宽18―20米,顶宽6―10米。
6. 在古城南门东墙上嵌着一块石刻,上刻一个做行刺状的武士,这就是“寿州内八景”之一的“门里人”。
7. 伫立在宽阔的城垣上,极目远望。在广阔的天宇下,这古老的砖墙随着群山万壑绵延伸展,跌宕起伏。
8. 千百年屹立于此的长城呵,它是生命的记录,历史的见证。我猜想这地球上最长最坚固最浑厚的灰墙里,一定包蕴着什么。它?莫不就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伟大灵魂?
9. 这城墙修得这样高。修建城墙的国主认为,高耸的城墙给人以坚不可摧的印象,高大即是力量。但如此具象的力量,敌不过一句话,敌不过这一代的卫国国主说:“我们投降罢。”
10. 一面城墙,几块砖。要是没有那些历史、那些传说,它的价值就是我们看到的那样,无需深究。
11. 走过寂寞青春的城,轻抚斑驳的古城墙,试问流年里多少镜花水月,不觉间,悄然落伤心的雨。
12. 中国的礼法书籍规定城墙必须是方形的,坐落必须有致:城墙要开12座门以与12个月份相合,必须要有内城以供皇室居住。
13. 过去的时光,停留在某一个角落,我一路追寻,透过古老的城墙,我看见了黑白色的我们,于是,我又一次微笑着感伤……
14. 在雨中,走过厚重的元城墙,登上亘古伫立的大雁塔,走在朦胧的曲江池边、都寻不到、那梦中的长安、那梦中的你。
15. 那古朴城墙,像是亘古就屹立在这里一样,百米高的墙面上早已布满了点点青苔,而这些青苔,正是时间逝去的痕迹,是历经沧桑的最好佐证。
16. 看真一点,起落有致的城墙,受不了历史的重压而微微佝偻着,无数的裂缝,丛生着杂草,雄伟只是躯壳,它荒芜已久,一身炮弹的残迹。任何敌人都可一攻而下。
17. 当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墙,当我抚摸着腐朽的柱梁,当我兴奋的倚栏远望,总会有一丝酸涩冲上喉头,总听到有一个声音大声的说: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18. 城墙四隅各筑一角台,西南角台为圆形,其余3个为方形。角台突出墙外,建有比敌台更为高大的角楼,表明其在战争防守中的重要地位。
19. 城墙每距120米设有凸出的敌台,共有98座。现有93座。敌台上建敌楼,是守城将士休息、t望和作战的场所。
20. 西安城墙的成长和发展有其漫长的.过程,后续的修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西安城墙的历史叠加,追溯源头,完全可以延伸到1400多年前的隋唐时代,不应该因明时的修建包砖,便断定仅有600余年的历史。
21. 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比较完整的唯一的一座封建古城墙。
22. 城墙顶上的地面是斜的,外高里低,这样雨水很容易流走。我爬上台阶从垛口往下看,看到了城墙外的护城河和河上正对着南门的吊桥,还有远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和汽车。
23. 一上去,我就更惊奇了,城墙的顶上真宽呀,足可以并排开四五辆汽车!上面还长的有树呢?靠着城外的那一面墙很高,大概有两米高,顶部有一个个长方形的垛口,那些垛口都是以前守城的士兵观察敌人用的。
24. 可是等我来到城墙下抬头一看,才知道这城墙好高啊!足有三四层楼那么高,而且非常厚,这哪是普通的围墙呀。我们顺着城门边的楼梯,也就是登城马道上到了城墙的顶上。
25. 百丈城墙疑是龙卧于陆,成为山九仞之功,鄙夷天下之势。固若金汤,金戈铁甲,与战火热血相对的,是城内的车水马龙,显得平安喜乐。
26. 川沙古城墙建于1557年,是当时川沙人民为抵御倭寇入侵而建。凭借此城墙,川沙人民成功地击退了倭寇的多次侵袭。此城墙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物证。
27. 古城墙尚留60余米,占地约2000平方米。城墙上有一座岳碑亭(区级文物),亭内保存着拓刻岳飞手迹的石碑。
28. 向东眺望,几道古老的城墙绵延相连,似乎在诉说着它往昔的辉煌,树丛间,白塔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圣洁。
29. 西安的城墙,这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厚厚的城墙雄伟的矗立在了历史的时空里,一挺就是几百年。单就这一座坚固的城墙,就足以见证出的它的王气和霸道。
30. 西安城墙为我们提供了立体的、全方位视觉享受的西安城墙曾刮过隋唐的雄风,经历五代、宋元的硝烟,沐浴了大明的清风,在历史风云中,肇始绵延,彪炳千秋,安然如山,深沉敦实。
31. 西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留存于西安市区的古城墙。雄厚方正,巍然耸立,给人以坚固持重和凛然难犯之感。
32. 西安古城墙建于明洪武年间,以公元6世纪时隋唐皇城墙为基础扩展形成。古城墙是灰色的,有四层楼那么高!上面很宽,可以并排跑四辆汽车呢!
