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金色的艾绒优美的句子 正文

金色的艾绒优美的句子

时间:2025-05-05 21:39:41

后来长大了,又学了中医专业,所以对艾叶更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感情。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

南方人端午时除了插艾,还会插菖蒲。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艾草还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艾糍粑。就是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红豆沙、绿豆沙及白糖、蜜枣等馅料,再将之蒸熟即可。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至今还会在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辛温、味苦,入脾、肝、肾经。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现在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

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草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民间用艾草治病的土方、验方更是枚不胜举。比如:艾草加姜可治风寒感冒、关节病、类风湿、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又如:艾草加红花可改善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手脚麻或瘀血。再如:艾草泡脚加盐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喉痛、气躁心烦、上火下寒、脚腿肿胀。艾草加花椒2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温疹。等等。

而今,又是一年端午节。这飘荡了几千年的艾香,还是那样浓郁,那样绵长。

外婆离开我们有三年了,每到清明节和过年的时候,我都特别想念她,也想念外婆亲手做的艾草青团。

一把普普通通的艾草,一袋普普通通的糯米粉,在外婆的`手里捏来揉去, 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我从小就听人赞叹:“你外婆神了,说甜就甜,说咸就咸,豆沙馅的香千里,红烧肉丁的满口鲜。”

和蔼可亲的外婆广结善缘,无论是街坊邻里,亲戚朋友,只要是认识的人,个个有求必应,看着人乐颠颠的拿走了青团,不光是别人高兴,外婆心里更是乐开了花。滆湖边小村左邻右舍的厨房里,都放着外婆心灵手巧的劳作——艾草青团。

每次做青团,外婆都要提前一年去田野里采摘新鲜的艾草。回到家后,用清水洗净,放在开水里焯一下,然后用塑料袋装好,放入冰箱冷冻。这样,一旦我这个小馋猫想吃,外婆就立刻动工,从冰箱里拿出了艾草,在室温下解冻。最令我兴奋的是外婆用艾草将米粉神奇的染成绿色。一团暗绿色的艾草在外婆的手中反复揉搓,按压,绿色的汁液缓缓流了出来,外婆将汁液倒入米粉,用那宽厚的大手使劲的揉捏,面团被染成了绿色。外婆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豆沙,将面团分割成无数个小团,外婆娴熟的将小球一压,捞一勺豆沙,放入小团里,包起来,反复制作,最后,在蒸笼上铺一层手绢,将这小巧玲珑的青团放进去,15分钟,打开蒸笼,热气飘散后,一个个翠绿色的小团子在我的眼前,微微的透明,我咬上一口,这仿佛是神仙吃的,太美味了,富有弹性却毫不黏牙,我满足的笑了起来,外婆看着我吃得香,也高兴地笑了。

外婆心灵手巧,会做很多美食,比如糍粑、年糕、汤团等等,可我最喜欢的还是艾草青团,妈妈说这就是外婆的味道,爱的味道。我会永远怀念外婆的味道,记住外婆对我的爱,让这种爱的味道陪伴着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