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说词的生动性
解说词在电视专题片中,主要的职能就是服务于主题。第一,解说词应尽量写得亲切、自然、朴实。一部电视专题片要得到观众的认可,能引起观众的兴趣,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这个距离的“连接点”就是朴朴实实的语言,那种居高临下,我说你听的说教式方法万万要不得。在撰写解说词时,作者最好将自己摆在同观众平等的位置上,采取与观众拉家常,说心里话的方式,娓娓道来,让观众感谢到亲切自然。例如专题片《豫东人从容面对苹果之战》的开头,作者的解说词是:“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播报》。这两年,在社会上,苹果的话题变得有些沉重。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有句话说得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年豫东大地的苹果又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何采取应对的措施呢?对此,豫东人民是处惊不乱,从容应变。”这段话包含着丰富的内涵。第二,解说词要写得要口语化,生活化。口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能打动人的,因为口语明了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在写作时应注意选择一些富有感情的语气词,观众听了会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第三,解说词要写得朗朗上口,富有节奏,听后催人奋进。例如专题片《百万亩果园引水工程》中末尾的一段话:“2008年底到2009年上半年,几个月的时间只不过是历史的一瞬间。勤劳智慧的豫东人民在面临干旱长达半年之久的时间里,要完成近一百亩的果园引水浇灌工程,不能不说是一个宏大的工程。这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巨大的劳动,困难可想而知。但是,我们相信,有党的政策的指引,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豫东人民一定能完成这一工程,走向胜利的明天。”这段话铿将有力,感情豪放,能够释放出一股巨大的感染力。
2、解说词的形象性
形象化的.语言用在电视专题解说词中具有很强的鼓动性,最容易打动观众。一位哲人曾这样说过:“解说词什么时候写得像从带有情绪的人物和激动的剧情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什么时候就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句话是对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创作的最高要求。一位新闻界的前辈对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作了这样一个评价:“解说词为泥塑补充了许多情节和内心独白,强烈地感染观众。”的确如此,一篇好的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与鲜活的画面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即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电视专题片,既是画面艺术,又是语言艺术,是视听语言的具体应用,只有将美的语言溶为一炉,才能创作出感人之作。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话说长江》里写葛洲坝大江截流,共填了八千万土石方。为了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写道:“如果把这些土石方堆成高宽各一米的墙,有八万多公里长,可以绕地球赤道两周多。”真谓主题鲜明,语言形象生动、令人叫绝。
3、解说词的喻理性
高尔基曾经说过:“在用格言进行的思维中我学会了很多的东西。”
在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创作中,精心地选择使用格言,不仅能给整部片子增色,而且能够深刻地提示专题片的思想内涵,使观众大受裨益。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格言和警句。这些警句蕴含了深深的哲理,它给人以警示,教你如何做人。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等,每句格言和警句都给人们喻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我台去年拍摄制作的反映我市神火集团先进事迹的专题片《抓住机遇,稳速发展》,作者在写到他们加大投入搞好新设备的引进时,开头用了这样这样一句格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就使决策者懂得,要想使企业步入一个新天地,获得较大的发展,引进先进设备,改变现有生产条件是关键的一步。决策者看得远,目标高,决心创造出新辉煌。这句格言用得恰到好处,催人泪下,同时也使电视专题片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4、解说词的声韵协调性
讲究调配解说词的声韵是汉语的一大优点。在写作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时利用好语言高低、升降、长短的变化,四声的相互配合,使之平仄交错、此起彼伏,就会产生轻松活拨、出神入化的韵律感。如:“许许多多的候鸟在这里恋爱,在这里成亲,在这里发展成一个又一个大家庭。到来深秋季节,他们就带着在这里出世的儿女,到遥远的南方旅行。”这段电视片解说词,注意了词组和句子末尾声调的配合与呼应,仄声“恋爱”和平声的“成亲”、“家庭”相配;“季节”仄声,“儿女”平仄,“旅行”仄平,三者前后呼应,有起有落,有抑有扬,收到了声韵协调的最佳效果,大大增强了解说词的可听性和亲切感。
解说词是电视节目中与画面相辅相成的一种声音表现手段,是一种听觉语言。琅琅上口,优美动听,声画并茂,入心入耳的解说词,可使一部专题片身价倍增,达到最佳理想的信息传播效果。所以说,解说词的语言特色在专题片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平云.电视制作[M].第1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10.
篇一:校庆感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双语迎来了十年校庆,所有双语人都为之振奋自豪!
十年的历程,见证了学校自强不息的辉煌,它凝聚了多少老师的辛劳、智慧和期望,更承载了我们的信心和骄傲!
坐在台下的我,心情激动:优美的舞姿,美妙的歌声,流利的英语,让所有人都陶醉其中……那动听的诗歌朗诵,不正彰显了我们双语深厚的文化底蕴吗?双语的孩子是幸福的,双语的老师是幸福的!
台下家长的掌声此起彼伏,高高举起的相机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这次校庆带给家长太多的惊喜和感动!和平鸽飞起的那一刻掌声久久不息,五彩气球飘起的那刻也代表了所有双语人的心声“祝愿我们的双语就像和平鸽和五彩气球一样越飞越高!”
