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述桥墩的优美诗句子 正文

描述桥墩的优美诗句子

时间:2025-04-29 05:46:40

描写武汉长江大桥诗句一:,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描写武汉长江大桥诗句二:刘开添《徒步武汉长江大桥》

万里长江第一桥,两岸融云天际消。

龟蛇对望长虹色,茫茫人海任逍遥。

孤身徒步如仙梦,万马奔腾似战巢。

长江滚滚东流去,铁龙高驾傲今朝。

巨轮不畏高水浪,火车何惧空折腰。

汉口江滩无限美,惊涛拍岸竞比高。

深思秦汉商贾客,乘舟危渡骨晃摇。

桥头横卧武昌镇,桥尾栖身汉阳滨。

人到桥心疑是岸,人临桥岸以为心。

夜色照人讥亦饱,武昌汉口汉阳情。

览尽长江看汉江,一波一浪尽水兵。

黄鹤飞过长江顶,谁道大桥非雄鹰。

千年无鹰立江上,一九五七诞生情。

中华儿女多壮志,热血浑浑满江城。

晚斋时刻早过时,不堪回首心何悲。

高叹高呼高喝啸,流下多少风尘泪。

真欲夜宿桥杆侧,只是无闲需暂歇。

此生曾做逍遥子,不立雄心誓不回。

滥竽充数几词句,化作飓风壮我威。

浩浩长江观不尽,挺挺大桥吟不得。

描写武汉长江大桥诗句三:《七绝·咏武汉长江大桥》

龙腾天堑变通途,浪涌烟波一道弧。

汽笛声中留鹤影,长虹托起夜明珠。

拓展: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位居中国腹地、长江中游,汉水由此汇入长江,拥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优势,曾被孙中山誉为“内联九省、外通海洋”的大商埠。至清末时期,武昌为湖北省会,汉口为商埠,汉阳也发展了一定的.工业基础。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而粤汉铁路也在修建当中,建桥跨越长江、汉水连接京汉、粤汉两路的构思即为各方所注。

据历史档案显示,在武汉建第一座长江大桥的设想最早由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用以沟通南北铁路。  1912年5月,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被北洋政府聘为粤汉铁路会办。詹天佑  在进行粤汉铁路复勘定线的过程中,考虑到将来粤汉铁路与京汉铁路会跨江接轨,为此在规划武昌火车站(通湘门车站)时也预留与京汉铁路接轨出岔的位置。

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之一,于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全长约1670米,上层为公路桥(107国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京广铁路),桥身共有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8个桥墩除第7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中国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

武汉长江大桥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大桥将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56年6月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题写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对武汉长江大桥沟通中国南北交通这一重要作用的真实写照。作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大桥图案入选1962年4月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成为新中国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2013年5月3日,武汉长江大桥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1、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完颜璹《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2、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温庭筠《杨柳八首·其三》

3、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辛弃疾《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4、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5、青溪水,流得到红桥。——张景祁《小重山·几点疏雅誊柳条》

6、极目离离,遍地蒙蒙,官桥野塘。——陈维崧《沁园春·咏菜花》

7、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张籍《成都曲》

8、郎到断桥须有路,侬住处,柳如金。——张惠言《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

9、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11、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12、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13、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吴文英《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14、绿阴青子老溪桥。羞见东邻娇小。——吴文英《西江月·赋瑶圃青梅枝上晚花》

15、短长亭子短长桥,桥外垂杨一万条。——钱枚《忆王孙·短长亭子短长桥》

16、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真德秀《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

17、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李白《焦山望寥山》

18、还背垂虹秋去,四桥烟雨,一宵歌酒。——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19、回头流水小桥东,烟扫画楼出。——雷应春《好事近·梅片作团飞》

20、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刘禹锡《杨柳枝/柳枝词》

21、酹酒苍茫,倚歌平远,亭上玉虹腰冷。——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22、情共天涯秋黯,朱桥锁深巷。——吴文英《解蹀躞·醉云又兼醒雨》

23、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24、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25、海棠枝上立多时,飞向小桥西畔去。——宋徵舆《玉楼春·燕雕梁画栋原无数》

26、羊肠白道穿云出,雁齿红桥亚水低。——许德溥《西桥柳色》

27、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28、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志南《绝句》

