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写泰国清迈的优美句子 正文

描写泰国清迈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09 20:40:58

泰国,对我来是一个新奇而神秘的地方。寒假,我和爸爸、妈妈乘坐的飞机,降落在泰国的第二大城市——清迈。第一次踏上泰国的土地,感觉非常温暖。妈妈告诉我:泰国是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原来如此。我们开始了温暖的泰国清迈之旅。

泰国被誉为“万佛之国”,清迈也不例外。走在清迈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寺庙建筑。我仔细观察:这些寺庙有宝塔形的、有穹庐形的、有圆锥形的、有折角形的,造型十分独特。有趣的是这些寺庙的颜色五彩缤纷、灿烂夺目,有红色的围墙、黑色的窗套、金色的琉璃、红绿的彩绘、黄白的帷幔、鎏金的装潢……在蓝天、白云、艳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大气与神秘。更有趣的是进寺庙有很多规矩,必须脱鞋,不能穿无袖的衣服,不能穿裙子和短裤等,以表示对佛祖的尊重。导游介绍,清迈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做过泰国的首都,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地之一,这些古老的寺庙,正是泰国灿烂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哇塞!真是太长见识了。泰国被誉为“大象之邦”,清迈的“大象营”驰名世界。清迈之旅,最有趣的当属“大象营”的'一日游了。那天早起,我们匆匆忙忙地吃了口早饭,便出发了。过了一座吊桥,我远远就看见成群结队的大象扬起鼻子,似乎在向我们招手。我买了一捆香蕉,走进大象园,所有大象都伸着长长的鼻子朝我要香蕉。爸爸说:“现在还不能喂,等会儿骑完大象才能喂”。我们上了等候台,许多大象争先恐后地想让我骑它,或许是因为我手里有香蕉的原因吧。驯象师牵过一头大象,先命令大象蹲下,然后让我一脚踩上大象的脊背,一脚用力一蹬,坐在了象背上的椅子居中的位置上,爸爸随后也坐了上来。大象逐渐站了起来,驼着我们慢慢向前走。走平地的时候,大象非常稳当。可是一到下坡,大象的身体抖动起来,我有一种要摔下来的感觉。我一会儿紧紧拽住爸爸的衣角,一会儿紧紧抓住爸爸的手。突然,大象好像和我们作对,抖得特别厉害。由于过度紧张,我一不小心把手里的香蕉掉到了地上,没想到,大象居然用鼻子捡起了香蕉,一口把香蕉塞到了嘴里,美美地吃了起来。看到大象这副贪吃的模样,我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一点儿也不觉得紧张了。

大象骑行结束之后,我和爸爸又去参观了小象训练营。小象相比大象更可爱、更有亲近感。它们都在大象妈妈的照顾下玩耍、吃东西,跟游客们互动。我和一位广东来的小女孩,一起给小象喂香蕉和草料,一名驯象师还让我们跟小象一起合影。开始,我还是有些害怕。可是,当我逐渐走近小象时,小象竟然用长长的鼻子把我一搂,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顿时让我没有了恐惧感。真是太好玩了!离开小象训练营,我还真舍不得这些可爱的小象呢!

这次泰国清迈之旅,是我最温暖、最快乐的一次旅程。我经历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进寺庙,第一次骑大象,第一次喂大象。美丽的清迈,绚丽的寺庙,可爱的大象,留在我美好的记忆中。

清迈位于泰国的北部,人们称其为“泰北玫瑰”,是三位友好的国王一齐建造起来的。清迈被古城墙包围着,是一个小城市。

古城里有许许多多的寺庙:清曼寺、双龙寺、契迪龙寺……它们有的在表面镀了金,上面还镶嵌着彩色的'宝石,阳光一照,金碧辉煌,闪闪发光。有的是用木头建造的,屋檐下挂着铃铛,风一吹,发出一阵阵轻脆的“叮铛”声,显得小城更加宁静了。

不管是僧人还是老百姓,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友善的微笑,这是一个好客的城市。

清迈也是大象的故乡,人们都爱护大象,为它们建起了一个个“保护营”。大象还会驮你淌过小河,走过树林;你也可以喂它一些香蕉、甘蔗。人爱大象,大象也爱人。

每天晚上这里都有夜市。夜市上有当地人在出售自己做的手工艺品,有让脚丫子痒痒的“小鱼疗”,当然还有丰富的清迈特色小吃。最可口的是菠萝饭:在半个菠萝做成的碗里,盛着满满的清迈香肠丁、多汁的菠萝丁、香喷喷的泰国香米饭……最诱人的是芒果糯米饭:粘粘的糯米加上香甜的芒果,现在想起来还让我直咽口水。夜市上还有一位老警察在唱邓丽君的《小城故事》。清迈是邓丽君最爱的地方,她把这首动听的歌永远地献给了清迈。

