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枣核》是当代著名作家萧乾表现海外华人思乡之情的美文,《枣核》教学设计与反思。文章紧紧扣住思乡这一主题,以"枣核"为线索,一一记述了友人的思乡之情之恋之举,写友人"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描写友人在异国他乡居住地精心设计修造"北海"的情景。所有的这一切都写得那么真切,那么精巧,无一句华丽的辞藻,却把这位友人依恋故土之心写得那么细致,那么深刻,感人肺腑。作者选材独具慧眼,裁剪精当,表现了深邃感人的主题:"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编者将其安排在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爱国情怀单元,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倾听爱国主义的赞歌,感受志士仁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学习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作品叙述的具体事件,倾听海外游子的爱国心声,进而引发学生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同时学习写人记事的方法:剪裁精当,结构精巧。
学情预估
由于八年级学生缺乏特定的情感体验,所以难以理解所谓的"游子心境",教师宜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进而联系课文中同窗思乡的心理活动和表达思乡心切的独特方式来体会海外游子的心境:身处异国他乡,心恋故国故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是学生了解设计悬念的巧妙构思。
2.把握本文明晰的线索,
3.通过理解重点语句进而明白富有含义的词语中透出的拳拳爱国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枣核这一线索来带动全篇。通过引导学生品味文章重点语句,对其精神实质加以理解,进而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达到理解文章主题之目的。整体感知,明确主人公在枣核上所寄托的思乡之情,找出有意义的、难以理解的语句;品读课文,明确重点语句的含义,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能力迁移,培养发散思维和联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炎黄子孙历来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它集中表现为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通过学习本文,是学生从小事、小文章中发现爱国这个大主题,倾听到爱国华侨爱国主义的心声。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一、教学重点
把握构思上的特点即设置悬念,把握文章思家恋国这一爱国主义主题。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透过一些重点词语的字面意思,联系具体语境,体味和推敲他们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突破
由全文结构入手,理清文章结构,发现构思上的特点;通过对人物语言等的分析,发现海外游子对几颗生枣核的盼望与爱惜,进而把握爱国之情。对个别难懂的句子,以分组讨论等形式,发现其内在的意义和感情色彩。
教学过程:
一、导入单元主题
"即使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谁怜爱国千行泪""一寸山河一寸金"从古到今,多少仁人志士用各种方式倾诉着崇高的爱国情感,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爱国凯歌,从今天起,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二单元"爱国主义"篇章,感受先驱们的爱国情怀。
二、导入课题
老师先来朗诵一首诗,有知道的同学一起来。
"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
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我们仿佛看到: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使人难以压抑思乡之情,仰天望月,对着月亮倾诉者自己深切的思乡之情。有这么一个人,他用不同无言文字的方式寄托着同样的思乡之情,教案《《枣核》教学设计与反思》。好!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走进现代作家萧乾的《枣核》,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三、整体感知
课文老师已经布置让同学们预习了,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朗读课文或其中的段落,完成两个任务: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圈画出生字新词。
同窗离开故乡50年,在美国家庭,事业都如意的情况下,托"我"捎带几颗生枣核试种,表现了身在异国,心恋故土之情。
四、研读课文
课题是《枣核》请同学们思考:作者围绕枣核写了哪几件事?
板书:索枣核--用途蹊跷
见枣核--如获至宝
说枣核--为解乡愁
议枣核--民族之情
课文一开始,我们不免产生疑问:这位远在大洋彼岸的同窗,为什么再三托付"我"带几颗生枣核呢?用途蹊跷,这是一个悬念。刚见面,分手半个世纪的同窗好友,竟来不及寒暄一阵劈头就问作者索要枣核,得到后,竟如获至宝。令人一头雾水,这是悬念之二。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作者忍不住探问究竟,但同窗由于作者玩起了"太极推拿大法",更令人摸不着头脑,这是悬念之三。只到后来,参观了同窗小院以及他家的北海后,揭开了悬念。原来是为了试种枣树,以解乡愁。文章的主旨便在作者情感起伏中得到了强有力的表现。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像这样层层设疑,最后拨云见日的手法就是设置悬念,本文构思巧设悬念,吊足了作者的胃口,读到最后才知道,要枣核是为了试种枣树,以解乡愁啊!
