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重阳节思乡散文优美句子 正文

重阳节思乡散文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13 23:49:07

在这重阳节的节日,大家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两篇关于重阳节的散文。

也话重阳

重阳已经过去好几日,本来当时便有些文字要叙,奈何忙忙的竟没有捉着空闲。现乘隙写几个文字,竟不知从何下笔了。忽忽两日,当时的情思早已淡了,如这秋风一般,吹过去了,只剩了皮肤上极淡极淡的凉意。行走在秋深处,未觉丝毫寒凉,反而有些薄薄的燥热,不知是心火旺盛,还是暑热未退。为此,特意翻看了下日历,发现下月八号便立冬了。冬天的脚步迈的似乎急了点,夏天的步伐又是如此不急不慢,一个不肯走,一个拼命往前敢,两下一夹击,倒把个好好的秋折腾的若有似无了。

可怜这一天秋,挣扎的如此辛苦,愈发显得容颜惨淡。不信,你看那如波连山虽依旧披着一身碧衣,裳子却极是暗淡,较之往日那一身簇新的绿,带了不少风尘之色。再看那河畔柳树,往日那般张扬跳脱,而今荡着秋风却是这般绵软无力。遥想春光明媚时,弱柳扶风的翩然姿态,真可媲美美人惊鸿一舞。不过是短短几月光景,柳态三千竟也不复娉婷。

时移世易,沧桑的何止是人心,山容柳颜竟更甚几分。古人有“山沉边气无情碧,河带寒声亘古秋”之语,如今我站在桥上,看秋水碧波倒映着远山含翠,一时之间脑海中便只剩了这两句诗。萧萧秋意,仿佛于这潋滟碧波中悠悠荡开在漫天夕阳里,醉了晚霞,如佳人娇靥上升起的薄薄红晕,风情万千。长空如练,除了这散漫随意的几朵晚霞,便再也找不出其它点缀。细想起来,还是有的,一钩残月若隐若现,不注意便忽视了。浩浩长空里,有月为伴,殊不寂寞。想着古人也是在这样的晴空下,登高望远,或插茱萸,或簪菊花,别有一番情趣。

斯月斯日,我却只能静立在小桥上,品一池风,赏一川秋,多少有些寂寥。或许正如王维所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九重阳,多多少少令人生些莫名的惆怅。以前那么多个重阳都无声无息过去了,今日莫名浮上心头,便也略略添了些节日的况味。特特地寻了些路边的.野菊花,翻看了古人有关重阳赏菊的诗句,想着附庸风雅一回,到底还是差了几分风味,白白辜负佳节。

斯人情怀,遥想而已。今夕之间,已然大大不同。譬如这路边野菊,风雅依旧,却无人问津。若在往日,重阳之期,搁哪不是万众瞩目。或赏,或簪,或品,从山野到朝堂,无一处不弥漫着菊花香。时光如水,缓缓而过,淡了花香,逝了情怀,菊花便也不复往日的风光。九月九日,偶然擦过,云淡风轻。四野茫茫,唯有秋风相依。

如那酝酿的满满的一怀情思,经了些些时日便淡了又淡。何人登高?何人插茱萸共品菊花酒?年年天涯,芸芸情思,斯月斯日,可曾有一腔惦念属于我?或许有,或许没有。秋风多愁,情思温软,如那一池清波悠扬。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虽不能登高远眺,佳节情怀倒还是一样的。重阳匆匆而过,心底的某些柔软却未曾僵硬,直欲酥了文字,缠绵成诗词歌赋。奈何,时过境迁,宣纸上游走的文字竟与那山那柳那水那桥似是而非。千言万语也只换得一句: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今日又重阳

年年重阳,岁岁重阳,重阳九九,九九重阳,秋风徐徐,菊花飘香,迎来了又一个重阳佳节。

这样一个温馨的时刻,多么希望能和你在一起的,跟国庆中秋一样度过,可因为相隔太远、工作繁忙等诸多原因不得不一次次错过。距离失去了多少次和你相聚的时光,此时此刻,心里真不知道该是何种滋味。

