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小传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年轻时很有侠气,喜欢击剑、打猎,生活放荡不羁,后来折节读书,以诗歌博取了很高的声誉。关于王之涣的诗歌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有一则旗亭画壁的故事: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到酒楼小酌,正巧梨园主管带着十几名弟子也来会饮,三位诗人便悄悄避开,在旁边偷看她们的歌舞。三位诗人约定:“我们都是诗坛名人,但一直不分高下,正好趁这个机会,看看她们唱谁的诗最多,谁就算第一。”先有一名歌女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便在墙上画了一道,说:“这是我的诗。”第二名歌女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在墙上画了一道,说:“这是我的诗。
”第三位歌女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又伸手画壁,说道:“这还是我的诗。”王之涣自以为成名已久,见没人唱自己的诗,便对王昌龄、高适说道:“这些歌女都是潦倒乐官,所唱的不过是下里巴人之词,而阳春白雪之作则不是这等庸俗脂粉胆敢接近的。”于是便指着歌女中最美的那个道,“咱们等着听她唱什么,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诗,我一辈子不再与你们二位争胜;如果是我的诗,你们二位就该拜我为师。”很快,便轮到那名头上梳着双鬟的最美的女子歌唱,她唱的正是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便揶揄起王昌龄和高适来,不觉大笑出声,惊动了那些伶人。三位诗人便把来龙去脉讲述一遍,伶人们竞相礼拜道:“俗眼不识神仙,请三位加入我们的宴席!”三人依言,饮醉竟日。
注讲
①鹳雀楼:旧址在山西蒲州,是唐代的登临胜地。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唐人在鹳雀楼的登临之作只有三篇最能摹写其景,除王之涣这首《登鹳雀楼》之外,一是畅当的《登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一是李益的《同崔邠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恨犹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名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讲
①羌笛何须怨杨柳:典出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柳”谐音“留”,故而古人有折柳送别的风俗,以唐代最是盛行。唐代长安城外的灞陵多种柳树,灞陵折柳送别堪称长安当时一景。
春风不度玉门关:《后汉书·班超传》有“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玉门关是西北极边之地,诗人以“春风”暗指朝廷的恩泽,所谓“春风不度玉门关”实是暗指戍边将士得不到朝廷的关心,久在边塞而不得还乡。
名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诗人小传
孟浩然(689—740),唐代五言诗的名家,在襄阳鹿门山中隐居度日。李白很仰慕他,在《赠孟浩然》诗中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其实,孟浩然的隐居并不由衷,只是屡屡求官却屡屡失意的结果。孟浩然40岁的时候曾到长安与名士们郊游,一次在秘书省与众人联句作诗,吟出“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满座叹服,没人再敢继续联句下去。开元末年,大诗人王昌龄到襄阳拜访孟浩然,孟浩然兴奋之中不顾病后需要忌口,吃生鱼发病而死。孟浩然的诗风闲适淡泊,颇得陶渊明的意趣。
注讲
①诸子:诸先生。岘山:又名岘首山,襄阳名胜。
②鱼梁:即鱼梁州,汉代著名隐士庞德公隐居于此,孟浩然素慕庞德公的为人。梦泽:在洞庭湖北岸一代,古时有云、梦二泽,并称云梦泽。
③羊公:指晋人羊祜。据《晋书·羊祜传》记载,羊祜坐镇荆襄阳之时常常到岘山上饮酒赋诗,并一度对同游者慨叹说:“自有宇宙以来便有此山,而自古以来,如我们一般在这里登临玩赏的贤者胜士也不知有多少人,全都湮灭无闻,使人悲叹。”羊祜死后,襄阳人士感激他的德政,在岘山为他立庙树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故而这块石碑又名堕泪碑。
●读书笔记可按以下几种方法写作:
1、摘要笔记
是读书时把一些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抄录下来。
2、提纲笔记
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书的论点或主要依据,提纲挈领地记录下来。
3、提要笔记
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是完全用自己的语言十分扼要地写出全书的内容。
4、心得笔记
是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
读书笔记并不等于
●读书笔记的指导
“读书不做笔记,犹如雨点落入大海,无踪无迹。”
做读书笔记虽然费点时间,但是好处颇多:勤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领会和记忆读过的书的内容;勤做读书笔记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勤做读书笔记可以丰富知识,积累资料,便于经常复习,温故知新;勤做读书笔记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法则一:树立榜样,加强意识。
1、伟人的榜样。
2、教师的榜样。要培养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勤做读书笔记。如:在教学工作中,我总是陪同学生一道预习课文,即在读书过程中,先不做笔记,专心地看,遇到精彩处,有感悟处,疑问处,在书上画画写采用批注式笔记,即在正文的空白处用简短的文字做扼要的提示批注,并在正文中做上各种各样的记号(如:重点词用“△△△”,好句子用“”,中心句用“~~”,文章的段落划分用“//”等),把自己在书中做的笔记给学生展示。要
