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写插画优美句子 正文

描写插画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10 13:36:58

导入课文,学习首节。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2、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我们就一同去桂林游览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近桂林的山,走近桂林的水,相信游完后,你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一、初步感知桂林的山水。

先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来欣赏一组精彩的桂林山水图片。

演示:“配乐欣赏”。

欣赏同时教师做以下文字说明: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

这是螺蛳山,它多像是一只倒扣着的大海螺啊!

象山的夜景多美丽啊!

这是苹果山,它像不像一只又大又圆的苹果。

烟雨朦胧的漓江,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是雪狮岭,一只多么伟武的大狮子啊,仔细看它的眉眼都依稀可辨呢!

绿山绿水,让人觉得好像走进了仙境。

嗬!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骆驼!

美丽的象山,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哟!

二、加深对山水特点的理解。

一)让我们从桂林的美景中回来,回到课文中,先来了解美丽的漓江。

1、介绍漓江: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发源于桂林市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一路流经桂林、阳朔,一直到桂林东南部的平乐县,全长有170多千米。

如诗如画的漓江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吗?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静、清、绿)]

学生齐读描写三个特点的句子。

2、静。

1)请同学们来看插图:看,漓江的水是那么静,水面上几乎没有一丝波纹,简直就像是......,你能不能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一下漓江水的静?

演示:“桂林的水”。(点击略缩图可放大)让同学们体会漓江不的静。(漓江的水多静啊,像不像一面镜子?山的影子是那么清晰地投在水中。)

2)朗读指导:漓江的水多静啊,你能把有关句子读一读吗?朗读指导。(注意“真静啊”,作者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叹)

3)在多次指名读后齐背。

3、清。

1)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呢?书上只有概括的文字介绍,同学们肯定觉得不够形象!想知道漓江的水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吗?

2)先请同学们来看一幅图片,演示“水中倒影”(在课件中把鼠标放在两幅图片的中间,会出现详细的说明文字。通过这幅图片的欣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漓江水的清。)

3)看了图片,同学们对漓江水的“清”有了很直观的感受,让我们再来看一组具体的数字吧?

演示“对比图”: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漓江的水整整比黄河的水清了1000倍,漓江真可谓是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景色如画。

4)朗读指导:漓江的水清不清?那么我们该怎样朗读来表现呢?

5)齐背。

4、绿。

1)“无瑕的翡翠”是什么意思?

2)演示:“半边渡”(在课件“桂林的水”部分中,还有其它的图片,教师可根据需要展示,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桂林水的三个特点。)

桂林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山上长满了绿色植物,山是绿的,把水也映绿了,看,多绿的水,像不像无瑕的翡翠?

5、连读描写三特点句子。

这是几个句子?一个还是三个?

简要说明本自然节首尾两句,齐读全段。

6、本节小结,演示:连续欣赏。(在课件“桂林的水”部分点击画面中间的动画。)

二)了解桂林的山。

1、过渡: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不过你可别只顾了低头看水,而望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桂林山的特点是什么呢?

[板书:(奇、秀、险)]

2、奇。

1)齐读“奇”一句。

演示“桂林的山”:“象山”、“骆驼山”、“苹果山”、“雪狮岭”。(欣赏这些图片时,把鼠标放在图片的中间部分,会有说明文字出现,如不想让学生看到,请不要把鼠标放在中间)

语言补充:朝板山、九马画山、八仙过海、月亮山、孙悟空吃仙桃等等。(需要有关这些山的文字说明,请到我的专辑中下载)

其实又岂止是这些,桂林奇特的山看也看不完,说也说不尽。此时此刻在我们的心中只有七个字,那就是“桂林的山真奇啊!”

2)指导朗读。

2、结合七幅图片,让学生理解山之“秀、险”。

3、连读三个特点的句子。

三、理解“连绵的画卷”,总体了解桂林山水。

1、教师接读:(这样的山......连绵的画卷)

“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指哪样的山、水?(围绕、倒映)再加上......,真是美上加美,秀中添秀,像走进这哪儿?

2、理解“连绵的画卷”。

[板书:连绵的画卷]

什么是“画卷”,“连绵不断”是什么意思?

