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纳木错湖优美句子 正文

纳木错湖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06 06:23:30

我在西藏工作多年,曾先后两次到海拔5000多米的念青唐古拉山那根拉山口,从高处远远看到纳木错湖,像一块巨大的通灵宝镜静静地卧在蓝天白云之下,心中充满了神奇和向往。

车子沿着曲折山路,左转右拐,盘旋而下,直到山坡下纳木错扑入了眼帘。到了湖边,才真切感受到纳木错的神奇。

我兴奋地在湖边走着,伫立着,细细观赏湖面,近岸处,湖水清澈见底,偶尔能见到鱼在水里游动跳跃;远一点,浅蓝色的湖水泛着珍珠似的浪花;再远一点,水天交际处,湖水蓝得格外纯粹,如雨后初晴的天空,又如光滑莹润的宝石。

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湖面海拔4718米,湖水悬在空中,形成一个美妙的“天湖”的美名。在晴好的天气,纳木错湖呈现出蓝白相间之色。蓝的天伴有漫天变化着不断滚动的白云,是那么的透亮。随着微风吹动,湖面卷起层层浪花,浪花犹如人的呼吸,有节奏地曼妙地向远处推进。水天相融,浑然一体,似有身临仙境之感。处于水天之间的,还有连绵不断的念青唐古拉山皑皑白雪,好似白色盔甲,宛若勇敢的.卫士守护着这颗冰川上的明珠。

这如海水的蓝与洁净的白相间相融,也在雪域高原编织出神奇的传说。相传,纳木错是帝释天的女儿,与念青唐古拉山结为伉俪,相依为命。念青唐古拉山在北方诸神灵中最具权威,拥有广大无边的北方疆域和丰富的财宝。念青唐古拉山神化为凡人相貌,着一身白色绸缎,头戴白色盔甲,骑着白马,右手高举马鞭,左手拿着念珠;纳木错骑着飞龙,腾云驾雾,右手持龙头禅杖,左手拿着佛镜。马龙相亲相爱,相伴飞腾。这是多么富有想象力的神话故事。

沿湖岸行走,看到两块巨石兀立面前,名为迎宾石。不远处两堆碎石上插满大小不同颜色的经幡迎风飘扬,表达广大信徒对神湖的敬仰。湖中有三个小岛屿立于蓝湖之中,民间传说那是佛的化身。很久以前,藏传佛教的高僧,曾到湖上修习密宗要法,认为是胜乐金刚的道场,并创立藏历羊年设坛大兴法会。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转湖念经十万次,其福无量。所以每到羊年,僧俗信徒不惜长途跋涉,前往转湖一次就感到心满意足,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和幸福。纳木错神湖名气很大,具有很高的神圣性,是善男信女朝圣必去之地。从古至今,中外香客纷至沓来,不惜长途跋涉,虔诚顶礼膜拜,一面用手捻珠,一面口中念念有词,绕湖转经,磕长头。

纳木错湖从东岸到西岸全长70多千米,由南岸到北岸宽30多千米,200多千米长的湖岸,有的人甚至要好几个月才磕完一圈。信徒们磕累了或到天黑自己记下记号,第二天继续往前磕。我两次去纳木错,都是深秋,高原气候已经寒意逼人。我看到许多信徒穿得很单薄,磕得大汗淋漓,有的磕得头破血流。有一个男孩只有七八岁,额头和膝盖都磕破流着血。我劝他把受伤的地方包扎好再磕,他幼稚黑红的脸蛋上,闪着黑豆似的眼睛,看着我点了点头,似乎明白我的意思,但又一往无前地磕了起来。那种虔诚到忘我的精神,让人难以想象,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纳木错湖边还有五个半岛,从不同的方位凸立湖面。扎西半岛最大,岩洞里常年住着很多在此修行转经的喇嘛,全靠藏民众供养生活。岛上林立很多石柱石峰,似象鼻,如人形,像松柏等多姿多态。岛上还分布很多形状各异的溶洞,且各有其名,诸如量身洞、阴阳洞、合掌洞、善恶洞等,各有其意。藏传佛教认为,一个人做善事还是做恶事,上天会知道的。无论何人,只要行得正就能从每个洞中穿过,反之就要反省自己的言行,这是佛祖的警示。