忆往昔,我们建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未来,更大的成功在向我们招手。作为双语的一员,让我们人人都为学校的发展作贡献。学校因我而光荣,我为学校添光彩。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双语将因为我们的辛勤付出而壮大,我们也将伴随着学校的成长而成功。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发奋努力顽强拼搏,我们相信双语的明天会更辉煌。
篇二:校庆感言
首先,作为三小学生的家长,真诚的祝贺三里河第三小学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活动成功举办。在这次庆典活动中,我们很认真地听了徐建华校长的致辞,当听到:“三里河三小学走过的五十年历程,五十年耕耘,五十年辉煌,五十年华诞。回顾三小过去的探索,展望三小美好的未来。让我们记住光辉的历程,坚持走”教科研强师、教科研立教、教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教师发展、让学生幸福“的办学宗旨,坚持”习惯良好、基础扎实、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努力开拓,携手共创三小美好未来!”的时候,我们感到无比激动,更加放心和相信三小的老师们,会把孩子们培训成为健康、快乐、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同时,孩子通过参加这次庆典活动,一方面,让孩子了解到学校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她会感到一种荣誉感,也会为此而感到骄傲,更爱自己的母校。另一方面,孩子很荣幸地参与了校庆的表演,让孩子体会到集体荣誉感,激励她为三小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增加了孩子对母校未来的发展有一种责任心。更重要的,我们看到了孩子的一点一滴的成长过程,如:孩子参加这次活动表演,当初,小孩被选为一名后补队员,每天坐在旁边看着其他孩子练舞,她心里并不好受。作为家长总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也曾劝说她别参加了,可是她一直坚持着,还对我们说:“这是集体活动,每位学生都应积极参加。”没过多久,她高兴地告诉我们她已成为了一名正式队员。看到孩子一直的坚持,辛苦的排练,舞台上精彩的表演,我们感动的流泪了,真正体现出三小小主人翁的言行风范,要坚持,不放弃。
我很有幸能参加我校的五十岁生日的聚会,我在现场的感觉就是隆重、开心和精彩。我参加了《欢庆》这个节目的表演,虽然排练得很辛苦、很累。但是,我在排练的时候一直有一种荣誉感。总之,我是非常荣幸能参加我校五十周年庆典活动。
篇三:校庆感言
在我走进xx小学的第三年,有幸参加了庆祝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并且非常荣幸的承担了部分校庆筹备工作。今天,庆祝的帷幕已缓缓落下,但欢庆的气氛还在校园飘荡,祝福的鲜花还在校园绽放,幸福的笑容更是洋溢在师生们的脸上……静静时,昔日忙碌的筹备过程时常浮现于脑海:紧张的.工作场景,校园内忙碌的身影,夜幕中一个个灯火通明的办公室、教室,校园里点点滴滴的变化……这一切仿佛一位长者,引领年轻的我走进学校五十年发展、前进的历史长河,让我更加了解了前辈创业的艰辛和对事业的执着。
记得吴校长公布校庆计划,详细到每个大组、人员安排、具体分工等等,脑海中便开始描绘着校庆的欢乐场面,充满了期待和渴望。记得王校长通知我和另外一些老师成为校庆宣传组成员,并承担校庆宣传片设计及脚本写作时,心中的喜悦与忐忑。记得陈延军主任带领我们完成《校庆快报》收集文章、编辑、排版时,紧张中收获着快乐。
在校庆宣传片脚本写作过程中,王校长和陈延军主任指导我们一起翻阅学校的历史
在临近校庆庆典一周的时候,接到与其他四位老师一起完成《校庆快报》的编辑印刷任务,由我负责“老友心声”一版,时间紧任务重,说实话,当时我真是一头雾水,这么紧的时间里从哪儿开始联系,联系上了人家有没有时间写,能不能按时交稿,一串串的问号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带着几分犹豫,开始通过学校老师介绍分别打电话联系老校长、老教师、老校友写回忆文章。从着手开始工作的那一刻起,感动和感激是回荡在我脑海最深刻的记忆:龚乃传校长欣然提笔写下回忆建校的文章;()尤素湘校长热情介绍往事;田桂芝校长连夜提笔;周玉仁教授在工作繁忙,家中事情繁多的情况下,仅用一天时间就写下了回忆母校的文章;八十八岁高龄的李珠凤老师严谨认真地回忆当年执教的情景;已经毕业多年的老校友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之余,用真情抒写着对母校的眷恋和祝福,无论现在身在何方。校友邹晓墨在来稿中误将“饮水思源”打作“引水思源”,但第一时间从国外打来电话纠正,严谨的作风让人肃然起敬。每打完一个电话,我的内心便充满了感动;每接到一份稿件,感受到的是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母校的热爱。大家对母校深深的敬仰和祝福,更让我为自己是实验小学的一员感到无限光荣。当校庆当天,看到电视里播出的校庆宣传片和来宾、校友手中的《校庆快报》时,我非常荣幸,学校五十年华诞让我有机会学习实小一代代领导人和一批批老师的执着、创新、严谨与奉献,这将是我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校庆当天上午,我在印刷厂协助完成《校庆快报》的最后排版编辑和校对工作,而没能看到盛大的庆典活动,对此深感遗憾。校庆结束后,我接到了通过录像资料整理参加庆典的来宾致辞的工作,几天的工作中,从来宾们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中感受到了对社会各界对学校的信任、肯定和赞誉,让我又一次受到了深深的教育。
现在,欢庆的气氛虽已渐渐散去,但学校以人为本教育即服务的理念和“团结 活泼 勤奋 向上”的校训正如暖暖春风沐浴着和风满园的校园。在参与整个校庆筹备和庆祝活动的过程中,我在学习,在成长,学习学校五十年和风满园的执着精神,学习着学校每一位敬业奉献的教师严谨创新的教风。作为新一代的实小人,在今后的工作中定会时刻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踏实工作,严谨求实,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为学校更加辉煌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