这一点点希望,也成了心中很久以来的奢望,只能隔屏相望,能多陪陪,多聊聊,说说话,也就放心了,知足了。看着画面中一对对的鸳鸯,望着那些双双蹒跚的步履,听着那一声声无奈的叹息,一时间心里怯怯的、酸酸的,才想起我们已经变老了——

为了生活和工作,为了那些前程和自己的家,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习惯了用问候去探望你的频率,只能在想的时候打个电话发个信息,问候平安,减少我对你的思念和牵挂:哦,我们又有些日子没联系了,

哎——

多想和你絮叨絮叨,说开心的事,说身边的琐碎,说生活里的不顺,说心里的烦闷,或许也是一种安慰,虽然不如愿,却依然还是岁岁的在期盼着。

我们累了倦了之时,心灵是温暖的港湾,最安稳的栖息地。 不图做多大贡献,只图一辈子就这样平平安安,有时间好好说说话、聊聊天;留点心思怜惜,了却心愿,在生活中少留点遗憾。

菊香飘逸,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祝知己红颜快乐,平安健康,幸福如意!

空天抖落几串雁鸣

离别的味道像清照的词

这该是北方的秋天

在呼唤远方的茱

看菊花寂寞地开

无情的声音正拉动刀刃

而环保过来的'臂膀

恰好捂暖蒹葭之心

加入登高的行列,呼吸艳阳

那么多的方言一起交流

给我一个沉重的提醒

“我的乡音失宠多年”

文字沿着怀念的台阶

把乡愁喊成红瓦房、新街巷

着土布衫的老人

已相思成疾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

话说重阳

金风送爽,秋阳宜人。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它为何叫重阳节呢?因为我国古代对数字的称谓颇有讲究:一、三、五、七、九等奇数称阳数;二、四、六、八、十等偶数叫阴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

重阳节人们要登高望远,所以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究竟因何而起?对此,人们历来说法不一。不过“桓景避难”之说比较普遍:东汉时,汝南人桓景拜仙人费长房为师。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初九你家中有大灾,应该马上离家,让全家作绛囊盛茱萸系在手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灾祸可消除。”桓景全照师父的话去做了,举家登山,果然平安无事。傍晚回家,却见鸡犬牛羊都死了。此后,人们每到九月初几就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免灾呈祥,历代相沿,逐成节日风俗。

古人的重阳登高既反映了人们消灾避祸的美好愿望,又蒙上了一层迷信色彩。但现代却给它赋予了具有时代气息的崭新意义。秋高气爽,有人远足旅行,饱览风光,寄满腔热情于山水;有人参观菊花展会,抒节日愉悦之情于诗画;还有人去户外活动筋骨,调整心态,融健身、休闲于一体。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古人对数字“九”很重视,把它当作“天长地久”的象征。在这一天人们要给老人赠送糕点,因“糕”、“高”谐音,体现对老人高寿的庆贺,也是祝福他们活得更长久的意思。从晋魏时期开始,我国就有将重阳糕和菊花献给老人的传统。现代社会的重阳节,各级老年协会都要给老人发放慰问金,并组织他们参加歌咏、舞蹈、书画等有益身心的庆贺活动,让老人们老有所乐,真正分享和谐社会带来的祥和与温暖。

重阳是最美的节日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

在诗人王维的笔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场景,已定格成对亲人无尽思念的浓浓愁绪。即使真的分离,那份殷殷的牵挂和深深的思念还是可以隔着遥远的距离传到亲人的身边。

重阳节,这份思念,如花般绽放,美艳动人。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景致。

农历九月还有着一个美好的名字,叫“菊月”。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金灿灿的菊花绽芬吐翠,傲霜怒放,彰显出生命的坚贞与高洁。她那昂首的姿态,使风霜不再肆虐,让大地变得分外迷人。