纳木错湖,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盆地,后因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湖水退缩,湖面逐渐缩减而形成如今的神湖美景。由于湖水的滋润,湖滨草原水草丰美,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初夏,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湖泊周围常有狗熊、野牦牛、野驴、岩羊、狐狸、旱獭等野生动物栖居。湖中盛产高原的细鳞鱼和无鳞鱼类。湖区山坡上还产虫草、贝母、雪莲等名贵药材。

身在神湖的美景中,深感大自然造化之绝妙。山与水相依相融,冰雪消融,滋润湖水;湖水又像慈母,养育了湖畔绿茵茵的丰美草场。触动我们心灵的还是这片美丽神奇的湖水,荡涤着人们的心灵,使雪域高原孕育出这块蓝白相间的通灵宝镜,留下大自然神奇之美。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利用十天时间,一起游览了雪域高原西藏。我们从郑州乘坐上“上海—拉萨”的特快列车,经过两天一夜41个小时的长途旅行,才到达了雪域圣城拉萨。中途穿越了巍峨的昆仑山和唐古拉山,经过神秘的可可西里,见到了可爱的藏羚羊,欣赏了壮美的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和西藏“神湖”错那湖,见证了祖国壮美河山的博大。

纳木错是我们西藏旅行的第三站。早晨8:00,我们从拉萨出发,经过四个小时的乘车,才到达纳木错。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她位于西藏当雄县境内,湖面海拔4718米,面积19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远远地,好像在天际的尽头,我就看到了蔚蓝、雄美、壮阔的纳木错湖。徜徉于绵延的念青唐古拉山脚下,使我感觉到纳木错湖更平添了几分豪气,彰显其摩天接云的天湖本色。

站在平静而又壮阔的圣湖面前,我感觉到了自身的渺小。看到远处天际尽头的蓝天、白云、雪山,我感到纳木错就是高原上一位安静休憩的美丽少女,念青唐古拉山就是她的保护神。纳木错是博大广阔的,同时又是温柔恬静的。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峰形各异,雄姿勃发。尽处的纳木错湖,蓝宝石一样的湖水,像无边锦缎一样直铺雪山脚下。白色的雪山、绿色的草原、天蓝的圣湖,好像是一幅精心构思的巨幅油画,壮美异常。

面对纳木错,我深感语言的苍白。就像诗人李白所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又像诗人陶渊明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站在纳木错湖边,她的美,已经征服了我,我已被她的美深深感动。我真想变成一只苍鹰,永远翱翔在圣湖之上。因为我相信,能够在纳木错湖上翱翔的鹰,一定是自由的、快乐的、无拘无束的。

啊,圣湖—纳木错,西域高原的女神!在这片圣洁的净土上,你已生息了几百万、几千万年了吧?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是你见证了喜马拉雅山的崛起,也是你见证了雪域高原的成长,而你却依然安静地依卧在念青唐古拉山脚下,等待着下一个轮回……

西藏纳木错景点的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拉萨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

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纳木错的最大深度为33米,但最近两年对湖泊的重新测量发现,纳木错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纳木错"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纳木错在北纬30°30′至30°35′和东经90°16′至91°03′之间。位于藏北高原的东南部,西藏自治区的中部,拉萨市区划的西北边界上和其以北的当雄县和那曲地区东南边界班戈县之间,距离拉萨240公里。约有五分之三的湖面在那曲地区的班戈县内,五分之二的湖面在拉萨市的当雄县内。纳木错向南距拉萨市区约100千米。纳木错湖南边和东边是高峻的冈底斯山脉和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北边是起伏较小的藏北高原丘陵,整个区域形成了一个封闭性较好的内流区域。