29、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30、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31、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32、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明本《九字梅花咏》

33、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34、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35、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杜甫《后游》

36、驻马桥西,还系旧时芳树。——高观国《玲珑四犯·水外轻阴》

37、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38、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晏几道《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39、记晓叶题霜,秋灯吟雨,曾系长桥过艇。——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40、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陈维崧《临江仙·寒柳》

41、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42、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姜夔《钓雪亭》

43、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秦观《纳凉》

44、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周邦彦《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45、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46、夜吟敲落霜红,船傍枫桥系。——吴文英《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47、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周邦彦《兰陵王·柳》

48、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49、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陈维崧《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50、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51、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52、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53、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雪望》

【相关阅读:桥的唯美句子】

1、听,桥下传来鸣琴一般淙淙的水声。它,就是太平桥,一座饱含我童年与亲情的桥。

2、夜晚就是大桥最美的时候,桥上灯光闪亮,两岸灯火辉映,五彩缤纷的色彩吧大桥装点得更耀眼,更夺目。

3、雪似柳絮,像鹅毛,纷纷飘落在小石桥上。看,小石桥犹如白玉雕出的工艺品,使人舍不得从上边踏过。

4、桥,不是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它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并给人以美感。人们情不自禁地用诗文来赞颂它。

5、那就是一座拥有高龄的石拱桥,横跨在低吟浅唱的新安江上。水美,江美,桥也美,桥上那青石板路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圆玉润了。

6、啊,步月桥,你是南靖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更加是南靖人民的骄傲!我希望人们好好爱护它,让它的美丽永远驻留在南靖人民的眼里。

7、小桥横跨小河两岸,桥上的石板还略显湿润,上面结着墨绿的青苔,细细的露珠散落在上面,清晨的微光荡漾在桥上,如仙歌般的世外桃源。

8、我爱芦沟桥,不仅是因为它的雄姿,它的古貌,更因为它就是“七七事变”的见证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第一声怒吼在这里响起,并震撼了整个世界。

9、我看了看桥,桥的两侧是人们行走的“街道”,中间则是车辆通过的“大街”。人们说说笑笑的走着,车辆有秩序的跑着,大桥上川流不息,一点不比成都的立交桥逊色。

10、每当我回到故乡的时候,我都恭恭敬敬地走上石桥。不仅是因为它的神秘、它的诱人、它的铁骨傲气,更因为它伴着我的成长、伴着我的希望,伴着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

11、遍布水乡的古桥长途不一,风格各异,有手板石梁,有拱形环桥,还有踏在桥上后吱吱作响的小大桥,桥洞有单孔和多孔的,根据门道的宽度来设定,桥孔一般都是成绩单数。

12、我家住在彭州园附近,小的时候,爷爷、奶奶每天都要带我去公园玩,公园里有很多座桥:石拱桥、水泥拱桥、钢管拱桥、平桥、木桥、踏木桥,我经常在桥上爬上爬下,非常好玩。

13、学步桥就是古城邯郸十大景观之一,是邯郸宝贵的历史遗产,特别是“邯郸学步”这个典故,更是家喻户晓。现在学步桥已经建成了一个带状公园,更成了人们早晚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14、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丽。桥的两侧有石栏,石栏的一侧刻着几个大字。桥底下有清澈的河水,阳光照耀在水面上,闪闪发亮。阳光被河水反射到桥的两侧,那花纹就像按上了水晶。

15、金水桥就是一座石拱桥。中间的扶手上,雕有飞龙(龙在当时最为珍贵)上面雕有形态各异的精美图片。瑰丽多彩的金水桥下的河水像金色的头发一样。走在上面给人一种心神气爽的感觉。

16、大桥给我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瑰丽的色彩。然而,转学、搬家、升高中及住校,旋转的生活车轮带走了我的童年和无邪。当我再次走向大桥时,愉悦平静的感情湖水,不免泛起点点惆怅的涟漪。

17、我家东面有一座新建的立交桥,它的名字叫安翔桥。这座桥因临近安翔里而得名,取“平安飞翔长空”之意。它西接志新路,东与安翔北路相连,就是一座连接海淀区和朝阳区的分离式立交桥。