重阳节,这份景致,如菊般傲霜,美好可人。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孝心。

这一天,游子把大包小包的情感从旅途的行囊中掏出,与父母一同分享,酒杯里溢出的醇香,早已弥漫在老屋外不甘寂寞的桂花树上。秋阳中,父母爽朗的笑声,已摆在院落的中央,幻化成最美好的食品,映照出他们菊花般璀璨的舒心。

重阳节,这份孝心,如小溪般流淌,叮咚回响。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诗酒情怀。

这一刻,菊花酒摆放在桌前,咏菊诗回响在耳畔。那是“但将酩酊酬佳节,重阳独酌杯中酒”的无奈;那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等待;那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美景;那是“抱病起登江上台”的忧思……那些温暖的、豪迈的、多情的诗句尽在耳边,将人们一颗颗柔软的心濡染得莹润浑厚。那象征延年益寿的'菊花酒,将人们灿烂的脸庞映照得如花般动人。

重阳节,这份情怀,如灿然的傲菊,馨香弥漫。

又是一年重阳时

一叶飘飞,千里尽知秋,又是一年重阳时,秋天在不经意间离我们越来越近,漫天飞舞的枯黄零落的叶子随风摇曳,天蓝了,云白了,秋高气爽,弯月挂树梢,丝丝凉意扑面而来,荡漾着醉人的温柔。而我却也多了几分惆怅,与这秋的静意不能相融。

人生易老天难老,又是一年重阳时,秋凉心静,少去了几多燥热,多了几分伤感,有对朋友的挂念,对亲人的哀思,登高、望远、赏菊,心旷神怡,思绪飞扬。

岁月漫漫,逝去的是光阴,而抹不去的的永恒的回忆和思念。人到中年,也感觉自己沉稳许多,少了些年少的轻狂和浮躁,上有老,下有小,多了些是一份对家庭的责任和温情。

重阳即至,有点寄思亲人,不是自己多愁善感,而是心存一种安慰、希望。母亲走了,父亲变了,背驼了,白发多了,苍老了许多,也寡言少语了,也改变了整个家庭,过去母亲是家庭的支柱,她走了,其乐融融的温馨氛围对我来说成了奢侈。

父亲脾气倔,不善于与儿女沟通,对于儿女来说,只是想对把老人的孝、爱延续,照顾好唯一的一位老人,可是,父亲似乎不领儿女情,听不进去儿女的劝告,还是那样我行我素,不知道好好照顾自己,老人自己照顾好自己,自己不受罪,儿女也不受累,而父亲还是那样倔强,使儿女勉为其难,只有顺着父亲,只要身体好,比啥都好,我也时常劝解几个姊妹,照顾好老人生活就可以了,不要刻意去要求老人,不要为一些细节伤了家庭和睦。

父亲白发、憔悴的脸,成了父亲给我们儿女的最深印象,人老珠黄,风烛残年,岁月催人老,不善言谈,性格内向的父亲成了儿女心中解不开的心结和最大的担忧。

九九重阳,天长地久,也代表尊老、敬老、爱老。对待老人不是一桌好菜,一个蛋糕,作为儿女要用心步入老人的心灵世界,用心去和老人沟通、交流,要理解老人、尊重老人的生活方式和规律,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与老人促膝交谈,用心去交流,一句问候,全家团聚其乐融融何尝不可。

九九重阳,作为传统节日,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浓浓情意,要把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风范用爱去传承,要把这一美德继承、发扬光大,把对老人的爱用心去呵护,老人的今日就是我们的将来。

百善孝为先,孝老敬老是人间真情永恒的旋律。儿女一声温馨的话语,一个质朴的微笑,一次次看似平常的回家看看,都会使老人感到温暖、幸福。

父母的爱,是天底下无私的爱,好好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尽孝称早,不要为爱留下太多的伤痛。

衷心祝愿天底下的老人顺康、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