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家快瞧那结冰的湖水,春风一吹冰都融化了,河里的小鱼都游出海面,在湖水中自由的游来游去,多可爱的小鱼啊!多么欢快的小鱼啊!真是让人深深的为它那可爱的摸样着迷。春风一吹过那枯黄的小草身边时,小草突然边了摸样,它从原来的枯黄变成了嫩绿,慢慢地小草从嫩绿变成了鲜绿渐渐地越变越绿,绿的让人难以相信那是小草。啊!小草我为你的样子感到是个奇迹。
2、小燕子匆匆忙忙的从南方飞来,它们的到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春天的景色太美丽了我非常的喜欢这美丽的春天!
3、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春姑娘绽开了笑脸,太阳红红的光束射过来,温柔地抚摸你,像年轻的母亲的手。
4、春季的歌洋溢在每一个角落里,从幽静的乡村到沸腾的城市,看看那厂房与街道,春季煞是惹人喜爱。
5、果园里,树上的果子挤满了枝头,苹果好像小孩子的脸蛋儿,红彤彤的,迎着金秋的阳光,不住地点头微笑。
6、初下雪时,往往雪片并不大,也不太密,如柳絮随风轻飘,随着风越吹越猛,雪越下越密,雪花也越来越大,像织成了一面白网,丈把远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又像连绵不断的帏幕,往地上直落,同时返出回光。
7、金秋,比春天更有欣欣向荣的`景象,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美丽,然而,硕果累累的秋色却透着丰收的喜悦;金秋,比夏天更有五彩缤纷的景象,枝叶茂密的夏天虽然迷人,可是,金叶满树的秋色却更爽气宜人;金秋,比冬天更有生机勃勃的景象,白雪皑皑的冬天固然可爱,但是,瓜果飘香的金秋却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
8、秋天,万里无云,秋风拂面。候鸟都急切地飞往南方。大雁一会儿排成人字形,整整齐齐地从空中飞过,于是,再也听不到候鸟们那清脆的鸣叫声了。麻雀们唧唧喳喳地忙着找食物,青蛙抓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等明年春天起床呢!
9、炎热的夏天过去了,凉爽的秋天来了。它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各种水果最多的时候,红艳艳的苹果扒开绿叶往外瞧;小红灯笼似的枣子挂满枝头;像紫玛瑙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葡萄架下,真迷人呀!
10、一些繁盛,从夏的那一片绿色中滑落,走进了秋的诗行,微风,漫过了小草上的清露,在林间流动,那些路边的小花儿开的也不再张扬。
11、西塘有桥、有水、有船、有埙、有树、有浮雕、有瓦当、有芡实糕、桂花白酿、花制作、时光旅店,古银杏树还有这里的人土风情和故事。
12、穿过西塘古镇入口处的牌楼,放眼望去,眼前的风景就是一幅江南水墨画。清澈的河水边有几处古朴的房舍和亭台,绿柳在澄蓝的天空下摇曳,开阔的视野阵阵清风袭来让人神闲气静,小宇站在河边的台阶上,看着水里成群的鱼秧游动着。
13、湛蓝的天宇上嵌出一弯新月,如诗如画优美静谧。夜空点缀成了一弯浅浅的海,雾里忽隐忽现的白帆在微风中徐徐飘扬,一切的,只是用青绿的光辉勾勒出的素描,云洁白的倩影似乎也在月下添上了一抹淡淡的青烟。
14、梅雨过后的季节、梦醒后的黄昏,万物生灵脱胎换骨,风住,歌声起,又一个非比寻常的黄昏此处彼地,摇曳生姿。
15、爱过伤过之后总难再全身心付出,在你眼中我读到保留与怀疑。因为我们都知道,没有什么永远,真心也会改变,燃烧的烛火也会被十一月的冰雨浇熄。
16、坐在公交车上,望着窗外发呆,发觉,目光一旦落到某个景物上,便会错过其他景物,而且,当刚想用力去看清楚时,这个景物也会随着公交车的前行,被甩在目光之外,再也看不到。
17、小鱼们欢快的闹腾起来,有的甩动着尾巴,有的吐着泡泡,有的扭动着身体,互相追玩,好不热闹。
18、有时我会静静地坐在窗台边,默默地看着雪簌簌地下着,看着雪慢慢地将山川大地装点成银色;有时也会走出屋子,仰起头感受雪花落在脸上的那种凉沁沁的感觉,伸出双手去接着那晶莹透剔的雪花,看着她在我手心慢慢融化。家乡的雪啊,那才叫够味!