法则二:传授方法,循循善诱
1、摘录式。这是小学中低段就应开始学习的一种读书笔记方法,其目的在指导学生把课内外阅读中的重点词句,精彩的段落或
2、提要式。把文章读懂,抓住文章的中心,理清文章的条理,给文章分段,小结文章的写法,把有关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列成提纲写笔记。
3、心得式。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这种读书笔记就心得式笔记,这是写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写心得笔记,可以就整篇文章谈感想,也可以就文章的某一点,比如,文章的重点句子,段落来写体会。要紧扣原文,突出重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空谈感想,要注意联系实际,要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
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往往会把读书笔记当作是简单的抄写练习,书写很不规范,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开始做读书笔记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态度认真,书写时字的左右上下都要有一定的距离,字要看得清楚,否则,做完后,连自己也不愿意看,没有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要求学生把读书笔记写在本子的正面,一面写一个内容。对学生的读书笔记,到了一定的时间,如:期中或期末,应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定期整理的习惯,可以另外拿一本笔记本来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把平时分散、零碎的知识系统地整理起来,也可以用剪贴的方法来组织学生进行归类整理笔记。
法则三:对症下药,便于习作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语。可现在有很多孩子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为了让学生养成善于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在教学中,我把做读书笔记的训练总是和作文训练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明白,要写好作文,除了要善于积累生活素材,还要善于积累书面材料,勤做读书笔记,这样才能把作文写好。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文“一处秋天的写景”的文章时,在学生找秋天的活动后,组织学生说说自己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学生往往只是三言两语就讲完了,叙述不具体,原因是语言积累贫乏,为了较好地完成习作,教师应布置学生做读书笔记,积累一些描写秋天特点的语句,,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在做课堂作文时,不许学生看作文书,允许看读书笔记,要尽量恰如其分地用在作文中。这样,学生为了写好作文,都很认真地做读书笔记。在评价学生作文时,教师要常常对会用丰富词句的学生,给予“语言生动感人”的评价,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 )
法则四:营造氛围,开展竞赛
兴趣是最的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认识到了做读书笔记的作用,并对它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才能激发他们做笔记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做读书笔记。
1、每天利用小黑板做“台历式”笔记。指导班上书写好,成绩优秀的学生把课内外阅读中看到的精辟的好句子,如:警句、典故、谚语、学习中的疑问和心得记录在“小黑板”。这样做,既让学生随意积累了语言,又营造了热爱学习,勤做笔记的氛围。
2、开展手抄小报展览活动。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可以一人自办,也可以多人合办。要求学生把课内或课外阅读中认为最有用的内容汇编在手抄小报上(这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把办的
3、开展语言积累知识竞赛活动。为了促进学生课外大量阅读,勤做读书笔记,教师可每隔两周进行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赛题由学生从平时的课外读书笔记中选,内容主要有诗词、成语、格言、
●怎样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一、什么是读书笔记
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或是对书中的名言警语、新颖材料进行摘录抄写,或是对书的内容要点进行归纳,或是随后记下自己的
二、写读书笔记的好处
首先,它可以帮助记忆。知识越丰富越好。知识的丰富是由积累而形成的;读了就忘,知识是丰富不起来的。必须记住,读书笔记便是帮助记忆、积累知识的最好途径之一。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就说明记笔记能帮助记忆。
其次,记笔记也是积累知识的一种好方式。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说,阅读时必须记笔记,才能积累知识。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就是一部读书笔记式的作品。
第三,记读书笔记还能帮助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归纳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是一种手脑并用、阅读和写作结合的综合训练。
从以上三点看,同学们都应重视学会写读书笔记。
三、操作指导
怎么写读书笔记呢?