演示:地图。

由桂林到阳朔83千米的漓江,像一条青绸,如一条绿带,盘绕在两岸万点峰峦之间。一路上风光奇丽,奇峰夹岸,青山浮水,碧水萦回,真犹如一幅百里的画卷。说它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一点也不过份。

3、齐读全段。

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5、再次演示:“配乐欣赏”:看看你有没有在“画中游”的感觉。

四、《桂林山水歌》

桂林的山水如诗如画,下面老师要为你们介绍一首诗《桂林山水歌》,这是诗是著名诗人贺敬之写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眼中的桂林山水是怎么样的。

演示:“桂林山水歌”,结合学生特点运用灵活的手段,让学生通过读感受诗中桂林山水的美。

五、总结升华。

1、本文写了什么?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你游过桂林吗?你游过什么地方?(让学生畅所欲言,赞美祖国美丽的山河)

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么宏伟的连绵的画卷啊,可这83千米,在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它又是那么微不足道,我的`祖国美丽的山河又岂止在于桂林山水,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我们美丽山河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祖国是多美丽,我们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而感到自豪。

3、欣赏“带”字:最后老师请你们来欣赏桂林最精彩,最奇特的一道风景线。

演示:“鉴山楼石刻”

让学生根据课件提出的问题充分讨论,找学生代表来回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结合学生回答,总结结束全课。

层层剖析 领悟内涵——《桂林山水》句子教学一得

多媒体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师:同学们,假如把这句话换个写法。(在原句下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请同学们读一读,比一比,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自由读句子)

生: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话写得很具体。

生:当然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具体地写出了漓江的水静得怎么样,清得怎么样,绿得怎么样,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我也认为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话把漓江水静、清、绿的程度写清楚了,更令人体会到漓江水的美。

师:(去掉第二句)同学们说得真棒。的确,这句话具体地写出了漓江水的特点,让我们能够真切地体会到漓江水的美。

师:要是把这句话再换个写法。(在原句下出示句子: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现在哪句话写得好呢?为什么?(请两位学生分别读句子)

生:第一句好,因为这句话用了感叹句,语气比较强烈。

生:我也觉得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话用一些感叹句,把作者赞美漓江水的强烈感情写出来了。

师:(去掉第二句)同学们真会读书,说得很好。不错,这句话运用了感叹句,抒发了作者对漓江水的赞美之情,让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漓江水的美。

师:如果再把这句话换种写法。(在原句下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绿得很,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现在,哪句话写得好呢?为什么?(同桌一人读一句)

生:我还是认为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话用了“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读起来琅琅上口,而第二句用“真静啊”、“很清”、“绿得很”,感觉有点乱。

生:我也觉得第一句好,因为这句话是个排比句,写得十分有节奏感,更令人体会到漓江水的美;而第二句没有运用排比句,显得有点零乱。

师:你的课外知识挺丰富的,居然还知道排比句,真了不起。(去掉第二句)是啊,这句话运用了一组句式相同的语句,也就是——(生齐:排比句)这样一来,语言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生齐:朗朗上口)让我们能深切地体会到漓江水的美。

【评析】

这个重点句子是描写漓江水的精华所在。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在比较感知中,学生对句子差异看得特别清晰,帮助学生领悟语言内涵,获得语感。这三组句子的比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水美。通过第一组句子的比较,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形象美;通过第二组句子的比较,让学生体会语言的情感美;通过第三组句子的比较,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韵律美。这样,层层剖析,步步深入,由语言的变化带动情感的升华,体会赞叹之情,体会漓江水的独特美。最终使学生既体验到语言之美,又体会出情境之美,达到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

描写花瓶的优美段落

1.远足的鲜花窝居于花瓶中,心中无限温暖,虽然那会是稍纵即逝的美丽。但是在花瓶的心中却拥有温馨与舒展,拥有被珍视与膜拜的荣耀。花儿忘却了迁徙的劳累,进入了新的梦乡。

2.花瓶,总是以一副尊贵,美丽的姿态面对众人。一束美丽的鲜花总需要一个合适的花瓶略为扶衬。花瓶的曲线优美动人。将它摆在桌子上,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展示着婀娜多姿的身线。花瓶的“皮肤”也光滑细腻。用手轻轻触摸,有一种清清凉凉的感觉。花瓶的“穿着”更是令人赞叹:优雅而不庸俗,丰富而不杂乱。