清迈原本是个宁静的小城,电影《泰囧》放映了之后,人们都一窝蜂似地涌到那里游玩,打破了她的宁静。希望下次去还能看到清迈安安静静的样子。

篇一:去你的旅行随笔

这本《去,你的旅行》的主题是“在路上”。作者辗转于世界各地,在旅途写的字会有一种不同的感觉,当我们在远离自己日常的地方,更容易找到真正的自己。我们开始逃离一座城市或者去另一座城市,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其实寄托于他人的总会是一场空,唯有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才真正属于自己。之前也看过电影和书籍,当异地恋莫名其妙分开的恋人,远渡重洋,通常也无法挽回曾经的彼此。但总能通过这种远行找到自己的模样。

每一个人都会对远方的场景充满憧憬,去过之后的怀念良久,即使过了很多年之后想起来仍然会热泪盈眶。那些远方的一粥一饭天空树木,即使再也不会故地重游,也都是曾经远游的证明。

几乎所有人在会对“在路上”抱有美好的期待,走着走着,会忽然明白一些道理,在剩下的时光里默默缅怀,在某一个瞬间突然会被触动心弦,泪流满面。有的人或许会觉得这只是一段新奇的人生体验罢了,并未有如此大的作用。是的,浪迹天涯的确并不一定比朝九晚五高贵、有质感。重要的是且行且思。

旅行,我们可以离开熟悉的城市,闯入陌生的世界,在一切未知的情况下,学会顺其自然和随遇而安。旅行,正如古文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那么大的世界里,让我们看清自己,不再做一只井底之蛙。旅行,让我们与不同的人擦肩或相识,因此世界就跳脱出原来的框架,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篇二:关于旅行的随笔

有那么一段时间,很喜欢看各种游记,看书的时候,会有一种置身于旅行之中的美好的错觉。曾经的游记类的畅销书——《不去会死》、《走吧,张小砚》都曾出现在我的书架之上。那时的我还是一个穷学生,一边感叹着作者的丰富旅行经历与强大而坚定的内心,一边畅想着多年后,经济上独立时,自己也可以如此般潇洒地用脚步丈量世界。这些书在我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种子的名字叫远方。

《去,你的旅行》这次再版,特意和之前的做了一下对比,其实改动并不大,增添了东京部分的美食纪录,多了一些参考信息。这也是最能帮助旅行者的部分。而朋友的序言部分调整了顺序,不再是在全书的开始部分,反而放到了后记之中,读到第一篇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作者的后记,惊讶于年龄不匹配,看到落款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第一版中作者朋友的序言。

一个人的人生要怎么度过归根结底是自己的事儿,人生不过一场求仁得仁的旅途。只要你觉得值得就好。有的人遇到爱的人时已经物是人非,只能感慨悲伤,不能回首;有的人,活在回忆里,不愿意醒来。但不管要等多久,不管我要等到多老,不管被生活如何打磨如何磨砺,我都希望自己依然能够对远方抱有热切的希望和憧憬。就像《去,你的旅行》中的行者,对于远方的追求永远不曾放弃。

作者写生活在上海似乎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有《花样年华》中的老石库门,也有路边温馨的小咖啡店,丰富的城市试图令每个人拥有属于自己的.归属感。作者的文字带有天然的温度,因为这本就是作者的所思所想啊。

这本书并不是作为旅行指南,来引导游客去哪个景点购物和吃饭,更多的是作者自己的生活记录,记录下旅行路上的思索和各自情愫甚至是人生的改变。或许旅行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在路上遇见自己,那个全新而又未知的自己。

篇三:旅行感悟随笔

生活在别处,则开启了国内的生活,各处的特有小店,福州,厦门,这些零零碎碎的生活,也在回顾时有特别不同的感觉,更有最后一部分,小镇风光,仿佛在路上,一切都是新的,都比你日常生活新鲜的多,而这些新鲜吸引着你,留住你,让你沉醉其中,于是,你一次又一次的投入这场旅行,即使,每次陪你的人不同,即使自己的生活感悟也不同,可是那些美景带给你的开怀,那种在路上的心情,那种不必讨好忍受的心情,也在释放着你。

而这个美丽的世界,这个有新奇发现的世界,也让你不由自主的想要去看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仅仅这几个字就带动了多少人旅行的心情,而这些风景,也会一直留在你的生命里,让你时刻回味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而作者的这本书真的很不错,又文艺,又有景,更有一些作为同龄人可以懂的烦恼。相信不管是在路上,还是在家里,你都会特别喜欢这本书的。

粗略翻完这本书,不由得想起少女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自己。那时候明明过得家和如意,却看雨是愁,赏花是怨,以为学着颦儿蹙眉便是和寻常人不同的美人儿,其实呢,那段时光过去之后,捡起来回忆时难免脸红,只能用矫情二字来评点。

大概是不少女了,所以觉得这本书就像是碎碎念,文艺的词语和句子组合在一起,看似是华美的篇章,实际上有些空洞,大概是为了美,骨骼过于纤细了吧。不是一本旅行攻略,只是作者在各个城市各个地方经历的人和事所产生的句子。也不能完全算心情随笔,介于两者之间,稍稍有那么一点尴尬。