首先,应了解读书笔记的类型。读书笔记一般有批注、摘录、提纲、心得四种。写读书笔记时,应根据写笔记的目的、书的类型及自己的习惯,确定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
1、批注笔记。凡自己的书,可在读书时用笔圈圈、点点、划划、写写,运用一套相对固定的标记符号。例如,在生字的下面用“______”标出,查阅字典后注上拼音;在一些精彩的句段下面用“……”点明;需要认真思考的地方用“?”注上;在书的空白处,扼要写上对某一句段的评析。
2、摘录笔记。就是将书中的精彩观点、新颖材料及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以备将来选用。这种读书笔记是大量的。做摘抄笔记时,最好让每段摘录自成一段。后面还应写上摘自什么书,多少页,该书的作者是谁,出版者是谁,哪一年出版的,都应写在摘抄的后面,以备将来查验、核对。两段摘录之间留下较大空白,这样做一是使摘录的眉目清楚,二是留下空白便于将来翻阅、运用时可以作批记。
3、提纲笔记。就是将读过的书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内容要点及写作方法等等,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写出来。
4、心得笔记就是阅读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写出来。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两个字,一个是“读”,就是要把文章读懂,另一个就是“感”,要有感而发,千万不要空泛地议论。
5、书签式。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上。把书签夹在课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念一念、背一背,直到背得滚瓜烂熟,记得牢为止,再把它存放起来。这种书签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如此反复,脑子里积累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了。5、签
6、卡片式。就是用厚纸剪成大小一样的卡片。读书时,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分门别类地摘记下来,再按书卡分类存放。存放的位置还要按类别,编上号码,写出标题,以便使用时查找。卡片还有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每天拿出几张卡片读一读,背一背,日积月累,脑子积累的词汇材料就越来越丰富。写作时,就可以从脑子的“储蓄库”里搬出来用,就不愁写不好作文了。
其次,不论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有几点是共同的,也是应注意的。
①必须认真地读懂原作。这是写好读书笔记的前提。提纲笔记、心得笔记要以读懂原作为基础。就是摘抄笔记,也应细读原文。否则,你的摘抄就可能断章取义,就可能抄破了句。
②态度要严肃、认真、细致。严肃是尊重原作,不要有意歪曲原作的意思,更不要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故意断章取义;认真,指应该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力求抓住原作的要点、重点、精彩的地方,不能马虎从事;细致,指摘抄原文后一字一句校对,不能有误差,连原书作者、出版者、出版时间等也要记得详细,不要怕麻烦。因为这时的任何粗心,都会在以后付出更大的代价。如多少年后,你想引用这段名言,却因没记原作者名字,你想查出名言的出处,那时恐怕连书也找不到了,想用也不好用。如果摘抄时记得细致,就不会有这种麻烦了。
四、重点指导摘抄式
(一)摘抄的内容
1、可以抄写新鲜的好词,精彩的句子,优美的段落,使自己语言更丰富,句式变得灵活多样。
2.可以抄哲理性句子、好詩、名言警句,学会思考、明白有益的道理。
3.可以记下名人故事和知识性的东西,让议论材料更充分。
4.可以记下一些触发性想法。
(二)摘抄的方法
1、做摘抄笔记时,最好让每段摘录自成一段。后面还应写上摘自什么书,多少页,该书的作者是谁,出版者是谁,哪一年出版的,都应写在摘抄的后面,以备将来查验、核对。两段摘录之间留下较大空白,这样做一是使摘录的眉目清楚,二是留下空白便于将来翻阅、运用时可以作批记。摘录时要做到少而精,还要尊重原文,不能断章取义,并在末尾注明出处。
2、摘录时要注意,不能全抄,而要把书中的优美词语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摘抄下来。
(三)训练
请你写一则摘抄笔记。可以写名言警句,也可写一段有趣的材料,但必须做到:
①原文的抄录连标点也不能错。
②在抄录的下面一行,写明:“摘自×××”著,书名是什么?多少页?哪里出版?什么年月出版的?