五、重点研读
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友人的深沉感情,文中很少出现"思""恋"一类词语,那同学们从文中找找,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友人思乡之苦。
1、动身访美…再三托付…
"再三"表现了友人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郑重其事,表示索要枣核的心切,思乡心之切。
2、拥抱之后,殷切的问…托在心上…
"殷切"表现了心情的急切与真诚,就是同窗,分手了半个世纪竟来不及寒暄,劈头就问,表示急不可耐想赶紧拿那几颗枣核的心态,托在掌心,表示对枣核的珍惜。"珍珠玛瑙"用比喻更加深了贵重的程度。
3、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
"几十里外"表现同窗不怕路途遥远,"论公斤买下"不惜千金,"一块块亲手挑选"对此事重视认真,为的是堆起自家的北海。表现同窗依恋故乡的深情。
4、"我想厂甸,想…"
四个"想"字连用,解开悬念,要枣核是为了种枣树,枣树是故乡的象征。种枣树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句句诉的是思乡之情,怎能不感人。
5、时常在月夜,同老伴坐在花园的长凳上,追忆北海泛舟的日子…
这些看书"实录"的记叙,不加修饰,朴实无华的语言,却把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的深切感人,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语言朴实无华。
六、难点探究
读到此,我相信大家对课文内容大致以了解。
1、第七自然段中有这些内容:有人家庭事业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可心里总像缺点什么,也许是我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老人到底缺什么呢?照常理说,越是家庭事业如意,越是无忧无虑,心情越是呀!游子缺的是故乡的温暖,游子心境无法填补的缺憾是优越条件,优美环境,高度物质生活无法取代的乡土乡恋呀!正如友人所说"是改了国籍,也不等于改了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现在,友人还时时沉寂在"我家的.北海之中",思乡爱国之情深切感人,些家庭事业、经济更反衬出美籍华人朋友思乡之苦之切。
2、有人说:"几颗枣核,作者就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种枣树的人已是风烛残年,到哪一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所以根本没有种枣树的必要。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分析。
能不能看到枣树长大,友人一点也不在乎。她种枣树是为了表达深切的思乡之情,只是借枣树来寄托他的感情,消除一点愁绪而已。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们不觉得乡愁就是这样。种枣树也好,堆北海也罢,甚至可以坐飞机回几次乡,还有许许多多的方式,却只是一种寄托。游子对故乡的思恋又哪里是几颗枣核,几次回乡能够化解得了的,更何况"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依恋故土"的。所以试种枣树是为了慰藉思乡之情。枣核是小,可它是凝聚乡情的感情线索。这种写法叫做"以小见大"。
板书:选材以小见大
七、深情总结。
读完本文,久别故园的海外赤子的桑梓恋使我们动容,让我们震撼。虽然我们不能与美籍华人朋友面对面交流,但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子贺卡等捎去我们的祝福。封面老师已设计好了:一轮明月高照,一株枣树枝繁叶茂。请同学们将读完这篇文章的阅读体会写下来,作为网页祝福感言送给他,让海外游子倾听来自故园的美妙乡音吧!例如:你是这棵树上的一叶碧绿,由浓浓的乡情染成这一树思乡的情愫啊,是永远不会老去的乡愁。
八、拓展延伸
最后让我们用余光中先生的一首《乡愁》结束本课的学习吧!