3.我的花瓶的开口向上翘着,如同一朵大盛开的喇叭花。花瓶共有三层,中间那一层特别瘦,第一层不大不小不胖不瘦,最后一层特别胖,我用软尺量了量,有25厘米哩。我的小花瓶不仅肥胖均匀,而且外表上涂的颜色也非常漂亮。它的花边是枣红色的,上面涂的那层涂的都是蓝色,中间是由底色黄色上面点一些黑点儿,下面那层画着三颗红心,一颗代表恒心,一颗代表爱心,最后一颗代表信心。

4.桌子上有个花瓶,红色,略透明,更多的是浑浊的滋味。瓶身呈波浪状,十分有设计的美感。瓶子里正插着有些枯萎的玫瑰,恰好和它顺色,但看着就是那么的舒服。

5.我家有一个大花瓶,是爸爸的朋友从江西景德镇买回来送给我家的.爸爸告诉我这个瓷瓶叫赏瓶,是青花瓷瓶.他肚大颈小.高80厘米,花瓶宽50厘米,瓶底是一个精致的红木台座.

6.这个花瓶不但精致典雅,而且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心血,是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因此江西景德镇的陶瓷驰名中外,被誉为中国瓷都.

7.客厅的玄关处:一只瓶身细长的白色花瓶,插着一枝早春的梅花,待放的花苞欲言又止。含蓄,雅静,伤痛。春天的故事,被福尔xx的浸泡成一段永无止尽的遐想和悬念。它鲜活的枝体,没有绝望。

8.逛了一会儿,看到一个上面有着“玉堂富贵“字样的瓷瓶,上面有这几朵鲜红的红色牡丹,很喜庆,也挺好看的,又很有立体感,据卖家说这种瓷瓶的立体感是经过两次工艺烧出来的,挺复杂的,我用手摸了一下,质感不错,整体的造型也比较现代,而牡丹的富贵吉祥寓意也不错,于是我把它买了下来。

9.大花瓶并不是插花的,也不是装水的.顾名思义,它是用来供人观赏的,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品.它一身的花纹白地蓝花——所以叫青花瓶.瓶上画着山水画,葱茏的树林、崎岖不平的小路、亭台楼阁、还有一叶扁舟在水上漂泊……瓶上的绘画把祖国的大好河山表现淋漓尽致.

10.我非常喜欢这只瓷瓶.在它刚搬到我家大厅时,我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我和妈妈打开外包装,摆放到我家大厅最醒目的地方.这是因为我家有很多花瓶,在商场我也看见过很多样式的花瓶,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大的花瓶,他会比一般的花瓶大几倍.

11.推开门窗,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花瓶上,光与影的合成,明与暗的交接……花瓶在静寂里享受着来自阳光的和谐,在沉默中盛满阳光的谢意。

12.桌子上有个花瓶,很普通的样子,但是通体纯白,有素净之美。宛如一个素影白衣的姑娘,婷婷袅袅地站在那里。

17.我家客厅里,摆放着一束娇艳动人的鲜花。与鲜花衬托的是一个同样拥有美丽曲线的花瓶。望着这华丽的花瓶,我陷入了深思……

描写花的优美段落

1、盛夏的花还有茉莉。细长细长的花瓣雪白雪白的,像冰片一样透明,像雪花一样柔软,水灵灵的。它的花蕊是淡黄色的,上面满是花粉。茉莉花的花骨儿也很惹人喜爱,就像是白玉雕成的。茉莉花有着浓郁的清香,要是在屋中放上一盆,那整个屋子就会沉浸在香甜的香气中。

2、这么多的迎春花一朵又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你瞧,那一簇簇的迎春花,有的密密麻麻的挨在一起,像在一起聊天,有的三三两两的挨在一起,像在说悄悄话,有的枝丫中只有一朵花,让我想起“一枝独秀”这个成语。

3、它那茂密的叶子倚在一起,像是还在梦中没有睡醒的孩子。花儿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像一个美丽的少女,有的花朵已经耐不住寂寞,露出金黄的花蕊,吸引了一大群蝴蝶,蜜蜂……像在炫耀自己的美丽。还有的没有开放,用华丽的外衣包裹着自己的“小脑袋”,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不愿意展开自己的小脸。