●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说读而不写,印象不深。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读物、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有效措施。在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方面我的做法有五种:
1.摘抄。如抄精彩词语,优美句段、格言警句等,为写好作文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例如《三亚落日》一文,作者对三亚落日做了细致的描写,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文中有很多优美的词句,生动的句子,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感悟三亚的美,就可以尝试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摘抄一些描写景色的优美词句
2.列提纲。如写出文章的要点、框架或故事梗概,便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3.写读后感。指导学生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原文的思想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在写读后感时注意感受可长可短,只要表达学生的内心感受即可。
4.写书评。如评价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如:在学生学完了《三克镭》之后,我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居里夫人的一些文字资料和图片外,还适时地向学生推荐了原著──《居里夫人传》。读完了全书,学生对居里夫人无私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后我就试着让学生写出对书中主人公居里夫人的评价,写一写对《居里夫人》这本书的评价,通过写书评的练习,有利于提学生的认识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写好书评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对书评的内容给予及时的点拨、发现书评内容中有不妥的地方,要马上纠正和指导。
5、做好批注。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做好批注。如:眉批,适时在书上写下自己的感受。遇到写的好的地方,可以用笔在书上画下来;自己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以便阅读后解决。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读书笔记的记录规范指导
活动目标:学会正确地记录读书笔记,为以后的人生奠基
活动重点:记录的规范
活动难点:针对每一个同学
活动课时:两课时
活动准备:相关的知识储备及学生读书笔记本的准备
活动流程:
第一课时
读书笔记有繁有简,有难有易,有各种形式。究竟采取哪一种,这要由各人的水平和所阅读的书籍的性质来决定。
一、读书笔记的种类和方法:
1、做记号。如果书是自己的,在阅读时可以在书上标(画)出各种各样的符号,也就是做记号。
每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都有它的中心思想;每一节、每一段也有它说的主要问题。有的部分是主要论点,有的是说明这些论点的论据;有的是主要材料,有的是次要材料;有精彩的描写,也有一般的叙述。书中的话,并不是句句都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在读书的时候,就要用记号标出书中的着重点,需要注意的字、词、句、段,格言警句,一些似懂非懂需要反复琢磨的段落,以及对自己来说是新鲜的观点或材料等。
读书做记号,简单、方便,又很有用,所以采取这种方法的人很多。但要切记,书上做记号不宜过多,如果整页都划满了线,点满了点,圈满了圈,把书上划得很乱,不但不能显出重点,反而会弄得你眼花
2、眉批、旁注:
眉批多是对某一处文章的评论。它和记号的作用差不多,但比记号更具体,更明确。旁注是用以解释字句或内容的,也可以写简单的心得、体会、评语、疑问或是内容提要等。
眉批、旁注这种形式和记号一样,是一种简单、方便、易行的笔记形式。但是,无论记号、眉批或旁注,都只限于自己的书,在向别人或图书馆借来的书籍上写字或做记号是不允许的。
写眉批或旁注前,先要想一想究竟写什么。尽量做到言简易明。
3、摘录。就是把书中的要点照抄下来。读书时,常常会碰到许多重要材料、重要论点,自己最为欣赏、感受最深的段落,以及名言警句等,为了便于复习或运用,就要依据自己的需要把原文摘录下来。这种文摘,不能改动任何字句和标点。如果需要节录一段中的几句,前后或中间不需要摘录的文字,可以用省略号(……)表示。如果所摘录的原文文字过长,也不甚精炼,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也可以简略地写清这段原文的意思,即缩写,然后在笔记本上做个索引,以备以后查考。
4、摘要。就是把书中的要点用自己的话写出来,也可以说是原文的缩写。当然,必要时也可抄些具有关键意义的原文,对一般句、段就省略掉。
5、提纲。就是用自己的话把全书或一部分段落大意简明扼要地写下来。记这种笔记,能帮助我们理解并记住原文的主要内容。提纲的详略要根据需要来决定。如果原文有提纲,就可以按原文提纲记,有些句子也可以照抄。