九、作业布置
必做题:完成网页贺卡内容。
选做题:课后第二题。
板书设计
索枣核--用途蹊跷巧设悬念
见枣核--如获至宝语言朴实
说枣核--为解乡愁
议枣核--民族之情以小见大
思乡之情
《枣核》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枣核》是当代著名作家萧乾表现海外华人思乡之情的美文。文章紧紧扣住思乡这一主题,以"枣核"为线索,一一记述了友人的思乡之情之恋之举。在教学中以朗读为基础,辅以圈画、品味词句等方式,同时捕捉一些关键词共同品味体会文中人物强烈的思乡之情和民族感情。教学的难点落实在作者如何用具体化的生活细节表现文章的主题。这是一篇看似很普通的随笔,但是随笔不随便,作者用"枣核"为线索巧设悬疑,对"旧时同窗"家后花园的铺陈描写都是为了曲折地表达出海外游子们对故土的依恋,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是值得学习的。
完成情况:本节课我以读《月之故乡》这首诗引起学生思乡的共鸣,然后让学生解读文本,很快进入角色,为学生敞开
(1)春天,枣树慢慢的长出了新的叶子。到了四五月份枣树慢慢的开花,枣花很小,米黄色,远远就能闻到香味。盛夏,树上的花慢慢凋谢了,花儿落了以后,渐渐地长出了圆锥形的小枣,就像许多绿色的小灯笼。红枣没成熟时,颜色是青色的,吃起来又苦又涩。渐渐的红枣的颜色变成半绿半白的了,吃起来酸酸的。快成熟的红枣是半红半白的,吃起来又酸又甜。
(2)我家门前有一棵枣树,春天来了,枣树枝上钻出了嫩嫩的鹅黄色的芽儿,叶片慢慢长大,小小的枣花就开了。远远望去,整棵枣树真像一把花色雨伞,招引一群群小蜜蜂飞来飞去。这时整个村庄都飘满了淡淡的枣花香,人们就在花香里开始了一年的忙碌。
(3)沙枣树的叶子是银灰色的,它的花非常小却能散发出醉人的清香。它的果实圆鼓鼓的,没成熟的时候吃起来又苦又涩。熟透的沙枣颜色有的浅红,有的浅黄,像五颜六色的宝石。这时的味道可大不一样,酸酸甜甜的,别有一番滋味。家乡人就用这些沙枣做成好吃的沙枣饼、沙枣点心。
(4)大妈门前有棵沙枣树。淡黄色的极不显眼的沙枣花,流溢出微微的清香,有的已经结成青色的小果子,这是还没有成熟的沙枣。想到我无法等到它成熟的那一天,猛然间,泪水满盈。我小心翼翼地摘下一棵,送入嘴里,酸酸的,涩涩的,连枣核也是软的。
(5)枣树的躯干曲曲折折,不像椿树那样挺拔,但它别样的造形,更易进入我们的视线。万物苏醒的春天,枣树也早早睁开了睡眼,露出尖尖的嫩芽,迎着风,闪着光。童年的我,总爱在树旁种上几颗丝瓜,让它沿着枣树躯干,爬上顶部,欣赏远处的风景。夏天的枣树,枝条已完全展开,互相拍打着对方,像一把小小的扇片,给炎炎夏日增添了些许的凉意。风吹树叶的飒飒声,更像是动听的音符,奏着盛夏的歌谣。
(6)枣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风一吹,它的枝叶随风飘动,好似姑娘在梳理着她那美丽的秀发。别看微风中娇美的枣树是那么柔、那么美,有些弱不经风的样子,而当暴风雨来临之时,这棵枣树好似一个个英勇的战士,不管风有多大,雨有多猛烈,它们都深深地扎根在土地里,不向狂风暴雨屈服,自始自终坚强地挺立在风雨之中!
(7)没过两年枣树梨树就开花了,枣树开花当年就挂上了果,第一年结的不多,我和哥哥天天去看,早就分好了哪几个树枝上结的归哥哥,哪几个树枝上结的归我。梨树呢,连着开了几年花都没挂果,有人说它肯定是棵公的,干脆砍了重栽,可父亲舍不得,说它长在这儿也不碍事,随它去吧。渐渐的,我们也不关注这棵梨树了,直到有年夏天,母亲整理菜园时偶然发现它居然结了一个梨。我和哥哥高兴地跑过去,满树查看,真的结了一个,还是个葫芦梨!幼小的我们对十年树木的涵义又加深了一些!
(8)终于等到收获奶奶家枣树上的果实了。枣树上布满了那小巧玲珑、精致、火红色、密密麻麻的小枣,这个季节的枣既香甜可口、清脆,又为秋天的独特风景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9)沙枣树爷爷也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抖了抖身上的枯叶,和春娃娃打招呼,别看它现在是棵光秃秃的和尚哩!过几天就会穿上绿花衣呢!小鸟在沙枣树爷爷的树枝上叫着唱响了春天的第一乐章!