篇四:旅行的意义

拿到这本以旅游为名的书时,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各路的风景,然而,与其说是作者的游玩,不如说作者的感情回顾之旅,从武汉到上海,从悉尼到东京,路上的见闻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关于一段感情的感悟,有些地方甚至是再次来到,物是人非,故地重游,心境已不同,但是那些美好,那些情感,也值得和这些美景一起封藏,而这由情入景,由景入情,也不知道看的是景还是情。

这也许是不同于其他旅游书的地方,不按照时间顺序,也不按照地理顺序,按照的是作者的十年心路历程,上海,作为起点和终点,这十来的奔波,这有酸有甜的生活,而从毕业找工作,到整日租房子,乃至武汉买房,上海,在作者眼里早已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由上海开头,引出了之后绕着地球走半周。

第一站是悉尼,一个有文化古韵的地方,除了悉尼歌剧院,更有大海,海滩,海鸥,以及属于在外地特有的感触,还好,在悉尼也有朋友做伴,也有曾经的恋人苏的陪伴,还有一路值得去玩的文艺场所,以及好吃的店的地址,不得不说作者的用心,可以跟着他的脚步,走完这段异国之旅。

由悉尼又去了墨尔本,东京,西贡。首尔,台北,这一路路都是特有的景致,是墨尔本的畅快,东京的时尚,西贡的安定,首尔的年轻,以及台北的严谨,曼谷的传奇,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而这些一路上的男男女女,这环境,这安逸,也完成了旅行途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些风景,或许你也在别的书里见到,但是在这本书里,给你不一样的感触,正如每个城市给一个人的意义也不同。

而一杯咖啡,一家烤肉,在不同的城市里,也有着不同的感觉,在这个地方喝的是这种咖啡,嗯,很好喝,到另外一个地方,也许又是不同的咖啡不同的感觉。就算咖啡一样,在路上的感觉也会不一样。

篇五:旅行体会随笔

最近,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漂亮书,那就是阿Sam的作品《去,你的旅行》。说这书漂亮得从三个方面说起,第一是装帧漂亮,第二是照片漂亮,第三是文字漂亮。

先说第一:书的护封设计成浅灰底色,上面配了几幅深颜色的国外风情照片,浓淡相宜。另有一溜橙色,上面印着文字。一部分护封折入封面,一下子看不全上面所有信息,留了个小悬念。拉开一看方知上面印着作者简介等等。护封上色彩搭配素雅大方,令人赏心悦目,上乘。

再说第二:这本书是借旅游说事,涉及吃喝玩乐,要说那些场合生花妙笔总不如照相机“咔嚓”,于是这本不到三百页的书中有九十多幅彩色照片,让人大饱眼福。上海、悉尼、墨尔本、东京、西贡、芽庄、首尔、台北、曼谷、清迈、北京、厦门、福州、香格里拉、丽江、新加坡、阿德莱德、武汉等国内外十八个城市,大场面小特写均有可圈可点之处,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可以说,如果碰上一个懒得读文而喜欢看图的人,也一定爱不释手地专门挑里面照片看。譬如东京照片共有十八张,第一张上有两名穿了藏青色工衣的女孩子,站在路边打电话,笑容满面,后面却是几张像关于“悬赏通缉”的告示。想来这些元素不是随便套在镜头里的。第十八张是在一条大街上,两位神情庄重的骑警昂然骑在高头大马上,好像在巡逻。大盖帽上很怪异地缀着一朵红花,马鞍垫上印着“警视厅”。楼房上有索尼公司广告,路边有“消火栓”牌子。哦,这确系是东京大街一景,可是没见过,开眼。这本书里国内照片也同样拍得出彩,譬如上海照片不见陆家嘴城隍庙,却见晨光微明,高楼俯瞰,狭窄马路上早起的人……。这里分明听到作者一声叹息。总之,这本书里所有照片都可以写出一篇文章来。

但是《去,你的旅行》不是摄影作品集,重点还是文字。所以就说到第三:文字漂亮。阿Sam虽然是80后,笔端下味儿却既深沉又清寂。这本书第一章从上海写起,提到常德路上张爱玲住过的公寓,张爱玲这位旷世才女是鲁迅都佩服她的。阿Sam在张爱玲住过的公寓门口留连忘返,思绪飘然飞到民国年间。他说欢喜上海就是从张爱玲开始的。阿Sam又喜欢邓丽君。白岩松说过,邓丽君的声音能让全世界的华人安静下来。邓丽君去世的城市是泰国清迈,阿Sam就记住并去了清迈。他仔细地描写了那里的风土人情并动员“邓丽群的粉丝一定要到这里来看看。”阿Sam心中偶像是张爱玲邓丽君这些人物,他的文字就自然不俗。如何不俗?还是留给读者看了之后各抒己见。这本书介绍旅游,但不是鼓吹单枪匹马苦行僧一样长途跋涉,那样不免太过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