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1、教材简介
本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我制定了本科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汉字, 掌握多音字“处、稍”的意义和用法。
2).快速默读课文, 围绕蚂蚁队长的言行找出关键信息, 说一说你喜欢蚂蚁队长的理由。
3).学习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平等待人、关爱弱者的美好品质。
3、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汉字。
2).快速默读课文, 围绕蚂蚁队长的言行找出关键信息, 说一说你喜欢蚂蚁队长的理由。
4、教学难点:
学习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平等待人、关爱弱者的美好品质。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是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是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分角色朗读、合作交流、谈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将分以下几个方面涉及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平时见过蚂蚁吗?谁能把你见到的蚂蚁的样子或蚂蚁的一次活动说一说?(课件出示1)蚂蚁图片。
2.讲故事导入课题。
3.板书课题.一块奶酪(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一块奶酪)
二、听读感知
1.听范读, 画出生字词, 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想一想:蚂蚁们做了什么事?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陌生的词句。
三、生字认读, 读准字音
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 有些还比较难, 不知道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给大家领读一下。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领读。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宣布 诱人 舔一下 强大 犯罪 禁令
处罚 稍息 犹豫 跺脚 聚集 毅力
3.去掉拼音, 小组同学进行“蚂蚁搬食物”的`活动。
4.读生字, 随机点击小蚂蚁把食物搬回家。
四、了解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1.学生根据阅读成果填空。
课文主要写_______指挥小蚂蚁们_______时, 一块_______引发了一阵风波。
2.出示问题, 小组根据问题研读课文。
(1)蚂蚁队长公布了什么纪律?
(2)蚂蚁队长遇到了什么难题?
(3)蚂蚁队长是如何处理难题的?
(4)最后的结果怎样?
五、严明纪律
1.蚂蚁队长公布了什么纪律?
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蚂蚁的纪律严明?
预设:只许出力, 不许偷嘴。谁偷了嘴, 就要受到处罚。
2.情景展示:“要是偷嘴的是您呢?”“照样要受惩罚。”这段对话说明什么?
预设: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3.随文识字:掌握多音字“处”。
4.朗读课文, 小组演一演蚂蚁宣布纪律的情节。
六、遇到难题
1.蚂蚁队长遇到了什么难题?
画一画, 读一读, 读出蚂蚁队长的为难。
2.读句子:“丢掉, 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 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说一说你的理解。
预设:怕浪费, 又怕违反禁令。
3.小组交流:如果你是蚂蚁队长, 此时你会怎么做?
学生自由发言。
4.遇到这样的难题, 队长是怎样做的呢?
(1)学生朗读队长让大家休息的句子, 明白大家放下奶酪, 却不走开的原因是因为大家都惦记这“奶酪渣”。
(2)学生朗读队长让大家到草丛中休息的句子, 揣摩队长的心意:他想干什么?
预设:队长想吃掉“奶酪渣”, 又不想让大家说他违反纪律。
5.随文识字:掌握汉字“稍”的意义和用法。
6.学生朗读蚂蚁队长让大家回来的句子, 想一想:蚂蚁队长想干什么?
抓住重点体会蚂蚁队长的做法。
命令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 不仅体现了队长爱惜粮食, 还能看出队长爱护幼小的美好品质, 更重要的是队长没有违反纪律。
7.想一想, 为什么大家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预设:蚂蚁队长爱护幼小、遵守纪律的精神, 让小蚂蚁们受到鼓舞。
七、拓展延伸
1.你喜欢蚂蚁队长吗?从蚂蚁队长的行为中, 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蚂蚁队长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2.生活中你还见过像蚂蚁队长一样的人吗?
学生自由交流。
3.想一想:当奶酪成功搬进洞里后, 大家会对蚂蚁队长说什么呢?
学生小组交流后发言。
《一块奶酪》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介
本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我制定了本科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汉字,掌握多音字“处、稍”的意义和用法。
2)、快速默读课文,围绕蚂蚁队长的言行找出关键信息,说一说你喜欢蚂蚁队长的理由。
3)、学习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平等待人、关爱弱者的美好品质。
3、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汉字。
2)、快速默读课文,围绕蚂蚁队长的言行找出关键信息,说一说你喜欢蚂蚁队长的理由。
4、教学难点:
学习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平等待人、关爱弱者的美好品质。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是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是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分角色朗读、合作交流、谈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将分以下几个方面涉及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平时见过蚂蚁吗?谁能把你见到的蚂蚁的样子或蚂蚁的一次活动说一说?(课件出示1)蚂蚁图片。
2、讲故事导入课题。
3、板书课题、一块奶酪(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一块奶酪)
二)、听读感知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想一想:蚂蚁们做了什么事?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陌生的词句。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有些还比较难,不知道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给大家领读一下。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领读。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宣布 诱人 舔一下 强大 犯罪 禁令
处罚 稍息 犹豫 跺脚 聚集 毅力
3、去掉拼音,小组同学进行“蚂蚁搬食物”的活动。
4、读生字,随机点击小蚂蚁把食物搬回家。
四)、了解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1、学生根据阅读成果填空。
课文主要写_______指挥小蚂蚁们_______时,一块_______引发了一阵风波。
2、出示问题,小组根据问题研读课文。
(1)蚂蚁队长公布了什么纪律?
