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炖豆腐是我爸爸最拿手的菜了。
鲫鱼炖豆腐的味儿好,看相也好。淡黄色的油面子下,灰白色的鲫鱼浸在一乳一白色的汤里,雪白的豆腐、翠绿的葱花和蒜花散落其间,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鲫鱼炖豆腐的做法很简单:在锅内先把油烧热,然后把一条剖好洗净的.鲫鱼放进油里炸。等鱼炸至两面金黄的时候,加适量的汤再继续烧。等汤熟了变白了,就可以把切好的豆腐放进去了。盛汤的时候再撒上切好的葱花和蒜花。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鲫鱼炖豆腐就做好了。
吃鲫鱼炖豆腐时,我喜欢先咬一口豆腐,再喝一口鱼汤,然后再吃一些鱼肉。吃鲫鱼时,我还喜欢先把鱼泡泡从鱼肚子里夹出来吃掉,然后再吃其他部位。
有一次,由于我太心急,吃得太快,结果有一根鱼刺卡在我喉咙里,我弄了半天,又是喝醋,又是咽饭一团一的,好不容易才把鱼刺弄掉。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呀,看来以后吃鱼要小心了。
鲫鱼炖豆腐很有营养,我们要多吃。
春风吹遍万山绿的时候,我在文友的邀请下,又一次来到了江苏潥阳的天目湖,走进了碧波荡漾的天目湖畔,又一次品尝到了闻名遐迩的鳙鱼大鱼头。
在天目湖品味纯真的大鱼头,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天一清早,我是从镇江到达天目湖的。那时,天目湖的美丽还刚刚被人们所熟悉,它是在朦朦胧胧中被人们揭开了神秘面纱的,成为了一处旅游的风景名胜。那天我们是乘坐一条渔船游玩的,在碧绿清亮的湖面观看鲢鱼水面飞舞后又转了一圈,去了竹林深处探秘。游毕湖畔的几处风景点后,在文友带领下我们走进了湖畔一家小餐馆品尝大鱼头。
小餐馆的老板娘是位三十来岁的渔家妇女,打扮得有点时尚,像是城里下来的媳妇。她待客十分热情,一边给我们泡天目湖绿茶,一边介绍起天目湖的大鱼头。她说:“我是从小打渔出生的,从小在湖水中泡大,最了解天目湖中的鱼。这鳙鱼是天目湖的特种大鱼,尝口很好,我们这里最大的鱼有三十多斤重,最大的鱼头有十来斤重,可以白煮,也可以红烧,还可以用宜兴的紫砂碢炖大鱼头汤”。说着,她从厨房里捧出一个特大的新鲜大鱼头给我们看:“瞧,在我们这儿,炖大鱼头己成为游客们的最爱,它是天目湖的一道特色菜肴,你们要大一的还是要小一点的?”她眉宇间都扬着笑。文友听了说:“你大嫂也真是的,我的朋友们是从大上海来,挑个最大的吧。”她点点头笑着说:“好的,我关照厨房师傅挑个大的。”她一边说一边介绍起来:“这大鱼头是我们这里的珍宝。1982年10月间,有75国的驻华大使和夫人专程来到我们天目湖品尝大鱼头,天目湖的‘炒锅炖烩鱼头’,鲜美的鱼香令外国使者连呼ok……”在老板娘的娓娓介绍中,我第一次了解了天目湖大鱼头,第一次品味了汁浓肥美的鱼头大汤,那一天,我们亲历了“鳙鱼头味美,三载留余香”的快慰。
在天目湖,我还了解了天目湖鳙鱼的家珍。原来,天目湖的鳙鱼是我国四大著名的家鱼之一,它有胖头鱼、大头鱼、花鲢鱼等称谓,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鱼。天目湖鳙鱼身上的油不仅低脂肪,而且还有“脑黄金”之称谓。常吃鱼头能暖胃、益智、助记忆、抗衰老、润泽皮肤之功能,并且对心血管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当地农村流传着这样的赞美诗:“一个鱼头‘三钱参’,营养丰富美全身”,这是对天目湖鱼头具的丰富营养的赞美。
返沪以后,每当看到菜市场里鱼摊上的鱼时,我的心里总想着难以忘怀的天目湖的大鱼头,想着有朝一天能重游天目湖,再去品尝肉质鲜美的天目湖鳙鱼头。但由于杂事繁多,也只能舍去。春日里朋友的来电,像一枚石子投入了我久违了的心海,溅起了我心中喜悦的浪花。
我终于又到了天目湖畔,文友早早地等在那儿,我们握手欢言,多年不见,喜悦自不必说。湖畔,从各地来天目湖旅游的队伍源源不断,摇着小旗的导游正在举着喇叭介绍。今天的天目湖已经大变样了,昔日平静的湖畔又建起了幢幢小别墅,湖畔的农家乐和宾馆装潢得漂漂亮亮,原来野趣丛生的湖畔景象已变得热闹非凡。城里的游客们是专程赶来的,他们不仅来到湖畔畔吸氧休假,而且还美美地品尝喜欢的大鱼头。