纳木错南面有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侧有高原丘陵和广阔的湖滨。它的东南部是直插云宵,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倚偎着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

相传"纳木措是帝释天的女儿,念青唐古拉的妻子"。它们的造像分别为:念青唐古拉--头戴盔甲、右手举着马鞭、左手拿着念珠,骑白马;纳木错--腾云驾雾地骑着飞龙、右手持龙头禅杖、左手拿佛镜。念青唐古拉山在北方诸神灵中最具权威,它拥有广大无边的北方疆域和丰富的财宝。

在西藏古老的神话里,在苯教或藏传佛教的万神殿中,在当地牧羊人和狩猎者的民歌和传说里,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措不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圣湖,而且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和夫妇。念青唐古拉山因纳木措的衬托而显得更加英俊挺拔,纳木措因为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绮丽动人。

在纳木措北岸约30公里处有一座山叫保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遥遥相望。当年威严峻拔的保吉山常与念青唐古拉山的`爱妻--纳木措窃窃私语、缠缠绵绵。生下一个儿子--唐拉札杰。保吉山和纳木措为了不让念青唐古拉山发现唐拉扎杰,把唐拉札杰藏在保吉山以西约6公里处的大坝。奇怪的是,纳木措以北地区无论从什么角度都能目睹念青唐古拉山的尊容,可就是站在唐拉札杰山看不到念青唐古拉山。

尽管唐拉札杰没有被念青唐古拉看到,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次它们正在幽会时念青唐古拉发现了自己的妻子与保吉山私通保吉山正欲拔腿北逃,念青唐古拉的长刀砍断了它的双腿,保吉山从此再也无法站立了。

雪顿节,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藏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是藏语音译,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

纳木错(Namucuo)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中国第二大咸水湖。又称腾格里海,腾格里湖。藏语“纳木”,是“天”的意思,“错”是湖,纳木错意即“天湖”。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以北当雄、班戈县间。湖面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40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一大湖。海拔4718米。湖水矿化度1.7克/升,属微咸水湖。湖水湛蓝清澈,水深30余米。湖中有石质岩岛3个,岸壁陡峭,石骨峥嵘。东南部有半岛伸入水中,岩性属石灰岩,久经溶蚀,形成高原岩溶地貌。主要类型有石林、溶洞、天生桥等。纳木错的水源补给主要靠念青唐古拉山和低山丘陵的冰雪融水,沿湖有众多大小河溪注入,其中较大的有则曲、昂曲、打尔古藏布、罗萨河等。冬季补给来源中断,湖面大为缩小。每年10月下旬湖水开始结冰,至次年5月始消融殆尽,冰期为半年左右。湖水在封冻期间,人畜可履冰行走。纳木错属于断层凹陷湖。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时,这里发生强烈断裂凹陷,周围山地河川泄入,形成了开阔而较深的湖泊。进入第四纪后,随着整个青藏高原的隆升,气候变干,湖面大为缩小。现在,该湖的外围,还保留着三条清晰的古湖岸线,其中最高一层已超过今湖面约80米。纳木错鱼类资源甚丰,每当风和日丽之际,湖平似镜,可见到成群的鱼类在水中嬉游,主要鱼类为细鳞鱼和无鳞鱼。夏季,湖岛和滨岸浅滩上,还有大量赤麻鸭、鱼鸥、鸬鹚等候鸟在此栖息和越夏。湖泊四周有丰美的水草,是藏北优良的牧场之一。湖内蕴藏着丰富的食盐、碱、芒硝等资源,可供开发和利用

纳木错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现存的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