18、在我的家乡西安不仅有气势磅礴的立交桥,还有宏伟的高架桥,小巧玲珑的拱形小桥,颤颤巍巍的吊桥、竹藤桥……他们像纽带把这座城市连接起来,方便着我们的生活,装点着我们的环境。

19、立交桥可真像一个迷宫,虽说它像迷宫吧,可还真起了迷宫的作用,可以四通八达,最后可真好笑,人们一下子把江上的桥搬到陆地上了,使交通更流畅,真的是相交的立体的美,真像拧麻花的。

20、飞龙桥很雄伟。桥长一百多米,宽十多米。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如果没有飞龙桥,那我们去飞龙超市购买物品就要绕很大的一个圈。这样,人们就不用绕那远远的路了。

21、兴隆桥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表介汇金旺里自然村,现保存完好,单孔石梁桥,东西朝向,全长9米,高3。47米,宽2。4米,孔跨4米,拱矢高3米,金钢墙用花岗岩条石缝平砌。长系石镌有楹联,已模糊。

22、独木桥的材料很特别,但它有很多类形,有的是专门加了工的,还有的是直接把树的树干砍下来,有的是四四方方的,有的'是圆圆的,独木桥虽说人可以行走过河,但一次只能乘一个人,所以也不是很方便。

23、立交桥是现在最先进的桥梁。它复杂,像一道道迷宫,也像一条条长蛇系在一起。它是非常坚固的,几千辆汽车也奈何不了它。它便于交通,不容易堵车,甚至撞车。它盘旋在十字路口的中间,维护着那里的交通安全。

24、桥啊,家乡的桥,民族的桥,你一端连着昔日的贫困,一端连着今日的繁荣,坚实的桥墩就是我们这个民族不屈的个性。“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伟大的中国成功架设了一座座通向小康、走向世界的理想大桥。

25、还记得那座古韵悠悠的小桥么?我记得,我们记得,我们这一群嘻嘻哈哈的小孩、一伙年少天真的伙伴、一群朝夕相处的同窗记得。我们曾同行,带着真诚,怀着希冀,揣着梦想,走过风雨中的古桥,走过艳阳下的古桥。

26、古老的徽州文化造就了你,座座嶙峋的牌坊托举着你,细细柔柔的炊烟笼罩着你,双双深情的明眸挂念着你。啊!亲情之桥——友情之桥,纯洁的色彩,矫健而有不失优雅的身姿,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缕春风,一抹阳光。

27、我见过那巍巍的穿山越岭的铁路桥,也见过那雄壮的索桥,但始终不能忘掉却是故乡的那座弯弯如月的小桥,卧在那清清的小河上。“虹桥卧波”,小桥在我的记忆中,就是那样的清晰,就是那样亲切,还时时走进我的梦乡。

28、长江大桥对于石拱桥来说,肯定又要高一个层次,长江大桥长,还很雄伟,并且上面能通汽车和人,下层能通火车,江面上还能通大轮船,相对于石拱桥来说,那真是方便多了,这可真的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啊!

29、翠湖紧靠柳河之间,有一座凹形的踏水桥,桥面用78个长4米,宽50公分的石板组成,桥的东面就是奔流直下的柳河,西面是从翠湖溢出的孱孱流水。特别是夏天,河水淹没部分石板,行人走在桥上仿佛走在河中,十分惬意。

30、人在桥上走,水在桥下流。桥上的人把桥当作了路,踩着蹈着。人总是这样的,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长,有权阻止任何东西;桥下流着的水把桥当成了弱者,“哗哗”地琉着,这就是一种嘲笑,笑桥无法阻止它那汹涌的波涛。

词语:

吊桥 桥梁 拱桥 天桥 正桥 引桥 大桥 木桥 竹桥

铁桥 浮桥 桥墩 长虹 卧龙 长龙 彩虹 石桥

立交桥 公路桥 铁路桥 高架桥 石拱桥 铁索桥

天桥横空 蜿蜒盘旋 凌空腾起 摇摇欲坠 设计新颖

造型美观 巨龙横卧 一道彩虹 美丽壮观 气势雄伟

蜿蜒起伏 斜拉索桥

句子:

1、木桥就像刚从800年沉睡中一觉醒来,揉揉双眼抖擞精以它特有的雄姿去迎接东方的黎明。

2、白天,站在中山路的南端远眺栈桥,它像仙女轻抒玉臂,直指大海;栈桥尽头的楼阁,恰似仙女局局竖起的指头,在向人们夸耀青岛的美。

3、南面十七孔桥飞架于碧波之上,恰似长虹卧波。

4、稍下游处,有座白色大桥伫立着,仿佛沉思中的雕像。

5、平坦的石路一直通向一座高高的石拱桥,桥身的弧线很优美,可惜整整齐齐的石板分明还留着新凿的痕迹。

6、横跨在车溪河上的钢筋水泥桥与架在支流上的似弯弯钩月垂挂在绿树碧水间的造型各异的石桥,显示了两种文化在这古镇的斗争与融合。

7、还时常可见一颗流星从江北的灯光中分离出来,慢慢划过江面,又融进江南的万家灯光中,这就是山城人民引为自豪的嘉陵江架空索道。

8、你看,南浦大桥蜿蜒盘旋,杨浦大桥挺拔飘逸,这两条巨龙雄居世界同类桥梁榜首;浦东的“东方明珠”直指苍穹,堪称“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双龙戏珠”成为上海城市的新标志。

9、远望木桥,如同一条水上长廊。盖着青瓦的桥顶,把木桥的轮廊从瓦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中段突兀地高出一个亭子般的屋顶,檐牙高啄,翼然欲飞。()整座桥古朴而不呆板,匀称而不单调,简直无处不是智慧的结晶。

10、桥墩是用青条石一层层砌起来的,恰似一柄巨斧。十墩九孔,桥墩上层层叠着大圆木。孔间架着八九根俩人才能环抱的巨木。然而在这些圆木上竟看不到一只铆钉一其实这座百余米长的桥全是用一个一个的木榫联接起来的,你连一枚小铁钉也找不到。更为奇异的`是,在桥上走,你觉不出脚步声,在桥下,脚步声却十分清晰而响亮。倘是单车骑过,那更是一串惊雷。

11、湘子桥,又名广济桥,在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浩瀚韩江,气势雄伟,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我国四大古桥,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12、湘子桥始建于公元1171年,全长1000米。全桥由石梁桥与梭船构成的浮桥相加而成,可开可合,于是有十八梭船廿四洲的说法。传说唐朝时,韩愈被贬抵潮后,与广济和尚一起建造湘子桥的故事。广济和尚带领众人在韩江北岸,韩愈与侄儿韩湘子在南岸,共同建造湘子桥。到了中间,因为水深莫测,所以改用船只用铁索串连成浮梁桥,后来这桥就叫湘子桥,又称广济桥。

13、栈桥上发出柔和亮光的玉兰花灯,像两条银链,起伏在微波拌动的海面上。白天那熙熙攘攘的栈桥现在却静寂起来,像一个困倦的婴儿,躺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渐渐地入睡。

14、迄今为止,栈桥已有近百年历史。1891年,胶澳总督章高元,在此建了一条200米的大桥,名为“胶澳税卡”,在此征收鱼税。德国军占领青岛后,于1931年在原木桥的基础上,用钢筋混凝土改建,用来运输军与火给养。解放后,栈桥回到人民手中,政府拨专款整修一新。1985年,栈桥又一次重新修建。今天,栈桥正以青春焕发的面貌迎接着中外游客。

15、苏州真可称为“桥都”。你瞧,大街尽头,小巷深处,都能见到形式各异的桥:曲拱石桥隔几十米一座,彼此相伴着,静静地躺在河面上;运河上的大石梁桥凌架两岸,桥两边的石阶不下百级,上桥便似登楼。大桥是这般雄伟,小桥也别有情趣,隐身于假山秀石后、花草树木间,显得格外小巧玲珑。其他如吴门桥的雄伟,望星桥的精巧,坝基桥的朴实,行春桥的风光,无不令人赞叹。无怪乎在苏州做过刺史的白居易曾情不自禁地吟道:“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刘禹锡也留下了“春城三百七十桥,夹岸朱楼隔柳条”的诗句。若驾一叶轻舟,操一片桨,便可在“人间尽枕河,水巷小桥多”中徜徉,使你飘飘然如凌波仙子呢。