4、夏天的荷花已经开放了。碧绿的荷叶缝中,一枝枝荷花挺出水面,婷婷玉立。瞧,那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洁无瑕,怒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娇羞欲语,再加上绿盖叠翠,青盘滚珠,真美呀!微风吹水面泛起了波纹,荷花也翩翩起舞,好似一位淑女娇滴滴地站在那里。一片片花瓣,仿佛是这位淑女的裙子;那一个个黄色的花蕊,仿佛是这位淑女的脸蛋。

5、我第一次关注美人蕉,还是在老师的

6、走近细看,油菜花的长得细细长长的,叶子是青绿色的,排的整整齐齐,有的油菜花全开了,油菜花有四片薄薄的.黄澄澄的花瓣十分的精致,细细的纹路就像是能工巧匠雕刻出来的; 有的花瓣整整齐齐地围绕着花蕊,一根根弯着腰凑在一块,仿佛在说着悄悄话;有的油菜花刚开了一半,躲藏在绿叶间,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油菜花还没有开,最外一层还是青色的,挂在油菜杆上,似乎在向人们招手。

7、杜鹃花已经开得不少了,一株就有三或五朵花。游动已经随着春风开开放了,有的还是一个花骨朵。开放的花朵好像个乐团拿着“喇叭”,嘀嘀嗒嗒正在举行春天的音乐会。

8、这么多杜鹃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杜鹃花看做一个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高啊!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朵杜鹃花,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不光是我一朵,整片杜鹃花都在随风起舞。风停了,我静静的站在那儿。蜜蜂飞过来,告诉我采了多少蜜。蜗牛爬过来,告诉我昨天做的美梦。

9、“也许梅花也为自己的生存抱不值吧。但是,当秋临时,群芳已谢,落叶飘零,冬天,再已找不到这些鲜花的存在。虽然梅花无法享受阳光,但是,当积雪压着它们时,它们并没有被压倒,没有向任何困难屈服折节。反而如逆风而立的树枝随而挺立身子。这,也正是梅花可贵的地方。

10、我走过去仔细一看,五朵紫红色的花瓣连在一起,三朵花瓣上有许多暗红色的斑点形成了一根暗红色的羽毛。一朵又一朵的姿势,有的穿着紫色的“裙子”正在风中跳舞,有的懒洋洋地睡觉上面在享受日光浴,有的却躲在绿叶地下讲悄悄话。我陶醉在这花的海洋,仿佛我就是一朵杜鹃花。一阵风吹来,我随着风儿翩翩起舞。过了很久我才知道我不是杜鹃花,我是在看杜鹃花。

11、杜鹃花有的已经开放,就像一个个紫色的小喇叭滴滴答,正在演奏春天的赞歌;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2、夏天的池塘里,开出了一朵美丽的荷花,一片片碧绿的荷花叶子挨挨挤挤,成了小鱼们的家。衬托出荷花的美丽,有地荷花含苞待放,仿佛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脸,有的荷花已经盛开了,露出了娇嫩的花蕊。

13、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清香,我赶紧向桃花树跑去。一阵微风吹过来,远远望去就像一位位粉衣少女在跳着优美的舞蹈。我跑到桃花树下仔细观察,看见有的桃花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裂开似的,有的桃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美丽极了。

14、在寒风中迎春花傲然挺立,寒风好似一头凶猛的狮子在咆哮着,可迎春花一点都没有动摇。迎春花虽然不起眼,它没有玫瑰的动人,没有玉兰花的芳香,没有白杨的高大,但是老天却赋予它一种神奇的力量一种顽强的精神。它不畏严寒,不怕无人欣赏,它只想为世界贡献出它的一切,它在寒风中站立,它在狂风中飞舞,它拥有一种所有的花朵都没有的能量,而正是这种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我,感动着我!它们就那么一簇簇,一丛丛的簇拥着大地,敢于向寒冬挑战,最早向人们发出了春的消息,中华民族不正是有着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吗?

