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上,吹箫歌女披着银辉,宛若雪洁冰清的玉人,悠扬宛转的箫声飘散在虽冰未寒的江南秋夜,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
扬州,这个美丽的地方。它没有北京的雄伟壮观,没有桂林山水的平静,也没有上海的高度信息化。它有的是那一座座园林、寺庙、骚人墨客和他们的`故事。
漫步在扬州且深且长的古巷之中,心中不时涌起阵阵激情。它不同于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它有着自己的宁静与安详。置身于其中,我仿佛感受到古巷满怀热情跳动的心、那深沉而舒缓的呼吸。我仿佛见到夕日的商人们在古巷中穿梭的身影,古巷人民纯朴而可亲的含蓄一笑,空气中洋溢着的,有着一种深切的古巷人不朽的人生品格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内涵。我为古巷所痴迷、所陶醉。古巷千古长存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的意志。
阳春三月,站在瘦西湖外,烟花由柳絮伴着如煦的春风从你的脸上抚过,轻轻的,柔柔的。步入瘦西湖,租一条船,荡漾在瘦西湖上,两岸绿树葱郁,姹紫嫣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湖面上桥梁横跨,造型各异,游船交织,水草丛丛,荷花朵朵……湖面曲折,蜿蜒,时宽,时窄,时直,时曲,给人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美丽的五亭桥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依然凝静庄重地伫立在瘦西湖上,五个亭子依旧错落有致地立着。阳光下,微风中,五亭桥金光闪闪,银铃声声,远远看去,如一朵硕大的莲花浮在水面上。每当夜晴月满时,五亭桥十五个桥洞中各衔一月,金波荡漾,众月争辉,富有诗情画意。清朝诗人黄惺庵吟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
瘦西湖,对于这个名字,或许不少人都会提出疑问,它与杭州西湖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叫瘦西湖?这可源于清代诗人汪濠欣赏这里秀美景色,便作诗称赞:“垂柳不断接线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之名广泛传天下。
个园中四季假山,山石怪异。“尽石之妙”的春山,朴素淡雅,纤巧秀媚。夏山宛如一座依山临水的石头房屋。石屋左右峰峦耸峙,其下池水澄澈,秋山气宇恢宏,山势峻伟,非黄山,却神似黄山。冬山纤巧,犹如满园积雪初融,给人以冬去春来之感。传说,个园四季假山乃是出自石涛和尚之手笔。
凡来扬州一游的人,都少不了去大明寺。它殿阁巍峨,松柏参天,林木葱笼,环境幽静,寺内建有栖灵塔,塔高九层,挺拔壮观,高入云霄,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登临,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刘禹锡的《同乐天登栖林寺塔》,白居易的《马梦得同登栖灵塔》等都广为流传。唐代高僧鉴真和尚曾是这的主持,这也是他东渡日本传教的出发地,大明寺西南有欧阳修任扬州知州时营建的平山堂,欧阳修曾在《朝中措平山堂中》写道:“平山槛倚晴空,山色有中无。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我的故乡扬州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扬州是座古城,人们都称古城扬州。这几年来扬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更清了,树更密了小花小草也更旺盛了。马路变宽了,铁路也修好了现在我们扬州有火车了去哪旅游都方便了。扬州的润扬大桥最为壮观,是亚洲第1,世界第3长。
扬州月与天下月不同,扬州月多了几分朦胧与静谧。自古以来,人们描写扬州的诗句中,总少不了这个“月”字,“半湾新月漾银钩,瘦尽春城十二楼”,“今夜扬州月,清光已胜前”,“扬州好明月”,“明月满扬州”……
1、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2、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3、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4、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唐寅《菊花》
5、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7、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8、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9、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赵秉文《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10、笑艳秋莲生绿浦。——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11、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12、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13、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马戴《灞上秋居》
14、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15、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时彦《青门饮·寄宠人》
1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7、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秋风引》
18、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19、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刘彻《秋风辞》
20、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21、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22、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23、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24、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25、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26、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27、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28、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益《上汝州郡楼》
29、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李白《观放白鹰二首》
30、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李密《淮阳感秋》
31、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3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33、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34、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35、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36、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37、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38、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39、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40、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41、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42、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43、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44、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45、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46、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杜牧《长安秋望》
47、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48、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李珣《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49、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50、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51、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52、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李白《南轩松》
53、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54、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曾几《苏秀道中》
55、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56、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57、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林逋《咏秋江》
5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59、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60、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陆游《秋思》
6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62、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63、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____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64、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65、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66、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偶成》
67、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
68、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69、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70、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杜甫《赠李白》
71、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张仲素《秋夜曲》
72、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73、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74、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纳兰性德《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7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6、、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77、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8、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宋·刘翰《立秋日》
79、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80、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野望》
1、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李白《九日》
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3、墙里秋千墙外道。——苏轼《蝶恋花·春景》
4、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李贺《七夕》
5、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適《送魏八》
6、西风梧井叶先愁。——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7、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李世民《度秋》
8、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9、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班婕妤《怨歌行》
10、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1、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12、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菊》
13、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程颢《秋日》
14、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徐玑《秋行》
15、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16、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17、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18、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19、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20、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21、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元好问《秋怀》
22、昨夜西风凋碧树。——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3、天近星辰大,山深世界清。——姚合《秋夜月中登天坛》
24、教他珍重护风流。——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25、钿筝歌扇等闲休。——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26、悠悠岁月天涯醉。——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27、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8、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29、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杜甫《赠李白》
30、眼中人去难欢偶。——晏几道《秋蕊香·池苑清阴欲就》
31、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李觏《秋晚悲怀》
32、绿杨楼外出秋千。——欧阳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33、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34、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35、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36、但把清尊断送秋。——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37、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38、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39、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40、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41、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42、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43、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44、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李白《长相思·其一》
45、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46、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8、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49、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0、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51、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52、最无聊、燕去堂空,旧幕暗尘罗额。——吴文英《瑞鹤仙·秋感》
5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4、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55、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56、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57、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58、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
59、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60、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