(2)蚂蚁队长遇到了什么难题?
(3)蚂蚁队长是如何处理难题的?
(4)最后的结果怎样?
五)、严明纪律
1、蚂蚁队长公布了什么纪律?
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蚂蚁的纪律严明?
预设: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
2、情景展示:“要是偷嘴的是您呢?”“照样要受惩罚。”这段对话说明什么?
预设: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3、随文识字:掌握多音字“处”。
4、朗读课文,小组演一演蚂蚁宣布纪律的情节。
六)、遇到难题
1、蚂蚁队长遇到了什么难题?
画一画,读一读,读出蚂蚁队长的为难。
2、读句子:“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说一说你的理解。
预设:怕浪费,又怕违反禁令。
3、小组交流:如果你是蚂蚁队长,此时你会怎么做?
学生自由发言。
4、遇到这样的难题,队长是怎样做的呢?
(1)学生朗读队长让大家休息的句子,明白大家放下奶酪,却不走开的原因是因为大家都惦记这“奶酪渣”。
(2)学生朗读队长让大家到草丛中休息的句子,揣摩队长的心意:他想干什么?
预设:队长想吃掉“奶酪渣”,又不想让大家说他违反纪律。
5、随文识字:掌握汉字“稍”的意义和用法。
6、学生朗读蚂蚁队长让大家回来的句子,想一想:蚂蚁队长想干什么?
抓住重点体会蚂蚁队长的做法。
命令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不仅体现了队长爱惜粮食,还能看出队长爱护幼小的美好品质,更重要的是队长没有违反纪律。
7、想一想,为什么大家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预设:蚂蚁队长爱护幼小、遵守纪律的精神,让小蚂蚁们受到鼓舞。
七)、拓展延伸
1、你喜欢蚂蚁队长吗?从蚂蚁队长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蚂蚁队长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2、生活中你还见过像蚂蚁队长一样的人吗?
学生自由交流。
3、想一想:当奶酪成功搬进洞里后,大家会对蚂蚁队长说什么呢?
学生小组交流后发言。
《一块奶酪》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本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课文记叙了蚂蚁队长带领蚂蚁搬运食物,把一小块掉了的奶酪让给最小的蚂蚁吃,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诱、舔”等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稍”,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快速默读课文,围绕蚂蚁队长的言行找出关键信息,说一说你喜欢蚂蚁队长的理由。
过程与方法:
1、分角色课文,感受语言的有趣。
2、默读课文,体会主人公美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2个汉字;快速默读课文,围绕蚂蚁队长的言行找出关键信息,说一说你喜欢蚂蚁队长的理由。
难点:学习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平等待人、关爱弱者的美好品质。学习简单创编童话的`方法。
突破方法: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为什么喜欢蚂蚁队,然后抓住“多强的纪律性”这一关键点,借助角色朗读、换位思考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蚂蚁们的情感世界,最终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四、说教法
课文的语言生动有趣,适于分角色朗读的训练,所以,教学本课主要让学生分角色地朗读,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读中引领学生走进蚂蚁们的情感世界,最终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五、说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读为主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法,指导朗读法。自读自悟,说、思、读结合。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猜童话。
同学们看到课件上的两个字,你们能正确而洪亮的喊出他的名字吗?你们喜欢童话吗?你们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接下来就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一起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去感受那里的妙不可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童话导入,乘着想象的翅膀,一起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去感受童话的神奇有趣,激发了他们的阅读期待,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堂。】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宣布、处罚、诱人、舔一下、强大、犯错、禁令、稍息、犹豫、跺脚、聚拢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预习能力,通过检查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获得对文本的初步感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探究文本的过程。】
3、通过预习你有那些解决不了的问题?
【新课程标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通过预习,你还哪些疑惑?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蚂蚁队长为什么不吃?小蚂蚁们为什么干劲十足?……”
然而,仅仅让孩子们提问,没有归纳是不行的。因为孩子们的问题可能是五花八门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把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归纳、提炼出来,动态地生成新的教学问题。这样既可以激发起学文兴趣,了解学生的关注点,教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惑,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说一说,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关于蚂蚁队长动作和语言描写的句子。走进蚂蚁队长的内心,体会蚂蚁队长的品质。】
(四)情景对话
(1)、队长,你那么想吃奶酪,为什么不吃?
(2)小蚂蚁,当你吃到奶酪渣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想对蚂蚁队长说什么?