33. 沿着城墙外面挂着一串又一串的红灯笼,非常好看也非常壮观!我们是从南城墙的“永宁门”上去的。我向天空望去隐隐约约看见许多风筝,十个小风筝排成一排,在空中翩翩起舞,像小鸽子一样上下翻飞。
34. 在中国古代,城墙是权力的象征和维护权力的工具,当敌锋镝,是防御系统的主体构建。
35. 西安城墙是当今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城垣建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也是今天西安的标志性建筑。
36. 夜色中的西安,古老的城墙在黑夜中被红色的霓虹灯点亮,古韵中带着喜庆,城墙下,这个古老的城市为我们讲述着古老的传说,摸一摸那厚重的城墙,有多少的故事在那里沉淀。
37. 当我的指尖触碰那斑驳的城墙,暗青的灰色诉说着曾经的繁华和如今的萧索。一缕遗漏的阳光穿越厚重的尘土,蝉鸣蓬勃,细水谴绻,故事的开始和结束越然指尖。婉转不绝。
描写老房子的句子1
1、这座老房子经过岁月的洗礼,脸上已经刻出一条条深深的皱纹。
2、这间屋子用栅架隔开,里面的小间外婆住着,也堆放着一些方便拿进拿出的货物。
3、我记得我外婆曾对我说过,我还没出生钱她住的还是老房子,以前的老房子又脏又乱,是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但是房间格局极小,一家人只有一间屋子,吃饭睡觉都在这里。
4、老屋的阁楼依旧还在,只是都空了,角落的箱子,肚子也敞亮的撕破了衣服,地上睡着古老的秤砣。
5、排排老屋并排于小巷两旁,幽静古老的气氛使人仿佛置身于几百年前的古代中,饮一壶香茶,笑谈琴棋书画。
6、我家的老房子很是清冷,如今只有奶奶与爷爷住在里面。因为老房子在农村,人少地多,家的附近都是极其空旷的。
7、我家的老房子,地全部是砖头铺成的,但是在正对着屋檐的下方的砖上你会看到每块砖上都有着深度各不相同的水洞。
8、古街的老房子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只是裂痕已爬上了雕花的门窗,雕花的门窗已不再鲜亮,鲜亮的明堂已织上了蛛网。
9、老房子屋前和西边是小菜园,没有小城镇的喧哗和污浊,又得到河水辛勤的灌溉和滋养,因此这片菜园得天独厚,长势颇好。
10、许多房子都是用瓦、草、石头建成的,我家里,只有一台很小的黑白电视机,电视的图像很花。每间房子里只有几张破破烂烂的旧木床。
11、瞧,有的房屋是由紫檀木所制,房子雕刻精细,步入内堂,就会闻到紫檀木散发出的香味,有的房檐已稍显破旧,仿佛在告诉人们历史的悠久。
描写老房子的句子2
1. 这座老房子经过岁月的洗礼,脸上已经刻出一条条深深的皱纹。
2. 还是老房子的时候,房子经常漏雨,一下暴雨,水就滴滴答答地淌下来,而家里那时候便遭了灾,搬床的搬床,拿脸盆的拿脸盆,忙得不亦乐乎。
3. 我们搬出了那套装修不错的租住房,又租了一套砖混结构的老房子。老房子的下水管有问题,我们住二楼,一楼的住户都家家外接了排水管,二楼接不了,于是,每次下水道堵塞就从二楼开始。
4. 以前的老房子又脏又乱,是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但是房间格局极小,一家人只有一间屋子,吃饭睡觉都在这里,而且那时候没有电,只有油灯,即使白天夜漆黑一片。
5. 我家的老房子很是清冷,如今只有奶奶与爷爷住在里面。因为老房子在农村,人少地多,家的附近都是极其空旷的。
6. 老房子屋前和西边是小菜园,没有小城镇的喧哗和污浊,又得到河水辛勤的灌溉和滋养,因此这片菜园得天独厚,长势颇好。
7. 老房子那边的小房子里也有一个垃圾筒,那垃圾筒上面是红色的砖瓦,下面是白色的条砖,干干净净,路过的人不仔细看还真不知道是一个垃圾筒呢。
8. 石板路旁是密密麻麻的`老房子。以前这里是很大的集市,后来集市拆迁了,便很少有人走动了。石板路上长满了青苔的,下过雨留下的积水一滴一滴从屋檐上滴下来,走上去很滑,沾得鞋子上全是污泥。于是,便再次加快速度,想摆脱这条巷子的束缚。
9. 还记得院子里的那个大草垛字,麦秸秆,四四方方的、好大一座。