6、概述。就把全篇文章或全书内容用自己的话精炼扼要地概括出来。它比提纲详细,比原文简要。通过这种笔记,既可以检查对读过的书是否真正理解,又能锻炼写作能力。
7、读书心得。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能没有一点体会或感想。把这些体会或感想写下来,就是读书心得,也叫读后感。
这种笔记能帮助你获得系统的、巩固的知识,并能练习写作,提高修养。写心得没有一定的格式,一般以用自己的话为主,也可以适当地引用原文。但无论怎样写读书心得,都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实事求是,不可空谈。
二、记好读书笔记的条件
要记好笔记,并没有死板的公式,但是要具备几个条件:
1、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记,是详细还是简略点,是写摘录还是写心得,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
2、对所记的内容要经过分析、思考,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记,记时要抓住重点,找“龙眼睛”,切忌胡乱抄书。
3、内容要言简易赅,字迹要清晰、工整,要根据内容适当地分节、分段,以便于复习、阅读。
4、记好了要经常复习。如果记了便扔到一边,不管是记得多么好的笔记,也是没有用处的。
5、必须和其它方面的活动结合起来才有作用。记笔记只是一种学习方法,如果以为有了它问题都解决了,因而把过多的时间用于做笔记而不能多读书,多思考,多创作,那就走偏了路子,反而不利于学习。
三、规范地作好读书笔记
虽然读书笔记没有死板的公式,但是我们还是要有所要求的。
所读篇目,必须要有题目,题目下,要有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等。
如果是摘录,那么段落与词语要分门别类地归纳,当然,最好是段落的摘录。
如果是读后感,那么故事要尽量地略写,感想要占主要篇幅,这可以作为成长的一个历程。
如果是摘录加感想,那么感想一定要精练扼要,不可“铺张浪费”。对于特别好的文章,可以多写一些摘录。毕竟,我们所写文字,没有人家作者高明。
第二课时
检查学生完成第一篇读书笔记情况,重点是作者,出版社等相应内容的填写。
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受到审美乐趣。”新的课堂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不同的生命的个体进行思维碰撞、情感交流、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该怎么对学生的阅读思考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学会思考,真正习得阅读的能力呢?我想,我们可以尝试这么做——努力探索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1、创设开放情境
阅读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口头读的活动,而是来自心灵的活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丰富,所以,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让学生画一画,演一演,做一做,结合我校多媒体的优势来化静为动,集声、光、电为一体,将学生带入生活的情境中,使其身临其境,迫不及待地想说,那么,孩子的个性感受,在不自然状态下迸发出来,更带着真实、带着自我,带着个性。
2、引导批注阅读
从众心理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表现在阅读教学上就是人云亦云,不能或不敢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显然不利于个性化的阅读。而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文字加以标记。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在预习时、课堂上进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样批注,就怎样批注,具有很强的阅读自主性。这样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就大大满足了个性学习的需要,久而久之,一定会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不失为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方法。
3、强化阅读反思
阅读过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我们一定要重视根据我们自己的“阅读期待”强化阅读反思,在自我反思、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从以下三个途径去反思:一是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我的理解最正确吗?还没有不同的见解或更有说服力的答案?能否换个角度或方法想一想?”以此调整、深化阅读方法。二是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发现他人理解、思维、方法的独特之处,寻找自身的不足及原因,并获得调整思路、修正认识、改进方法的启示,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目的。三是教师的点拔和调节。如《爱滋病小斗士》,我就是让学生读读,想想,为什么称是爱滋病“小斗士”?读完全文再思考这个问题,以此启发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梳理和反思,使学生对课文理解在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中逐渐深入。