(10)村子周围有榆树、桃树、柳树、柿子树、枣树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树。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含苞欲放的桃花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11)枣树长得很丑,它一身黝黑黝黑,那枝叶更是丑陋,弯弯曲曲的,还长满了像针似的刺,如果你去伤害它,它会在你不注意的时候狠狠地刺你一下。
(12)屋前的一大片院庭内有三棵核桃树和五棵红枣树,这时我恍然大悟,表姑每年给我们送的核桃和红枣都是这些果树结下的果实,它们像是一位伟大英雄的母亲,使我肃然起敬。在枣树前边,一棵梅树在严冬中盛开了花,它犹如一名坚强不屈的战士,在保护所有果树度过严寒的冬天。
(13)小明家种了一棵枣树,秋天到了,枣子熟了,一串串的果实挂满了枝头,满树的枣子红彤彤的、青青的,红的像一个个小红灯笼,青的像一颗颗淡绿色的小宝石。
(14)沙枣树有着银灰色的'叶子,当隆冬来临时,叶子就落了,干秃秃的树枝上包着一层焦红色的树皮,就像披着一身紫红色的龙袍。
(15)枣树栽在田地边,道路旁,房前屋后。翠绿的小叶子一片挨着一片,长在褐色的枝条上,就像绿色的鱼鳞似的。到了十一前红枣一个挨着一个挂在绿叶底下,摇晃着好像一个个彩色的小灯笼,有红的,暗红的,紫红的,还有半红半绿的,闪闪发亮,十分诱人。
(16)红枣树像刚睡醒似的慢慢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它的叶子很像槐树的叶子,但是特别小,扁扁的,一排排,很好看。
(17)院子里的枣树也好像刚被春姑娘从梦中叫醒,它醒来的时候,身上光秃秃的,还挂着几片枯叶呢!可没过几天,身上便长满了碧绿的、嫩嫩的叶子。它一会儿摆摆树枝,请小鸟来做客,一会儿摇摇枝条,跟春姑娘打招呼。
(18)姥姥家种着几棵枣树,五月了,小绿枣躲在树叶下乘凉,从远望去,看小绿枣都模糊不清。秋天到了,小绿枣渐渐地长大了,脱下了绿衣裳,穿上了红衣裳。远远望去,一串串的红枣挂在枣树上,露出了笑脸。
(19)而大门口那棵枣树也不知开了几回花下了几回枣,可惜种枣树的父亲早已不在。
(20)邻居徐阿姨家有一棵枣树,一到秋天,一个个紫红似的枣儿挂满了枝头。弟弟经常坐在院子里,托着下巴,望着枣树出神。
(21)姥家有一棵枣树。秋天到了,树上结满了枣子。大的、小的、红的、绿的,还有半红半绿的。一阵风吹来,一颗颗枣子在绿叶中间躲躲藏藏,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看着枣子,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真想马上把它们打下来。
(22)沙枣树上有着银灰色的叶子,当隆冬来临时,叶子就落了,光秃秃的树干了包着一层焦红的树皮,就像披着一件紫红色的长袍。
(23)家家户户院子里都种满了枣树,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又大又甜的红枣挂满枝头,谁见了都会馋的流口水。
(24)沙枣树上那黄澄澄的果实,让人眼馋,摘下一串来,放进口中,甜甜的,沙沙的。
(25)我依稀的记得,枣树的果子非常非常甜,总是保留着一股淡淡的清香,藤叶也总是绿的,茂盛的堆成堆。
(26)秋天到了,此时的枣树,早已挂满了黄色的小花,微风一吹,轻轻滑落,舞姿迷人。随后小豆子一样的枣子们探出头来,为来到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而欢呼。渐渐地,枣子们慢慢长大,在枝头跳跃、嬉戏。成熟后的枣子纷纷落下,宣誓着收获季节的来临。我总爱爬上墙头,爬上屋顶,提着小篮子,去摘大把大把的枣子。天真的孩童并没有成年后对危险畏惧的心理。拿一颗枣子咬下去,脆脆的甜甜的。上学之前,总爱捧一把枣子装进书包,分给要好的玩伴。冬天,细小干枯的枝条上挂满了雪花,微微颤动,像是给枣树披上了一件银色的纱衣。
(27)春末夏初,枣树的绿叶间便开出了许多米粒大小的花,引来了一群群小蜜蜂。它们嗡嗡地采集着花粉,在枣枝间飞来飞去。我和小伙伴从这棵树跑到那棵树,拉下枣枝,用舌尖舔食那枣花上的花蜜。
(28)有一回,他爬上枣树摘枣子。正摘着,突然,不知从哪里刮来一阵旋风。围着他旁边的一棵枣树,飞快的旋转起来,枣树的枝叶全都紧紧的抱在了一起,变成了窄窄的一条。同时,树上的枣子像雹子一样,噼里啪啦往下掉。而刘大爷所在的这棵树,却安然无恙