10. 记忆的扉页是那般透明,我更惊讶的是老屋很美,有一种深沉的古韵之美,一种燃着岁月酿成的陈酒般淳淳的香之美,老屋包容着一个世纪的创伤,延续着一个民族不变的精神。
11. 老屋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温暖,太多太多的伤感。现在,即使我们的离开,它也不会感觉到寂寞。因为我们把眼泪渗进了土壤,让它去品尝。我们把笑脸掺进了土壤,让它去回味。
12. 老屋记载着我的童年,记载着我的梦幻。从我出生起,就生活在老屋中。老屋在我记忆的深处,这里充满着我从小到大的欢声笑语。
13. 走进古巷,一块块青石板铺就的巷道,不足两米宽,夹在两旁古色古香的老屋中间,因为转角望不到尽头,烟雨萦绕下恍如梦境。鳞次栉比的老屋早已被风雨腐蚀褪下了明丽的色彩。
14. 江南的老屋,简朴而宁静,悠久而亲切,古老而柔美。岁月斑斓的白墙上刻画的是年迈的裂痕,被雨湿润后更是滑腻至极。屋前皆有一扇深重的大木门,我不由自主地叩响了门上那光滑的铜环,欲要敲响沉睡的江南。
15. 五间大瓦房,院子的西边有一个小间的厨房,院子的东边是爷爷最好的伙伴住的地方——骡子住的地方,院子的南边是邻居的房子,和一截不高的土墙。
16. 古街的老房子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只是裂痕已爬上了雕花的门窗,雕花的门窗已不再鲜亮,鲜亮的明堂已织上了蛛网。若在春光灿烂的日子里,阳光透过雕花的门窗,映在明堂的地上,还可窥见老人安详的脸庞,漫步街上,亦可闻到扑鼻的酱香。
17. 马路旁一座老房子很精致,用红砖和水泥砌成,屋顶是白色,上面刻着许多精美的纹样。
18. 从远处看,老房子在树荫的遮挡下忽隐忽现,在阳光的照映下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正是秋末,墙边积着许多大白菜,白菜旁是一丛丛茂盛的灌木,灌木下闲逛着一群野猫。
19. 当我再次仔细端详它时,他显得更沧桑了,生锈的铁栅栏,似乎轻轻一碰就要剥落。白色的墙早已发黄发黑,站在这熟悉的角落,总能勾起过去的回忆。
20. 绕过生锈的铁栅栏,在尽头,便是大大的后院,空荡荡的,墙角的飞檐仿佛将在下一秒腐烂,唯有一些杂草野花还开放着。爬藤的植物显得特别青翠,攀着墙,努力地伸展着,枝藤与清冷缠绕着,遍布整个墙,用自己的躯体,固执地守护着这个院子。
21. 在汉口,中山大道一元路附近,我曾一度以为看到了几年前的上海外滩建筑群。老建筑多为民国时期建造,砖木结构,富有欧美、日式建筑色彩,极为坚固。
22. 老校区的宿舍在一楼,面北所以潮湿而阴暗。现在经常做梦还是住在那里,一屋子的青春吵闹,或者慵懒沉默。留了一张大一的照片,灿烂的笑容,青涩单纯。
23. 老房子在这里是特指徽州一带的皖南古民居,它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以黛瓦、粉墙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
24. 老房子集中反映了古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它伴随明清时期徽商演绎出“无徽不成镇”的传奇,成为我国建筑史上有名的一大流派。
25. 在济南,我在公交车上看见一片古老的砖墙,上面盖有刻着花纹的墙头砖和枯萎的爬藤植物。
26. 这间屋子用栅架隔开,里面的小间外婆住着,也堆放着一些方便拿进拿出的货物。
27. 我家的老房子,地全部是砖头铺成的,但是在正对着屋檐的下方的砖上你会看到每块砖上都有着深度各不相同的水洞。
28. 虽然是白天,但这栋老房子里的光线暗的惊人,在手电筒的照耀下,走廊墙壁上的花纹才一一现了原形。
29. 我看见一所低矮破旧的老屋危危地立在陌旁,炊烟从老屋后袅袅升腾,宛如一条扯不断的舞动的白绫,缓缓攀上一棵高树的梢头,将它无声包裹。
30. 一排排老屋并排于小巷两旁,幽静古老的气氛使人仿佛置身于几百年前的古代中,饮一壶香茶,笑谈琴棋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