15、美人蕉有着铿锵的根,绿色的茎,翠绿的叶,挺拔的花剑,美丽的花和骨朵儿。如果你第一次看见它,我猜想你一定会注意它那又大又绿的叶,因为它实在太大了,特别像《西游记》里的芭蕉扇,叶上的纹络数不胜数,有的纹络有二三十厘米长,真是匡夷所思。花骨朵儿有五六个,含苞待放,花是红色的,红里还带着点黄,给人有点娇滴滴的感觉。

16、远远望去,油菜花已经开得很茂盛了,到处是一片金黄,就像在地上铺了一层黄灿灿的金色地毯。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片油菜花,心理特别高兴和激动;我和弟弟抢先钻入油菜地里,原来油菜地里有很多有游客,有很多小朋友在父母带同下观赏,拍照,笑声阵阵。

17、今天的天气真好,暖暖的太阳照在金黄的油菜花上,花儿显得更加鲜艳迷人。花丛里,一只只可爱的小蜜蜂,追逐着,嬉戏着,忙碌地采着花粉。一阵微风吹来,一股迷人的芳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情舒畅。这片美丽的油菜花,为春天增添了光彩。

18、迎春花争先恐后地开放了,远远望去,像一只只蝴蝶在枝条上看风景。近看又似春春姑娘的彩色头发。春风吹着,迎春花发出淡淡的清香。花儿随风摇摆,像在欢快地跳舞。我喜欢在迎春花旁边踢踢毽子、打打羽毛球 、捉捉迷藏……因为它那淡淡的香味,灿烂的颜色带给我一种舒畅的感觉。

19、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桃花,穿着粉红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粉红的衣裳随风舞动,不光是我一朵,所有的桃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小鸟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朋友们走过来,告诉我玩游戏的乐趣……

20、许多人都羡慕梅花,羡慕它们在寒冷的冬天绽放。愈是寒冷,花开得便愈发地灿烂。尽管接受了暴风雪的洗净后,梅花仍然能一如既往地挺直腰,没有被恶劣的环境所打倒。但是,当春来临时,当冰封为水,梅花仅存的痕迹也渐渐消失了。而在这个时候,其它的花儿们却开得如此鲜艳,正享受着柔和的阳光,正挨挤着,沐浴在阳光底下。

教材简析:

《山青青》是

设计理念:

1、根据儿童诗歌的特点和儿童学习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

2、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熟读成诵,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在读中拓展想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鸣、声、草、盈、蒙”5个生字。会写“叫、苗、花、草、青、朵”6个生字。学习1个部首“草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2、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3、引导想象,练习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春天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

2、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韵味,激发学生对春天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

学·导和谐发展模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1、大屏幕展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春景组图。

师:小朋友,欣赏了这一幅幅春天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生自由描述)

师:您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让学生畅所欲言)

2、引入课题。

师:是啊,春天有红花,有绿草,有温暖的太阳,也有蒙蒙的细雨。小朋友都喜欢春天,老师也喜欢春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小诗歌《山青青》。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这首诗歌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美景呢?让我们赶快打开书读一读吧!

2、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圆圈圈出来,找拼音朋友来帮帮忙,或者问问同桌的小朋友。遇到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3、数一数课文共有几句话,分句指名读课文;然后集体评议,师生共同正音。

4、师:有几个生字宝宝就藏在这首小诗歌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鸣、叫、声、草、盈、蒙、苗、花、青、朵)

5、请小朋友默读课文,圈出这些字宝宝。

6、同桌互相认读圈出来的生字,要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7、师:小朋友们,你们和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

(学生开火车读课件出示的10个生字;然后齐读。)

8、师:这些字宝宝在课文中也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我们来看一看吧!

(屏幕显示:鸣叫、青草、一声声、笑盈盈、绿蒙蒙、山花朵朵)

①、学生自由读词语。

②、指名读。

③、开火车读。

④、齐读。

⑤、交流:你读懂了哪个词语的意思?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图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学习用“笑盈盈”、“绿蒙蒙”说话。)

9、师:小朋友们和这些字宝宝和词宝宝交了朋友后呀,诗歌肯定读得更棒了!请你大声地读一读吧,要把句子读通顺。

10、指名读全文,评议。

11、齐读全文。

三、试学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感知每句话的大意。

2、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山、水、鸟儿、树、草、山花、苗、田、风、雨)

3、师:你觉得哪些景物最美?请把这句话反复读一读,直到能美美地读出来,并说说它是怎样的美。

(指名美读并谈自己的理解。)

4、师:小朋友读得真好!老师通过你们的读,你们的说,真的感受到了这青青的山和水、青青的树和草、青青的田和苗;听到了鸟儿的歌唱;看到了山花的微笑;沐浴了和风细雨。

5、师:现在,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老师读课文,用心感受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6、在学生的想象和描述中,教师相机出示课文插图,并引领学生欣赏插图。

7、师:如果让你为这幅美丽的图画再添上几笔,你会画些什么呢?