4、发挥评价功能
现在的课堂,评价泛泛,我们作为引导者要把握好以下几点:①倾听。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理清他们的思路,了解思维的进程,揣摩他们的困难。②及时。每个学生发言之后,我们都应该给予评价,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总之要予以回应。③准确。学生发言之后,是否正确,完整与否,具体、深入程度等,我们都要予以准确的评价,以便引导其它学生继续围绕着这个话题进行对话等。老师的含糊其辞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影响对话的顺利进行。④激励。我们要始终注意保护学生的对话热情,多关注学习行为,少评价结果。对于各级参与、大胆探索的行为要给与热情地赞扬。对于与众不同的个性化见解要由衷地赏识。对于错误的说法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引导学生再读书,给学生留有余地,为他再次参加对话创造机会。⑤捕捉。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加以完善和提升,使对话步入新的境界。⑥延时。当有些问题,受思维定势影响,学生未能一次理解到位,教师可采用延时评价,引导学生向着更深层次去探讨。激发学生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
5、设计开放问题
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所以,在课文问题设计上,应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时,我问:“这一课,给了你哪些启示?说说你的依据。”这是个富有弹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认识和体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做出阐述。有的从太极洞的那个奇观生发,有的联系文中所举的名人例子谈起,有的从那做不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雨水身上谈自己以后想怎么做……他们能萌发如此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深厚的个性色彩、答案迥异,完全是因为开放性问题情境的设置。
概括一下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积极做到:(1)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2)精心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3)恰当地组织不同形式的小组讨论。(4)鼓励学生质疑问难。(5)简化教师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读、议、思、评、写。(6)高年级重视默读的训练,加强自学的辅导,给足自学的时间。(7)拓展学生学习的途径,丰富学生的学习手段。
以上,是手段,也是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
●怎样做读书笔记
积累资料的方法人各有异。但最基本和常用的,莫过于做笔记。笔记可不拘体例。不限长短,内容庞杂,形式多样。然而主要是这样四种方式:
摘录式。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主要摘录书籍、报刊、杂记、调查报告、文书档案中,与自己学习钻研内容有关的原始材料。比如你自修文科,便可摘录有关的学习资料、重要文章、警句格言、词语典故等。如果学理工科,就得摘录有关文献、重要的结论与证明、独特的技巧,等等。这样便可备你不时之需。
提要式。即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对文中的某一观点、事件、情节或某一章节、定理等,进行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把其内容、要点写出来。这不仅可备忘、备查,而且可训练你的综合、概括能力。列宁的哲学笔记,有很多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而且他对摘录内容,还往往写出自己的意见、批评或注释,以及自己独创的符号和评注。比如“注意”“说得对”“辩证的精华”等提示性简明字样。
心得式。记下的是对某一问题思考的心得。心得也可以是礼记、体会。札记多为旁征博引,辩证考订;体会多为引申阐发、借题发挥。沈括的《梦溪笔谈》,茅盾的《读书札记》,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就是用的这种方式。这是写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要求有更多的个人创见,难度也较大。但它却是创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制短篇,一旦需要时,就可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有价值的作品。