(29)春天,枣树长出嫩绿的叶子,像穿上了一件绿衣裳。小鸟经常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唱歌,有时枣树好像生气了,愁眉苦脸,还不理人,可一听见小鸟歌唱,它立刻打起精神,还舞动着树枝,似乎有点害羞,我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
(30)秋天来了,枣树结出了一个个又红又圆的小枣弟,摘下一颗尝一尝,真甜!瞧!苹果树也结下了果子,红红的,躲藏在树叶中,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
(31)看啊,那一棵棵的枣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椭圆形的果实。有葡萄粒那般大小,它们挨挨挤挤地挂在枣枝上,有的红、有的青、有的半红半青。清风一吹,它们便随着树枝轻轻摇晃起来,好像在向我们炫耀自己,真叫人眼馋。
早年间,在山脚下的一个庄里,有一家人家,只是两口子过日子,成天价盼个小孩,两口子都说:“俺哪怕有枣核那么大个孩子也好啊!”说了这个话,过了不多日子,生了一个小孩,无巧不成故事,正好像枣核那么点,两口子欢喜的了不得,给孩子起了个名叫枣核。
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也不见长,还是像枣核那么点。爹说:“枣核呀!
白叫我欢喜了一场,养活你这样的孩子能做什么!”娘说:“枣核呀!你一点不见长,我也真为你愁的慌!”枣核说:“爹娘,都不用愁,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
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不但身体练的结实,还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也能赶驴,打柴比别人打的都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屋脊那么高。邻舍百家都夸奖起枣核来,有的埋怨自己的孩子说:“人家枣核那么点,也能做活,你不会做活,还不羞!”枣核的爹娘也高兴了起来。
枣核不光勤快,也很精明。有一年旱天,满坡里的庄稼一粒也没收,庄户人都没有吃的',城里的衙门里还是下来要官粮。庄户人纳不上粮,县官就吩咐衙役把牛、驴都牵了去。
牵去了牛、驴,没有了种庄稼的本啦,大伙都愁的了不得。枣核对大伙说:“都不用愁,我有办法!”有的人却不相信,说:“我才不信咧,你别小人说大话啦!”枣核也不争辩,只是说:“不信,你们就看看。”
到了晚上,枣核跑到县官拴牛、驴的院子外面,一蹦蹦进墙去,等衙役都睡着了,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驴。衙役们从梦里跳了起来,惊慌地喊着:“进来牵驴的啦!进来牵驴的啦!”明刀长枪的,到处搜人。
闹腾了一阵,什么也没搜着。刚刚躺下,又听到“哦喝!哦喝!”又都跳了起来,还是哪里也没搜到人。才躺下,却又吆喝起来。到了过半夜,衙役们都瞌睡的了不得,有一个衙役头说:“不用管它,不知是个什么东西作怪,咱们睡咱们的觉吧。”衙役们困慌了,倒下睡得和泥块一样,什么动静也听不见了。枣核从驴耳朵里跳了下来,把门开开,赶着牲口回了庄。
牵走了牲口,县官是不肯罢休的,天一亮,就带者衙役下去捉拿庄户人,枣核蹦出来说:“牲口是我牵的,你要怎样!”
县官叫着说:“快绑起来!快绑起来!”
衙役拿出铁锁来,去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打铁锁链子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的笑。衙役们都急的不知怎么拿好,还是县官主意多,说:“把他用钱褡①装着背到大堂去!”
县官坐了大堂,把惊堂木一拍说:“给我打!”
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么的也打不着,县官气的脸通红嚷道:“多加几个人,多加几条棍!”
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县官慌张了,直喊:“快打!快打!”一棍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下来了。满堂的人都慌了起来,一齐去照顾县官去了,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
①钱褡:装钱物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