纳木错,是藏语“天湖”的意思。它位于西藏拉萨市以北当雄、班戈两县之间。湖南是雄伟壮丽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北侧是起伏和缓的藏北高原。湖开狭长,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为1940平方公里。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以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运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层受到挤压,有的褶皱隆起,成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间盆地。纳木错就是在地壳构造运动陷落的基础上,又加上冰川活动的影响造成的。早期的纳木错湖面进非常辽阔,湖面海拔比现在低得多。那时气候相当温暖湿润,湖水盈盈,碧波万顷,就如同一个大海。后来由于地壳不断隆起,纳木错也跟着不断上升,加上在距今1万年以来,高原气候变是干燥,湖水来源减少,湖面就大大缩小了,湖泊则被抬升到现在的高度。现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大湖。青藏高原的窝尔巴错,湖面海拔虽达5465米,但窝尔巴错面积很小。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虽有著名的高山湖——的的喀喀湖,面积达8330平方公里,但的的喀喀湖的海拔仅3812米,比纳木错低将近1000米。

纳木错的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湖水不能外流,是西藏第一大内陆湖。湖区降水衡少,日照强烈、水分蒸发较大。湖水苦咸,不能饮用,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考试大整理

纳木错,又称腾格里海、腾格里湖。蒙语腾格里,意为“天”,这是因为湖水湛蓝明净如无云的蓝天,所以名之。湖周雪峰好像凝固的银涛,倒映于湖中,肃穆、庄严,极自然之致。湖中有3个岛屿,东南面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半岛,发育成岩溶地形,有石柱、天生桥、溶洞等,景色美丽多姿。

由于气候高寒,冬季湖面结冰很厚,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融化时裂冰发出巨响,声传数里,亦为一自然奇景。

纳木错的资源相当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例如食盐、碱、芒硝、硼等,藏量均很大。湖中盛产鱼类,细鳞鱼和无鳞鱼成群结队在湖里游弋,主要是鲤料的裂腹鱼和鳅科的条鳅。这些鱼和平原地区的同类鱼不一样,是200万年以来,由这里原有的鱼类,随着地壳地隆起,适应高原的特殊环境,逐步变异演化而来的。有些鱼还保留着头大尾短的原始特征。裂腹鱼一般可长到一二公斤,大的可长到七八公斤甚至几十公斤。过去由于藏族没有吃鱼的习惯,湖鱼自生自灭,从不怕人,人近湖边,鱼儿纷纷游来。每当夏季,湖中的鱼群从湖泊深处游到湖边滩地、河口产卵时,往往随手即可抓获。

纳木错有罗萨、打尔古藏布、查哈苏太河等水注入。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生长着蒿草、台藓、火绒草等草本植物,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来之前,就把牛羊赶到这里,度过风雪寒冬。夏天的纳木错最为欢腾喧闹,野牦牛、岩羊、野兔等野生动物在广阔的草滩上吃草;无数候鸟从南方飞来,在岛上和湖滨产卵、孵化、哺育后代;湖中的鱼群时而跃出水面,阳光下银鳞闪烁;牧人扬鞭跃马,牛羊涌动如天上飘落的云彩,高亢、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间回响。幽静安谧的纳木错生机勃勃,意趣盎然。难怪藏族人民要把纳木错看作是美好、幸福的象征了。纳木错确实是大自然的一份厚赐。

西藏纳木错景点的导游词(二)

纳木错作为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在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湖水最大深度33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错”为藏语,而这个湖的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两种名称都是“天湖”之意。

纳木错湖位于拉萨西北约两百公里处(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海拔四千七百余米,湖面面积为一千九百四十平方公里,是西藏湖泊之冠,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咸水湖。

“纳木错”意为天湖、灵湖或神湖,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它的东南部是直插云宵,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倚偎着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 

清晨,湖面霭霭茫茫,周围群山若隐若现,太阳升起,云消雾散,清风拂面,浩瀚无际的湖面荡起涟漪,真似慈祥的仙女,手挥素巾注视头着来人,这时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格外清淅,牧场一片浅绿,山体红黑间杂,峰顶白雪皑皑,主峰如一个威武战士守护着纳木湖。高原气候瞬息万变,时而狂风大作,时面乌云盖天,风雪过后,湖面依然波光粼粼。傍晚,湖水被夕阳的余浑照得霞光闪烁,真是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