(3)队长,你想对小蚂蚁说什么?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力求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理解和感受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对课文重点的浓缩,展示了课文的核心内容及主旨,力求清晰明了呈现课堂内容,深化课堂教学。本课板书设计我通过抓主人公的品质板书,引领学生走进蚂蚁们的情感世界,最终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一块奶酪
搬运奶酪
掉了一小块 严于律己 关爱幼小
命令最小的吃
以上仅是我对这节课的初步设想,当然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会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课文内容分析:
《一块奶酪》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情节生动、富有悬念的童话故事:蚂蚁队长召集小蚂蚁们搬运奶酪时,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最终蚂蚁队长战胜了自己想偷嘴的心理,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了奶酪渣。
本课共有13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第1-3自然段写蚂蚁队长庄严宣布纪律,大家开始搬运粮食。第4-12自然段写蚂蚁队长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他战胜自己内心偷嘴的念头,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那块奶酪渣,做到了以身作则。第13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结果:大家干活劲头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了。
课文对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心理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对小蚂蚁们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也从侧面烘托了蚂蚁队长的形象。
学情分析:
进入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读书时能做到不指读、不唱读。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不懂就要问》《听听,秋的声音》《那一定会很好》三篇略读课文,对略读课文的学习已有初步实践,了解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基本掌握默读的方法,初步具备独立默读的能力,能做到边默读边思考,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能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2.能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学难点:
能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
1.板书课题,齐读。提问:二年级时,我们学过哪个关于奶酪的故事?
是啊,在《狐狸分奶酪》这个故事里,为了从小熊兄弟的手里骗走这块美味的奶酪,狐狸可真是费尽心机哪!
2.教师引导:奶酪的味道到底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品味品味吧。
出示句子:
①奶酪多诱(yòu)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tǎng)口水。
②他低下头,嗅(xiù)嗅那点儿奶酪渣子,味道真香!
指导学生朗读,感受奶酪的美味。
3.设疑激趣:看到这么香的奶酪,小蚂蚁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要求,自学课文。
(1)教师引导: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正文前面有一段学习提示,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看看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
(2)关注学习提示,明确自学要求:
第一遍,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第二遍,完成“学习提示”的第一项要求: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按要求自学。
2.学习字词。
(1)认读含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宣(xuān)布 诱(yòu)人 犹豫(yù) 跺(duò)脚
处(ch?)罚 稍(shào)息
①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tiǎn)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yì)力,多强(qiáng)的纪律性啊!
②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fàn)不许偷嘴的禁(jìn)令。怎么办呢?
③当他们重新聚(jù)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2)小组交流,自主识记生字。
如:熟字加一加:诱=言字旁+秀;跺=足字旁+朵;等等。
(3)多音字“处”“稍”据词定音。
出示“处”字两种读音的字典义项,引导学生发现:“处”在“处罚、处理”等词语中读chǔ;在“别处、到处”等词语中读chù。
强调“稍”在“稍息”中读shào,在其他词语中都读shāo。
3.梳理故事内容。
(1)问题引导,简述大意。
教师提问:故事主要写谁?他们在干什么?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问题,并把答案串成故事大意:蚂蚁队长带领小蚂蚁们把一块奶酪搬进洞里。
(2)事件梳理,细化内容。
①默读思考。在搬运奶酪的过程中,蚂蚁队长做了哪些事情?
②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梳理。
起因:宣布禁令。
经过:发现奶酪;拽掉奶酪一角;支开同伴;命令最小的蚂蚁吃奶酪渣。
结果:干活劲头更足,奶酪很快搬进洞里。
(3)自主练说,全班交流。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每部分的内容串连起来,说清楚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角色表演,体会心理
1.师生合作表演课文第1-3自然段。
(1)师生合作表演。
请一名学生扮演蚂蚁队长,一名学生扮演小蚂蚁,其余学生扮演其他蚂蚁,教师读旁白。
(2)师生共同评议。
引导学生从文中画出相应依据,从语气、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评价。
(3)根据评议再次表演。
2.学生自主表演课文第4-13自然段。
(1)小组合作表演。
①从文中画出提示语气、动作、神态的词句。
②分角色表演。
③从语气、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评议、修改,再表演。
(2)上台展示表演。
请一至两组学生上台展示表演,其他小组学生欣赏评议。
3.教师采访,各抒心声。
教师采访时,适时出示相应语段,学生根据扮演的角色说说内心想法。
四、聚焦人物,交流品评
1.教师出示学习提示第二项要求:说一说,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
2.学生简要交流对蚂蚁队长的评价。
预设一:我喜欢蚂蚁队长,因为尽管他很想吃奶酪渣,还是以身作则,遵守不贪嘴的禁令。
预设二:我喜欢蚂蚁队长,因为他爱护弱小,让最小的蚂蚁吃掉美味的奶酪渣。
预设三:我不喜欢蚂蚁队长,因为他发布指令时过于威严,不够亲切。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词句,借以佐证自己的评价,教师提示学生可重点关注蚂蚁队长的言行和内心活动。
4.学生交流,阐述理由。
五、小结学法,推荐阅读
1.小结学法。
教师提示:学习童话故事,可以根据角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通过角色表演来体会人物内心,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2.推荐阅读。
一本无人翻阅的书,因为一只小小蚂蚁的到来,而让整本书里的文字全都变成了会走路的字,走进王一梅的童话《书本里的蚂蚁》,你会发现一只另类的蚂蚁,一个崭新的世界。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