16、世界上绝大多数桥梁是人工建造的,但也有少数桥梁是大自然这位伟大的“雕塑家”创造的。恩施的天桥便是其中的一座。你看,两座对峙的山峦,被一条巨大石臂连接成一座天然拱形石桥。石臂旁侧挂满青藤蔓叶,覆盖着野花、小草。桥上车辆奔驰,桥下流水潺潺,不用木材,也不用钢筋、水泥,在地质上叫做“天生桥”。

17、建国门立交桥工程规律大,设计新颖,造型美观,宛如由五条彩带交织汇成,使人看了赏心悦目。桥体的侧壁呈淡雅的浅绿色,栏杆是乳白色的。在环状引桥内侧,矗立着四根15米高的电杆,每根杆顶安装着一组巨大的伞状华灯,那浅蓝色的灯罩和蔚蓝色的天空相辉映,显得非常和谐。华灯下是翠绿的草坪和五颜六色的花圃,它们把这座巨大的立交桥点缀得分外壮丽。

18、香溪桥在小西门外,据《昭萍志略》记载:香溪桥初建于宋朝宁宗时(约公元1195年),原名“仙桂桥”,到公元1205年,有个叫赵彦的人把这座桥改建成石桥,并改名为香溪桥。有句古话“金鳌洲撑香溪桥,玉带不离朝。”这是说萍乡的风水好,是出人才的灵秀之地,反映了人们对萍乡自然景色的赞美,对香溪桥的珍爱和对美好前景的向往。到了元朝,这座桥被毁了。明朝又重建。现在的这座桥重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清朝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又增建了石栏。

19、这座桥非常耐人观赏,全长45.6米,宽4.1米,桥面全是石板铺砌而成。全桥共有五个拱,是一座联拱桥。每个拱长6.8米,有四个桥墩,桥拱是普通的半圆形。每当水面浸到半圆直径部位时,远远望去,水上水下连成五个连心圆,煞是美观。每年春夏暴雨过后,河水上涨,水势很猛,但桥身从未出过事故,足见它的坚固。如今没有行人通过了,已被列为省重点保护的文物。

20、东河、西河两道跨江傲立的彩虹,正载着赣州人通向幸福的彼岸。它们俯视着咆哮的江水,仰望着满天的星月,仿佛是城的两只巨臂,把城与祖国各地连起来。

21、“自太平桥起至板桥止……共计281洞。”到如今,纤道桥的桥孔虽己有所减少,但仍有261孔之多。这种纤道桥每隔二米半左右便设一桥墩,桥墩采用“一顺一丁”的方法铺砌,墩与墩之间用石梁并列搁成。有的石梁还微微拱起,以免断裂,同时也为纤道本身增添了弧线美。

22、绍兴古纤道上点缀着40余座风格各异、姿态各别的石桥。这是纤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中毓敏桥、融光桥、太平桥、迎恩桥、会龙桥和泾口大桥,在我国的桥梁建筑史上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如太平桥的石梁、石拱相结合,桥上可行人,桥下可背纤,宛然一座古代“立交桥”,从而在功能上满足了通航和行人多方面的需要,也在结构上收到了省工节料、造型美观的效果,为河网地区一桥多用的特有形式。

23、中环线上集中了天津的桥梁之“最最壮观的桥”一A里台立交桥,衔接东西,贯通南北,三层互通,气势磅礴;“最精美的桥”一中山门立交桥,尽管建筑面积有1.5万多平方米,却显得玲珑别致,如同一只斑斓的蝴蝶落在中环线上;“最高的桥”——普济河道立交桥,最高点达18米,桥下,南仓铁路编组站的16股铁路上,一列列火车,犹如穿梭;“最宽的桥”——盐陀桥,这东半环上唯一新建的跨河桥,简洁的线条使桥面更显宽阔;“最长的桥”一东兴路立交桥,1700米的桥身,飞越京山铁路,打通了一条南北隧道。

24、东河大桥很长,一眼望不到尽头,可并排行驶四辆卡车;桥很高,桥下各种车辆畅通无阻;人行道上,两排乳白色灯杆,草绿色灯罩,给人一种恬静、整洁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