19、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两个走在沙漠上的人,一个人对着仅剩的半瓶水忧愁地说":唉,只剩下半瓶水了。"而另一个人却持着不同的心情,他看着那半瓶水开心地说":啊,太好了,还剩下半瓶水!"这两个人面对着相同的局面,对待的态度却有着天壤之别。
21、这是初夏,陽光灿烂,海水湛蓝,海鸥轻巧地向船桅间滑过,生命是多彩的,充满了青春的欢乐。
22、江南的古屋主要以青砖为材料,砖与砖的缝隙里挤挤挨挨地塞满了苔藓与野草,几根木制的横梁点缀其间。
23、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那么绚烂。
24、大海时而像江南女子,柔肠百转;时而像关东大汉,气势磅礴;时而又像出家僧人,避世脱俗!
25、秋天则像一位年逾不惑的中年人,落尽繁华,丰稔而睿智。还可以说,秋天像色彩之神,使大自然的变得绚丽多彩。秋天像丰收之神,为人们带来了累累的硕果。秋天像欢乐之神,为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26、盛开的荷花像个妙龄少女,清透出尘;像舞动的仙子,娇艳欲滴;像个刚出生的孩子,一尘不染。
27、九宫山,九首齐昂,九眼共睁。天之九重,地之九层,人之九州,分毫毕现。一飞昆鹏,一鸣雷电。大智大圣循道,大贤大德依途,开天道于南国。盘古日日之生,星星时时之亮,银河横亘南北,日月升沉东西,太空风云上下。
28、在北方每当春回大地,丁香花便不甘寂寞,也会兴致匆匆竟相开放,把他那扑扑幽香……丁香花色繁多有紫色,红色,白色等在没有梅雨的六月里散发着香水般芳菲的气息。 天坛公园有个丁香林,置身其中,人真会有些要被花香熏晕的感觉 多么忧郁的花。多么娇嫩的花。院子里栽满丁香花。开满紫色美丽的鲜花。 丁香花小,一簇一簇的,有白有紫, 路边的丁香花已孕育花苞,树下围了不少人指着花苞吵吵嚷嚷,别着急呀,只等春雷一响就会竞相绽放。
29、三月,绢城阴雨连绵,淅淅沥沥。幽蓝幽蓝的天将明未明,像颜色浓重陈旧的画布,狭小的乌篷船在画中缓缓划过,船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执桨的手臂苍老而有劲,嘎吱嘎吱,桥巷之间,穿梭而去。
30、黄昏破晓,天色被拉开距离,渐渐的入夜,而那微弱的晚霞之光照射四周,高山收敛了锋芒,这一片流水之下坐着一对人影,忽明忽暗,余晖之中似乎听见了阵阵欢笑声,时间似乎定格在这一刻。
31、秋天来了,果实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树上,带给了大家丰收的喜悦。
32、那金黄色的野菜花,在绿波中闪光。
33、骄阳似火。柏油马路被烤得软绵绵的。
34、就让心静静地置于时光的一隅,用一片花香的暖,守候心灵的风景,正如世间每一种长久的缘都要悉心来呵护。经年后,那久久留存在心底的目光,是微细的心,是相知的暖。一梦许是无痕,一梦花又盛开。年复一年,碾过昔日的足迹,我的灵魂睡在那些温暖的文字里,与感恩和快乐相依,或喜或泣,皆是生活的一脉馨香。"
35、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气消沉时,幽雅的旋律飘拂处,眼前立即遗篇青翠;母亲是挫折中的一阵清风,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与温暖,伴你安然入梦;母亲是疲惫中的芳酩,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
36、春季是一个富有生命力季节,也是一个美丽、神奇,充满希望季节。
37、春季,我们感觉到春风吹来,吹过耳边,就似有一个人摸着你耳朵,就有一股温暖从身体流入心中。我们又感觉到春季天气,春季天气很暖和、舒服。
38、身上长满很软小毛,似一只只毛毛虫真有趣。
39、花儿们竞相怒放,红似火,白似雪粉似霞,五光十色。山上桃花远远望去似云霞。花儿们给世界穿了一件花衣裳,美丽极了。
40、盘旋曲折的山路像一架云梯展现在面前,特别是十八盘直下,几乎是度。上面的人像站在头上,下面的人踩在脚下,路旁有野花万紫千红,各具特色,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41、有幸一位朋友前去西塘,带回了一幅幅西塘的美景。那一刻,心中的西塘刹那间变成了一场与西塘的艳遇。西塘,坐落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小镇,有着吴越文化的底蕴,有着吴侬软语的亲切。
42、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43、深秋的太陽像被罩上橘红色灯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线,照得身上、脸上,暖烘烘的。
44、太阳放出的光越来越高,海面上到处波光淋漓,流光溢彩,大海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面纱。海岸上,爷爷的白胡子变成了金胡子,阿姨的脸颊更加红润……海面已经变成紫色的了,波光加上紫色,壮观极了。我情不自禁的喊道:"太美了!太美了!"我是不是在仙境,在梦中的世外桃源呀!