我在文友的陪伴下,又乘船在湖中游览了一周,不仅观赏湖上风光,还观看了湖上养鱼人家的“鱼跃龙门”的群鱼表演,心中荡漾着美好的情缘。上岸后,又来到了一家“大鱼头农家馆”的小包房坐下,要了几杯天目湖绿茶,又像当年一样坐在窗口聊聊天。老板娘五十多岁,虽然脸上做过淡妆,但还是藏不下岁月留给她眉角上的鱼尾纹。她拿来了菜单,向我们介绍大鱼头的各种吃法,讲得我们馋得口水也快流出来了。听她的介绍和话音,我忽然觉得这女老板与我二十多年前天目湖见到的那位渔家女似乎相似,只是岁月的风霜把她的头发染老了一些。轻轻一打听,果然是真。于是,我们间的话也就投机多了,回忆、回顾、展望,谈得很有滋味。
聊谈中,我仰望这湖畔的农家馆,不仅面积很大,而且搂上搂下都有了时尚的新餐桌、屋内还有包房,是一幢像莫像样的充满活力的鱼头馆,老板娘甜甜地笑着,她干的鱼头事业真是红红火火。菜单上面写满了鱼头的特色菜肴,如鱼头炖豆腐、鱼头煨罗卜、鱼头粉丝煲、鱼头木耳笋汤、蘑菇鱼头汤,还引入了湘菜作的“剁椒大鱼头”。于是,文友和我们一行五人要了两个大鱼头,每个八斤重,一个是炖汤,一个是“剁椒鱼头”,另加几瓶啤酒。因为投缘,我们要求老扳娘在炖汤的过程中不仅要加点豆腐,还要加粉皮、木耳、笋片,搞个大合唱的鱼头汤。老板娘笑着说:“你们这个菜是新发明,我一定照办。”她又说:“炖一锅好汤,时间一般不少于2个小时。”我们既来之则安之,坐在窗口,悠悠然地眺望湖中闪着波光的晶亮亮的'水波,阳光普照,仿佛那满湖都是金子一般。凉风习习,真有一种人在画中,画在人中的诗意浓浓的感觉。
在天目湖吃大鱼头是一种快乐和享受,感受到的是一种特殊的修心养身和休闲。老板娘不仅会管理,还心灵手巧地亲自炒菜炖汤,她知道多少斤的鱼头要加多少水,炖出的鱼头汤才是浓浓的,才会像白色的乳汁一样,其中的豆腐、粉皮、木耳都会吸着鱼鲜,而且十分好吃。如果喜欢食辣的,还可以为同桌分开打汤汁,然后在食辣的汤里加上几颗干椒。不爱吃辣的,会加入一些糊椒粉或葱,也是香溢满口。吃过鱼头汤,再品“剁椒大鱼头”,会增添又一份快感。把大鱼头一劈两,放在锅里煮好,放入脸盆大的盘中,在上面铺一层红色的剁椒和葱花,好像是孔雀开屏一样,有色、有香、有味,吃起来美不可言。
天目湖的鱼头不仅有品相,而且好上口,不油不腻。品鱼头也有讲究在老板娘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品鱼的快乐:一品鱼唇,顿觉那鱼唇嫩滑肥美,轻轻一吻,美味顿驻心头;二品鱼脑,鱼脑滑溜溜的,似炖糊的白木耳一般,用小匙取来沾在舌头尖,似有一种美的温柔感;三是品腮帮,腮边上的“核桃肉”像核桃般大小,细嫩得似猪脑一般,淌在舌尖上美味无限;四是品刀骨,刀骨俗称鱼仙,在圆桌上还可以来一个传统的猜迷游戏,也会令人笑声四起的;五品鱼汤和作料,木耳、豆腐、粉丝等,都是鱼的鲜味。如果想补眼睛,把两只鱼眼晴吞下去,也有明目的功能,鱼头浑身都是宝。
品着鱼头,忽然想起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话:“鳙之美在头”。是的,这真是千真万确的。在品鱼时,如果不喜欢尝点辣味的,还可以用姜片和青葱清蒸后倒入一些醋,然后品味,那也是一道不可不尝的大菜,就像是西湖的醋鱼一样,又多像是天目湖的一湖碧水让人喜欢,是一道十分霸气的鱼头大菜。
品着天目湖的大鱼头汤和“剁椒鱼头”,我和朋友们都沉醉了,那不是酒醉,是鱼头的鲜美醉在了大家心头,长久地留着的芳香……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说到
顾部从沙文来。中午时分,托芳兰姑娘给我留下两盒菜,一盒饭。当时我刚吃完面条,所以,就不想再动筷子了。现在是午夜零点,这会儿,肚子在“咕噜噜”地叫唤着,突然就感到了阵阵饿意,于是赶紧将饭,菜取出,也不用微波炉加热,直接就大口大口地往嘴里边送。
都道周总最善厨艺,而“豆腐烩鱼”听顾部介绍,绝对是启平君的杰作。刚巧咱深夜吞食的佳肴里,就有这道久负盛名的经典。
我绝对够不上吃货的标准,但这河鲜的确做得非同一般。在你刚刚将饭盒开启,四周围就暗香荦荦,惹味牵肠;早就想写有关饮食方面的随笔,如今机会来了,双眸便细细地凝视起来,整段鱼色泽如雪,泛着淡淡的柔光;搛一星入嘴,新鲜嫩滑,细腻顺溜;我知道,剔除豆腐,葱节,姜片……纯粹意义上的鲜鱼块,是无法令我大快朵颐的,万般无奈之下,便也试着学起了“品味”。我有意放缓了咀嚼的节奏,却并没有出现丝毫的土腥气;相反,随着舌尖上味蕾的进一步释放,入口的'鲜鱼,只需轻轻一抿,那醇厚饱满的劲爽,带着隽永新奇的悠长,让你在普通人的饭桌上,充分地领略了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起我们对身边这个美好社会的深深热爱……
相信,肥美腴嫩的“豆腐烩鱼”,以后每次想起,齿颊间便有缕缕醉人的甘醇,在静静悠悠地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