写这类笔记,要特别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自修理工科则应注意抓住学习研究中所碰到的难点和问题。有些重大发现,往往是由一个简单的疑问开始,经过冥思苦想或从某一点上受到启示的。对任何一点良好的思索。那怕是一丁点都不应放过,并把它及时记下来,很可能成为你作出成就的关键。
索引式、即写下有关的论文题目或书名等。在阵习中可能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看到某些东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内容却太多,上述三种笔记法又都不易采用.或者是这个内容,你本身就有这本书,所以也不必采用上述方法。但是往往到要用这个内容时,你却忘记了或找不到了。诸如此类问题,只要搞好素引,便可顺手拈来。自学成名的史学家陈垣曾说:“教学和研究要从目录学入手”,“目录学就好象一个账本,打开账本,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况,可以了然”。所以,平时应把所有的资料,按照内容本身的性质搞出一个索引来,以备查用之便。
上述四种与笔记的方法,可视各人的爱好、条件而定。至于书与格式,记在笔记本、活页张、卡片、纸条上均可。如果是自己的课本、书刊,那么写在天头、地脚、篇末、段尾都行。也可在书中作些符号或标记。总之,各种方式均有所长。但从使用价值来看,采取做资料卡片的形式更好些。做卡片请你注意几点:
一是每张卡片最好只写一个问题,一个事例。这样既灵活,又不乱,便于分类整理装订成册。
二是每张卡片须注明资料来源、书名、篇名、版本、卷首、页码等,便于查找。
三是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应注意积累卡片向某些方面集中,使之更加系统化和深化。
四是一定要养成定期整理的习惯,按性质或需要把卡片编上页码,分类插放。既为查找使用提供方便,又可在整理过程中使自己平时分散、零碎的知识系统、条理起来。
爱好文字的我,近来寒暑不常,颠倒黑白地过着日子,缺乏时间观念,缺乏乐观主义精神,恍如隔世般任岁月蹉跎着美好时光,愁肠百结海泛滥成灾。此刻,不经意间打开,网络玫瑰传递滟潋成洲,无数种浪漫七夕迎面扑来,我才发现,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节,面对此份浪漫色泽,历经沧桑的我似乎早已淡出。但是,浸染好友们的美好祝福与乐观心境,我才懂得了什么是知足常乐,情人节心有千千结涟漪万万念,感谢浪漫七夕,让我在动感的断垣残壁中,拥有了一颗共吃玫瑰的石竹心。
浪漫七夕,共吃玫瑰,这种惬意,雅俗共赏,泖汀洒脱,沁人心脾,旖旎着老天溯源真爱的蓓蕾,驰骋着人类向往美好爱情的芬芳。今夜夏雨淅淅沥沥,迤逦于梦,梦溪笔谈中,牛郎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七仙女与董永,孟姜女与杞梁,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与你我共舞一场流年醉。旧日落木萧萧,映衬风雨飘遥,痴风疾雨之中,瓣瓣花儿凋零,残花坠印成泥,忆往事如秋梦,滴泪于鸳鸯枕,唐诗宋词共赋,你侬我侬情更浓。而如今,香格里拉无痕,寄景感伤掠影,余韵绕梁之处,花泪伴着月啼,愁绪更甚悲悯,今世缱绻终成空,昨日情缘碾成叹。
今夜,面对月华似水的七夕,我随心而舞,随性而动。人寂寂,心茫茫,默默无语问苍天,红尘情缘几多真?有人说,忙忙碌碌的半生,绿肥红瘦的绊牵,-若有情天亦老,人世冷暖痴心知,美好生活,只需一个简单的微笑。人生,总有一个人是你解不开的心头结,总有一个人是你心中的蓝月亮,只要心中有骄阳,人生便没有雨天。我静静地听着音乐,欣赏着三毛笔下的文字,那一段段甘湿绵长的情,袅袅娜娜中,美丽着灰姑娘久违的玫瑰梦。我知道自己一直是个倔强的孩子,总是执着于善良的音符,宁愿在忧伤里汇丰清梦,也不愿惊醒于君。
漫漫人生,人若一生,百年七夕,算是长城。红尘摆渡,岁月掌帆,浪漫七夕,载歌载舞。今夜,我煮一壶月光,执一笔牵肠挂肚,画一笔碧海蓝天,添一对翱翔翅膀,掬一书清欢爽心,寄一腔多多保重,盈一川烟雨朦胧,禅一盅浅浅呢喃,凭一栏心路成殇,绽一隅悄丽爱恋,墨一纸共吃玫瑰,为你画地为牢,为你遥祝问安。远方的爱人,你可感受到了,夜色阑珊中,我静谧的灵魂,在月下徜徉,一阙清词吟风弄月,婉约了一地的苍凉。你可知道,我一直相信,这世界上,有一种沁骨的爱情,无论走过多少沧桑,无论天堂地狱,它都亘古不变,依然鲜活如初。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你可听到了,浪漫七夕,一念起,望眼欲穿,一念挚,共吃玫瑰,一念灭,沧海桑田?我虽不愿被人打扰,但在文字的国度里,我希望你能领略到我心中的片片阙阙,山与水,水与鱼,鱼与草,草与风,风和雨,雨与海,海与天,天与云,云与山,山与川,川与流,流与言,言与语,语与泣,泣与声,声与电,电与光,光与天,天与地,地与星,星与月,月与水……谁是谁的谁,谁是谁的非?经历了,伤过了,痛过了,麻木了,看着看着就淡了,走着走着就散了,想着想着就累了,念着念着就已泪流满面。
浪漫七夕之夜,月色昏暗,晚风吹,掀起浪花,云飘飘,路迢迢,影妖妖,满天星光,送走了夕阳,星月一路,思念起航。当青春的面庞碾碎成梦靥无常,那被岁月凋落的花开,已如白驹过隙般终成空穴来风。我穿行于红尘俗世,轻吟着平仄流年,平淡岁月的一隅,你放逐一卷经年的领悟,我婀娜一池宁静致远;你在轻舞霓裳处,倾听我灵魂深处的呼唤,我在岁月的端口,倾听你生命悠扬的轻唱;你指尖轻触的时光,恬淡优雅着我的微笑,我忆苦思甜的恬静,遥测着你漫天云卷云舒的惆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红尘初妆,山河无疆,纵使模糊了青春,却典藏了生命最纯真的厚重。