45、树上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向太阳,向大地,向人们问好。
(第一首)
百代虛名煙雨中,承恩絹碎早隨風。
雲浮碧柳相思在,日煦青階故夢空。
貞節淚痕洇古月,功名旌影照歸鴻。
閑看菡萏池間靜,不語清芳歲歲融。
(第二首)
校门重塑古香浓,儒道高深誉显崇。
院系仍分文法理,医科半壁失农工。
倚闻渺渺东湖水,仰望巍巍珞岭峰。
整饰一新迎十纪,传薪播火尚弘通。
(第三首)
清泰陵前议雍正,牌坊势伟矗三重。
雕工细腻呈才艺,画技高超绘墓宫。
彩凤祥云飞翅展,蛟龙闹海奋爪腾。
条石素面未当刻,功过笞扬留史评。
(第四首)
会仙桥上夕阳烧,大觉湾边人似潮。
身后鼋头暮霭阔,眼前仙岛彩云飘。
银河瀑布飞千尺,道院帝宫凌九霄。
太乙天坛留足迹,洗心池下最逍遥。
(第五首)
姚蔡河涓阅海桑,丹霞落照气轩昂。
三门纳福千家富,四柱撩云五谷香。
宏建捐资铭永誉,深谋合力有津梁。
天涯远涉谁忘祖?柏叶山春迎客庄。
(第六首)
红颜一笑过牌坊,转瞬花飞落叶黄。
脚步匆匆常做客,路途漫漫偶沾香。
痴心爱侣多遗恨,寡义情人少负伤。
屈指尘缘多少事,梦回难罢酒千缸。
(第七首)
四世宫保王象乾,玉音表功撰楹联。
四代高官廉勤政,故里亲和济贫寒。
丰功伟绩载青史,明史列传有遗篇。
为官就应学先贤。留作美名在人间。
(第八首)
生来都是有情人,谁将无情赐予身,
达官显贵无需卖,贫困潦倒入娼门,
百行难做税负重,无本漏舟风雨侵,
若骂尽管猪去骂,哪个轮回没母亲。
(第九首)
道口牌坊吸眼眸,精雕细琢石材优。
彰扬贞节恩荣建,旌表功名御赐修。
战国时期初砌立,明清年代盛歌讴。
传承文化除糟粕,特色精华呼保留。
(第十首)
雨骤难挡过屯溪,风疾不阻君赏析;
古贤皆知礼义廉,今人却忘贪腐耻。
功德当树牌坊颂,罪孽应刻辱柱誌;
探奇寻幽尽表象,兴废之间是民意。
(第十一首)
贞节牌坊万古芳,千秋苦雨沥沧桑。
前清赦命荣恩在,后世追怀美德扬。
烈女英名孝凝重,嘉言慈训齿留香。
如烟往事尘嚣散,蔡氏宗风入画堂。
一、失落的凤凰城
在太原市政府的旅游规划中,打算兴建一座新城,恢复一座旧城。这里说的旧城即是指古太原县城。
我手头的一份
我知道湘西有个“凤凰城”,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故乡,他的《边城》就是以此为背景创作的。真没有想到自己身边竟也有一座凤凰古城,多年来却不知不觉,真是憾事。
金秋之际,我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前去寻访这座曾经的“凤凰城”。
古太原县城位于晋源区,距市中心仅18公里,骑车也就半个多钟头的工夫。老城的东门紧邻新晋祠路,是新修的牌楼样式,已经不复古貌了。进门直走可达西门。西门外即是龙山,属于绵延逶迤的西山山脉,绿意层叠,风景优美,远观近眺,赏心悦目,故西门称作“赏翠门”。古城的南门已不复存在了,只遗留下一截厚实而斑驳的黄土夯筑的旧墙,作为历史的记忆,很不起眼地蜷缩在路边;倒是与之遥遥相对的北门已经修葺一新,门头上方镌刻着“德化”二字,寓“以德化民”之义。出北门,有古城营村,据说即是古晋阳城的中心。村内学校中有一塔,名阿育王塔。
四道门,分别连接了东西、南北两条交叉成十字的长街,商铺民居以及大小的各式庙宇就整齐有序的铺展在长街的两侧。