8、师:景色美,文章更美。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来读读课文吧!

(师生一起配乐美读课文。)

四、引导探学,品味诗境

1、找一找,文中出见最多的是哪个词?(青青)

2、理解“青青”的意思。(绿色)

3、师:当春天到来的时候,花草树木便开始发芽、长叶、开花,到处都是青青绿绿的,连春风春雨也好像被染绿了。看到这满眼的青绿色,你会有些什么感受呢?

(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生机勃勃等)

4、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充满着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吗?

5、师:把你的喜欢之情、热爱之情带到你的朗读中吧!

(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

五、开导活学,拓展思维

1、读了课文,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

(学生畅谈)

2、现在,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一下美丽的春天?

(可以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可以朗诵一首描写春天的诗;也可以说几句赞美春天的话……)

3、布置作业:

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观察春天,并动手画一画春天。

第二课时

一、图画引入,指导背诵

1、师:上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了《山青青》,感受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丽。现在,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画面。

2、(出示课文插图)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春天画面,老师真想把这首优美诗歌背下来,小朋友们也和老师一起来背背课文好吗?

3、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背诵课文。

4、学生看图中景物逐句练习背一背。

5、会背诵了,同桌互相背一背。

6、指名背诵,并加以评价。

7、齐背课文。

二、指导学生学习“会认字”

1、学生认读田字格中的6个“会认字”。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3、自由认读生字,说一说: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4、你能用哪个字来组词或说一句话?

5、让学生自主观察,引导学生归类识字:

左右结构的'字:叫

上下结构草字头的字:苗、花、草

上下结构的其他字:青、朵

6、教师边讲解边在田字格中示范写字,学生跟着老师书空。教师要强调关键字的笔画。

①、叫:第四笔为竖折,竖短,折略向上斜。

②、苗、花、草:上小下大,草字头的第三笔为撇。

③、青:第四笔横要写长一点。

④、朵:上小下大,第二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7、学生描红临帖,先描后仿,注意书写姿势。

8、同桌互相交换所写的字,说说别人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还有哪些地方你可以做他的小老师?

9、全班展示、交流、讲评。

三、语言积累

1、自读课文后面“词语花篮”中的三个词语。

2、指名读词语。

3、说一说,诗歌中还有哪些好词语?

4、把你喜欢的词语写进你的词语花篮里。

四、布置作业

1、回家后把这首小诗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2、如果有兴趣,你可以在春光里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也来当一当小诗人,写一首赞美春天的诗。

板书设计:

1、山青青

山 水 鸟儿叫

树 草 山花笑

苗 田 风雨绿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孩子总是以他们独特的眼光来观察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教学中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出发,来实施教学:

一、朗读始终贯穿,特色鲜明。以读为主,朗读训练到位,是这节课的亮点,特别是精读熟练这一环节我没有过多地讲解,也没有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进行分析,而是运用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意境,接受审美教育,通过朗读让学生理解语言,欣赏语言,促进语言积累和语感积淀,让他们去想象鸟儿鸣叫的声音美,去感受山花朵朵笑盈盈的神态美,从而感受大山的美,祖国河山的美。

二、让学生自主地识字。在识字教学中,我把学习的权利充分还给孩子,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如:自由认读、同桌互读、小老师带读、齐读,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由扶到放,反复认读、巩固识字。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利用“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来巩固识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可爱,他们都非常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赏识,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无心的话语,他们都铭记在心里,甚至都成为他们在家里炫耀的资本。因此,在课堂上他们总有一种期待。

总之,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做到了以读为主,读中感悟,重视了识字教学,同时能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效果良好。