左手记忆,右手年华。变化莫测的人生,原本就是老天呼风唤雨的余波未央,只不过,回眸处,世态炎凉已演绎成了酸甜苦辣。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缘分本就是天命。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奇迹里有太多的悲欢离合无从解释。奇葩陌上轻寒,山的明媚温柔了水的眉眼,但拢不住一烟黛翠。今夜天气多变化,山雨欲来风满楼,月儿躲于天之一隅,夏雨如织,氤氲着人生如梦。今生今世,我在万象中定格于你,梦里寻你千百度,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这一眼,便有了数不尽的眷恋。
七夕夜,倍思念,你成了我灵魂深处的蛊,总在不经意间,悄悄绵延着我心灵深处的晓月眉弯。在万千众生之中,于时光的流里,你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巧奔赴到我的人生中来,有几分命运,也有几分注定。曾经,你峨嵋如山,我攀附如蛇,我端坐于文字的馥郁中,你将微凉芬芳成暖阳递给我,我们缠缠绵绵的爱恋轻绕成千指柔。可是,今非昔比,此恨绵绵,无记时共此时,我们虽相隔得不近不远,却永远属于咫尺天涯。也许,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了一段过往年华,却翩跹着飞花逐月,今夜,这纸墨笔砚里,只剩一阕飞花。
七夕夜,我执一笔念,品一茗茶,撼一颗心,抚一弦琴,携一缕风,捧一滴雨,热一盏暖香,秉一烛书案,剪西窗夜话,品高山流水,算不上奢侈,却可以让心汹涌澎湃。心徘徊在时光的流影里,将所有的喜怒哀乐妥善收藏,但在惊鸿一瞥中,丰盈的岁月虽无声,却能让我们息息相通。你曾说,浅浅遇,深深藏,去留无意。这句话直到经年后,我聆听心中的乐章,才深深懂得,你若安好,我便晴天。缘分不需预约,心若绊动,泪已千行,曾经的锦绣年华,终抵不过似水流年。天底下,许多人,相遇了,相知了,相爱了,却只属于擦肩而过;许多梦,哭过了,笑过了,风干了,却已属于曾经拥有。
七夕夜,细数流年,点墨抑扬,韵致成香,一声问候,怦然心动,一声呼唤,地老天荒。我们感念着,就是美好,惦记着,就是幸福,对不对?挥袖间,梦逐清风,淡泊随烟,我立于季节的掌心,收藏岁月的馈赠,无论悲喜,无论苦乐,关于记忆,浅笑嫣然,关于憧憬,葱葱郁郁。痛过的美丽,飘飞的过往,七夕间,让梦,沉醉不醒,转悲为喜,斑驳着千丝万缕的惊艳。亲爱的,如若可以,请许我浅笑回眸,在红尘纷扰中,赐予你永恒的邂逅,以我深情的凝视,阅卷你涉水而来的步履。
七夕夜,吟一阕无边思念,梦几回柔情慎重,立尽一岸晓风残月,望断一涯独倚幽栏。时间在光天化日之下,已将这个喧嚣的世界推向了远方,我暂且放下一楼烟雨中的混沌,给心灵一个休憩的空间,让快乐随心所欲去流浪,那些呢喃的梦呓,那些摇曳的月影,何尝不是你我妙不可言的感应?历经沧桑,当所有的跌跌撞撞都在心灵深处暗香盈袖,一种潇洒仍会在妩媚深处不离不弃,仿佛似曾相识的繁华乍泄,仍然触手可及。而在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七夕之夜,我用写满喜上眉梢的信笺,典藏你美丽的容颜,任雪花如飞蝶,聘婷我的发梢,眺望我们一起走过的.风花雪月。
繁华落幕,一帘幽梦;一笔珍重,思念如梦。亲爱的,你曾说,芝麻对绿豆,疾风知劲草。曾经,我偷摄你的身影,藏匿于屏幕,定格在心坎;曾经,你把我幻化成千成鹤,放在青春的窗口,芳菲着魂牵梦绕;曾经,我站在心的彼岸,放牧思想,盼你归来。可曾经的梦与痴,笑与泪,爱与恨,都已呢喃成了一杯沉香。如今,渐渐的才明白,人在旅途,有许多错过,痛断肝肠,痛过了,便已足够。天底下,有许多遇见,念念不忘,走过痴情,可能会换来一生的相思痛;有种等待,就让它随风飘荡吧,或许梦幻才是最真的泡影,把最爱的人,轻放心底,也未必不是一种轻松。
岁月静好,我心悠然,笑看沧桑,失去何尝不是一种美丽?今夜,我以一颗灿烂的心,固守一份恬淡的幸福。拈一抹玫瑰,剪一窗相思,掸一路征程,望尽天涯路,让岁月缤纷路不拾遗,愿你过得比我好,愿你安康幸福。指尖凝香在心花飘散里,静听岁月铺陈记忆的沉静,我将灵魂深处的你洇染成蝴蝶飞舞,裱糊成水墨丹青的画卷,慢慢的才知道,生命是一趟旅程,每个人都在途中,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路过着沿途的风景。
生命若水,石过处,惊涛骇浪,亲爱的,你可知道,我一直在三生石上,等你采摘我这朵带刺的玫瑰。你可知道,爱若是一个神奇的童话,我愿,永远做你童话里的灰姑娘,只为你悄然转世,牵起我的手,给我永世的心跳;爱若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我愿,十指合心,为你虔诚,生生世世,永远做你传说中的神女。爱若是一部生死相许的影视剧本,我不希望我们只是情深缘浅,我不愿意再为了一吻天荒而窈窕,我不愿意再看到悲观结局的爱情故事。
浪漫的七夕之夜,我一直在观瞻天空落幕之后的变化,我不愿意空口说白话。我知道,大自然把人们困顿在黑暗之中,就是在迫使人们永远向往黎明后光明。人生难免大风大浪,所以我们要学船长的样子,在狂风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的重量。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剪三千青丝,蛊惑生死,遐迩一笑,只为等你来。我明知道,与你的爱恋只是镜花水月,却甘心于醉里挑灯,但看素笔笺字成行,指尖豆蔻成诗盏,婉约一帘碎碎牵念。今生,爱过,便无悔;醉过,便无憾。
今夜,浪漫七夕,共吃玫瑰,普天同庆,相思太浓,良宵太短,含情凝睇,点点滴滴,唯美了记忆。相念在文字中侵染成的踌躇满志,一行行洒于蹒跚的笔端,交集了你我心灵深处的悸动。我不知这份念会存在多久,只知道它将与日月同辉,与四季同乐,与江河同娉,与青山同在。亲爱的,你我曾共唱的《追梦人》,你还会唱吗?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已记取了你的笑容,红红心中蓝蓝的天是个生命的开始……看我看一眼吧,莫让红颜守空枕,青春无悔不死永远的爱人。今夜,我又情不自禁地哼哈在心,远方的你,是否也感应在心?这短暂的一生,有多少浪漫七夕,屈指可数!但愿我们,今生今世,永结同心,誓死不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