我们骑车游走在十字长街,一方面惊叹于古太原县城竟能有如此宏大的规模,远非邻近的几座古城如榆次、祁县、太谷等可比,一方面又惋惜这座县城古貌十之八九已经是踪迹难寻了,除了几截残墙、几座老庙和几处深宅旧院还牵扯着几缕记忆,能够让人依稀触摸到这座老城的沧桑外,几乎所有的见闻感受都与它既往的历史变得遥远而隔膜了。
这样有名无实的'古城,即使历史再悠久,真的有修复的必要吗?
据龙天寺一位姓关的师傅讲,曾有中央的有关领导就古城修复的规划来此考察,最后留下一句话:价值不大。轻描淡写的四个字,就使得几个亿的计划投资打了水漂,古城的修复计划也就此搁浅了。
依我看,古太原县城的修复也确实是价值不大。名义上是恢复古城旧貌,实质上是新建一座古城,这也属于造假的一种吧?所不同的,这样的造假却是打着保护继承文化遗产的名义,听起来堂而皇之,又有谁知道这只“文化葫芦”里到底装着啥药呢!不修也罢。
与其虚假的活在现实世界里,倒不如真实的活在历史记忆中。
我是土生土长的太原人,我衷心的希望太原古城能像传说中的凤凰一样浴火重生,但如果是以这么一种文化造假的方式重生的话,我倒宁愿这只凤凰永远地失落在历史的传说和记忆里。
寂寞地飞翔在传说的天空中,也远远强过僵死在现实的繁华里。
老城有知,想必也会这样选择吧。
二、龙天庙里学问多
龙天庙位于县城南关。虽规模不大,形制朴素,但其历史渊源却极其深厚。
龙天庙亦称刘王庙。然而关于庙的主人究竟是谁,倒是有着多种说法。据多方考证,庙中祭祀的刘王,其实就是中国历史上以“圣智温良”“贤圣仁孝”著称的汉文帝刘恒。
刘恒是中国历代400余位帝王中难得的贤明帝君,他本是刘邦次子,在未继大统前在晋阳任代王一十七载,其长子刘启(即汉景帝)就出生于晋阳,十岁时随父至长安。刘恒父子统治时期,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一派治世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刘恒在晋阳任代王时,重视农业,轻徭薄赋,谨慎节俭,与民同息,把太原地区治理的井井有条,成为当时有名的天府之地。入继大统之后,“专务以德化民”,终于开辟了一代清平盛世。晋阳百姓感念刘恒的仁德,立庙祀之,称“代王庙”或“汉文帝庙”。
晋地为刘恒建庙一事,史载甚明。清道光《太原县志·帝王》中载:“汉文帝讳恒,高祖中子,太后薄氏出。初立为代王,都晋阳……%故晋人立祀之。”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中注曰:“惠帝尊高祖(刘邦)庙为太祖庙,景帝尊文帝(刘恒)庙为太宗庙,行所尝幸郡国各立太祖太宗庙……凡祖宗庙在郡国者六十八。”
但为何不直呼“刘王庙”而称“龙天庙”呢?原来,到了汉元帝时期,朝廷因郡国所立的祖宗庙甚多,财政开支甚众,遂“罢祖宗庙在郡国者”。然而在民间却感念文帝的仁德贤良,不忍毁庙,于是就出现了改头换面的“龙天庙”,庙名真意即为“真龙天子庙”。
就这样,龙天庙就在晋阳大地代代相传。晋阳城毁400余年后,明代复建太原县城,人们依然在县城南关建起了这座龙天庙。只是因为年代久远,史迹湮没,人们反倒对庙中所祭者是谁不甚明了了。
我们来到庙里时,正是薄暮初起时分,空旷的院子里阒无人声,显得有些清冷寂寞。出来一位师傅,手中一束燃着的艾草,飘散着淡淡的药香。师傅关姓,旗人,喜四处漫游,见闻颇广。他饶有兴致的向我们谈到龙天庙的“三大怪”:
第一怪,中国的庙宇,非僧即道,非道即儒,而龙天庙却是不僧不道不儒,而是一种民俗的体现;
第二怪,就常规庙宇布局看,一般正门左右有钟鼓楼,所谓晨钟暮鼓,而这里却以磬代钟,讲究钟磬齐鸣。寄寓着希望大汉王朝成为“日不落帝国”的祝愿;
第三怪,中国传统的宗庙建筑,方位上多为坐北朝南,而这里却是坐南朝北,庙的正前方直对北面的德化门,人们以此来表达对“专务以德化民”的汉文帝刘恒的崇敬和纪念。
依我看来,如若理解了历史,理解了人们对仁德明君的感念之情,这三怪倒也不是什么特别值得奇怪的事了。
唐代诗人许浑《途经秦始皇墓》诗云:
龙盘虎踞树层层,
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
路人唯拜汉文陵。
始皇墓与汉文陵,一样的青山秋草,但是路人们却只向汉文帝陵前参拜。暴君终被唾弃,仁君永受礼敬,历史的评判最是严正无私。
龙天庙的存在应该就是做好的佐证了。
三、冷清的文庙
古太原县城里的庙宇,除了城南的龙天庙,还有太山寺、文庙等。据说城西还有一座属于藏传佛教的寺院,院中有白塔一座,这里我们没有去看。
太山寺位于县城东北角。西城外有太山,太山之上有太山寺,亦名龙泉寺,是为大太山寺。而城内的太山寺与之遥相呼应,称为小太山寺。寺内的建筑、雕塑并无特别处,倒是有个五方文殊殿蛮有点意思。殿中供奉着与五台山五个台顶相同的五尊文殊菩萨像,象征着五台山的五个台顶。这为因各种原因不能去五个台分别拜谒文殊菩萨的外地僧人和信众提供了一个变通的朝台方式,故称作“小朝台”。
像我们这样来此一游,轻轻松松地,也算是完成了一次朝台之旅,想想都觉得有趣。
县城里最值一去的应该是靠近县城中央的文庙。文庙即孔庙,夫子庙,是我国历史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有时,文庙也作为当地的学校来使用。文庙的布局,在全国基本一致。
这座文庙坐北朝南,包括照壁、棂星门、泮池泮桥以及前后大殿、东西廊庑、崇圣祠等。
先要进棂星门。何谓棂星门?原来棂星即古代天文学上之“文星”,以此命名,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
过棂星门,即为呈半圆状的泮池和泮池桥。“泮”是古代的学校。考中秀才称为“入泮”,意即进入孔学之门。在官本位的时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代表着读书入仕的“入泮”成了文人们梦寐以求的路径,俗谚云:“一过泮池桥,功名利禄来。”
泮池桥变成了升官桥,富贵桥,名利桥,这恐怕是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也始料未及的吧。
过了泮池桥就进入大成殿和其他建筑。殿前两株古柏,高大挺拔,
和我们在龙天寺遇到的一样,整个文庙大院里看不见人,静悄悄的。一路过去,前殿后殿,以及两侧的廊庑都是高门深锁,透过门缝窥视里面,空空洞洞的大殿里廊庑内凝固着的昏暗的光线,就像已经在梦中沉睡了几个世纪似的。弥满一院的寂寞冷清,湖水般漫上来,把我们渐渐浸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